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結果「打架」,修復責任扯皮 一塊閒置3年的「毒地」

2020-12-20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馬維輝 呼和浩特報導

這是一起典型的疑似汙染地塊流轉引發的糾紛。

2015年7月,內蒙古赫邦公司商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赫邦公司」)花費1430萬元從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法院拍下工藝品廠巷1號地塊,但在2016年7月移交時,卻意外發現地塊上有氰化物。隨後,法院協調環保、安監等部門將氰化物拉走處理,但疑似汙染的地塊尚未修復,故赫邦公司拒絕接收。接下來,關於該地塊是否汙染一直沒有定論,4份環境檢測報告的結果也是相互「打架」。至今,拍賣結束已有3年,該地塊仍未能開發利用,給赫邦公司帶來上千萬元的經濟損失。

2018年5月31日至6月3日,玉泉區政府又先後召開了4次協調會,希望對該地塊共同委託檢測公司再次檢測。但赫邦公司明確表示,不參與玉泉區政府委託的再次檢測。

「希望玉泉區政府委託國家頂級權威監測評價機構,確定環境汙染狀況,儘快進行治理修復,出具合格達標的檢測評價報告,並經政府行政確認無害後,將拍得物整體移交給我公司。」赫邦公司副總經理韋世德說。

中國環境修復網執行主編高勝達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我國的土壤汙染防治法尚未出臺,因此在土壤汙染修復責任的界定方面還存在法律空白。但大多數土地流轉都是各地的城投公司通過土地儲備流程進行的,城投公司在土地招拍掛之前已將土壤進行了修復,保證淨地出讓。本案中通過法院拍賣進行土地流轉的屬於個例,所以出現了土壤修復責任扯皮的現象。

而根據國務院2016年5月印發的《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業內稱「土十條」),按照「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造成土壤汙染的單位或個人要承擔治理與修復的主體責任。責任主體發生變更的,由變更後繼承其債權、債務的單位或個人承擔相關責任;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的,由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或雙方約定的責任人承擔相關責任。責任主體滅失或責任主體不明確的,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發現氰化物

一切開始於2015年7月。

這一年的7月17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人民法院委託拍賣公司,公開拍賣位於呼市玉泉區工藝品廠巷1號的內蒙古長弘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弘工藝品廠」)的房地產,土地面積7249.96平方米,地上物建築面積5294.18平方米,性質為工業出讓用地,起拍價1213.15萬元。赫邦公司以1430萬元競得該標的,比起拍價高出217萬元。

拍得該地塊後,赫邦公司繳納了成交價款和拍賣佣金,隨後開始辦理移交手續。但由於長弘工藝品廠欠繳稅費673萬元,導致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證一直辦不下來,直到2016年1月21日,赫邦公司才辦理完房屋所有權證書,2016年11月30日辦理完土地使用證。

但是,這塊地此前被長弘工藝品廠出租給了內蒙古郵政速度物流有限公司,租賃合同2016年3月31日到期。直到2016年7月2日,長弘工藝品廠才正式搬離,並通知赫邦公司來人接洽移交事宜。

移交時,原所有者代表賀喜告訴韋世德,該地塊2號樓地下室和8號樓一層東側車間「不能用」,這引起了韋世德的好奇。再三追問之下,對方才告訴他,這兩個地方存有氰化物成品和氰化物廢液。

原來,長弘工藝品廠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外貿工藝品廠,該廠成立於1972年,生產過程中有一個電鍍環節,需要使用氰化物作為絡合劑。2號樓地下室就是儲存氰化物成品的倉庫,而8號樓一層東側車間則有兩個池子,用來儲存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氰化物廢液。

原呼市外貿工藝品廠1973年-1988年間(缺1979年、1986年、1987年)的材料帳本顯示,13年中,該廠共使用了400公斤氰化物成品,其中氰化鉀255公斤、氰化鈉140公斤。公開資料顯示,氰化鉀和氰化鈉均系劇毒,易溶於水,在溼空氣中會潮解並放出微量氰化氫氣體,接觸皮膚的傷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可以致人中毒死亡。

