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8日電(記者宿傳義)新疆庫車「刺繡姐妹」專業合作社27日正式開業。以往「圍著灶臺轉」的少數民族婦女成了創業「生力軍」,200多名繡娘正用一根根銀針繡出自己的美麗人生。
2015年,庫車「刺繡姐妹」哈那依先·艾尼瓦爾和米熱古麗·艾尼瓦爾利用2個月時間,親手繡了一幅「同心共築中國夢」繡匾,進京展出時引起轟動。更讓姐妹倆沒有想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邀請她們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並親切交談。
返鄉後,這對年輕的姐妹心中燃起一股激情,決心發展刺繡產業,帶動更多鄉親從事這一「美麗事業」。在當地政府、寧波援疆指揮部及自治區相關部門幫助下,姐妹倆去年10月底註冊成立「庫車姐妹刺繡專業合作社」,縣裡還安排專人與姐妹倆結對子,有的負責教漢語,有的負責跑銷路。
記者在天山腳下的庫車縣玉奇喀拉二村看到,佔地4畝的合作社,分為刺繡服裝生產車間、姐妹創作室、設計處、銷售處和蘇繡、安繡展廳。明亮的車間裡,「刺繡姐妹」和眾多繡娘身穿靚麗的服裝,飛針走線,她們手中的繡品上,紅彤彤的石榴、粉嫩的桃花躍然而出。
姐妹倆告訴記者,合作社經過近1年籌備正式開業,主要收購、銷售各類手工刺繡作品,還從事服飾加工和各類工藝品製作。開業當天,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客商就和合作社籤訂了1.5萬套服裝加工刺繡訂單。
去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惠芬與庫車「刺繡姐妹」結對子,每周通過網絡視頻對繡娘進行技術指導。河南安繡也在庫車建立了刺繡文化產業基地,為全縣繡娘提供技能培訓。
如今,「刺繡姐妹」合作社已和鎮裡的恆耀製衣廠籤訂合作協議,成為「衛星工廠」——製衣廠提供訂單,合作社負責刺繡和服裝加工。「現在我的夢想就是帶領姐妹們提高刺繡技術,讓更多姐妹致富!」姐姐哈那依先·艾尼瓦爾笑著說。
近年來,庫車縣全面實施女性「靚麗工程」。據庫車縣婦聯提供數字顯示,目前,全縣已有繡娘1285名,婦女創業達到320家,帶動就業5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