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產後容易子宮脫垂?醫生說,這些動作真的要當心

2020-08-28 婦產科胡醫生

前段時間,我在出門診的時候來了這樣一位患者。這是一個30歲的女性,生完孩子兩年,這次來就診是因為一個困擾她許久的問題:

每次蹲下的時候,她都感覺自己的外陰多了一個小包塊,摸上去硬硬的,平躺的時候就消失了,下次又會出現。反覆多次,不痛不癢,她也就沒在意。但從上個星期開始,突然發現這個小包塊摸上去還有鮮血,這可把她嚇壞了,趕緊來醫院。

聽完這個患者的描述之後,我給她做了詳細的婦科檢查,最終找到了病因——子宮脫垂。

反覆出現的小包塊其實是脫落出來的宮頸,而出血則是宮頸被摩擦後引起。找到病因之後,這個媽媽如釋重負,接下來就是該怎麼治療了。

其實上面這個媽媽不是個例,子宮脫垂屬於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產後女性的常見問題。

很多媽媽們會認為,我是剖宮產,生完也沒什麼不舒服,盆底功能肯定沒問題。

其實不然,生完寶寶的媽媽們都會有盆底功能損傷,無論順產還是剖宮產,只是輕重程度不同。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平時生活方面也不注意,隨著時間的流逝,身體日漸衰老,症狀就會越來越重。

這種情況是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的位置沿著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到坐骨棘水平以下,嚴重時甚至會整個子宮都脫出陰道口以外。簡單理解,就是子宮從以前的位置掉下來了,根據輕重程度不同分為三度:

  • Ⅰ度:輕型,宮頸外口距處女膜緣小於4cm,未達到處女膜緣。

重型,宮頸已達處女膜緣,陰道口可見子宮頸。

  • Ⅱ度:輕型:宮頸脫出陰道口,子宮體仍在陰道內

重型:宮頸及部分宮體脫出陰道口。

  • Ⅲ度:宮頸與子宮體全部脫出陰道口。

女性的骨盆底是由很多的肌肉及筋膜構成,這些結構在骨盆下部有力支持著女性生殖器官,就像一張強有力的網兜,把這些器官穩穩的託在正常的解剖部位,當盆底結構發生損傷時,這個網兜就失去了支撐作用,導致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子宮脫垂就是其中的一種。打個比方,盆底結構就好比一雙大手託著子宮,當這雙手受傷了,沒有辦法再穩穩的託著子宮,子宮就會掉下來。

造成盆底功能損傷的原因有很多種,懷孕、分娩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懷孕時隨著孕周增加, 胎兒體重逐漸增加,加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 使盆底肌肉處在持續受壓中,加上激素水平變化會使盆底肌肉及筋膜鬆弛,而分娩時會加重上述過程,尤其是懷孕、分娩次數較多的女性,發生子宮脫垂的概率也會上升。

這些動作,真的要當心

除了懷孕和分娩之外,產後的媽媽們或多或少都需要承擔一些家務勞動,有時也會在無形中影響盆底結構,比如長時期下蹲擦地板、站立、抱寶寶、提重物等,因為這些動作和姿勢會導致腹部壓力增加。

有研究顯示,當女性雙手負重達15kg宮頸便可顯著下降,負重越大宮頸下降越明顯,而體位不同,產生的腹壓也不同。其中站>蹲>坐>臥,長期站立位勞動更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因此,為了保護盆底,產後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這樣做:

  •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不要蹲著,放一個小板凳在澡盆邊上,坐著給寶寶洗澡;
  • 帶寶寶出門的時候使用推車,不要長時間抱著孩子行走或站立;日常在家裡抱寶寶的時候,也要避免站著抱,坐著或者躺著抱。
  • 需要提重物的時候,還是交給家裡的男人吧;外出購物後,使用推車將物品推到有人接應或者停車的位置,避免長時間拎著沉重的購物袋行走。
  • 避免需要久站或託舉重物、長時間下蹲的工作和家務勞動。

產後恢復,也要把控好

有的媽媽在生產之後著急恢復身材,會使用束腹帶,殊不知這樣也會影響盆底功能,為什麼呢?

