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言律詩,第二聯妙絕古今

2020-12-20 謝小樓

杜甫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甚至都可以不用加「之一」二字,他的七言律詩,是中國詩歌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在他的詩中,可以享受到無比精妙的練字用詞、篇章結構、對仗格律的藝術。

今天,小樓推薦杜甫一首非常經典的七言律詩《登樓》,並重點賞析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

杜甫行吟圖

一、全詩

登樓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二、通釋

這首《登樓》,大約寫於廣德二年(764)春季,此時,杜甫客居成都。

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陷長安,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帝,唐代宗出逃陝州。十二月,長安收復,唐代宗回京,國勢轉危為安,所以詩中說「北極朝廷終不改」。但是吐蕃攻陷了四川北部松、維、保等州,後又攻陷劍南、西山諸州。

首聯寫詩人登樓縱目,見花近高樓,本是樂景,卻更加傷心,因為他心中滿懷著對艱難國勢的擔憂。

頷聯寫登樓所見之景,成都的錦江,春色歸來,玉壘山的浮雲,古今變幻。

頸聯議論時勢。唐王朝經安史之亂,又經吐蕃侵擾,但唐王朝最終挺住了,說明大唐帝國氣運久遠,因而告誡吐蕃,莫再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

尾聯借蜀漢後主劉禪,喻諷唐代宗。可憐後主劉禪,他丟掉了江山,當他魂歸故國祠廟,看到故國江山時,會有什麼感想呢?意即代宗還朝,看到被吐蕃侵擾的長安,當作何想?而詩人自己客居蜀地,不能為國分憂,只能仿效諸葛亮,寫一首《梁父吟》。

三、賞析「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

通釋完全詩,我們來看這首詩中最受後人讚賞的一聯「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有何妙處。

1)意境闊大

這一聯是寫杜甫登樓所見之景。錦江,是岷江支流,流經成都西南。玉壘,山名,在四川都江堰西北。這一聯第一個妙處,便是將登樓所見之景寫得闊大悠遠、籠蓋宇宙。

上句寫錦江冬去春來,用「來」字,本來是平常用詞,但後面接以「天地」,氣象頓時宏闊,仿佛春色,是自天地四方匯聚而來。

下句寫玉壘浮雲飄雲,用「動」字,也不是新奇之語,但後面接以「古今」,意境頓時深遠,從浮雲,寫到古往今來玉壘山上的風雲變幻。

這一聯,杜甫用「來天地」、「動古今」這樣的字詞組合,營造出一個闊大悠遠、籠蓋宇宙的意境。天地之間,春色歸來,古今之際,浮雲變幻,如此宏麗之景致,自然暗含著杜甫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對民族命運的憂思。

2)對仗精巧

杜甫律詩,極善對仗。一般律詩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而杜甫的律詩常常會出現三聯對仗甚至是四聯對仗,可見杜甫於對仗這一技法用功極深。

這一名聯的對仗,便極為精巧。

先是地名對,「錦江」對「玉壘」,地名相對本來就已經很工整了,然「錦」與「玉」,「江」與「壘」,字面亦對,這種地名天然成對,讀起來非常美。能做到地名字面天然成對而成千古名句者,後來唯有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一聯,但仍不及杜詩之工整。

「春色」對「浮雲」,名詞對名詞;「來」對「動」,動詞對動詞。

「天地」與「古今」,是句中自對。

句中自對,也叫當句對,是格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則和技巧。宋人洪邁《容齋續筆·詩文當句對》:「唐人詩文,或於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 」

我們常常會認為一些詩中的對仗沒有對好,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了解當句對這種對仗方式。

「天地」與「古今」,一言空間,一言時間,看起來對得不工整,實際是句中自對。"天"對「地」,「古」對「今」非常工整。

3)扣合下聯

明王嗣奭《杜臆》中說:「錦江玉壘二句,俯視弘闊,氣籠宇宙,人竟賞之,而佳不在是,止作過脈語耳。北極朝廷,如錦江春色,萬古常新,而西山寇盜,如玉壘浮雲,倏起倏滅。」

就是說,頷聯雖是千古名句,但在詩中,它並不是詩是核心,而是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過脈)。這一聯之所以能起到「過脈」的作用,是因為其在寫景中含有對現實的隱喻,與第三聯議論時事相扣合。

