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茬甜瓜賣了6噸,收了1.2萬元,比我預期的翻了一番。」7月26日,在新疆庫車市火車站批發市場,將自己的一車甜瓜批出去後,米娜·克尤木開心地說。
米娜·克尤木是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杭甫巴格村人,她和丈夫種的是「甬甜5號」甜瓜。
「去年我到齊滿鎮甬庫團結村去玩,看到人家種的甜瓜一公斤6元錢,一畝地掙一萬多,也想跟著種,哪怕掙兩千元也行,今年年初村裡開展特色種植,我提出種6畝地的甜瓜,明確要種『甬甜5號』,村幹部表示支持。」米娜·克尤木說。
米娜·克尤木的想法讓村支書伊力哈木·依明犯了難。「甬甜5號」是寧波自主培育的甜瓜品種,2014年經寧波援疆指揮部引入庫車,憑藉良好的口感和適應性受到當地歡迎,還銷售到浙江、上海等地。可是,「甬甜5號」的種子上哪裡找,伊力哈木·依明還真不知道。
「當時為了讓米娜·克尤木種上滿意的品種,我們多方聯繫,找到了寧波援疆指揮部。他們告訴我,將完全滿足我們的願望,不但種子是免費的,還將派技術人員定期上門指導。」伊力哈木·依明說。
今年年初,為了推廣「致富瓜」,寧波援疆指揮部提供了38萬元的資金,免費為庫車的瓜農提供「甬甜5號」瓜種。寧波援疆指揮部項目組組長、庫車市商務局副局長周湧華介紹,在推廣「甬甜5號」的過程中,寧波援疆指揮部根據土壤和氣溫的具體情況,選擇了庫車齊滿鎮、吾尊鎮、牙哈鎮、哈尼喀塔木鄉等區域,沒有想到,其他鄉鎮的群眾也找到指揮部,要求種植「甬甜5號」,指揮部根據市場情況,免費分發了1300餘畝的「甬甜5號」瓜種,積極幫助農民增收。
米娜·克尤木和其他瓜農一樣,領回5000粒瓜種後,開始育苗、平整土地,並在今年4中旬將瓜種下到地裡。
「我沒有種植的經驗,寧波援疆指揮部委派了市農業技術人員,在定植、出苗和分叉前上門給我做了指導,還加了我的微信,每個星期聯繫一次。經過兩個月的種植,我發現這個瓜抗鹽鹼、發叉少,好管理,心裡非常高興。」米娜·克尤木說。
但是,今年的天氣不好,這讓米娜·克尤木和家人的心懸了起來。關鍵時刻,伊力哈木·依明帶著村裡的志願者來到地裡,幫助他們鬆土、編制草墊、施肥,確保了「甬甜5號」安全成長。
經過一番辛勤的勞作,今年6月下旬,米娜·克尤木種植的頭茬瓜上市了,總共採摘了3.7噸,每公斤賣了2.5元。
「第一茬瓜一摘完,不少村民來到我的地裡,都羨慕的說明年也要跟著種。第二茬瓜摘了,我成了村裡的致富明星,村幹部們開會都提我的事,我心裡也甜絲絲的。」米娜·克尤木說,她還在農民夜校中向姐妹們分享了自己的致富經驗。
「如今真是好時代,我們沒有致富項目,黨給我們提供項目;我們沒有技術,黨給我們教技術;我們有了困難,黨來幫助我們。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把日子過好,順利奔小康。」米娜·克尤木說著話,眼裡閃爍著光。(龔喜傑 朱風華)
(責編:李龍、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