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這個假期過得挺辛苦的,疫情期間沒有太多活動的空間,孩子一有時間就想打遊戲,情緒波動也比較大,作為父母也十分焦慮,我們很害怕會影響以後的成長。」近日,新疆庫車市陽明小學的家長群裡,常常能看到家長們有這樣的擔憂和困惑,而這些,都被寧波北侖援疆教師王挺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王挺,是寧波市第十批援疆教師,北侖區長江小學副校長。自4月底出發援疆以來,他一直任教於庫車市陽明小學。
7月中旬,新疆新冠疫情出現了反覆,而此時,正值新疆師生的暑假。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新疆孩子們居家的安全、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一直牽動著王挺的心。
雖然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其對新疆孩子們心理上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結束。王挺在調研中發現,因疫情所衍生出的「煩躁焦慮」「電子產品依賴」等各種心理健康問題成為許多家長普遍的困擾。同時,復學後如何有效甄別需要幫助的孩子,以及受援地學校心理健康長效機制的建立也成了擺在全體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專業的心理健康指導,勢必需要強大的心理健康教師團隊,但是,王挺同時也發現,當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相對薄弱。以他所在的庫車市陽明小學為例,學校雖然設置了「心理教師」,但是卻是其他學科的老師兼職的,受過專業培訓的師資很少。王挺又諮詢了在其他中小學、幼兒園援疆教師得知,大家所在的學校幾乎都面臨著類似問題。
專業力量缺乏,但對師生和家長們進行心理幫扶與疏導卻是刻不容緩,如何才能緩解疫情期間困擾新疆師生及教師的心理難題呢?王挺想到了「借力」。他所在的寧波市北侖區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比較強大,教育局教科所設有專門的「心指辦」,負責對全區師生家長進行心理幫扶。
為何不邀請北侖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通過網際網路跨越山海,為新疆的師生家長進行援助呢?說幹就幹,王挺立即聯繫了庫車市陽明小學校長,援疆教師王華軍,一起將發現的問題上報了在與庫車市教科局和北侖區教育局,並積極牽線搭橋,邀請北侖區教育局心理教研員張越老師為庫車的師生和家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晴浙疆」心理健康講座。
「心晴浙疆」心理健康講座通過釘釘直播平臺進行,並在21個釘釘群發起聯播。在直播消息公布後的一天內,直接報名參加的教師和家長人數就接近2000人。為了能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也能參與學習,活動視頻還將作為公共資源共享於庫車各校家長群。
為了讓講座主題更能貼合新疆庫車當地實際需求,在活動前,王挺協同張越老師與北侖區教育局副局長康海東、副調研員聶玉莉多次研討,最終確定以「做孩子成長路上的陪伴者」為主題,指導家長和老師如何幫助孩子們構建心理防護壁壘。
在線互動環節中,許多家長和教師現場提出了困惑已久的問題。庫車市第七小學段老師提出,復學前後,教師或家長如何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的話題;第十小學劉老師則關注到了剛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叛逆如何應對問題;而家長們則直接拋出了疫情期間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這一普遍問題。張越將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培訓結束後,參訓家長和教師紛紛表示對此次心理講座的肯定。陽明小學三年級一班家長說:「什麼職業都需要考核後上崗,聽了今天的講座,做合格的父母也需要學習後上崗才對。」參訓教師熱孜萬說:「疫情下,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特別重要。」參訓教師,庫車市教科局張宇鵬副主任說:「感謝北侖區教育局對庫車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期待甬庫兩地今後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
「甬庫一家親,浙疆好心晴」。本次活動,僅僅是打造「心晴浙疆」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一個良好的開端,下一步,兩地將會繼續深化交流合作,在更多教育領域擦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