上句寫錦江春色歸來,隱喻唐代宗還朝,唐王朝回歸正統。與第三聯「北極朝廷」句扣合,朝廷不改,如錦江春色,萬古常新。

下句寫玉壘浮雲變幻,玉壘山是吐蕃進犯的必經之地,玉壘浮雲,象徵著吐蕃侵擾。與第三聯「西山寇盜」句扣合,西山寇盜,如玉壘浮雲,倏起倏滅。

兩聯扣合,使全詩渾然一體,讓人不得不嘆服杜甫詩思妙入毫顛。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聯之中,便有種種精妙之處,杜甫的格律詩,確實達到中國古代詩歌藝術的巔峰,「詩聖」之名,不是亂叫的。

相關焦點

  • 杜甫一首唐詩,雖然字字悲苦,卻被譽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
    一直以來關於盛唐七律最優秀的作品是哪一首,存在著一些爭議。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文學史上卻同時把崔顥的《黃鶴樓》和杜甫的《登高》,推向了盛唐七律第一的爭執之中。崔顥雖然在文學史上的名氣和杜甫相比相差太多,而且其經典之作《黃鶴樓》也並不見得完全符合律詩的格律要求,但因為經歷了李白擱筆、在七律還沒有定型之前就寫出如此高水平的詩歌的緣故,向來被文學史所看重。然而,等到杜甫的《登高》橫空出世之後,我們才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盛唐七律第一。
  • 「古今七言律詩第一」,教科書般經典,實在太難超越
    「古今七言律詩第一」,教科書般經典,實在太難超越文/馬熊熊說歷史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經歷學習工作的階段,相信大家每個人都是學習過古詩的,詩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是太陌生,他們大都是唐朝的人,因為在唐朝詩是最繁盛的,出現了很多大詩人,大文豪,他們有的雖然只是百姓,但是對於學習卻是非常喜歡的,由此也是有了許多大詩人們出現,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唐朝的詩歌的事情。
  • 杜甫寫得最隨意的一首七言律詩,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杜甫: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與李白共同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水平。其七言律詩水平冠絕古今,唐代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唐代白居易說:「(杜詩)貫穿今古,縷格律,盡工盡善」; 唐代元稹說:「杜詩浩蕩津涯,處處臻到」; 近代魯迅說:「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 歐陽修最出彩的一首詞,首句便妙絕古今,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當時的文壇泰鬥,歐陽修的詞作備受關注,而這首《蝶戀花》無疑是當中最出彩的一首,首句便妙絕古今,令人印象深刻!《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這是一首寫女子閨怨的詞。閨怨詩詞是古代詩歌中一個很獨特的門類,一般是寫閨閣中女子的憂思和怨恨。這類詩詞中有不少名作名句,如溫庭筠的《望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等。歐陽修的這首《蝶戀花》亦是閨怨詩詞中代表作之一。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李白的這首詩,是在天寶年間的時候離開京城以後,周遊列國,他在路上遇見了很多的舊友,肯定也喝了很多的酒,寫下的。
  • 歐陽修被貶湖北夷陵寫詩一首,開篇妙絕,句句都是經典
    貶謫途中寫下的詩文,最能見出一人之心性。劉禹錫在經歷二十三年貶謫生涯後寫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名句;蘇軾經歷貶謫一步步走向我們心中的那個「蘇東坡」,寫下多少樂觀豁達的詩詞;而北宋文壇大咖歐陽修,也是經歷曲折仕途才成就了千古一「醉翁」。1036年,歐陽修因支持範仲淹的政治改革而仗義執言,繼而被貶夷陵(今湖北宜昌),這是他第一次被貶。
  • 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而就詩歌來說,僅僅在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經典詩篇就不勝枚舉。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李白的「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嶽陽樓》,便是一首關於嶽陽樓的經典唐詩。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手,是杜甫晚年登上嶽陽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據記載,當時的杜甫已經五十七歲,距他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
  • 都說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第一,它到底好在何處
    古今七律詩很多,一首一首地讀不知道要用去多少功夫,恐怕一生也讀不了它的九牛一毛。因此只能找些選本來讀,如《唐詩三百首》。選本是前人的眼光,讀他們心血的結晶,我們就要少走許多彎路。讀七律詩,還要看注釋,看詩評詩論,看大眾的體會感想。大家欣賞詩的美感是相通的。
  • 最經典的十首詩,七律之美,存乎一心