意識到事態嚴重後,韋世德立即將發現氰化物一事告知玉泉區法院,請他們協助處理。

各部門聯合處理

一份呼市環保局於2016年12月20日做出的「關於內蒙古長弘工藝品廠危險化學品問題的答覆意見」(舉報編號:161121150104030336)顯示,玉泉區法院接到赫邦公司通知後,於2016年7月6日告知了玉泉區環保局,要求該局協助處理。

當日,玉泉區環保局會同區安監局、區公安局和區法院前去現場進行檢查,發現2號樓地下室是存放危化品的庫房,內有氰化鉀容器、其他不明物品及容器。8號樓一層東側車間的兩個池子內有不明化學液體,在裡間房間還存有化學試劑及酸、鹼液體等,由於年久,好多標籤字跡不清,無法辨認,沒有帳本及臺帳,數量不清。

區環保局在請示呼市環保局輻射科之後,決定由呼市聯合鼎盛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下稱「聯合鼎盛」)派專人進行甄別確認和轉移處理,2016年7月25日,玉泉區法院與聯合鼎盛籤訂了危險廢物轉移服務合同。

聯合鼎盛派出專業人員對現場物品進行確認,初步斷定2號樓地下室物品為劇毒危化品,8號樓一層東側車間存有的化學試劑及酸、鹼液體等為危化品。而8號樓一層東側車間兩個池子中的液體經內蒙古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第九站取樣化驗後,監測結果表明其含有氰化物成分,後由聯合鼎盛專業人員對其進行了處理。

不過,氰化物雖然拉走了,但該地塊的土壤是否已被汙染?還能不能安全使用?赫邦公司對此並不放心。他們提出要求,相關主管部門應對兩處房屋進行檢測,並出具無害化能正常使用的環保檢測報告。在此之前,赫邦公司拒絕接收該地塊。

學校意外介入

赫邦公司拒絕接收,長弘工藝品廠又搬走了,工藝品廠巷1號的房產暫時處於閒置狀態。不過,它很快迎來了一個新「主人」——呼和浩特市悅鑫電子工程職業技術學校(下稱「悅鑫學校」)。

一份呼和浩特市青城公證處2016年9月1日出具的公證書顯示,2016年8月26日,工藝品廠巷1號地塊的大門東側已經掛著「呼和浩特市悅鑫電子工程職業技術學校」的牌子,院中央的空地上有學生正在軍訓。

悅鑫學校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按照悅鑫學校校長黃麗珍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說法,這是經過赫邦公司同意的。2016年7月前,她與赫邦公司進行過溝通,赫邦公司口頭答應可以將該地塊租給學校使用,甚至學校裝修時的工程隊也是赫邦公司介紹的。

韋世德則表示,2015年拍賣剛結束時,黃麗珍就通過玉泉區法院副院長蘇和找過赫邦公司,表示希望租用工藝品廠巷1號的房產,被他們拒絕。2016年6月,黃麗珍與蘇和再次提及此事,考慮到該地塊遲遲無法移交,公司口頭答應了這一要求,但表示要等拍得物整體移交及產權過戶完畢後再談。2016年8月18日,玉泉區法院召集赫邦公司和黃麗珍開會,要求赫邦公司接收拍賣物,但赫邦公司表示由於發現氰化物,不能接收該地塊。隨後,因為悅鑫學校著急開學,玉泉區法院就將工藝品廠巷1號房產的鑰匙擅自交給了黃麗珍。

據此前報導,針對玉泉區法院將該地塊交給黃麗珍辦學一事,呼市中院曾介入調查,未發現違規違紀行為,但還是給相關人員做出了檢討、記過等處罰,因為他們「在管理上有疏漏」。

