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得益於服務業的彈性經濟增長將好於預期

2020-12-11 東方財富快訊

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美國經濟復甦速度將快於預期,部分原因是最容易受到最近冠狀病毒傳播影響的行業沒有受到嚴重打擊。

該公司在過去幾天發表的單獨分析表明,未來的增長道路相當強勁。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增長5.3%,而2020年的降幅約為3.5%。

經濟學家一直擔心,新冠肺炎病毒的急劇蔓延將對遭受重創的服務業造成特別大的損失,但高盛表示,數據「迄今與這一觀點不一致」。

高盛經濟學家戴維·蔡(David Choi)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許多服務行業在病毒爆發的最初階段活動大幅下降,但只有對病毒最敏感的行業在11月份出現了有意義的連續下降,大多數其他行業接近或處於疫情爆發以來的峰值水平。」

他補充說:「雖然還為時過早,但迄今為止的數據表明,病毒的高水平傳播可能最終轉化為對整體活動的小得令人吃驚的打擊。」

服務業構成了美國經濟的一大部分。雖然消費者支出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但服務業支出約佔全部支出的61%。然而,第三季度的服務支出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17%。

儘管整體低迷,但服務行業一直在好轉,連續六個月擴張。11月,ISM服務指數錄得55.9%的讀數,表明企業活動擴張的程度。這低於10月份的水平,但仍處於正區間。

儘管經濟復甦,但該行業的某些領域,尤其是酒店業,仍然低迷。

根據勞工部的數據,現在酒店業的工人比疫情宣布前的2月份少了340多萬。該行業包括酒吧、餐館、酒店、賭場和其他面向客戶的企業,11月份的失業率為15%,而2月份為5.7%。

根據全美餐館協會的數據,由於當地的限制,今年僅食品服務業預計就將損失2400億美元,約17.5萬個餐廳關閉。該協會補充說,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37%的運營商表示,如果沒有國會的進一步財政援助,他們的業務將在6月份關閉。

高盛的戴維·蔡預計,未來幾個月,服務支出將繼續下降,因為該國東北部將出現「更大的病毒逆風」,因為該地區「政策制定者已表示更願意實施限制」。

然而,高盛的經濟學家預計疫苗將帶來比預期更快的提振,使美國處於比其他國家更有利的地位。

「我們似乎再次發現,特定病毒爆發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不僅在美國比在歐洲小,而且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繼續減弱,因為政府和個人都逐漸學會只限制那些相對於其經濟價值而言構成最高感染風險的活動。」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祖斯(Jan Hatzius)在另一份報告中表示。

該公司預計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5%,大大高於此前3.2%的預測。然後,它預計2021年的年化季度增長率將分別為3%、8.5%、5%和4%,這將使美國的年總增長率達到5.3%,這將是自1984年以來美國最強勁的一年。

高盛並不孤單,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GDPNow跟蹤機構對第四季度的最新估計是11.2%的增長。

(文章來源:友財網)

