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排名有必要公開嗎?玻璃心的家長,難培養堅強的「花朵」

2020-12-16 父母學校

記得上學時的班主任,非常看中兩類人,一種是班裡成績出色的;另一種是班裡最差的,身上也有很社會的亮點。中間的一群人,高不成低不就,難以入老師的法眼,不管怎麼樣都難以「出名」。

現在的父母大多是知識分子,他們對待教育非常重視和謹慎,總擔心孩子受到各種影響,更像被關懷備至的「溫室花朵」,學習成績排名也成為家長的敏感話題,他們擔心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

某地家校共同推出一個約定,不準在班級群內公布孩子的成績排名,不應劃分優差生,以及對成績優秀的孩子進行表揚。

01

孩子個人隱私難界定

雖然教育部門已經提出為中小學的孩子減輕負擔,對考試成績進行分級評價,不可進行排行對比。對於未成年的孩子,應注重保護其隱私,怎麼有利怎麼來。

雖然有隱私方面的要求,只是一個方向性的,或你可以理解成一個框架式的,但沒有對細節進行界定,孩子的小秘密不想讓他人知道,就屬於隱私,但是界定的尺度仍有彈性空間,如孩子做了壞事,他不想讓人知道,這算不算個人隱私?如果父母知道這個「秘密」,反而有利於孩子的安全或成長,這是否該定義為隱秘呢?

成績排名方面,小學的孩子比較容易操作,因為小升初並非要通過考試的形式,不公開有操作的空間。但是中學就不一定能做到了,家長也需要了解孩子的成績,家長蒙在鼓裡,不知孩子進退,將來能順利通過千軍萬馬的「獨木橋」嗎?

有人認為對孩子進行優差對比,是不尊重差生的表現,他們只是學習成績沒跟上而已,並不代表其他方面不夠優秀。不提優劣,就會迴避一些麻煩問題。

也有人認為,表場的Top生也不太合適,但是通常不被認為是隱私話題。

02

有必要評優差生嗎?

對孩子不進行優差對比,成績也被封存,真的對孩子利好消息嗎?一定吧,我們生活在競爭社會,孩子出生前就充斥著競爭,健康且有活力的精子,才能夠在「群雄爭霸」中脫穎而出,拿到登上卵子的「入場券」。

如果孕婦懷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往往更有競爭力的胎兒,會佔據更多的子宮空間,活動量大就會吸收更多的氧氣與營養,發育得也會更好;而處於劣勢的胎兒,不僅活動空間有限,而且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因此,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要不斷地適應競爭,調整自己的劣勢,去適應外界的變化。否則就如同溫室中的花朵,看起來十分嬌豔,讓人賞心悅目,但是一旦脫離溫室,經不起「風吹浪打」,如何做到「閒庭信步」?既適應不了挫折,也沒有頑強的生命力,更沒有擔當、韌性、適應能力,你願意看到這樣的小孩嗎?

我們都是過來人,小時候拿著30分的成績見家長,可能面對的是父母脫鞋追打,因為父母雖然很辛苦,但依然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而唯一改變命運的通道就是讀書了,你說孩子成績不好,他們能不急嗎?

如果孩子的成績兩眼一抹黑,小學又是打基礎的幾年,如果小學成績跟不上,初中的課程就會更吃力,遇到偏科的情況,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中考或高考,在「科舉考試」的環境下,素質教育中仍以智力教育為首,其餘的德、體、美、勞靠後站。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這一關過不了,孩子仍然難以改變人生。

03

建言獻策

在國外大學裡,每個孩子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數和平均分,所有人的分數也會公布出來,這樣就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段位」。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孩子了解其他人的成績,又了解自己的差距,而不必公布其他人的名字,不用知道每個人的分數是多少。別人就不會知道你的具體分數,因為無法對號入座啊,這樣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接下來,孩子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分析失誤,並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習方法。

有位寶媽講:我們這所小學這樣公布成績,滿分有多少人,超過90分的有多少人,成績在60-80分的多少人,低於60分的多少人,不報孩子姓名,家長可結合該排名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

父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公布成績後,父母覺得孩子給自己丟臉了,可能會對孩子打罵教育一番,我們不能排除有這樣的家長。

不公布孩子的姓名,只有自己和孩子知道成績及排名,每個家庭都是這樣,既維護了孩子的隱私,又保住了家長的顏面,可謂是一舉兩得。

孩子比較擔心的是,老師按照成績排座和分班,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有內驅力,有的需要外驅力,不打一下就不往前走。有的孩子之前成績不錯,經歷分班後,成績快速下降。如果按分數排座,坐在後排,將更加墮落。

