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大人養出受傷的孩子!別讓「隱形創傷」發展出壞情緒!

2021-01-15 超級育兒師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人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心理問題,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心理學上,把一個人經歷的心靈傷害分為兩種,大到天災人禍等「急性創傷」,小到一句惡言惡語留下的「隱形創傷」。

 

創傷往往會橫向傳遞給家人,所以伴侶之間互相指責抱怨,整個家庭氛圍變差;或者縱向傳遞給孩子,受傷的大人,養出受傷的小孩,曾經的受害者變成施害者。

「早年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的創傷,即使現在看起來相安無事,但遲早會發作,突然某天表現出攻擊性,要麼傷害他人,要麼傷害自己。」

 

作為父母不僅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將自己的問題情緒傳遞給孩子,對於孩子的關注也不能僅在溫飽和學習上,需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並對孩子的各種壞情緒作出正確的引導。

 

2-5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最佳時期,對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我們強烈推薦跟孩子一起讀一讀來自韓國的「暖心」情緒繪本——《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這套繪本共8冊,能為兒童的性情培養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那麼多情緒問題,像很多家長聽見小孩哭鬧、不聽話就直接上手打罵或是冷漠對待,時間久了便很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也讓孩子對父母不那麼信任,從而變得更難管教。

 

再加上,二孩政策的放開,本就脆弱敏感的孩子將會面對更多的不良情緒問題,比如嫉妒心、孤獨感、憤怒、安全感、脆弱等等,如果不及時排解,無疑會影響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是一套專門幫助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培養健康心態的情緒管理繪本。由韓國國家青少年精神輔導中心特別策劃,匯集了韓國一線兒童文學作家、插畫家,秉承用愛化解一切的原則,通過一個個甜蜜溫情的親子故事,教會孩子如何正當釋放不良情緒,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心態,還孩子一段幸福積極的成長時光。


八冊圖書分別為《幸福,在我身邊》、《我也會嫉妒》、《你也孤單嗎?》、《咚!咚!咚!我很生氣》、《我要藏起來》、《我的心,要強大!》、《悲傷,快走開》、《我很害怕》,將孩子們的情緒問題都囊括其中,引導孩子們觀察並正視自己的不同的小情緒。

愛是化解一切壞情緒的最好方法,這套圖書將教會孩子看到身邊的美好,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糟,學會包容和理解,在不開心的時候想想開心時的情景,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在《我也會嫉妒》一冊中有一個小故事,因為爸爸媽媽總是偏向妹妹,讓「我」很嫉妒,便開始裝病和大喊大叫,後來發現並不是只有「我」會嫉妒,通過一件件小事「我」發現爸爸媽媽也會嫉妒……其實大家都很愛「我」,嫉妒的時候,就想想這句話吧!

遇到挫折不是什麼壞事,人們往往都是經歷了一個個的挫折之後才成長起來,領悟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對於孩子而言不用擔心他們遇到問題,反而應該鼓勵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多多探索、發現問題,對於問題的處理則需要家長們正確的引導,隨後將收穫一個勇敢而又機智的棒小孩!

 

《我的心,要強大!》一冊中小阿布覺得什麼事情都不如別人,努力吃飯可是仍舊沒有哥哥長得高,認真寫字卻還是歪歪扭扭,跟同學比賽跑步卻被說像蝸牛……阿布非常難過,心也變得越來越小,當他準備找個地方躲起來睡覺,遇見了從來沒被人見到過了的咪咪小花,又看見了鳥媽媽餵小鳥,還在微風中唱起了歌……他發現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而不同的優點會讓他們有不同的收穫,他的心又慢慢變大了!