針對這一說法,本報記者試圖打電話、發簡訊聯繫黃麗珍、案件主辦法官馮政、玉泉區法院辦公室以及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田金有,對方或以不方便為由拒絕回答問題,或直接不予回復。

事實上,針對悅鑫學校的問題,赫邦公司曾多次向主管部門舉報。2017年4月,媒體報導了悅鑫學校「毒地辦學」的事件,引起了呼市有關部門的重視。市委、市政府責成玉泉區委、區政府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召集環保、安監、教育等部門負責同志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同時要求悅鑫學校提前放假,以便於權威檢測機構進駐採樣檢測。隨後,悅鑫學校搬離了工藝品廠巷1號。

檢測結果「打架」

悅鑫學校雖然搬走了,但它的介入,使得本就複雜的事件更加撲朔迷離。被拍賣地塊到底是否屬於被汙染地塊?

自從2016年8月氰化物被轉移處理後,赫邦公司就要求相關主管部門對兩處房屋進行檢測。2016年10月24日,經內蒙古環保廳推薦,玉泉區法院與內蒙古新康達環境保護檢測有限公司籤訂了環境檢測合同。當年11月14日,檢測報告完成,內容顯示,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

不過,赫邦公司認為,這次檢測過程沒有遵循國家相關規範要求,如對空氣採樣前未封閉門窗,對土壤採樣時重點汙染土壤點未採樣等。因此,赫邦公司對該檢測報告提出異議,並不予認可。

由於悅鑫學校的介入,加之赫邦公司的舉報,「毒地辦學」一事引起了玉泉區政府的重視。玉泉區政府又委託內蒙古億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對該地塊進行環境現狀預評估報告,預評估報告中的環境檢測部分則委託給北京華測北方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檢測。2017年3月,預評估報告內容顯示,大氣方面,8號樓一層東側車間、8號樓3樓310室、2號樓地下室均存在砷超標,分別超標0.1倍、1.75倍、3.67倍;土壤方面,8號樓一層東側車間存在鉛、銅超標,2號樓地下室則存在砷超標。

2017年4月,媒體在報導中引用了這份檢測報告的數據,引發廣泛關注。隨後,玉泉區委、區政府成立調查組,並由玉泉區環保局委託內蒙古富源新紀檢測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富源新紀」)進行了第三次檢測。2017年7月18日,檢測報告公布,內容顯示,無組織廢氣、室內空氣、土壤的各項檢測結果全部低於相關濃度限值,也就是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與此同時,赫邦公司也委託了一家公司對該地塊進行檢測。為避免本地公司可能受到的幹擾,他們特意選擇了*AAA*資信等級的深圳市宇馳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3月30日-9月15日,該公司在工藝品廠巷1號地塊先後進行了兩次採樣,其中土壤抽檢點位36個,檢測分析項目16個;環境空氣抽檢點位44個,抽檢分析項目14個,抽檢點位和抽檢分析項目均比前三次有所增加。

此次檢測報告顯示,土壤方面,總超標率達到50%,銅最大濃度值超出標準限制達37.4倍,鋅最大濃度超標12.9倍,鎳最大濃度超標216.6倍,總氰化物最大濃度超標19.6倍;空氣方面,砷及其化合物最大濃度超標15.7倍,汞及其化合物最大濃度超標12.17倍,砷化氫最大濃度超標13.3倍,氨氣最大濃度超標226倍。

至此,玉泉區法院、玉泉區政府、玉泉區環保局、赫邦公司分別委託做了4份檢測報告,其中2份結果顯示符合國家標準,2份結果則顯示超標,部分數值甚至超標很嚴重,結果相互「打架」。

2017年11月24日,赫邦公司向玉泉區環保局提出申請,要求對幾份檢測報告予以認定,究竟以哪一份為準?當年12月28日,玉泉區環保局答覆稱,4份報告中引用的部分空氣評判標準和土壤評判標準是錯誤的。同時,根據《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工藝品廠巷1號地塊屬於疑似汙染地塊,應儘快對該地塊開展土壤環境初步調查並編制調查報告,在未作出是否汙染結論前不得進行開發利用。

