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2020-12-20 文博天下

杜甫: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與李白共同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水平。其七言律詩水平冠絕古今,唐代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唐代白居易說:「(杜詩)貫穿今古,縷格律,盡工盡善」; 唐代元稹說:「杜詩浩蕩津涯,處處臻到」; 近代魯迅說:「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杜甫,這位家喻戶曉的詩人,古往今來,受到了眾多文人的讚美,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一反「沉鬱悲愴」的風格,沒有憂國憂民,有的只是濃鬱的生活氣息,它就是——《客至》。全詩如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草堂的南北皆被綠水環繞,值此美景、時令,只見鷗鳥成群結隊地飛來,它們每天都要來到此地,似乎這裡是它們的樂園。庭院中,任其長滿了花草,沒有因為崔縣令(《客至》中的客指的是崔縣令,具體姓名不可考)的到來而去刻意打掃一番,已經很久沒有打開大門了,為了您的到來,今天第一次敞開大門。

我的居住地離集市實在太遠了,因此沒有美味佳餚,只有家中的一些簡單飯菜來招待您,而酒,也只有陳年舊釀招待。希望您不要嫌棄我的家貧,如果您還想和別人一起喝酒,我就隔著籬笆把我的鄰居(一位老翁)叫來,我們一醉方休!

這是詩人在等待客人到來前所作,當時詩人滿懷期待,期待客人到來,閒暇之餘,詩人便寫了這首詩,本來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是詩人隨意寫下的一首詩,沒想到卻成為了七言律詩中的經典之作,流傳至今。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這兩句詩點明了詩人居住環境的清幽、雅致,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此美好的環境,暗示了詩人當時的喜悅之情,其種,「皆」字暗示出春天江水暴漲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之感。「群鷗」的出現,暗示了環境的清幽,如果作者身處鬧市,又怎會有鳥類聚集。「但見」二字表明詩人居住地沒有什麼人來人往,換句話說,沒人會來拜訪作者,這也就為杜甫聽說有客來訪時表現出的喜悅心情進行了鋪墊,也就解釋了為何杜甫會如此高興,杜甫家裡的大門為何第一次打開。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這兩句說明詩人沒有因為客人的到來而刻意打掃庭院,表現出了詩人的率真以及與崔縣令交情匪淺。同時,「始」字在前文透露過,第一次打開大門,說明杜甫生活環境僻靜以及已經很久沒有客人來拜訪詩人了。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這兩句讓我們看到了詩人生活的簡樸,也表現出了詩人因無好酒好菜招待客人而產生的愧疚心理。「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這兩句表現出了詩人恬淡、閒適的生活情趣,詩人提到可以把鄰居叫來一起飲酒,說明詩人與老翁關係密切,也許,在孤單寂寞的日子裡,只有那個老翁能與自己把酒言歡。

