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古早味

2020-12-20 SZNEWS

焦桐(臺北)·飲食關鍵詞

臺灣居民大多移自福建,清淡偏甜的福州菜,和又油又鹹的閩西菜,自然參與建構臺灣味道的基調。閩南菜尤其是主調,它重視佐料,也常以中藥材入菜,如藥燉排骨、當歸土蝨、燒酒雞等等。

在臺灣發展出的風味小吃中,許多兼具主食、菜餚、點心的功能。另一項顯然可察的特色是,臺菜常見的外在形象是湯湯水水,食物泡在羹湯中,既吃固體也喝湯,一舉兩得。

臺灣飲食以小吃為大宗,大部分臺灣小吃源自經濟貧困的年代,經濟地位和生活條件塑造了克勤克儉的飲食文化,這種文化帶著頑固的模式,保守、重複、停滯、簡陋而古樸,我們通過飲食的審美活動,能輕易領略古早的年代,諸如古早的食物、古早烹調方式、古早的用餐氛圍、古早的飲食習慣。

在後現代情境中,充斥著對當下的懷舊;古早,是懷舊的符碼。現在很多店家標榜「古早味」,然則古早味是什麼?何以形成傳統?美國社會學家希爾斯(Edward Shils)在《論傳統》中說:傳統最明顯、基本的意涵是世代相傳的東西(traditum),他用這個拉丁文表示傳統之形成。

古早味因為被人們喜好而風行、流傳,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又點點滴滴被修飾過,成為普羅大眾接受的做法、滋味。我們可能並不知道最初的創造者姓啥名誰,也可能張冠李戴,附會某種傳說在某個名人身上。人們長期吃它,談它,視它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何況我們並未或總是生活在古早時代,怎麼會知道彼味為古早?此味又如何不古早?

我的論點是:古早並非特定的存在,我們仿佛耳熟能詳的古早味,其實是對古早的想像和模擬;我們並非在計較一種實質性傳統(substantive tradition),即崇尚過去的成就和智慧,好像今總是不如古。古早味是現存的過去,是當下的一部分。

古早味是一種態度,它崇尚自然。例如熬湯,傳統的高湯一定得老老實實用禽畜的肉、骨或水鮮熬製,不胡亂添加人工調味料,誠如西諺所云:欲煮出好湯,鍋子必須先微笑。湯要美,先得餵鍋子美味。

現在有很多掌勺的人拜了味精做師傅,以為有了味精就會燒菜,任何東西都加味精。中華料理多依賴味精,尤其小吃攤,好像沒有味精就不會煮湯,魚丸湯、海鮮湯少用魚骨熬製,整包味精就習慣性地倒入鍋中,形成頑固的集體怠惰,很令人洩氣。

臺灣小吃皆帶著克勤克儉的表情,古早味常展現樸素美、簡單美。簡單,即是豬血糕的美感特徵,也是生活的藝術,不矯飾,不包裝,不過度加工,透露一種質樸憨厚的美學手段,可當點心,可作菜餚,又可取代主食,是藍領美食的典型之一。因此吃豬血糕少了正經八百的身段,一隻豬血糕在手,可以享受邊走邊吃的快感。有些東西邊散步邊吃,是很痛快的;吾人社會地位越高,吃東西時越拘謹越講究禮儀,這種無形的枷鎖,固然較不妨礙他人的觀瞻,卻也壓抑了自己的樂趣。

臺灣小吃大抵以寺廟為中心而發展,先民移墾臺灣,往往是獨自漂洋過海,離鄉背井的人不免缺乏安全感,加上當時醫療水平低落、治安不靖,更強化了神鬼崇祀的心理。他們通過祭品,祈求神鬼庇佑,香火漸旺,廟埕乃成為市集,廟前小吃歷代相傳,蒂固為人心依賴的老滋味,爐火旺盛。