有些孩子可能不願意離開爸爸媽媽去上幼兒園,可能有一個到哪兒都要隨身帶著的小玩具,但是對於自己最熟悉的人和物並不能無時無刻的在一塊兒,分離也許沒那麼可怕,我們的一生都將在遇見和分別中度過,擁有的時候很開心,可是有時也要學會說再見。


《悲傷,快走開》一冊中男孩小軍有一個從小就待在身邊的好朋友——玩具熊汪汪,突然有一天汪汪被弄丟了,這讓小君非常傷心,做什麼都無精打採,媽媽注意到小軍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他化解心中的悲傷,並告訴他小軍汪汪將會遇到新朋友,而且汪汪也一定希望看見小軍能開心起來……

全套圖書裝訂精美,設計風格溫馨柔和,插圖也非常唯美傳神,這些都是由韓國一線作家、插畫家精心創作而成,他們還獲得過多個獎項。

通過一件件溫馨的貼近生活的小故事和具有感染力的生動繪畫,爸爸媽媽很容易能為孩子們講清楚情緒上的小問題,陪伴孩子們觀察和分享自己的小情緒,並將問題一一解決。

同時,這些漂亮的插畫和配色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們的美學素養,自己在繪畫時也能更生動地表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緒和表情。

愛笑的小春今天心情不好,怎麼也笑不起來。於是,媽媽帶領小春一起去尋找幸福,幸福在哪兒呢?媽媽說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喊一喊就出來了。小春喊起來,「幸福呀,你在哪裡?」……幸福果然出來了:當她吃蘋果時,幸福在她嘴巴裡;和朋友一起玩球時,幸福在她腳上;騎自行車時,幸福在吹響自己的風裡……但是媽媽的幸福在哪裡呢?媽媽說,媽媽的幸福是小春。

 

很多孩子比較易怒,就發脾氣。發脾氣是怎麼一回事呢?本書通過藍色的小猩猩的自敘和獨白,讓孩子了解發脾氣的心理狀態,並進行自我管理。

 

孩子總是遇見很多新的事物,分辨不了真實和虛幻於是免不了胡思亂想,造成內心的恐懼與不安,陪伴孩子戰勝恐懼,一起尋找獲得勇氣的方法。孩子會逐漸明白恐懼也屬於人的正常情緒,只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就能變得更加勇敢。

 

老師,不要叫我!小朋友們,不要靠近我!讓我一個人玩吧。因為我是個很害羞的孩子。雖然我也很想跟大家一起捉迷藏。「快,快藏起來!」「哈,我看見你了!」雖然很害羞,但是我鼓起勇氣「快快藏起來!」再大點聲!勇敢地向外邁一步,慢慢地,慢慢地。

 


唉,太沒勁了,人家都有兄弟姐妹,我一個人好孤單。兄弟姐妹就好嗎?我爸爸媽媽就只喜歡我妹妹,我一個人好孤單。我也好無聊,我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好想念他。爸爸在身邊又怎麼樣?我爸爸媽媽總是工作,我都是一個人吃飯。……


那麼,孤獨和無聊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大家一起來說說吧。

 

我叫阿布。我個子小小的,媽媽說要多吃飯才能長高,我拼命吃了啊,可還是不長高。呼,我的心變得好小。老師總是誇小西的字寫得好,我也認真寫了啊,可還是寫不好。呼,我的心變得更小了。可是,世界上還有好多只有小個子才能做的事情呢,阿布可是獨一無二的阿布。

 

小軍有一個好朋友,一隻玩具熊汪汪。小軍不管到哪都要帶著汪汪。可是有一次,他睡著了,把汪汪忘在了火車上。小軍很悲傷,總是提不起精神。媽媽背著小軍去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朵,五彩的花兒,美麗的蝴蝶……媽媽說,汪汪去旅行了,它會遇見另一個愛它的主人……

 

哼,有個妹妹一點都不好。爸爸媽媽總是偏向她。我裝病,我大喊大叫。哥哥也不好。哥哥能做的事,為什麼我不能做?我使壞,耍賴。……其實啊,不止我一個人會嫉妒。我牽著爸爸的手時,媽媽會說,怎麼只牽爸爸。媽媽給我做了好吃的時候,哥哥會說,都不給我做。……要我說啊,其實大家都很愛我!當你嫉妒的時候,你也想想這句話吧。

書籍:《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全8冊)

價格:原價96元,限時團購價49.9元

開本:24開

頁數:28頁

年齡:2~5歲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智慧財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相關焦點