總之,孩子適當經歷一些挫折並非壞事,如果被打擊不能很快做出調整,孩子就沒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家校應引導正確的成績觀,分數是檢驗當前學習狀況的,它是節點並非終點,有了數據做支撐,就能心中有數自己所處位置,才能方便做出有利調整,向目標繼續努力。

討論話題:你認為有必要公開成績嗎?說說你的看法與建議。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容易玻璃心的孩子,要增強「心理韌性」
    「學生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網友們對此爭論不休。雖然,有關專家表示「學生成績排名」當屬個人隱私範疇,但是考試不公開成績排名這一規定仍然存在較大爭議。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成績的公開排名是否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是最關心的問題。畢竟一次考試排名並不能代表孩子之後的考試水平,但是家長們普遍擔心孩子因為一次不理想的考試排名公布而影響到下一次發揮。
  • 教育觀察:家長是否有必要知道孩子的成績排名?
    教育觀察:家長是否有必要知道孩子的成績排名?教育觀察:家長是否有必要知道孩子的成績排名?王營 放暑假前,一位家長朋友告訴我,期末考試結束後,他給孩子的班主任打了個電話,想試著了解一下孩子這次在班級及在整個級部的排名,看看需不需要家長為孩子做些什麼。結果,班主任告訴他,學校不允許對學生進行排名,不能把孩子的在班級和年級的名次提供給他。
  • 大家談|學生成績排名是否屬於隱私?應該公開嗎?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不宜對學生過度保護 文|維辰 考試題目有難有簡單,分數也會隨之波動,僅憑絕對成績無法判斷階段學習成果,排名就顯得十分必要,它反映的是相對水平,可以多維度幫助判斷。
  • 取消考試成績公開排名有用嗎?
    像數學等學科,學生必須要天天進行練習(可以是回家作業形式),換個名稱就是考試,否則老師和家長根本就不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如果這樣的練習(考試)給減掉了,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能夠保障嗎?取消考試成績公開排名更是笑話。
  • 成績和排名不許公開!孩子考完試,卻不知道自己考了幾分
    消息一出,關於#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這一話題當即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其實,早在2018年12月由教育部等九部門所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第七條就規定,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 學生的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應該公開嗎?
    近日,關於學生的成績排名是否應該公開,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有些網友提出了成績排名真的是屬於個人隱私嗎?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專家表示,如果以教育部的規定而言,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小學階段由於很多地方中學不是考試入學,學校基本可以做到不公開這類情況,但中學階段如果學校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學生家長可能會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影響對中考、高考的規劃。
  • 學校公布學生成績遭家長投訴!是學校侵犯「隱私」還是家長玻璃心?
    隨後就有網友發起了關於#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 有不少人認為,如果連自己的成績排名都無法接受,這麼脆弱的玻璃心,怎麼能夠進入社會呢?到底是家長太脆弱,還是孩子太脆弱了? 甚至還有不少人指出,教育就是在這種不斷指責中退步的!網友們是眾說紛紜,不過京譽君覺得有些東西純在就是合理的,教育相關部門制定這樣的規定肯定不是因為幾句家長們的指責就可以的,這裡面肯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 面對"玻璃心"的孩子,用這3點破解蛋殼效應,培養自信強大內心
    不少的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總是容易放棄和喜歡逃避,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玻璃心,是因為他們被寵溺太嚴重,只要不理會孩子就不會存在玻璃心,其實玻璃心並非孩子矯情,而是一種內心疾病。"可是她就是不聽,有一次還直接把玩具丟去垃圾桶。這些問題讓琪琪媽很是苦惱。其實,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蛋殼心理,也就是一種玻璃心,就是當你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而形成的脆弱心理。
  • 孩子一被批評就哭,面對有玻璃心的孩子,可以用這三個方法應對
    1、 性格懦弱如果孩子有一顆玻璃心,這也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孩子過度呵護,也會讓孩子擁有一顆容易破碎的玻璃心。有玻璃心的孩子習慣了一遇到困難就有父母幫忙解決,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懦弱,他不敢自己面對困難,長大以後也難有大作為。
  • 禁止公開學生排名,老師夾在中間最難做,網友:不排名考什麼試
    從小學開始就在用成績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所以有人質疑,這種分級化標準是不是太片面了,難道說學習不好的學生就不是好孩子了嗎?帶著這種疑問,應試教育開始慢慢向素質教育靠近,「不公開學生成績」就是第一步。分析:教育部認為成績屬於學生的個人隱私,應該受到保護,網友認為有排名才有驅動力,不公開成績排名只是在掩耳盜鈴,遷就弱者罷了,不管哪種說法其實都很有道理,真的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而老師夾在中間才是最難做的。