相關焦點

  • 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快樂就是在家有親人,在外有朋友相伴,生活舒適愜意、無憂無慮。但是人這一輩子往往經歷很多很多,難勉有不如意。人的一生充滿了酸甜苦辣,世間百態這一切都留我們去細細品嘗。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
  • 杜甫在草堂招待客人,一首唐詩充滿生活氣息,頷聯請不要過分解讀
    在今天的成都,還有為紀念杜甫而建造的杜甫草堂。當年杜甫四五十歲的時候,曾經在此地居住了一段時間。雖然故鄉是洛陽,但是杜甫的後半生基本上都是在漂泊當中度過的。在成都安頓下來,對於他人生的結局來說,已經是一段充滿安慰的歲月。
  • 杜甫一首唐詩,雖然字字悲苦,卻被譽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
    一直以來關於盛唐七律最優秀的作品是哪一首,存在著一些爭議。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文學史上卻同時把崔顥的《黃鶴樓》和杜甫的《登高》,推向了盛唐七律第一的爭執之中。崔顥雖然在文學史上的名氣和杜甫相比相差太多,而且其經典之作《黃鶴樓》也並不見得完全符合律詩的格律要求,但因為經歷了李白擱筆、在七律還沒有定型之前就寫出如此高水平的詩歌的緣故,向來被文學史所看重。然而,等到杜甫的《登高》橫空出世之後,我們才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盛唐七律第一。
  • 李商隱模仿杜甫寫了一首詩,沉鬱頓挫,幾乎以假亂真
    七言律詩是古詩詞格律發展至巔峰的一種體裁,也是最難的體裁之一。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且四聯之間須起承轉合,脈絡承接有致,真箇便如文章八股一般。唐代七言律詩自杜審言、沈佺期等人定型,岑參、王維錘鍊發展,至李白崔顥半律半古,體制上已然接近成熟,但此時的七律仍有用律不協、失粘、失對等瑕疵。
  • 唐代最有生活氣息的一首詩,詼諧風趣,渾然天成,被贊為神來之筆
    如詩仙李白的浪漫瀟灑,詩聖杜甫的雄渾沉重,還有多情詩人李商隱的低迷婉轉。但是讀他們的古詩,總是會給人一種朦朧而又遙遠的感覺,仿佛天邊的彎月,不食人間的煙火。或許這就是藝術的美,來源於生活,卻又超脫於生活。不過,唐詩也並非盡然如此,在如此眾多的詩篇中,總有那麼一首,是一個例外。就如同此詩,便是唐代最有生活氣息的一首詩,詼諧風趣,渾然天成,被贊為神來之筆。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言律詩,第二聯妙絕古今
    杜甫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甚至都可以不用加「之一」二字,他的七言律詩,是中國詩歌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在他的詩中,可以享受到無比精妙的練字用詞、篇章結構、對仗格律的藝術。今天,小樓推薦杜甫一首非常經典的七言律詩《登樓》,並重點賞析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
  • 杜甫的一首《客至》,體現出杜甫待人的真誠與待客的熱情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關於崔明府的具體身份,一種觀點認為無從考證,另有人認為當指杜甫的母舅崔頊。清朝金人瑞《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云:「題曰『客至』,是又遠分者,待他之法,客又不純是客,親又不純是親。故知其為遠分表兄弟也。」此前杜甫曾在其他作品中提到過這位遠親,再根據詩意揣測,當為崔頊無疑。詩人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表達「喜」意。
  • 杜甫的一首《登高》,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本詩系杜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重陽節在夔州登高望遠、觸景生情之作,也是最能代表杜甫沉鬱頓挫風格的七律之一。清代楊倫稱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而明代胡應麟對這首詩更為推崇:「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
  • 後世最狂妄的一首詩,藐視李白杜甫,卻寫得深入人心
    而在詩歌的世界裡亦是如此,當唐詩盛傳千年之後,有一個人寫下了這樣一首古詩。此詩簡直可以稱為,後世最狂妄的一首詩,藐視李白杜甫,卻寫得深入人心。這首古詩的作者,乃是清朝的著名才子趙翼,他一生富有文採,精通詩歌音律。他不僅對古文深有研究,而且還一直致力於推陳出新,為古代詩歌加入全新的元素。在千古文學史上,他可謂是一個難得的積極分子。
  • 鄭板橋這首詩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寫得很是有趣,值得我們一讀
    現在提起清朝的詩人,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龔自珍,其實除了他之外,還有例如袁枚、黃景仁、鄭燮(也就是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那同樣也是當時著名的詩人,特別是鄭板橋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在繪畫方面也是有著過人的天賦,尤其是他的竹子和蘭花堪稱一絕,到了現在他的作品成為了收藏家寵兒,價格更是居高不定下
  • 「古今七言律詩第一」,教科書般經典,實在太難超越