當分娩後,媽媽腹腔裡空間寬敞了很多,內臟們終於可以鬆快鬆快,但還沒等它們得以舒展,使用束腹帶又會將內臟的空間擠壓。在重壓之下,內臟只能往壓力更小的地方移動,就會不斷向陰道口傾斜,盆底組織也就承擔了越來越多的重量。盆底肌在懷孕分娩時本就經歷了一次重創,產後還要肩負如此重任,因此,長期使用束腹帶過度擠壓,就可能導致子宮脫垂。

那是不是產後就不用減肥了呢?當然也不對!

肥胖是導致子宮脫垂的一個重要原因。研究顯示,超重(BMI為25-29.9kg/m )和肥胖(BMI≥30kg/m )的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風險高於體重正常者。一項meta分析納入了22項報導體重對脫垂風險影響的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女性發生盆腔器官脫垂的風險比體重正常者分別增加了40%和50%。因此,產後鍛鍊,維持正常的體重對保護盆底功能非常必要。

產後鍛鍊時,各位媽媽們也要注意,不要操之過急。產後42天內不要著急開始活動程度劇烈的「減肥大計」,因為此時女性的生殖系統還在恢復期,臟器和骨盆韌帶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如果著急跑跑跳跳反而會給盆底組織造成負擔,不利於恢復。等產後42天先去醫院檢查、做盆底功能評估,再制定適合自己的減肥計劃。

產後預防子宮脫垂,還要做好這些

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內容之外,預防子宮脫垂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 注意營養均衡,當身體營養攝入不足時,盆腔內組織鬆弛,也會引起子宮脫垂。
  • 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防止便秘,有咳嗽時及時治療,因為這些行為都會增加腹壓,給盆底組織造成負擔。
  • 產後42天複查,評估盆底功能,積極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在家進行凱格爾運動鍛鍊幫助恢復盆底功能。

有這些情況,要及時就診

子宮脫垂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中的一種表現,當發展到子宮脫垂時,說明病情較重了,平時如果有下面這些症狀時,很可能意味著盆底出了問題:

  1. 咳嗽、大笑、運動時感覺小便漏出;
  2. 產後性生活質量變差,陰道鬆弛。
  3. 腰背酸痛或下腹有酸脹感。輕度盆底功能障礙的時候多數沒有症狀,病情家中時會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或下墜感。
  4. 陰道口有像肉一樣的東西掉出來,尤其是用力向下屏氣或大便、搬重物時會更明顯。

