學生在校內碰到老師,一般都會喊一句"老師好″,以示對老師的禮貌和尊敬。但是在校外,特別是在畢業後,半數以上的學生路頭路尾遇到老師都不跟老師打招呼,要麼裝沒看見,要麼頭一扭迅速閃過。尤其是有些在校時成績表現較好、老師非常欣賞並花了不少工夫著力培養的學生,他們畢業後碰到老師也是同樣冷漠,老師們談論起來都非常失望甚至氣憤。
說起來也是的,老師教了你若干年,即使畢業了也還是你的老師啊,有機會在外面碰到老師了,打個招呼,喊一聲,難道需要你付出什麼嗎?喊都不喊一句,讓老師太寒心。不過,我通過同一些畢業後的學生閒談,發現他們不跟老師打招呼也有許多原因。
一是不好意思。在校時能夠很自然地喊老師,是因為那時還是真正的學生,又有學校那個合適的環境。但畢業後,學生成年了,工作了,結婚成家了,與老師都是社會人不再是真正的學生了,加上又不是學校那樣的環境,看見老師後總覺得叫不出口,有不好意思的感覺。因為學生這時的身份和與老師的關係已有了實質的不同,他不願意回到在老師面前當學生時的那種心境之中。帶著這種心態的佔絕大多數。
二是本來在學生時代就怕老師,走上社會後仍然有些怕,甚至不願意見到老師。這類學生的特點是天生膽小,走上社會後又不能實現身份和角色的有效轉換,潛意識裡仍把自己當成真正意義的學生,見老師就像老鼠見貓一樣。所以他們在街頭巷尾碰到老師總是遠遠避開,不跟老師打照面。再要麼是混得不大好,自認為處在社會底層,怕老師看到自己的寒酸,所以乾脆視而不見。
三是有些瞧不起老師。這類學生要麼是當了官要麼是發了財,與仍是草民百姓的老師已不在一個檔次。他們見到老師也不是一般的街頭路尾、一個人獨自來去匆匆的場合,而是有人簇擁或與一群上流社會談笑自如的時候,他在這時見到老師,就有了一點不屑的味道,自然就懶得去打什麼招呼了。還有就是哪怕他與你擦肩而過,但他確實沒有看見你,因為他眼界高,不會太留意身邊芸芸眾生。
四是曾經犯過錯誤,受到過學校的嚴肅處理。這類學生見到老師,既羞慚又懷恨,五味雜陳的感覺,所以見到老師時儘管臉上泛紅,但又努力裝著沒看見。
五是對老師不滿。這類學生在學校時要麼在老師面前沒學到什麼東西(因為老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要麼在老師面前受過傷害(或受過嚴重的體罰,或受過人格侮辱),要麼是因為成績、表現不好而受到歧視,被邊緣化……總之,這類學生是在學校留下了惡夢般的記憶,所以他們見到老師往往是報以白眼或冷眼,不喊你老師自是情理之中的事。
學生畢業後不再願意喊老師,原因應該很多,但我覺得主要的是以上幾種。
不過,依我的看法,學生不喊就不喊吧,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採用包容的心態去對待就行。但若是最後一種情況,學生不喊你老師是因你的什麼不當言行和態度而使他對你心懷怨恨,那就要當心了。
我們當一世老師,不圖學生個個尊敬你,對你心懷感激,但一定不能因你的某種過失行為而使學生罵你恨你,發自內心的瞧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