小吃幾乎都是路邊攤起家,即使已經拓展為頗具規模的店面,猶帶著路邊攤性格。我們品味一道古老的菜餚,仿佛在品味一段逝去的歲月,一段令人懷念的歷史痕跡。

相關焦點

  • 臺灣古早味蛋糕風潮 本地戰火燒旺
    臺灣古早味雞蛋糕熱潮,一路從臺灣蔓延到韓國、馬來西亞,再到新加坡,而在本地的戰火越燒越旺,近半年來幾乎每個月開一家,目前已有五家品牌競飄蛋糕香。最新加入雞蛋糕大戰的是前天在nex購物中心開幕的緣味古早味現烤蛋糕,吸引了數百人到場排隊嘗鮮。
  • 消失的臺灣古早味 再度飄香
    臺南市民黃婉玲,花了9年寫下《尋找臺灣古早味》,為消失中的臺灣庶民小吃,留下歷史記錄。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民黃婉玲花了9年時間尋訪,收集36個已消失或面臨消失的庶民小吃,出版《尋找臺灣古早味》,要為臺灣庶民美食文化留下歷史記錄。黃婉玲曾經營美容沙龍、房地產投資,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投入採訪寫書的工作;黃婉玲說,動機是多年前侄子的一句話:「臺灣那有什麼文化?
  • 臺灣傳統好滋味:淡水古早味麵茶
    麵茶是臺灣的小吃,一開始是做為早餐,後來慢慢轉變成飯後點心,北部麵茶比南部濃稠點,是臺灣古早味點心,傳統麵茶是用豬油、蔥和麵粉等拌炒,現在人注重養生,也有以奶油、芝麻等製做的素食麵茶,手工方式製作的麵茶味道更香更濃,有種說不出的甜鹹味
  • 《寄生蟲》裡的臺灣古早味蛋糕店,是怎樣跑到韓國去的?
    創造了亞洲電影歷史的《寄生蟲》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莫過於「臺灣古早味蛋糕」。它一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次,窮人家爸爸說,自己開過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倒閉了;第二次,地下室男人也說自己開過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同樣倒閉了。導演對這種蛋糕的強迫症讓人細思極恐,對仗也太工整了!
  • 滿滿原汁原味的臺灣古早味
    原淬茶+專利水果果格 最元祖的臺灣古早味奶茶 現在,淬自然來虹口啦~所有原料還是來自臺灣當地哦。
  • 臺灣美食「西遊記」:把腳步放慢 守住古早味
    呂明 攝  中新社福建漳州1月20日電 題:臺灣美食「西遊記」:把腳步放慢 守住古早味  中新社記者 孫虹 張金川  「和所有來大陸創業的臺灣人一樣,我也帶著大大的夢想而來。但現在我選擇把腳步放慢,和地道的臺灣『古早味』一起慢慢地融入這個地方。」
  • 令人尖叫的臺灣古早味蛋糕
    說起好吃的蛋糕胚,就不能不說戚風蛋糕和古早味蛋糕了。 最近這種名叫「古早味」的蛋糕非常受歡迎。 它的口感綿密,溼潤柔軟有彈性,用手一拍duang~duang~地晃動,比戚風蛋糕更好吃,製作難度卻比戚風低。 「古早味」是臺灣那邊的叫法,其實它就是燙麵的戚風蛋糕。
  • 看"古早味"與"剝皮寮":體會臺灣文化創意(組圖)
    古早味積澱的文藝鄉愁  臺灣與大陸同宗同文,但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比如大家知道的單車與自行車,幼稚園與幼兒園等。說實話,去臺灣之前還真不知啥叫「古早味」,到了那裡,被臺北的朋友領到一家經營「古早味」的餐廳,才算明白其中的奧妙。
  • 臺灣古早味鹽酥雞
    今天咱們來一發超夯炸雞~臺灣鹽酥雞~這個鹽酥雞咱們絕對的正宗~絕對的古早味~紅糟口味更是外麵店裡少有的道地臺灣口味~秘密調料和簡單做法大公開~以後再也不用出去買著吃啦~要擺攤兒的寶寶絕對會讓你的小吃攤排大隊哦😄😄😄
  • 中國臺灣便當,別樣古早味,復工能有這種便當也是幸福的
    幾乎每一個去我國臺灣旅行的人都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在臺灣不吃臺鐵便當,就不算去過臺灣」。因此,吃一次臺鐵便當就成為臺灣旅行的「必打卡」項目。臺灣鐵路的很多制度都是從日治時代沿襲下來的,鐵道便當也不例外。
  • 古早味的臺灣牛肉麵館,廈門機場邊上的寶藏小店!
