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疫情期間沒有太多活動的空間,孩子一有點時間就想打遊戲。」「老師您好!疫情期工作和陪伴孩子產生了很大的矛盾,該怎麼去協調?」近日,在新疆庫車市陽明小學的家長群裡,常常能看到家長們有這樣的擔憂和困惑,而這些都被寧波北侖區援疆教師王挺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今年7月中旬,新疆新冠疫情出現了反覆,而此時,正直新疆師生的暑假。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新疆孩子們居家的安全、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一直牽動著王挺的心。
雖然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其對新疆孩子們心理上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結束。王挺在調研中發現,因疫情所衍生出的「煩躁焦慮」「親子陪伴」「電子產品依賴」等各種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了許多家長們普遍的困擾。同時,復學後如何有效甄別需要幫助的孩子,以及受援地學校如何建立心理健康長效機制也成了擺在全體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專業的心理健康指導,需要強大的心理健康教師團隊。但是,王挺發現新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師資相對薄弱的問題。以他所在的庫車市陽明小學為例,學校雖然設置了「心理教師」,但是卻是其他學科的老師兼職的,接受專業培訓的機會很少。王挺又在橫向諮詢了在其他中小學、幼兒園援疆的北侖教師後得知,大家所在的學校幾乎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專業力量缺乏,但疫情期間對師生和家長們進行心理幫扶與疏導卻是刻不容緩,如何破解?王挺想到了「借力」。他所在的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力量十分強大,教育局教科所中甚至有專設的「心指辦」,負責對全區師生家長進行心理幫扶。
為何不邀請北侖的「心理力量」為新疆的師生家長進行援助呢?說幹就幹,王挺立即聯繫了庫車市陽明小學校長,援疆教師王華軍,將發現的問題上報庫車市教科局和北侖區教育局後,邀請北侖區教育局心理教研員張越老師為庫車的師生和家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晴浙疆」心理健康講座,為疫情當下的師生和家長們築起一道暖心的心理防護的壁壘。
據悉,「心晴浙疆」心理健康講座通過釘釘直播平臺進行,並在21個釘釘群發起聯播。在直播消息公布後的一天內,直接報名參加的教師和家長人數就突破了2000人。講座立足學校心理健康生態,通過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疫情下如何識別需要幫助的孩子等主題,以生動鮮活的實例和數據,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疫情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的表現和識別,並對心理危機篩查的具體流程提供了北侖樣板。
培訓結束後,參訓家長和教師紛紛對此次心理講座表示肯定。陽明小學三年級一班家長說:「什麼職業都需要考核後上崗,聽了今天的講座,知道了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也需要學習後上崗。」參訓教師熱孜萬說:「疫情下,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特別重要。」參訓教師,庫車市教科局張宇鵬副主任說:「感謝北侖區教育局對庫車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期待甬庫兩地今後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
「甬庫一家親,浙疆好心晴」。自援疆伊始,王挺和北侖援疆教師團隊便致力於打造「心晴浙疆」心理健康教育平臺,旨在通過共享優質心理教育力量,將心理健康教育帶入新疆庫車的每一所學校,每一戶「尋常百姓家」。下一步,兩地將會繼續深化交流合作,期待在更多教育領域碰撞出火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楊陽)
作者:史望穎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