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與李白共同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水平。其七言律詩水平冠絕古今,唐代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唐代白居易說:「(杜詩)貫穿今古,縷格律,盡工盡善」; 唐代元稹說:「杜詩浩蕩津涯,處處臻到」; 近代魯迅說:「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杜甫,這位家喻戶曉的詩人,古往今來,受到了眾多文人的讚美,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一反「沉鬱悲愴」的風格,沒有憂國憂民,有的只是濃鬱的生活氣息,它就是——《客至》。全詩如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草堂的南北皆被綠水環繞,值此美景、時令,只見鷗鳥成群結隊地飛來,它們每天都要來到此地,似乎這裡是它們的樂園。庭院中,任其長滿了花草,沒有因為崔縣令(《客至》中的客指的是崔縣令,具體姓名不可考)的到來而去刻意打掃一番,已經很久沒有打開大門了,為了您的到來,今天第一次敞開大門。
我的居住地離集市實在太遠了,因此沒有美味佳餚,只有家中的一些簡單飯菜來招待您,而酒,也只有陳年舊釀招待。希望您不要嫌棄我的家貧,如果您還想和別人一起喝酒,我就隔著籬笆把我的鄰居(一位老翁)叫來,我們一醉方休!
這是詩人在等待客人到來前所作,當時詩人滿懷期待,期待客人到來,閒暇之餘,詩人便寫了這首詩,本來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是詩人隨意寫下的一首詩,沒想到卻成為了七言律詩中的經典之作,流傳至今。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這兩句詩點明了詩人居住環境的清幽、雅致,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此美好的環境,暗示了詩人當時的喜悅之情,其種,「皆」字暗示出春天江水暴漲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之感。「群鷗」的出現,暗示了環境的清幽,如果作者身處鬧市,又怎會有鳥類聚集。「但見」二字表明詩人居住地沒有什麼人來人往,換句話說,沒人會來拜訪作者,這也就為杜甫聽說有客來訪時表現出的喜悅心情進行了鋪墊,也就解釋了為何杜甫會如此高興,杜甫家裡的大門為何第一次打開。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這兩句說明詩人沒有因為客人的到來而刻意打掃庭院,表現出了詩人的率真以及與崔縣令交情匪淺。同時,「始」字在前文透露過,第一次打開大門,說明杜甫生活環境僻靜以及已經很久沒有客人來拜訪詩人了。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這兩句讓我們看到了詩人生活的簡樸,也表現出了詩人因無好酒好菜招待客人而產生的愧疚心理。「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這兩句表現出了詩人恬淡、閒適的生活情趣,詩人提到可以把鄰居叫來一起飲酒,說明詩人與老翁關係密切,也許,在孤單寂寞的日子裡,只有那個老翁能與自己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