    但是要說上好吃的牛肉麵,我還是更喜歡臺灣口味的牛肉麵,雖然還沒去過臺灣本島,但是自從去過金門幾次,早就被金門那味美價廉的牛肉麵給徵服了,大塊的牛肉,鮮甜的湯頭,有勁道的麵條,都讓我十分懷念。經朋友推薦, 最近我終於在廈門找到了這麼一家臺灣牛肉麵的寶藏小店,就是今天我要來的這家老蔣家秘制紅燒牛肉麵!一聽到紅燒牛肉麵的你,是不是突然腦海裡就蹦出了康師傅的畫面?
  • 早春到高雄打卡,體會臺灣的古早味,在愛河看美麗的風光
    現在高雄一下子又走到了人們的眼前,隨著臺灣遊的火熱,高雄這個大家從小就聽說的名字,又成為許多人出行的目的地。說到臺灣,可能許多人不太清楚一些城市的名字,比如說現在新提的花蓮墾丁,但是要說起高雄,估計連我們的父輩都知道。從這裡也可以見到,高雄的名氣確實也非常的大。
  • 臺灣古早味蛋糕,用水浴法烤制,成品豐滿細膩柔軟
    臺灣古早味蛋糕長草許久的臺灣古早味蛋糕,今天拔草,一直在網上聽介紹說,臺灣古早味蛋糕怎樣的好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今天付之行動拔草,果然名不虛傳,用水浴法烤制,成品豐滿細膩柔軟。
  • 臺灣品牌兩把「刷子」 傳統古早味與獨特創意
    更多參觀民眾扶老攜幼前往參觀,希望能「淘」到心儀的臺灣之寶。記者在臺灣展區現場注意到,臺灣生活日用品及手工藝、創意設計展位更受民眾喜愛,邊逛邊體驗「臺式生活」成為民眾逛文博會的一大樂趣。在臺灣展區,記者處處都能感受到傳統古早味與創新意識結合所展現的精緻創意生活。臺灣「櫻桃爺爺」其實一點也不老,展位上賣的也不是櫻桃而是各式臺灣高點。
  • 濃鬱的臺灣古早味 滷肉飯也有小清新
    有一種飯,只需要一碗即可撐起一整桌的美味層次感,它就是著名的臺灣小吃——滷肉飯。這一碗濃鬱的古早味米飯,不僅能吃出濃鬱豐厚的口感,更加能讓人品出臺灣人的踏實和質樸。滷肉飯,是臺灣最經典的小吃之一。如同許多的臺灣小吃一樣,在全臺各地都有店家販賣滷肉飯。而滷肉飯在臺灣南北地區有不同的意義。
  • 珍奶熱潮退燒…日本改玩「臺灣古早味」美食 媒體「大膽預測」這是...
    不過「臺灣版的卡斯特拉」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繁榮時期。 其實他們所說的臺灣卡斯特拉,就是我們古早味的「海綿蛋糕」,甚至覺得未來很可能會在日本掀起一波海綿蛋糕風潮! 日媒特別介紹,這種古早味海綿蛋糕是臺灣淡水地區的特產,質地像海綿蛋糕一樣蓬鬆,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甜食。
  • 「古早味」是什麼味?
    現在很多店家都標榜 「古早味」,然而,古早味是什麼?  古早味最明顯、最基本的意涵是世代相傳的東西,它因為被人們喜好而風行而流傳,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其點點滴滴又被修飾過,成為普羅大眾接受的做法和滋味。我們可能並不知道最初的創造者姓啥名誰,也可能張冠李戴,附會某種傳說在某個名人身上。人們長期吃它、談它,視它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 「古早味」是什麼味
    現在很多店家都標榜 「古早味」,然而,古早味是什麼?古早味最明顯、最基本的意涵是世代相傳的東西,它因為被人們喜好而風行而流傳,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其點點滴滴又被修飾過,成為普羅大眾接受的做法和滋味。我們可能並不知道最初的創造者姓啥名誰,也可能張冠李戴,附會某種傳說在某個名人身上。人們長期吃它、談它,視它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 秒殺兩岸飯類的美食 , 臺灣古早味油飯 !!
    現在還能吃到「古早味油飯」,實在是一種驚喜,因為這就此解決了我另一個味覺空白。古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味道呢?「古早味油飯」,選用長梗糯米與大米搭配,炒制而成,使口感鹹糯而不失嚼勁。米飯中包裹著鹹肉、香菇,食之不膩而憑添香味。
  • 阿爸手工餅 滿滿的臺灣古早味
    摘要:綠皮信箱、仿真電話亭、懷舊老臺灣海報、復古電動車、高高的電線桿、老式舊自行車……走進這家店,目光馬上會被這些琳琅滿目的瓦楞紙軟裝所吸引,仿佛坐上時光機,穿梭回了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