3年未開發損失上千萬

土地不能開發利用,給赫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如人工費、辦公費、律師費、檢測評估費、資金利息成本等,截至2017年9月30日已高達1150萬元。同時,按照國家稅務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赫邦公司還需繳納近3年的房產稅和土地稅合計約70萬-80萬元。

韋世德曾經向環境檢測公司打聽過該地塊的土壤修復費用,對方表示,土壤汙染修復必須找專業的修復公司處置,按照嚴格的固廢危廢處理規定操作,因此處置費用較高,可能比競拍費1430萬元還要高出很多倍,甚至是「天價」。至於為何不找長弘工藝品廠來處理,韋世德表示,他們的競拍合同是與拍賣公司籤訂的,拍賣又是法院委託的,所以他們的法律關係只能對應法院。

第三份富源新紀出具的合格檢測報告出來以後,玉泉區法院曾經試圖將該地塊移交給赫邦公司。2017年8月,玉泉區法院主持召開由玉泉區檢察院、玉泉區政法委、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參加的會議,在公證處的見證下,試圖將該地塊移交給赫邦公司,但赫邦公司拒絕接收。直至現在,該地塊仍由呼市石東路街道辦事處暫時看管。

雙方的爭議點除了地塊是否被汙染外,還有法律責任的界定。玉泉區法院認為,根據競拍合同書,乙方(赫邦公司)已經對拍賣標的的現狀及相關手續進行了必要的了解查看,一經報價,就視為認可拍賣標的的現狀及相關手續。乙方未了解拍賣標的的情況而盲目競買的,責任自負。

不過,赫邦公司則認為,根據拍賣法規定,拍賣人應當向競買人說明拍賣標的物的瑕疵,而玉泉區法院則沒有做到這一點。此外,根據《關於加強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再開發利用過程中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014〕66號),對於擬開發利用的關停搬遷企業場地,未按有關規定開展場地環境調查及風險評估的、未明確治理修復責任主體的,禁止進行土地流轉。