  • 三年級內的孩子成績有必要看分數論排名嗎?看業內人士怎麼說
    孩子在享受快樂的寒假同時,也是家長們討論孩子成績的時候,親朋好友們聚一起,看到孩子不免要問一問:期末考試怎樣啊?分數出來沒?考得好的孩子會自豪地說考得挺好的,班級前幾名。考得不好的家長要麼抱怨一番,要麼為了不破壞孩子的情緒,會說放假了,不談成績,不談成績。
  • 家長還在怪孩子玻璃心?別再給孩子「挖坑」了,還要怨孩子不好
    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重要,讓孩子在生活中會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待孩子的態度,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創傷。案例:小李的女兒上小學二年級,平時都是自己的妻子在家負責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有學習問題,妻子對待女兒十分嚴格,尤其在學習問題上總是責罵女兒,其實女兒的成績在班級裡面排名中上等,還算不錯,但是妻子對女兒的要求很高。
  • 你贊成學生成績排名公開嗎?成績排名屬於個人隱私?
    隨後「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不斷發酵,引起全國各地家長的激烈討論,最終這個話題衝上了話題熱搜,截至目前該話題已超過4.2億的閱讀次數。可以說這是每一個家長都會遇到和關心的問題。而在一份18萬人參與的投票中,10萬多人認為應該公開成績排名在評論區甚至有網友直言「成績不公開考什麼試」、「成績算哪門子個人隱私?沒有對比哪來的進步驅動力」學生成績排名是個人隱私嗎?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網友吵翻了:沒有對比哪來進步?
    "成績算哪門子個人隱私?沒有橫向對比,哪來進步驅動力?!""不排名考試幹嘛?玩嗎?考了倒數還怕當事人知道,怕他發奮圖強?"也有網友不贊成公開學生成績排名:"一邊喊素質教育,一邊公開成績排名,不矛盾麼?"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排名不公開究竟是動了誰的奶酪
    #成績公開有哪些利弊?總體來說,支持成績公開的網友,都希望孩子可以直面成績差的殘酷,以鍛鍊強大的心理,適應社會和解決生活難題,出發點都是好的,也做到了以身說法。但是這其中又有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沒錯,以身說法只能從自身開始延伸到整體,難免會有片面性,這也是家長教育孩子時會犯的錯誤。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不公布排名就舒服了?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針對這個消息,歸納出根據大家主要爭議的兩個問題:一是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二是「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我們來分別討論一下這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1、有沒有必要排名?我看到有不少人爭議的不是公不公開,甚至認為不應該排名,說是會讓孩子和家長接受不了。正因為這種擔心,所以,在小學階段,大多數學校已經取消了成績排名,甚至連分數都不允許公布了,家長只知道自己孩子考了多少分,班上其他同學什麼情況,一概不知。
  • 「成績排名」個人隱私,減負or掩耳盜鈴,家長只能「摸黑前行」?
    有部分表示希望不公開,我們常常聽到左鄰右舍常聊起「別人家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學習成績、排名等等,由此而產生的糾紛也是非常多的,認為這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學生成績排名的公開,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影響,或者讓學生會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一定的偏差,現在孩子都是比較敏感的,成績公開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戳傷積極性。
  • 先正時評:不得公開學生成績排名,純屬現代版的掩耳盜鈴
    成績該不該被公開,學生該不該被排名,其實沒什麼好爭的,因為現實擺在那裡,教育部明確規定,不允許中小學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公布,不允許老師以任何形式通知家長學生名次。然而,先正認為,成績該不該被公開,學生該不該被排名,依然值得討論。
  • 學生的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更重要的其實是...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每個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每次考試結束以後,家長們總是忍不住詢問孩子的成績和排名,甚至要求老師把名單發到班級群……可是對於要不要公布孩子的成績,爭論聲就沒消停過。近日,微博上一則#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被頂上了熱搜。
  • 為什麼成績越好的孩子,越容易玻璃心?
    現在經常聽人聊起「玻璃心」,有的家長開始將這些詞句對號入座到了自己的孩子上面,玻璃心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意思是指心理素質差,心靈像玻璃一樣易碎,很脆弱,經不起批評或指責。檸檬發現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的玻璃心,特別是成績比較好的孩子,也許這些孩子在我們看來品學兼優,看起來並不是會受不了批評,但其實不然,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是因為成績好的孩子自尊心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