當出現上述情況時,請及時去醫院檢查,看看盆底問題到了哪種程度,需要怎麼治療,都交給醫生來判斷吧 。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產後子宮脫垂要及時治療
    產後子宮脫垂也是影響產婦子宮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子宮頸在坐骨棘水平以上。這個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宮的韌帶來支持的。如果這些組織發生了損傷或過度鬆弛,子宮就會沿陰道下降,甚至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這就是所謂的子宮脫垂。
  •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正常
    產後子宮脫垂能恢復嗎?生產過程造成的輕度子宮下垂是暫時不用進行治療的,建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例如瑜伽、產後康復操等,這裡給大家說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肛提肌的鍛鍊,可以幫助改善輕度子宮下垂的情況。所以說輕度的子宮下垂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患者也不能掉以輕心,建議服用中藥進行調理,自動下垂的患者可以吃一些補中益氣的中藥,可以改善子宮下垂的症狀。
  • 產後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治療
    醫師表示,除了剖腹產可視情況使用幾天束腹帶,一般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使用,反而會增加日後發生尿失禁、子宮脫垂的機率。 道理很簡單:產後的肚子就像一個松垮的氣球,用束腹帶綁住腰腹部就好比將一個原本施力點分散的圓形氣球束成長形。如此一來,升高的腹壓只會使得尚未復原的骨盆底肌肉更集中向下推,進而增加或加重產後發生漏尿、子宮脫垂的機率及嚴重程度。
  • 產後跑步易導致「子宮脫垂」,是真的麼?
    傳言說:產後不能跑步,不然會造成子宮脫垂,是真的麼? 產後過早開始做跑步之類有一定強度的運動確實有較大的風險,因為剛剛生產完,身體還在恢復期,跑步等運動容易傷到關節,增加骨盆壓力,嚴重的話確實有可能造成子宮脫垂。
  • 產後束腹瘦身 易子宮脫垂?
    蘇州科技城醫院婦科專家提醒,產後使用束腹帶可能會引起子宮脫垂。專家還指出,與年輕人相比,子宮脫垂更易纏上中老年女性。35歲媽媽生產後束腹減肥致子宮脫垂35歲的劉女士生小孩三年多,最近感覺腹部下墜,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後症狀加重。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引起腹部下墜的原因是出現了輕度子宮脫垂,原因與她產後過度束腹瘦身有關。
  • 坐月休息不好容易子宮脫垂
    在媽媽的眼裡,好像還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儘管她在孕期也讀了一些相關書刊,可在外地的媽媽總是不放心,經常叮囑她,一定要坐好月子,千萬別讓身體落下什麼毛病。金苑非常理解媽媽的這種心情,當年她出生時,家裡人都不在媽媽身邊,生下她的第二天,媽媽就不得不下床照料孩子,照料自己,開始做家務,再也沒有躺在床上坐月子。由於產後沒有很好地休息,媽媽的子宮復位得不好,患上了子宮脫垂症。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導致產後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聽到「子宮脫垂」這幾個字,就覺得很恐怖。可是,偏偏有些產後媽媽們就不幸中招。子宮脫垂的發病原因大多是分娩造成的,生產過程中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受到一定損傷,分娩後子宮支持組織又不能及時恢復,因此產生了子宮脫垂。美媽咪今天來說下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子宮脫垂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痛苦的大小會與個體疼痛敏感度以及子宮脫垂的程度有很大關係。
  • 孕產課堂|產後子宮脫垂,每個媽媽都不能忽視的問題!
    ● 分泌物改變子宮脫垂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身體盆腔內的血液循環,可能阻礙血液循環,導致局部的淤血,這樣一來,腔內器官容易發生感染甚至是潰瘍,出現白帶增多和白帶異常,並且伴隨著有血性分泌物。● 泌尿系統問題由於子宮向下脫垂,會改變腹腔的壓力大小,同時也將不同程度上影響膀胱功能的變化。比如當患有子宮脫垂的女性做用力咳嗽、喘息或者持久大笑等動作時,腹部壓力會突然的增大,容易出現漏尿等現象。
  • 寶媽們注意,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儘管一些傳統坐月子陋習不能相信,但是,坐月子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事,否則容易出現子宮脫垂的危險。其實,造成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坐月子的時候我們要儘量避免一些危險因素的發生。  1、從懷孕開始,媽媽的子宮從小變大,胎兒越大,腹部壓力越大,在生孩子的時候盆底肌的支撐力大不如從前,這樣的情況會很容易出現子宮脫垂。