責任編輯:李明徽;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常州「毒地」修復誰買單?環境公益訴訟有三難
    然而,不少常州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家長在接送孩子時,仍不時能看到「毒地」內樹木枯死、不斷復植新樹的現象,與「毒地」只有一條馬路之隔的常州外國語學校也偶爾會出現花草枯死的情況。日前,常州「毒地」事件引發的環境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圍繞「毒地」汙染環境帶來的危害,以及「毒地」修復責任該誰承擔等法律問題,記者再次進行了深入調查。
  • 名校與「毒地」為鄰 追蹤土壤修復的困境
    張媛的母親告訴《經濟》記者,這所讓當地家長和學生們「擠破頭」的名校,對面竟然是一塊「毒土地」。2016年1月初,有常州外國語學校家長反映,孩子在搬入位於新北區龍虎塘街道的新校區後,紛紛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有時候會聞到很難聞的氣味,班上好多同學都覺得頭暈、想吐、喉嚨痛,還有幾個同學身上起了紅疹。」張媛說。
  • 毒土地閒置4年,政協委員呼籲治理有回應
    在蘇州古城區南部,面積達42.9萬平方米的蘇化集團原址地塊因部分土壤遭化工汙染,無法規劃使用,閒置至今達4年之久。2010年1月12日,快報曾對此進行過報導。在今年的蘇州兩會上,政協委員尹曉寧提交了《關於加快蘇化廠有毒汙染地塊治理的建議》,呼籲儘快對該地塊進行綜合治理。昨天記者獲悉,這一地塊的治理今年將啟動,耗費資金可能接近10億元。
  • 「毒地事件」到底是因為誰不行?
    毫不意外,當央視爆出常州一塊化工廠舊址汙染物超標近10萬倍,導致「與毒地為鄰」的常州外國語學校數百名學生出現血液指標異常、嘔吐等症狀,甚至有個別學生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時,有網友調侃說:事情鬧那麼大,可能是因為這一屆學生不行。 所有版本的「可能是因為這一屆××不行」,其實都是帶著黑色幽默色彩的自嘲。
  • 常州外國語學校毒地風波,三次輿情預警為何失效?
    另外,這份被作為選址建校依據的環評報告,已經指出常隆地塊場地開展修復後,會產生一定的空氣汙染,常州外國語學校如果在修復驗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須注意」「修復產生的汙染對在校師生的影響」。然而,實際情況是,2015年9月大批學生入校的時候,北邊的汙染土壤正在開挖修復。
  • 官方闢謠海鮮帶毒——三文魚是否帶毒?全國海鮮市場核酸檢測結果...
    針對近日「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一事,挪威、智利、法羅群島緊急發布了官方聲明。三文魚是否帶毒?6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6場新聞發布會上,唯一的一次點名提問,給了央視記者。豐臺區副區長張婕回應了「三文魚帶毒」的傳聞。
  • 浙江麗水宣判一起飲用水源地毒魚案
    本報訊 (記者 餘建華 通訊員 藍松娟 陳俊如)近日,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葉某、金某、尤某非法捕撈環境資源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判決3被告共同賠償生態修復費用74480元,並在市級以上媒體進行公開賠禮道歉。
  • 閒扯「扯皮」
    (從實質來講,最不適應的也可能是通過改革,大家的利益空間在縮小,而每個人或每個部門都不希望利益空間縮小)     而用法律思維來看,嚴格說,一個事物的變革不需要多次扯皮,按照法定權限、法定流程、法定責任,想辦法優化流程,提高質效,執行即可。     當然,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實踐是遠比字面上的法律執行更加豐富多彩的。
  • 想撿漏熱門爆款,毒APP二手閒置幫你搞定
    最近,毒APP推出了一個最新的專欄——「95分二手閒置交易」,作為一個微瑕疵球鞋的交易平臺,估計很多小夥伴還並不太清楚它是幹啥的,下面就來和大家聊聊毒APP的「95分閒置交易」。
  • 開展毛髮毒品檢測 築牢禁毒拒毒防線
    9月4日,區人社局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全局在職工作人員(含臨聘人員)開展「關愛生命、遠離毒品」毛髮毒品檢測,不斷築牢禁毒拒毒防線。此次檢測工作首次全面委託湖南省文成司法鑑定中心採用毛髮檢測實施,區紀委監委派駐區人社局紀檢監察組全程進行監督。
  • 遷安最新打架成本!2020年千萬不要再打架了
    瞅你咋地?處罰結果:對廉**行政拘留十五日,並處罰款壹仟元整。 案件二:2020年9月23日14時30分許,在遷安市*****號樓*單元樓下,因安裝天燃氣管道一事,張**與***小區物業管家靳**發生口角,後張**對靳**進行毆打。