  •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別讓孩子為大人的情緒買單
    導讀: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別讓孩子為大人的情緒買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別讓孩子為大人的情緒買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就像書名中說的,壞掉的大人造就了受傷的孩子,而曾經受害的孩子造就了後來壞掉的大人。跳脫出這種惡性循環,顯得十分有必要。 那麼接下來,就一起走進這本書。 1.受傷的孩子:在對抗和順從中,渴求愛和理解 作者陳志恆就職的學校在臺灣,可他發現,即使心理諮詢在臺灣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但對孩子來說,跟心理老師交流依舊是個困難的抉擇。真正走進心理諮詢室的孩子,大多已獨自承受痛苦許久。 說到孩子們的痛苦,很多父母是遲鈍的。因為孩子的困擾,在父母的眼中,或許根本不值一提。
  •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讓我們獲得更圓滿的親子關係
    本應友善地教導與照顧孩子的大人壞掉了,但受傷的卻是孩子,被抱怨、被責備的,也總是孩子。而那些壞掉的大人,卻從來沒有覺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為孩子帶來了傷害,甚至堅持這是一種愛,是教養孩子最好的方式。2018年8月,北京紫圖圖書出品的《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傾情上市。
  •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虐嬰事件的痛感呼應
    到底還要讓多少孩子受傷,大人們才會醒悟?施暴者總是說他們不是故意!在我看來,那就是蓄意的!一起來守護孩子的安全吧!這幾天有則虐嬰新聞,一直讓人耿耿於懷……有個一歲大的女嬰,疑似被保姆虐打,如今還躺在重症監護室,無法自主呼吸,醫生告知:女嬰最好的狀況就是癱瘓或成植物人,最壞的情形則是腦死。女嬰的媽媽聽到消息後,亂了方寸,無法決定孩子的生死,到底應該拔管讓孩子好走,還是強留孩子在這世上煎熬。
  • 【家庭教育志願者系列微視頻】|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這個標題是來自於陳志恆的一本書,壞掉的大人常常這麼說,"如果我哪天不用再操心你就好了","想到你的事情我就很頭痛"。當下的環境其實很容易出現壞掉的大人,首先,要出現壞掉的大人只需要以下五點,1.高壓力和焦慮 2.把孩子當做財產而非個體 3.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 4.自我中心意識強烈 5.很多創傷的童年。
  • 當大人壞情緒的垃圾傾倒在孩子身上,也就毀了孩子
    當大人好情緒的甘泉滋潤孩子的心田,也就守護了孩子;當大人壞情緒的垃圾傾倒在孩子身上,也就毀掉了孩子。每當有這樣的新聞報導時,不少人會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慣,承受力太差,我認為事實正好相反。被各種焦慮充斥的大人,接受不了孩子的不足,又不會教導,不懂得控制情緒,孩子經常無辜成為大人壞情緒的垃圾桶,可縱使百般委屈,依舊深愛爸爸媽媽。承受能力的高低,一看便知。
  • 精品薦讀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以上內容摘自《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中學心理輔導老師陳志恆十年校園觀察記錄,北京紫圖圖書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大人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擁有足夠堅實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一本讓我們獲得更圓滿親子關係的真情書。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父母在吼叫的時候可知道,孩子的內心有多受傷豆豆是個6歲的小男孩,原本性格還比較活潑好動,整天愛說愛笑的。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卻越來越孤僻,在學校總是一個人呆在角落,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上課也不敢舉手發言了。老師把豆豆父母請到學校了解情況,原來豆豆性格的改變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直接關係。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養育孩子的確很辛苦,尤其是當父母忙碌了一天精疲力盡的時候,孩子還在眼前調皮搗蛋,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衝孩子大吼一通,效果立竿見影。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長期用吼叫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會給孩子的身心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 打破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和情緒習慣,別讓心理創傷「代代相傳」
