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我想要飛機」,隔代親能有多親?退伍老兵給孫子造飛機

2020-12-19 小朵媽媽說育兒

相信對於任何一個大男孩來說,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個「藍天夢」,都想成為飛行員、好好體驗一把自由遨遊在藍天之上的樂趣。

可是俗話說得好,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一輩子都不能成為飛行員,更別提能坐在飛機駕駛艙內遨遊天際了。但孩子又吵又鬧一直嚷嚷著想要坐飛機,怎麼辦呢?

01爺爺給你造?

這不哈爾濱就有一位自小嚷嚷著要當飛行員的小男孩,就一種另類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擁有了一架專屬於自己的「飛機」。

什麼?一個小男孩居然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飛機?那這個家庭得有多富裕啊?但其實男孩的家庭只是一般人家,和常人並無多少不同,除了他有一個不一樣的爺爺之外。

這位小男孩的爺爺今年70歲了,姓郝、名繼久,是一位當過兵、扛過槍的退伍老兵。70歲的郝爺爺雖然在軍伍裡過了大半輩子了,平日裡也一直不拘言笑、行動坐臥自有一股軍人的威儀。

可是嚴謹了大半輩子的老爺子在對待自家寶貝小孫子的時候卻愛得深沉,甚至為了滿足孫子的飛機夢更是親手給孫子造了一架飛機出來了。

於是乎在哈爾濱的一戶普通人家的院子裡,就出現了一架長10米、寬1米的「雪」飛機了,這架飛機身是由雪搭建的、機翼是用木板組成的、窗戶卻是由泡沫製成的。儘管這架「飛機」不能飛,但郝爺爺的小孫子對此仍舊十分歡喜,網友們對此更是稱其為硬核爺孫。

02隔代親對孩子有害嗎?

1、孩子得不到及時的管教

很多時候在孩子做錯事情、家長想要懲戒孩子的時候,由於老一輩不願意見到孫輩受到管教,為人父母的我們,一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但凡提高了一丁點的聲音、或者態度急了一點的話。

老人家們出於對孫輩的愛護都會像護崽的母雞一樣,將孩子牢牢護在身後,使得家長無從下手管教孩子。

2、隔代親容易變成溺愛

很多老輩人由於自己吃過苦、過苦日子過怕了,他們對於自己或許會節省,但是在孫輩上花錢可是特別大方,恨不得將世界上的好東西一股腦全塞給自家的寶貝孫子。

同時,老輩人還聽不得孩子哭鬧,天大的事情面前,只要自家的寶貝孫子一哭一鬧,老人們往往都會忍不住滿足孩子的要求,不管要求是否合理與否。

03家長要如何面對隔代親

1、糾正老人的錯誤思想

或許有些人認為,老人家只不過是疼愛晚輩,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嗎?難道老人還能禍害自己的親孫子不成?

誠然,老人家確實不會想去禍害自家孫子。但是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在育兒一事上,怎麼做才能滿足孩子的生活所需、怎麼才能促進孩子的知識積累這都不是老輩人能輕易掌握和理解的。

對此,家長要做的就是讓老人家明白,什麼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的,過度的溺愛對於孩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2、承擔起家長的責任

家長要明白、要懂得,在教育孩子一事上,自己才是絕對的主角。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旦遇到來自老輩人的壓力就會不自覺地選擇退讓,更有甚者,很多年輕家長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都紛紛將教育孩子一事丟給老人。從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學都是由老人一手包,完全沒有身為家長的自覺與擔當。

其實,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他們不但要學會如何撫養孩子,也要學會處理好老人在教育孩子一事上的問題。在與老輩人出現教育理念的衝突的時候,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告訴老人家,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於老一輩無條件寵愛孩子一事又有什麼看法呢?大家又是如何看待隔代親一事的呢?