  • 閒置樂高顆粒,做成像素顆粒畫,網友稱:1.5w粒的絕命毒師帥爆了
    閒置的樂高也是寶貝,想變廢為寶的這邊看過來!是不是不知道今天小編又給大家帶來什麼稀罕事,不賣關子啦!路邊的樂高迷你看過來。先放幾個美劇的大咖給大家瞧瞧......首先是我們的絕命毒師裡面的大佬瓦特·沃特,是小編還蠻喜歡的美劇,現在已經出到第五季了。該劇講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學老師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之後,為了給家人留下財產,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學知識製造毒品,並成為世界頂級毒王的傳奇犯罪故事。
  • 化驗結果「打架」 到底該信誰
    □ 河南省中醫院健康體檢中心 王霄飛    相同的化驗項目,結果應該一致才合乎情理,但如果化驗結果有出入,我們究竟該相信誰?  近日,王阿姨就拿著兩份「打架」的檢查結果到河南省中醫院健康體檢中心化驗室諮詢。
  • 【常州「毒地」學校】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全世界再次聚焦中國環境問題
    近日,備受關注常州外國語學校「毒地」事件不斷發酵,中國環境問題再一次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各大外媒如英國衛報,泰晤士報,美國紐約人,ABC
  • 危害全國一億小學生的毒書皮:你家孩子「中毒」了嗎?
    1一個從事檢測工作16年的浙江老爸魏文鋒,無意中發現,女兒所使用的塑料自黏膜包書皮有很重的膠水味。職業的警覺性告訴他:這個書皮有問題。其實包書皮的現象並不是今天才有的。3「三觀真的被顛覆了,全國有近一億小學生都在使用這些毒書皮,我們身邊原來有那麼多有毒有害物質。」因為擔憂女兒的身體健康,浙江硬核老爸魏文峰自費近萬元將包書皮的自黏膜送去質檢,隨後又掏了10萬塊錢拍攝了「毒書皮」短片,一下子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關注。
  • 承德縣光固化檢測修復多少錢一米
    管道非開挖修復 破損管道修復的「微創手術」 北京潤木生市政排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深埋在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道猶如人體的一樣,人想要保持健康那麼可不能有什麼毛病,當然,城市的發展也不例外。2、「經濟」,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造價低為城市市政管養工作節約了成本。3、「快捷」,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能夠快捷、有效的對管道進行一次性多部位的修復,以前需要多次挖掘、修復、填埋現在不用那麼麻煩了。4、「便民」,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對施工場地要求不高,施工佔用的面積小對市民出行基本不造成影響,同時也大大增強了道路施工安全性。
  • 株洲淥口區:毛髮檢測讓「毒駕」無所遁形
    吸食毒品是違法行為,而毒駕更是會對社會公眾安全造成嚴重隱患。11月4日,株洲淥口區教育局對轄區中小學、幼兒園校車駕駛員進行毛髮毒品採樣檢測,全面排查「涉毒」駕駛行為。,逐一對駕駛員身份信息進行仔細核查,再依次對他們的毛髮進行採樣,依照程序封裝存放,然後使用毛髮毒品檢測儀進行科學檢測分析。
  • 人民日報評論:用最嚴標準終結問題跑道,喚起各方責任意識
    有媒體統計,2015年至今,被報導的校園問題跑道事件至少有21起,涉及多個省市,其中「僅4起最終檢測出有毒物質超標,其餘的或跑道再次檢測結果合格、或無送檢的相關後續報導」。這不禁讓人疑惑:檢測符合相關標準,是否意味著跑道無毒?諸多學生出現不良反應,又該如何解釋?這些跑道,究竟該怎樣處理?事實上,引起人不適的因素,往往「並不在跑道材料的檢測項目之中」。
  • 280畝黃金寶地荒蕪 全國最大毒地被退真相
    但這是一塊不可再生的寶地,總面積280畝,地處靈秀溫婉的漢水南岸,距武漢市中心僅20分鐘車程,乃武漢濱江絕版。自2006年3月,該地由武漢三江航天房地產公司(下稱"三江地產")競得後,迄今已整整荒蕪了4年。直到日前,該地才被"退還"給武漢市土地儲備中心。  令人稱奇的是,開發商並未因囤地而遭政府處罰。相反,武漢市土地儲備中心還向開發商賠償了1.2億元。
  • 2020年最新打架成本,一定不要再打架了!
    瞅你咋地?……有些人一衝動:能動手,決不吵吵。但警察蜀黍在這裡鄭重提醒:都不要打架啦!打架的成本很高很高哦~2020年打架成本有多高?你知道嗎?2、輕傷的打架成本=3年以下有期徒刑 +賠償金 + 醫藥費、誤工費等賠償 + 因判刑少掙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