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十種表現,說明他可能抑鬱了,在向家長默默求救

2020-09-05 芸芸育兒經

前段時間,一位十五歲女孩跳樓砸死父親的新聞在網絡上掀起了眾多討論。據女孩家人說:女孩患有抑鬱症,之前曾住院治療過,這次可能是抑鬱症又犯了。在上半年,家長就發現女孩出現過自殘行為,胳膊上有劃傷的傷痕,甚至對家長說過「不想活了」這種話。

可不管家長怎麼問,女孩都不肯再多說一句話。在去醫院治療後,本以為女孩情況有了好轉,她還主動提出學鋼琴,可誰想到會突然自殺。

在令人痛心惋惜的同時,提倡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又成了必不可免的話題。對於大人來說,他們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總是抱有不屑一顧的心理,總覺得「孩子才多大,不開心就是因為閒的,要是好好學習哪能有這麼多煩惱?」

正是因為這種心理,所以才導致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獨自一人去抵抗痛苦。在許多家長眼中,抑鬱症就是「作出來的」,這種不理解會加重孩子的抑鬱心理。

當孩子出現下面這些反常行為時,家長就要格外警惕,可能是孩子抑鬱了,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

1.睡眠習慣改變。比如長期失眠、難以入睡;

2.對一切事情都沒興趣,覺得沒意思,包括自己曾經很喜歡的事情;

3.不喜歡和人交往,刻意避免和親戚朋友交往;

4.思維難以集中,有渾渾噩噩的表現;

5.食慾下降;

6.缺乏自信,比較悲觀、消極;

7.在學校表現異常;

8.不愛講話,整個人沉默寡言,看起來很喪;

9.無價值感;

10.有自殘行為。

當孩子有上面這些行為時,家長就不能單純地歸為孩子「心情不好」,而是要重視起來,去關注孩子的內心,用陪伴和理解融化孩子堅硬的外

殼,並且在必要時,去醫院尋求專業的治療。因為抑鬱症是病,生病了就要看醫生,家長要理解孩子也不是故意不開心的,他只是生病了。

近幾年,青少年自殺率不斷攀升,年齡也有越來越小的趨勢,這和家庭環境有著很大關係。因為現在競爭越來越大,父母給孩子施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再不注重心理健康,就很容易讓孩子走上極端。

家庭給孩子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愛和溫暖,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被理解、被包容,這種力量能幫助他去對抗負面情緒。如果家庭給予不了孩子這些,那就很容易讓他心理出現問題。

