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七言律詩,繪盡江南春的神魄,卻充滿了盈盈辛酸之感

2020-12-16 讀書的沫沫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句詩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變得朗朗上口,它出自陸遊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臨安春雨初霽》。陸遊的詩中多見憂國、愛國卻充滿悲憤、惆悵的題材,而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中,所含的悲憤惆悵卻不多,更多的是一種心灰意冷之感,明顯能感受到陸遊的歸隱之心,是陸遊晚年時期的閒作。

當時,陸遊官場失意,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雖空有報國之壯志,卻深深不滿南宋小朝廷的黑暗與苟且。他先是被派去福建做官,可沒多久便又被轉去了江西,但官職都很小。後來,陸遊收到朝廷調令,要去嚴州任職。但是,按當時的規矩,官員赴職之前,是必須到臨安去拜見皇上的。這首七言律詩《臨安春雨初霽》也就是陸遊住在西湖邊的客棧裡等候皇上召見時,在無聊之中打發時間所作。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首七言律詩《臨安春雨初霽》的大意為:這幾年為官的感覺如同被蒙上了一層薄紗,誰讓我騎著馬到京城來沾染這份繁華呢?坐於小樓上聽了一夜的春雨連綿,明天早上就會聽到巷子深處叫賣杏花的聲音了。鋪開短小的紙張開始從容書寫斜行草書,在晴朗的窗前細細沏茶,慢慢品嘗。不要感嘆京城之塵埃會將素衣弄髒,清明時節我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家鄉。

通過這首《臨安春雨初霽》,我們可以看出陸遊當時的情境,不但對政治官場的世態炎涼有了更深的體會,對人生也產生了全新認知,萌生了歸隱之意。詩末「猶及清明可到家」一句,便足以體會陸遊厭棄官場的心思。雖然沒有像陸機一樣抱怨「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但也道出了羈旅之苦,寧願歸家也不遠在「人間天堂」的江南臨安久留。

這可以理解,當時的陸遊已經六十二歲高齡,但人生並無建樹,而朝廷又不重用,無論是從其事業來看,還是從其壯志抒發而言,都無不充滿了盈盈辛酸之感。當一位壯志不已的官員產生了世態炎涼之嘆時,思家是最終的回歸,所以陸遊的詩雖然有著壯志難酬的不滿,卻更多的是為了保持素士之風而思隱歸家的決心。如此,讀者也可以從中看到一種矢志不屈、保持真性情的高大形象。

其中膾炙人口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是這首《臨安春雨初霽》的「詩眼」,也是一千古名句,言語清新雋永,讓人很容易聯想到畫面,此句被譽為「繪盡江南春的神魄」。殷光熹在《宋詩名篇賞析》也讚賞到:「小樓」一聯,從詩的意境看,有三個層次:身居小樓,一夜聽雨,是一詩境;春雨如絲,綿綿不斷,杏花開放,帶露豔麗,另一詩境;深巷賣花,聲聲入耳,又一詩境。