相關焦點

  • 「隔代親」到底有多親?看完三位爸爸的自述,笑著笑著就落淚了
    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工作太忙,生完寶寶之後,孩子大多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大的,老一輩的人寵娃可真的是沒有底線呢,不論孩子想要什麼東西,他們都會滿足,「隔代親」可是真親吶,家長們都感嘆怎麼自己小的時候沒有這待遇呢。「隔代親」到底是種怎樣體驗?
  • 為什麼會隔代親?
    小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父母對小孩要求是比嚴格的,那些東西能吃,那些東西不能吃,玩手機,看電視這些都有嚴格的規定,現在都是一二個小孩子,小孩子會自慣自,有些父母還好一些,小孩子不聽話給小孩子講講道理,有些小孩父母缺少方法,小孩子只要不聽話就會用棍子打,有好多小孩子不要父母親,喜歡靠爺爺奶奶在一起,有些小孩子長期靠爺爺奶奶,小孩子一般不要父母親。為什麼小孩子會隔代親呢?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
    都說老人帶娃是痛並快樂著,能有多「痛」呢?杭州有位爺爺在老家帶孫子,竟然患上了焦慮症。原來,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兒子把7歲的孫子從城裡送回了老家。看來,哪怕「隔代親」再親,面對熊孩子這種生物,也會被「折磨」到懷疑人生啊!「隔代親」,真是又野又上頭。
  • 爺爺躲廚房給孫女碗裡挑肉:隔代親,到底有多親?
    隔代親更親,隔代愛更濃;孩子和老人在一起,畫面總是很暖心!隔代親,讓孩子對老人又愛又依賴近日,一張爺爺推著自行車、載著孫女慢悠悠地往前走的動圖,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令人倍感溫暖的是,坐在後座上的小姑娘一直努力地把胳膊往前伸,希望手裡的風扇能靠爺爺更近一點,好讓爺爺能涼快一些。這一幕,讓很多網友的思緒瞬間回到了小時候。
  • 「隔代親」到底有多親?撲面而來的喜感,笑著笑著就哭了
    導讀:「隔代親」到底有多親?撲面而來的喜感,笑著笑著就哭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隔代親」到底有多親?撲面而來的喜感,笑著笑著就哭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哈
    智慧女性 心靈讀本作者 | 靜女夭夭來源|凱叔講故事都說老人帶娃是痛並快樂著,能有多「痛」呢?有位爺爺,69歲了,做了一輩子木工的他,如今最大的愛好就是給小孫子做玩具。螳螂車,鋼鐵俠,只要是小孫子喜歡的,沒有爺爺做不出來的。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這位爺爺眼裡,用攢了大半輩子的手藝來讓小孫子開心,值了!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哈
    看來,哪怕「隔代親」再親,面對熊孩子這種生物,也會被「折磨」到懷疑人生啊! 「隔代親」,真是又野又上頭。有位爺爺,69歲了,做了一輩子木工的他,如今最大的愛好就是給小孫子做玩具。螳螂車,鋼鐵俠,只要是小孫子喜歡的,沒有爺爺做不出來的。
  • 爺爺帶娃竟然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哈哈哈
    都說老人帶娃是痛並快樂著,能有多有位爺爺,69歲了,做了一輩子木工的他,如今最大的愛好就是給小孫子做玩具。「我惹禍我爸打我,我兒子惹禍我爸還打我……」隔代親,其實就是這樣無條件地寵著,愛著。我曾經問過媽媽,為什麼會有隔代親?
  • 隔代親隔代親,孩子愛和爺爺奶奶長輩待一起,真的只是因為喜歡?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俗話說:「過猶則不及」,有這麼一個說法,叫做隔代親,老人對孫子一輩都比較親。很多家庭裡都有這麼一種情況:孩子尤其喜歡老人,現在很多家庭也都是跟老人一起住。老人對孩子都特別親,但讓父母總有親過了頭,又親的也不是地方的感覺。
  • 那些被吐槽的「隔代親」,藏著父母的困擾,卻讓人看著看著就哭了
    現在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原因會讓老人幫忙搭把手帶帶孩子或者一部分老人直接成為了替兒女教養孩子的主力軍,可是父母在教育中都有自己的想法,難免會和老人的方式產生「碰撞」,而且一些老人在對孫輩寵溺時的樣子與年輕時對子女嚴厲的畫風完全相反,在這些矛盾和反差中,對「隔代教育」的吐槽總能引起不少年輕父母的共鳴。
  • 有一種愛叫「隔代親」,您家有嗎
    家人們,你們是不是現在正處於「隔代親」的狀態中呢?,或許會因為此而缺少與我們的孩子也就是孫子的父輩的交流,而有了孫輩後,我們也有了時間去關愛自己的家人,自然和孫輩親近也就成了趨勢;中國的流動人口很多,所以來說留守兒童也隨之很多。