  • 子宮脫垂(子宮下垂)
    老年婦女是子宮下垂的高危人群。50%的老年婦女出現子宮下垂,特別是多產婦女,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媽媽輩、奶奶輩生育很多孩子,她們出現子宮下垂的現象非常普遍。而當年產後沒有及時恢復好盆底肌,也增大老年子宮下垂的風險。所以產後要注意恢復好盆底肌。比如長期便秘、慢性呼吸道疾病、肥胖以及乾重活。
  • 如何避免產後子宮脫垂?盆底肌康復是關鍵
    什麼是子宮脫垂要講子宮脫垂,先得從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說起。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又稱盆底缺陷,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等。簡單說來,子宮脫垂就是子宮周圍那些連接支撐子宮的組織因各種原因hold不住子宮了,子宮從正常的位置沿陰道下降,甚至脫出於陰道口外。比較多見於產後。你真的子宮脫垂了嗎?有沒有感覺小腹脹痛或者是感覺到有球形物從陰道裡出來?常常感覺到腰骶酸痛?陰道分泌物增加?咳嗽、大笑或者體勢用力時容易尿失禁或者經常排尿困難?
  • 產後子宮脫垂怎麼辦?
    王小榕:現在認為盆地包括尿道周圍、陰道周圍、肛門周圍一組肌肉群,是共同協調收縮控制這三個地方的開和關閉,任何一個地方的肌肉受損、神經受損,都會產生局部功能的損傷,在分娩之後發生子宮脫垂的機率還是很高的,據協和的一個調查研究表明,發生子宮脫垂最輕的是一度,然後是二度、三度,剖宮產後輕度的子宮脫垂髮生率能達到
  • 女性氣血不足,子宮會掉出來?子宮脫垂的誘因有這些
    而且之前聽別人說,如果女性有營養不良的話,還會導致支持和牽拉子宮的韌帶組織變得薄弱,會引起子宮脫垂的現象發生。嚇得她趕緊開始好好吃飯,補充足夠多的營養。好好的子宮為什麼會發生脫垂?很多女性產後由於過早地進入勞動,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率更高一些,比如很多女性產後不足40天,就開始進行各種勞動,這種發生子宮脫垂的概率可以達到80%。對於產後不久的女性,一定要避免強有力的勞動,或者是增加腹部壓力的動作,對於有慢性便秘和慢性咳嗽的女性一定要積極治療,並且要保護好自己的盆底肌。
  • 產後使用束腹帶會增加子宮脫垂?
    製圖高薇  上周,媒體報導說:市面上有很多束腹帶,宣稱可以更好地恢復腰部曲線,但臺灣的婦產科專家認為,孕婦產後使用束腹帶會增加盆腔器官脫垂的機會。  我問了身邊剛生寶寶的新媽媽,5位新媽媽裡面就有兩位在用束腹帶,而且從生下寶寶那一刻就開始用了。  束腹帶真的會增加盆腔器官脫垂的機會嗎?
  • 二胎媽媽每天跑步2公裡,產後42天子宮脫垂,產後恢復「別亂跑」
    所以,很多媽媽在產後不久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產後恢復的「項目」中來。但產後恢復也要講究方法,方法不當可能容易引發更多麻煩哦!二胎媽媽每天跑步2公裡,產後42天子宮脫垂。深圳的晴子懷孕後就慫恿老公買了個跑步機,美其名曰兩個人一起健康起來。其實她是為自己月子期鍛鍊做準備。
  • 產後子宮脫垂可不是小事,子宮脫垂新媽媽有什麼感覺?該如何預防
    導語:產後子宮的恢復很關鍵,有的新媽媽會出現子宮脫垂的情況,如果出現後會有什麼感覺呢?生完寶寶後,新媽媽要注意休息,適當活動,產後重點是子宮的恢復,有的新媽媽可能會感到陰道內有球樣的東西脫出,還可能出現尿失禁的現象。當直腸膨出明顯時可出現下墜感、腰酸等症狀,走路及下蹲時更明顯。
  • 子宮後位真的容易子宮脫垂?如何預防這種「躺」出來的病?
    產婦生完孩子,就進入了產褥期,由於產後虛弱和疲憊,大都願意躺在床上,甚至大小便都讓家屬拿來便盆解決。這個時候,我總要半是建議,半是強迫的讓產婦儘量下地自己去衛生間。 遇到這種時候,有些愛妻心切的丈夫還不幹呢。「算了,別讓我媳婦下地了,怪累的。」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子宮脫垂怎麼辦?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常合併有陰道前壁和(或)後壁膨出。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子宮脫垂的因素都有哪些產後坐月子是不是不能長時間蹲著?蹲久了子宮會下垂是真的嗎?不誇張的告訴你,確有此事。 為什麼久蹲會導致子宮脫垂?
  • 產後跑步會導致子宮脫垂嗎?產後麻麻們該如何運動
    1傳言到:「產後跑步易導致子宮脫垂 嚇得早早準備好產後要靠運動減肥的麻麻們有點不知所措,畢竟為了餵奶,想靠控制飲食來減肥有點不切實際了。 運動吧,還有危險,那該怎麼辦? 產後跑步致子宮脫垂是真的嗎?產後過早開始做跑步之類有一定強度的運動確實有較大的風險,因為剛剛生產完,身體還在恢復期,跑步等運動容易傷到關節,增加骨盆壓力,嚴重的話確實有可能造成子宮脫垂。 注意了,是過早!那麼合適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呢?
  • 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垂」下來,掉到了陰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