相關焦點

  • 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杜甫,這位家喻戶曉的詩人,古往今來,受到了眾多文人的讚美,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一反「沉鬱悲愴」的風格,沒有憂國憂民,有的只是濃鬱的生活氣息,它就是——《客至》。全詩如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春盡江南》:一個失敗者的故事
    身居北京的江蘇籍作家格非在場外舉行了首個讀者交流會,帶來的卻是去年8月早已面世的長篇力作《春盡江南當下社會的價值觀太單一「《春盡江南》寫的是一個失敗者的故事。」格非認為,任何時代都有成功者和失敗者。「陳寅恪先生曾說過,一個社會在變動的時候往往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拙者,還有一種人是巧者。巧者往往能獲得大的利益,拙的人比較麻煩一點,會感到更多的苦痛。但是,往往傳統的價值是由前者在守護,我更願意關注這類人。」
  • 許嵩的江南古風,林俊傑的江南痴情,「古之傷心人」一曲斷腸消魂
    人,一生總要到一次江南。什麼時候的江南最美?有人說,晴朗時最美,白居易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豔陽高照之下,江花火紅豔麗,江水清澈見底,紅花綠水相得益彰,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這首《春莊》,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傷春之作,整首詩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寫得很是悽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王勃寫這首詩時正好遠離故鄉,一個人獨自隱居在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對於詩人來說,他依舊傷感,畢竟像他那種充滿理想的青年,那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王勃是絕對的天才詩人,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每一首詩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 史上色彩感最強烈的一首詞,驚豔無比!
    昨天向大家介紹了兩首色彩感極為強烈的宋詩,兩首詩描寫色彩的兩句都看成千古名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最是橙黃橘綠時」可謂寫盡了春華秋實。而要說描寫色彩,唐代詩詞更是不遑多讓,譬如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個「紅」可謂驚豔無比,仿佛這紅色佔滿山河,映入眼中,令人為之驚嘆。
  • 蘇軾寫下一首詞,沒有一個「梅」字,卻道盡了梅花之美,驚豔世人
    古人描寫梅花的詩詞很多,而宋代的大文豪蘇軾,也曾經寫過一首關於梅花的詞作,全篇沒有一個「梅」字,卻道盡了梅花的美麗和獨特的韻味,令人驚豔。 阮郎歸 暗香浮動月黃昏,堂前一樹春。東風何事入西鄰,兒家常閉門。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勻。折花欲寄嶺頭人,江南日暮雲。
  • 唐詩中的江南春 寫的是哪裡?
    江南二月,草長鶯飛,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江南的春天尤其受到詩人們的青睞。在中國文學史上,描摹南京、蘇州、無錫、揚州等江南城市春光的詩詞層出不窮,永久定格了那些風情無限、滿目芳菲的「江南之春」。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給人大徹大悟之感
    那劉禹錫的很多作品都有著這樣的哲理,例如他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便有兩句充滿哲理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而這兩句詩也是寫得極為巧妙,充滿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劉禹錫的詩之所以會如此地與眾不同,那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作為一位才子,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他也是處處遭受到了打壓,並且始終是被貶,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令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創作出來的作品裡便是處處充滿了哲理。再譬如他的這首《烏衣巷》,那更是千古名篇,這首詩也是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給人大徹大悟之感,同時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經典的一首。
  •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名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詞,僅十四字便道盡江南春景,令人叫絕!
    而要說詩詞中什麼樣的景色優美動人,那一定少不了江南。江南的煙雨迷濛,江南的白牆黛瓦,江南的湖光山色等,無不都是詩人筆下的美景。蘇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韋莊說:「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陸遊說:「江南煙雨岸,何處不堪留?」而白居易則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暮春的大阪,屬於浮世繪:從葛飾北齋看到鈴木春信、歌川國芳