    其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小編今天就是想要推薦幾首七言律詩的詩篇,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那些七言八句的詩吧。
  • 杜甫的《登高》,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真是無法超越的格律樣板?
    杜甫精通各種詩體,在絕句、律詩與古體詩上皆有非凡的成就。為「五七古」與「五七律」詩歌的創作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登高》這首詩寫於杜甫晚年,由於「鍊字」與「對仗」水平高超,由於寓情於景、疊詞的運用和不著痕跡的誇張,兼具強烈的個人情感而被後人推崇至極。清代詩人楊倫稱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明代詩評家胡應麟,認為該詩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 李商隱模仿杜甫寫了一首詩,沉鬱頓挫,幾乎以假亂真
    七言律詩是古詩詞格律發展至巔峰的一種體裁,也是最難的體裁之一。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且四聯之間須起承轉合,脈絡承接有致,真箇便如文章八股一般。唐代七言律詩自杜審言、沈佺期等人定型,岑參、王維錘鍊發展,至李白崔顥半律半古,體制上已然接近成熟,但此時的七律仍有用律不協、失粘、失對等瑕疵。
  • 杜甫的一首《登高》,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本詩系杜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重陽節在夔州登高望遠、觸景生情之作,也是最能代表杜甫沉鬱頓挫風格的七律之一。清代楊倫稱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而明代胡應麟對這首詩更為推崇:「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
  • 10首七律唐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
    七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律詩起源於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今天,隱娘總結10首唐代經典的七律詩,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呢?《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駱賓王在七歲那年便寫出了《詠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杜甫同樣是七歲的時候,吟出了鳳凰詩,雖然詩已失傳,但是「神童」之名卻不是虛的;還有王勃,他在九歲的時候便將顏師古注的《漢書》通讀了一遍,還寫了本《《指瑕》》,指出顏師古的錯漏之處……在這些天才中,最令人惋惜的當屬「詩鬼」李賀。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五言律詩,頷聯是千古名句
    引言今天小樓要精讀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這首詩是杜甫寫懷親詩中的經典名篇。思親懷友,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題材,題材常見,寫的人就多,要寫好這類詩,就要不落俗套,力避平庸。杜甫這首《月夜憶舍弟》,手法匠心獨運,語言出神入化,故能成為這類詩歌中的千古名篇。
  • 慶餘年中的登高出自哪裡 登高真的是古今第一七言律詩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慶餘年中的登高出自哪裡 登高真的是古今第一七言律詩麼? 最近,電視劇《慶餘年》火了,男主角在劇中靠著背誦杜甫的《登高》名滿京都。《登高》經範閒之口一出,就在劇中被冠以古今第一七言律詩的盛名,為什麼詩聖杜甫的詩會讓範閒博得滿堂彩呢?
  • 平江遊記|詩聖安魂處——杜甫墓祠究竟在何處?
    ——杜甫《登高》一曲《登高》肝腸斷,古來七言第一律。詩聖杜甫是中國古代詩壇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一生創作了1400多首詩,更是被視為中唐「新樂府詩」的引路人。他精通各種詩體,特別是絕句律詩、古體詩上有非凡的天賦與成就。為中國的詩歌的創作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杜甫爺爺杜審言最經典的五言律詩,被後人評為初唐五律第一
    杜甫曾有詩云:「詩是家吾事。」他說這話是很有底氣的,因為不僅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一位大詩人。杜甫成就最高的是格律詩,而格律詩這種形式,就是在他爺爺杜審言這一代人成型的,杜審言就是格律詩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 為什麼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贊為古今七律第一?
    不過,在小樓精讀《黃鶴樓》那篇文章的評論中,很多朋友認為,七律第一,應該是杜甫的《登高》。確實,杜甫的《登高》也受到了歷代詩評家的推崇,評價之高,較《黃鶴樓》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的著名詩評家胡應麟,就贊杜甫的《登高》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楊倫《杜詩鏡銓》中亦評: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