家長多給孩子一些愛和關心,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他才更有可能成長為茁壯的大樹。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別讓抑鬱症害了孩子,3個表現,是孩子向家長發出的「求救信號」
    據世界人民衛生服務組織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有情緒障礙和行為分析問題解決困擾的孩子大約有3000萬!由於抑鬱而自殺的人數不少,高達20多萬。大多數患有抑鬱症的孩子都很抑鬱,這不是內向,而是一種心理障礙。10歲以前男女患病率相似,女性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男女接近1:2。
  • 孩子常說這3句「口頭禪」,可能是在向你「求救」,家長要重視
    #34;求救信號"當孩子常說下面3句"口頭禪"時,可能是孩子正在向你"求救",家長要重視起來,別不當一回事。如果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很是消極,對自己的很多事情往往抱著否定的態度時,家長一定要注意開導孩子,和號召溝通,可以理性分析,讓孩子明白一切並不是他的錯,也要注意別對孩子釋放負能量。
  •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打罵孩子就像會上癮一樣,因為很多的教育家都說不要打罵和體罰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氣人的時候,家長跟孩子講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這招確實好用,所以家長以後就直接升級為打孩子
  • 孩子睡覺若有這3種表現,很可能是身體的求救,家長要注意
    經過檢查,寶寶有脾胃虛弱的毛病,如果不進行調理,會影響發育。曉雲說,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已經好幾天了,如果當時自己能夠重視,寶寶也不會受這些罪。婆婆安慰她道:「你頭一回生孩子,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不要太自責。不過,以後要多多注意孩子睡覺時的表現。」
  • 抑鬱:這幾個跡象表明,孩子可能正走向抑鬱
    起初她只是反抗,後來變成沉默,再後來變成抑鬱……孩子的表現只是程度加深,但是家庭教育對他們的傷害才是根源,這個本質是沒有變的。孩子是會向父母發出信號的:他的沉默、他的低落、他的消極……他的叛逆、他的憤怒、他的偏執……他的冷漠、他的殘忍、他的乖戾……都是孩子向家長發出的信號。
  • 孩子被打罵後,這兩種表現是「求救信號」,家長不能忽視
    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會採用比較極端的方式,比如說打罵孩子。雖然有時候就能夠讓孩子稍微消停一會兒,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
  • 孩子夏天在家,這3種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家長要慎重
    前段時間去閨蜜家串門,看到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在餵飯,我順口說了一句,孩子是不是吃飽了啊。閨蜜就說:「1個小時之前就餵他吃東西,到現在就吃了一口,怎麼可能吃飽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兩天餵他吃飯真是太難了」。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其實許多時候,孩子在缺乏安全感時,是會有相應的表現的,只要家長們多加注意就能夠及時的發現。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是需要重視的。情緒不穩定許多家長都不知道,如果孩子的情緒總是非常的不穩定,那麼這就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可能是受到了一些驚嚇,情緒才會變得非常不穩定。當然,有時候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也會故意鬧情緒,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導致的。
  • 遺傳基因:你的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他可能有音樂天賦
    對於家長,覺得孩子有沒有音樂上的才能音樂上的表現的時候,我們正通常都會通過音色音域這三個方面去了解,但對於家長來說並沒有這麼專業的,有的是在他懷寶寶的時期給孩子進行一些胎教音樂,在後期孩子聽到音樂會跟著運動,說明還是有音樂天賦能力的,當然這也並不完全的肯定,我們就來一起來探討一下,
  •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那些說自己「抑鬱了」的人,可能是在向你求救
    就會漸漸有很多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人,患上抑鬱症,我們也能常常聽到別人「半真半假」的說,「我抑鬱了」。其實覺得抑鬱和抑鬱症還是有區別的,抑鬱症離我們也並不遙遠,只是因為大家都不了解,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選擇自殺?更讓人不理解的是,有很多「光鮮亮麗」的明顯,居然也會得抑鬱症、自殺!這就代表著抑鬱症性質的不容小覷。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越早發現越好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寶娃有抑鬱症的危險,而這樣的疾病也逐漸成為家長們關注的對象,只不過這樣的疾病沒有比較明顯的外在徵兆,因此,家長則要關注孩子的動態來"診斷"孩子到底有沒有真的抑鬱症。實際上,當孩子過於自卑的話,也會有抑鬱方面的傾向,甚至會因此患上抑鬱症。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越早發現越好
    為避免這樣的發生,當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應當越早發現越好。開始開始自卑的3個表現:表現1:對外界的事情感到排斥要知道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是熱情且好奇的,對什麼樣的事情都想去湊個熱鬧。
  • 孩子睡著後的這五個表現,是脾胃「求救」的信號,你接收到了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吃得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這些都是家長比較關心的話題,而這一切的核心都離不開健康,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的長大,然而一些疾病並不難容易發現,尤其是孩子在睡著之後,孩子的一些舉動可能是脾胃發出的「求救信號」,如果家長能及時發現,並將一些疾病扼殺在「搖籃中」,就能很好的排除潛藏在孩子身體內的各種危險,孩子睡著後,脾胃發出的「求救信號」你接收到了嗎?
  • 孩子學齡前有這四個表現,說明他是高智商兒童,家長別耽誤了他
    孩子是否聰明有天賦,在學齡前家長就能看出一二了。著名心理學家庫普(Christine Koop)稱,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特徵來觀察孩子,當孩子對某項事物表現出熱烈的投入和創造力時,就可以看成是天賦的表現之一。 那有天賦的孩子在學齡前,具體都有哪些表現呢?
  • 家長注意:孩子抑鬱的表現
    近幾年已經有很多關於抑鬱症的新聞出現了,伴隨著的多數都是因為抑鬱症而發生事情的新聞,所以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應該要重視這一個問題了,尤其是家長們,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年紀小就離抑鬱症很遠。實際上初中、高中生是學生當中抑鬱症比較高發的群體。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孩子怎麼可能會有這些情況,抑鬱症只會出現在大人身上的。
  • 家長不知道孩子抑鬱症:被忽視的求救信號
    而青春期甚至更小的孩子,還不是獨當一面的年輕人, 也不是獨自生活的老年人,正是向父母表達情緒和情感的年紀,這條路又是怎麼被截斷的?:生病的孩子,首先有個生病的家》)最開始,正常來說,孩子是會向父母求助的,但不幸的是,很多「求救信號」,會被家長當做「不聽話」的行為,家長很少去追究,這些自己不喜歡的行為背後,孩子的行為目的
  • 這3種幼兒園「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承受,而家長卻一無所知
    監控雖然能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但由於沒有身臨其境,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麼狀態,雖然孩子沒有被欺負,被打罵,但也有可能在默默承受「冷暴力」。這3種幼兒園「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承受,而家長卻一無所知對於孩子有矛盾,作為老師應該立馬去調解,避免兩個孩子動手傷到對方,而有些老師卻因為心情不好,或者是對被欺負的孩子有意見時就會裝看不見。只有不留下傷痕的動手,老師基本上就不管,即使是孩子向老師求助,老師也就是口頭說一句而已,根本不會插手,時間長了承受冷暴力的孩子性格就會發生改變。
  • 做家長的要記住!這些徵兆,是孩子的求救信號
    因為有些家長覺得事情「不大」,想和同學之間搞好關係是人之常情;然而這事兒其實也「不小」,如果孩子持續進行這種行為,那他以後可能發展成「討好型人格」。:不敢表達自己心裡真實的想法;不懂如何拒絕別人;會揣摩對方的意思,看別人的臉色;擔心給別人添麻煩;害怕跟別人發生衝突;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注意到,其實這些徵兆,正是孩子在用他的方式向你發出求救信號?
  • 孩子抑鬱了,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家長持續聽到孩子這樣的表述,並觀察到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迅速變化,就要引起重視:這可能不僅僅是孩子「鬧鬧情緒」,而是需要及時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 01.青少年抑鬱有哪些表現?這些青少年的身體或不當行為狀態,在很多家長、老師嚴重,很容易與思想品德、個性問題相混淆。但對於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來說,這些恰恰是青少年抑鬱情緒或疾病的表現,需要得到專業的治療與支持。否則,青少年抑鬱這樣的情緒問題未能得到及時幹預,久而久之就可能發展為情緒障礙,從而導致學習上失去動力,人際交往壓力逐漸增加甚至被孤立,情緒經常容易失控,從而厭棄自己,甚至是採取極端行為。
  • 寶寶在睡著之後,有這幾種表現,是在向媽媽「求救」,不要大意!
    這就會顯得孩子的睡相有些不同尋常,這時候媽媽千萬不要把這種不同尋常當成可愛,或者有趣的事情,因為這可能是寶寶睡覺異常的表現。事實上,身體健康的寶寶,睡眠狀態都有一個顯著的共同特點,比如入睡後很安靜、睡得很踏實、呼吸聲輕而均勻,甚至有的還面帶微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