    《見立三夕》之「定家」、「寂蓮」、「西行」,寶曆(1751-64)末期,鈴木春信《儘是金魚》,江戶時代,歌川國芳,私人藏品遙相呼應的是,在最近的佳士得紐約經典藝術周上繪歷《夕立》,1765年,鈴木春信《風流江戸八景》「之駒形秋月」,1768年,鈴木春信如果說鈴木春信的作品是對浮世繪中「錦繪」的推動,那麼「江戶的戲畫——從鳥羽繪到北齋、國芳、曉齋」展則是追溯了浮世繪中戲畫的歷史發展。此展覽通過來日本國內外的約280幅江戶戲畫作品,呈現出了江戶戲畫的精華。
  •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為何此詩可排唐詩之首呢?崔顥的名頭可能不如李白。的確,崔顥現存詩作僅42首,被人記住的也就這一首。李白有「詩仙」的名頭,名作甚多,但是崔顥的這首詩不愧是「妙手偶得之「,得之便是佳作。李白登黃鶴樓,大為驚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晏殊最唯美的一首七言律詩,將相思之情刻畫到了極致
    但同時,晏殊也是著名詩人,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晏殊最唯美的一首七言律詩,看一看晏殊如何將相思之情刻畫到極致的。全詩如下:寓意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尾聯表達對伊人的深切相思之情。「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首聯寫了兩個瞬息變幻的恃寫鏡頭:「油壁香車」奔馳而來,又驟然消逝;一片彩雲剛剛出現而又突然散去。兩個物像全都半隱半露,暗示了詩人與愛人的情感波折。同時,用精美的車來暗示伊人的美貌。「峽雲」是用典,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美麗傳說,渲染濃密的愛情氣氛。
  • 《唐詩三百首》中五首著名七言律詩,每首都有一句千古名言
    嚴羽《滄浪詩話》評曰:「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昔人:指騎鶴的仙人。黃鶴,一作「白雲」。悠悠:長久。這幾句詩的意思是:昔日的仙人已乘坐黃鶴飛去了,此地只剩下一座著名的黃鶴樓。黃鶴一經飛去,便再也不飛回來了,而黃鶴樓上空的白雲,卻千載不去,長久飄蕩著。後人常引用這四句詩來抒寫黃鶴樓思古之幽情,或只引前兩句來表達人已離去,此地空留的感慨。
  • 20200828每日一首,憶江南
    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1.注釋(1)諳(ān):熟悉。(2)江花:江邊的花朵。2.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3.主題點撥這是一首寫景詩,詩人描繪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美景的讚美之情。
  • 晏幾道的一首詞,筆筆頓挫,層層疊進,傷春惜花感慨人生!
    其詞作亦多發感懷傷世,自憐自嘆,這首《木蘭花》便是一首惜春傷花之作。《玉樓春·東風又作無情計》宋代:晏幾道東風又作無情計,豔粉嬌紅吹滿地。碧樓簾影不遮愁,還似去年今日意。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 一首很美的送別詞,比喻出彩,有溫度有情感的文字讓送別充滿祝福
    他們會在送別的時候寫首詩詞,藉以增添送別的儀式感,這一首首送別的詩詞也會將親人朋友間的感情加深。空間的隔離感、時空的距離感、心理的距離感讓送別詩詞具有獨特的藝術美麗。像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一首送別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成為了傳誦了千年經久不衰的送別名句。
  • 第三百二十六期 江南是一幅水墨畫 江南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夢回煙雨江南周新紅記憶中的江南是一幅古樸典雅的水墨畫兒,飽蘸水的靈韻和墨的濃鬱。記憶中的江南是一首和諧雅致的山水田園詩,洋溢山的沉靜和田園的秀麗。可是,這樣的優美與寧靜卻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漸漸地消逝了,小小的山城開始了永無止盡的折騰,折騰得人心也漸漸的浮躁不安起來。江南綽約典雅的風姿和溫和淡定的品性大概也只有在書中才能尋覓得真切。於是,茅盾、鬱達夫還有那兩個和我同姓的周氏兄弟的散文便成了我的最愛。
  • 梅雨,鐫刻在江南上的一首詩
    ——楊慎《送人之吳楚》每年五六月份,江南便會迎來一年一度的梅雨季節《埤雅》上就說:江湘二浙,四五月間,但更多人願意將「梅雨」之「梅」寄託於,恰逢江南梅子黃熟,使其充滿美感與詩意有人說,梅雨是樸素的它是春天過後的素淨,沒有喜氣,卻也安靜從容
  • 韋莊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
    那韋莊的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是充滿了一種悲痛之感,特別是他在遊歷了江南,來到金陵參觀了六朝古都之後,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為此信手拈來間,也是寫下了一首經典的名篇《臺城》,這首詩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通篇描寫得極為傷感,也很是悽美,把六朝古都的繁華,以及過後的落幕,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令人讚嘆不已,而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是最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