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十五歲女孩跳樓砸死父親的新聞在網絡上掀起了眾多討論。據女孩家人說:女孩患有抑鬱症,之前曾住院治療過,這次可能是抑鬱症又犯了。在上半年,家長就發現女孩出現過自殘行為,胳膊上有劃傷的傷痕,甚至對家長說過「不想活了」這種話。
可不管家長怎麼問,女孩都不肯再多說一句話。在去醫院治療後,本以為女孩情況有了好轉,她還主動提出學鋼琴,可誰想到會突然自殺。
在令人痛心惋惜的同時,提倡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又成了必不可免的話題。對於大人來說,他們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總是抱有不屑一顧的心理,總覺得「孩子才多大,不開心就是因為閒的,要是好好學習哪能有這麼多煩惱?」
正是因為這種心理,所以才導致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獨自一人去抵抗痛苦。在許多家長眼中,抑鬱症就是「作出來的」,這種不理解會加重孩子的抑鬱心理。
當孩子出現下面這些反常行為時,家長就要格外警惕,可能是孩子抑鬱了,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
1.睡眠習慣改變。比如長期失眠、難以入睡;
2.對一切事情都沒興趣,覺得沒意思,包括自己曾經很喜歡的事情;
3.不喜歡和人交往,刻意避免和親戚朋友交往;
4.思維難以集中,有渾渾噩噩的表現;
5.食慾下降;
6.缺乏自信,比較悲觀、消極;
7.在學校表現異常;
8.不愛講話,整個人沉默寡言,看起來很喪;
9.無價值感;
10.有自殘行為。
當孩子有上面這些行為時,家長就不能單純地歸為孩子「心情不好」,而是要重視起來,去關注孩子的內心,用陪伴和理解融化孩子堅硬的外
殼,並且在必要時,去醫院尋求專業的治療。因為抑鬱症是病,生病了就要看醫生,家長要理解孩子也不是故意不開心的,他只是生病了。
近幾年,青少年自殺率不斷攀升,年齡也有越來越小的趨勢,這和家庭環境有著很大關係。因為現在競爭越來越大,父母給孩子施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再不注重心理健康,就很容易讓孩子走上極端。
家庭給孩子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愛和溫暖,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被理解、被包容,這種力量能幫助他去對抗負面情緒。如果家庭給予不了孩子這些,那就很容易讓他心理出現問題。
家長多給孩子一些愛和關心,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他才更有可能成長為茁壯的大樹。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