  • 為什麼會有「隔代親」?過分的隔代溺愛最終害了誰?
    所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一代體會更深,上面有太上皇,自己對子女稍加申斥,就會招來太上皇的討伐,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真是困難重重,大部分家庭存在這個令人苦惱的問題。為什麼會存在「隔代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1 大背景、大環境造成 在國家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前,家庭子女是比較多的,那時候的爺爺奶奶子女多、孫輩更多,大家庭七八個、十幾個孫輩的大有人在。
  • 隔代親,爺爺做的餐椅,不善言辭的爺爺,真的驚到我了!
    中國人的感情表達方式,是比較委婉含蓄的,然而寶寶爺爺就是典型的中國的老一輩人,爺爺這人特別實在,對人特別好,一直主自己吃虧不讓別人吃虧的原則 ,口碑特別好 ,不怎麼愛說話,不太愛表達,但是據爸爸說有了寶寶後,爺爺變得話多了點,還知道逗小孩子,抱寶寶了,隔代親嘛,老人都是這樣感覺
  • 爺爺帶娃累出焦慮症:隔代親,都是用愛換來的啊
    一說起老人和孩子,那就逃不過「隔代親」這個詞。對於老人來說,孩子好像有一種天然的魔力;因為不管平時多嚴肅、多深沉、多有原則的老人,一看到孩子,就秒變親切、秒變溫柔。而對於孩子來說,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往往才是自己最可靠的後盾;因為不管孩子有什麼需求、言行有多隨心所欲,老人都能原諒、都願意包容。
  • 老人帶孩子隔代親,但不能親過了頭
    老人對孫子一輩都比較親,叫隔代親。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跟老人一起住。老人對孩子都特別親,但讓父母總有親過了頭,又親的也不是地方的感覺,有以下表現:【縱容讓孩子看手機】:孩子喜歡看手機玩遊戲【給孩子沾酒】:有些爺爺喜歡抽菸喝酒,比如吃飯的時候,家裡爺爺非要給三歲的孩子沾沾酒吃,又時常拿煙和火逗弄孩子,大有培養孩子學會抽菸喝酒的意思。老人帶孩子跟我們這一代不同,總會發生衝突,這源於兩代人的差別:【兩代人的育兒觀念衝突】:老人那一代人生的孩子較多,目的能把孩子養大就好了。
  • 爺爺以下基因,容易隔代遺傳給孫子,希望你家孩子能順利躲過一劫
    ,其實不僅僅只是情感上的「親」,在孩子的身體特徵也能體現出來。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女性懷孕後,除了希望寶寶能健康以外,就是希望他們能集結自己的優點,但有時候卻發現娃的長相和老一輩人相似度更高,尤其是男寶,爺爺的某些特徵更容易隔代遺傳給孫子。
  •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為什麼隔輩親更親呢?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身為教師的公公在學校很嚴肅,但為孫女這麼用心,隔輩親真的很讓人感動。隔代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還記得2019年那個《啥是佩奇》的短視頻嗎?那個沉甸甸的鐵佩奇,那正是一份沉甸甸的隔代愛。
  • 簡談學堂 | 如何正確看待隔代親
    因為工作忙,夫妻倆強忍不舍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平時與女兒不常見面,導致孩子和他們不親。假期小麗回家,女兒見到媽媽也不叫人,跑過來先問有沒有帶好吃的,翻包時將小麗新買的護膚品摔到地上。小麗心疼壞了,剛訓斥了孩子幾句,奶奶就急忙跑出來攔著。吃飯時,老人將孩子喜歡吃的菜都放到她面前,親自餵孩子吃。老人寵孩子能到什麼地步?很多網友表示,隔代親能嚴重到你懷疑人生的地步。
  • 海馬體照相館為退伍老兵拍攝形象照
    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海馬體照相館(需求面積:120-200平方米)為退伍老兵拍攝了一組不折不扣的形象照,捕捉到他們十足的風採和尚未退卻的軍人神韻。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隨著國力強盛,炎黃子孫更不能忘卻那些開天闢地、開疆拓土的先行者們。
  • 老人患上焦慮症:別讓隔代親毀掉「親情」
    老人帶娃,可以說是把孩子當成了掌上明珠,實實在在的隔代親。孩子想吃西瓜,爺爺乾脆拉了一車回家,讓孫子隨便啃。隔代親女兒一把扯掉被子,大聲責問:「媽,我工作壓力這麼大,您能別再給我添亂了嗎?」相信每個老人都清楚有多累。可他們從沒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