    原生家庭心理創傷就是典型的代際創傷,我們自己童年不幸陰影重重,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但在成年之後自己有了家庭和孩子,又在無形之中將這種影響傳遞給下一代。在《重啟人生》一書中,作者將原生家庭心理創傷的影響分為以下幾點:1、影響了孩子的人格健康父母面對心理創傷時,情緒往往會呈現出心境循環化,時而迴避冷漠,時而敏感易怒,喜怒無常,陰晴不定。
  •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在一個家庭裡,大人向家庭成員表達感謝與肯定,孩子也能從中學會體貼地觀察他人的任何微小善意,並表達欣賞與感謝。但是大人也要覺察到,不要向孩子釋放「你欠我很多」的信息。因為,你知道,孩子並沒有欠你什麼。孩子需要的是被教導如何感恩,而不需要為你內在的委屈負責。
  • 周末薦書:《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只是,大人的愛,好沉重,孩子無法從中自在地活出自己的樣貌。這是一本親子家教的書。作者以自身在教育現場10年累積的實務經驗,講述了32個真實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揭示他們內心無法言說的傷;巧妙融合心理學,讓大人有機會接受自己內心的傷口,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學習真正愛孩子的方式,學習真正看懂、理解孩子,並和孩子一起追求生命的本質,活出真實的人生。
  • 李玫瑾坦言:父母的壞情緒會養出三種「劣性孩子」,調控刻不容緩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每對父母都想把孩子培養成自信樂觀,聽話懂事的人,但往往事與願違,這其實和父母情緒有很大關係。父母本身的性格和情緒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特徵。育兒教授:父母易怒多會養出這三種特徵的孩子李玫瑾教授作為著名育兒專家,在育兒觀上獨到的見解受到了許多父母的歡迎。她曾經在講座中談到:「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學習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遇到事情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從來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 愛發脾氣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可情緒失控的父母卻成了懸在孩子頭頂上的一把刀,隨時有手起刀落的危險,實在太可怕了。「能不能別給我添麻煩?」這些話,也許只是父母發洩情緒的氣話。只要孩子稍微犯點錯,他的壞情緒就會被瞬間引爆,劈頭蓋臉就對孩子一頓臭罵。
  • 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不出來,可能是心理創傷
    心理傷痛有很多,一般可以把一個人經歷的心靈傷害分為兩種,大到天災人禍等「急性創傷」,小到一句惡言惡語留下的「隱形創傷」。當長時間經歷創傷後,人的心理也會有不同程度損害,在臨床上很多人會發現身體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可去醫院後又檢查不出來,其實這可能就是心理創傷在身體中的表現。
  •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像這樣的父母,本質是因為自己不痛快,才去找孩子的不痛快。再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說都不聽,媽媽又是發火又是威脅。仔細想想,這種壞情緒,不是因為孩子不吃飯,而是媽媽對孩子的失控感和無能為力在作祟。於是用怒氣來強迫對方順從自己。
  • 創傷無小事,面對欺凌和傷害,父母該如何安撫孩子受傷的心靈
    約瑟夫各種不正常的行為和反應,稱做創傷應激障礙,簡稱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 小孩被驚嚇不可忽視,認為是情緒受傷,其實大大的錯誤
    原來她家的小孩前幾天走夜路,據說被「嚇掉h」了,這幾天孩子一到晚上就哭鬧,各種安慰和辦法都嘗試了還是沒用。正巧我來了,從小他們有什麼事情,就愛找清風問問。我一看天色剛剛暗下裡,時間和地點都合適,那就開始吧!
  • 玩它,方式不正確不僅孩子容易受傷大人也不能倖免
    隨著學生放假,戶外活動增加,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小兒骨科又迎來了小患者高峰,而且,近幾年,又一樣大人孩子都喜歡的助力物品成為了外傷的罪魁禍首。據小兒骨科副主任醫師湯池介紹,進入7月以來小患者陸續增多並且受傷部位大多類似。小患者的受傷部位大多發生在雙上肢和腳踝處,並且以手腕和肘關節居多。有一部分孩子受傷的罪魁禍首就是電動平衡車或者滑板車。因為沒有很好的佩戴護具,使意外頻頻發生。
  • 你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可能正在「毀掉」孩子
    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們的情緒智慧,那些大喊大叫的父母,總會錯過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緒的機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一門學問,父母對於情緒的掌控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並不知道,他們的壞情緒可能正在毀掉他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