相關焦點

  • 經濟重啟美國消費實現復甦?高盛警告7月和8月消費增長將停滯
    具體數據顯示,美國5月消費者支出增長8.2%,錄得有史以來最大反彈,這提振了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樂觀預期,這使得黃金一度跌破1750關口。消費對於美國的經濟貢獻率高達68%,因此消費者支出率先復甦往往意味著美國經濟也將迎來大幅的反彈。
  • 瑞銀與高盛預計今年亞太企業盈利將增長20%以上
    來源:金融界網瑞銀與高盛集團都認為,隨著亞太經濟復甦,今年該地區企業盈利將強勁反彈,可能增長20%以上。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亞太首席投資官譚敏蘭周四表示:「我們預計,全球所有主要地區都將出現強勁的盈利復甦。
  • ...2021年將同比增長2.3%。⑥ Jan Hatzius領導的高盛研究人員團隊...
    摩根大通加入高盛行列,降低美國經濟增長預期;① 摩根大通加入高盛集團經濟學家的行列,他們也調降了對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這歸因於共和黨和民主黨未能達成一項財政刺激協議。②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周四稱,正在進一步降低獲得1-1.5萬億美元額外刺激的可能性,這種刺激在7月份時的可能性似乎還是相當大的。
  • 人民幣持續升值,高盛:明年人民幣匯率能到6.3
    對此,央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風險準備金從20%下調為0。時間進入年末,未來一年匯率走勢如何,市場各方仍保持密切關注。11月25日,高盛在媒體電話會上表示,對於未來人民幣匯率表示非常看好。具體來看,高盛首先對美元2021年的預期並不樂觀。
  • 高盛:明年年中,疫苗接種將推動全球經濟復甦
    全球經濟如今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人們要多久才能得到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從而減少會拖緩經濟發展的居家隔離發生的可能性。高盛的經濟學家認為,到明年年中,發達國家將有大量人口接種疫苗。高盛經濟學家Jan Hatzius和Daan Struyven領導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美國,高危人群可能會在12月中旬開始接受疫苗注射,這可能在明年3月之前為公共健康帶來重大好處。
  • 陳琦偉:服務業推動中國經濟轉型有四大要素
    亞商集團董事長陳琦偉表示,服務業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可能處於一個最好的時代。它就意味著中國經濟的轉型並不是簡單的向GDP的數字從每年9、10減少到8,或者減少到7,它恰恰是要求內容的轉化。  他分析指出,「真正一個好的服務業,它一定是市場導向,更加關注創新,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投資參與,新興產業在中國有非常廣泛的未來。」
  • CNBC:服務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服務貿易增速連跑十年;在國際...
    CNBC:服務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服務貿易增速連跑十年;在國際貿易發展的進程中,服務貿易在過去十年裡,一直保持增長。而在新冠疫情衝擊之下,也依然顯示出了很強的韌性。CNBC 葉文多:從2011年開始,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就一直高於貨物貿易。服務業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力。現在,發達國家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已經約四分之三,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甚至接近80%。
  • 高盛2021年十大熱門交易出爐,都有哪些機會?
    2020年接近尾聲,高盛集團近期公布了其認為2021年最熱門的交易,金十給大家整理了其中的十大熱門交易,包括高盛的理由。具體觀點和理由如下:一、做多加元和澳元高盛指出,到2021年,將繼續看到美元空頭的風險回報偏好。疫苗研發似乎取得了良好進展,這與該投行此前預期的情況基本相符。隨著市場預期經濟將迎來更加強勁的增長,這應該會進一步提振周期性資產。
  • 著名投行高盛「指點迷津」
    高盛12月9日發表報告預期,在西方國家對鋼鐵需求增長急劇回升而中國的需求只逐漸放緩,加上供供應增長溫和的支持下,預期鐵礦石的牛市可望延續至2021年,鐵礦石將出現連續三年供不應求的情況。 該行估計2021年全球鐵礦石市場將出現2800萬噸的短缺,而2019和2020年分別短缺2800萬和4000萬噸。
  • 中國經濟在2028年趕超美國?比疫情之前預期提前8年
    日本最新機構預測中國經濟總量大約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2019年疫情之前預期提前了7年。)表示,得益於財政刺激措施的推動,消費和服務業的反彈,收入增長的加速以及基礎效應的討人喜歡,2021年中國GDP將增長10%,高於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的7.9%。
  • 新華社:亞行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1%
    新華社馬尼拉12月10日電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在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報告說,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目前中國工業復甦速度較快,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也在逐步追上整體復甦節奏。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說,目前亞太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前景正在好轉。
  •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9%
    華盛頓1月8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隨著經濟活動繼續正常化以及國內COVID-19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經濟將在2020年增長1.9%之後,於2021年增長7.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委員會說:「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財政救濟和財政支持,以保護受影響最嚴重的公司,同時維護金融穩定。」同時他補充說,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為經濟復甦提供了支持。
  • 美股牛市將繼續!高盛:標普500指數明年底將達4300點
    高盛:標普500指數明年底將達4300點丨微策略   隔夜標普500指數小幅收漲報3669點,再創歷史新高。
  • 服務業成我國經濟發展主動力 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
    製圖:沈亦伶 服務業成我國經濟發展主動力 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年高於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超過半壁江山,服務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 疫情對一季度經濟影響將超出預期
    並且疫情發展存在不確定性,已經影響到新訂單的籤訂,將對未來進出口帶來影響。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可能導致中國出口繼續受到衝擊,不排除這一數據繼續走低的可能。中國經濟時報:數據顯示,服務業和建築業受到的衝擊大於製造業,這種情況會持續嗎?
  • 英國4月服務業PMI大幅疲弱,疫情對英國經濟影響程度超出預期
    來源:匯通網匯通網訊——4月23日歐洲時段盤中,英國方面公布了市場密切關注的4月Markit服務業和製造業指數初值,結果這兩項數據大幅不及預期,疲弱的數據表明,疫情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可能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 全球財經新聞頭條:全球重磅經濟數據將在本周出爐
    2018年5月22日,全球財經媒體昨夜今晨共同關注的頭條新聞主要有:華爾街日報經濟版頭條:全球重磅經濟數據將在本周出爐金融時報世界經濟頻道頭條:日本四月份出口增長 但仍低於預期彭博社經濟版頭條:美國短期企業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跌CNBC
  • 全球增長引擎動力澎湃――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
    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整體態勢平穩,呈現了增長平穩、就業擴大、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運行格局,體現出實力強、潛力足、韌性好,迴旋餘地大等特質。詹姆斯·丹尼爾對本報記者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金融市場也只是出現了適度波動。
  • 許劍毅:2017年服務業穩定較快增長 質量效益提升
    2017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經濟效益持續提高,新動能加快成長,服務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推動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平臺經濟發展迅猛,一些新興平臺如微票兒、喜馬拉雅FM、豬八戒網和騰訊雲等交易額同比實現成倍增長。網絡視聽高速發展,2017年全國視頻預付費會員用戶將增長至1億。
  • 高盛詳解疫情全球影響:中美將成資金「安全港」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擴散,全球經濟都將受到影響。近期,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研究部」)將美國2020年經濟增速下調至1.3%,年初這個預測是2.3%;歐元區一季度、二季度受到的經濟拖累或達0.3和0.6%。3月5日,高盛投資策略組亞洲區聯席主管王勝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提及,「儘管中國、美國等全球多國增速預期都已被下調,但是我們目前認為不會出現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