    「古今七言律詩第一」,教科書般經典,實在太難超越文/馬熊熊說歷史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經歷學習工作的階段,相信大家每個人都是學習過古詩的,詩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是太陌生,他們大都是唐朝的人,因為在唐朝詩是最繁盛的,出現了很多大詩人,大文豪,他們有的雖然只是百姓,但是對於學習卻是非常喜歡的,由此也是有了許多大詩人們出現,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唐朝的詩歌的事情。
  • 一首最具生活氣息的詩,「蓬門今始為君開」,看詩人的待客之道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首這種主題不太多的詩。在古典詩歌中,『惜別』是最常見的主題之一,文人墨客間把酒餞行,灞橋折柳,長亭相送,產生了許多經典的詩詞作品。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等等。相對於送別,迎客至的詩應該不是太多,最起碼小編就沒見過幾首。
  •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詩,將春夜雨景寫得淋漓盡致,被世人傳唱至今
    杜甫,杜工部、杜子美,大唐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才學淵博,怎奈何他生不逢時,空有滿腔報國之心卻一生鬱郁不得志。他憂國憂民,體恤勞苦大眾,卻一直不被朝廷重用。「安史之亂」的爆發更是將這位才學淵博的才子打入了深淵!他帶著妻兒到處逃難,連基本的溫飽都不能滿足。生活給了他磨礪,卻沒有給他帶來絲絲希望。
  • 杜甫一生顛簸流離,卻也寫出了一首歡快自在的七律
    他生活的時間恰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又因他出生於世代「奉儒守官」之家,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一直都非常關注。仕途的不順,戰亂帶來的他跟隨百姓們流離失所,更讓杜甫能夠深入社會,真切認識到現實的黑暗和百姓遭受的苦難。杜甫的詩調大多沉鬱頓挫,通過他的詩篇也能反映出大唐王朝由盛轉衰,這一歷史過程中的時代風貌和社會動蕩。
  • 杜牧最有趣一首詩,誇了杜甫贊了韓愈,但這比喻確定是認真的嗎?
    李白雖沒當個大官,倒也活得灑脫;杜甫比較慘,窮困潦倒,最後死在小船上;劉禹錫年少位極人臣,後半生卻慘不忍睹,在巴蜀更是苦熬了23年。要說過得最舒服的,還是杜牧杜十三。杜牧這一生過得那是相當灑脫,宰相杜佑之孫,少年有才一考就中,雖也有過外放被貶,卻也不算什麼大事。畢竟在他眼中,有酒有肉有佳人作伴,才是最重要的。
  • 充滿意境又合轍押韻,五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為何能在唐朝走上巔峰
    充滿意境又合轍押韻,五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為何能在唐朝走上巔峰我們國家是被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共同撐起了璀璨濃厚的世界歷史文化,然而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我們國家又顯得尤為特殊,因為我們國家是
  • 一首七言律詩,繪盡江南春的神魄,卻充滿了盈盈辛酸之感
    這句詩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變得朗朗上口,它出自陸遊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臨安春雨初霽》。陸遊的詩中多見憂國、愛國卻充滿悲憤、惆悵的題材,而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中,所含的悲憤惆悵卻不多,更多的是一種心灰意冷之感,明顯能感受到陸遊的歸隱之心,是陸遊晚年時期的閒作。
  • 晚年杜甫在江南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通篇充滿了憂愁
    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真誠,還有家國情懷,而且他的詩自成一派,寫得很有特色,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讀來令人讚嘆不已。譬如這首經典的《江南逢李龜年》,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但是了解了杜甫當時的處境,還有時代背景之後,我們則是會發現這首詩其實很是傷感,每一句都很是憂愁。
  • 李白和杜甫開玩笑的詩歌,李白:你寫得慢!杜甫:你寫得快!
    我們今天聊的李白和杜甫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是盛唐時期的頂級詩人,合稱「李杜」。雖然李白和杜甫接觸的時間不如元稹和白居易在一起的時間多,但是這一對CP他們的名號比元白還要響得多,所以李杜相互寫的詩歌也總能引起廣大詩歌愛好者的好奇。
  • 模仿杜甫最像的一首詩,杜甫詩集差點編入,原來作者是李商隱
    詩篇不像技術,這模仿之中最難模仿的便是詩詞整體的藝術氣息,有趣的是這最難模仿之處,也是人們最好鑑別是否模仿之處。詩仙李白才華橫溢,驚為天人,如此汪洋恣意的詩篇,即便是想要模仿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幾乎不像是凡人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