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時代風雲、推動社會進步,這是記者的責任與使命,更是新聞人的驕傲與榮光。
時代在變,載體在變,初心不變。無論是戰疫、抗洪,還是脫貧攻堅、汙染防治,無論是大山深處,還是要塞邊疆,越是關鍵時刻、緊要關頭,他們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用無限深情的鏡頭、筆頭,溫暖一個又一個心頭。
他們,是時代的正能量,是社會的維生素。
湖南省優秀新聞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會現場。
11月26日,全省優秀新聞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會在長沙召開,隆重表彰了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湖南獲獎作品、2019年度湖南新聞獎獲獎作品、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以及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優秀個人等獲獎人員。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出席會議並講話。
在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評選中,共評出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20名,其中記者系列10名,編輯系列10名。他們中有的常年堅守在晚班一線,有的累月奔波在新聞現場,也有的一輩子默默奮戰在新聞工作最前沿,新聞工齡均超過10年。他們的堅守與擔當展現了全省廣大新聞工作者的時代風採,他們的忠誠與奉獻詮釋了當代新聞人的使命情懷。
他們這樣挺進主戰場——
堅守主陣地 他們是新時代的記錄者
「四力」是新聞人的看家本領,也是提升綜合能力的不二法寶。近年來,湖南宣傳思想戰線始終把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作為全戰線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推動全省宣傳思想工作隊伍不斷鍛造過硬素質、過硬本領、過硬作風。
「記者這份職業,讓我們有機會用畫面和文字為人民放歌、為時代書寫、為青春存證。與國家、湖南的發展大勢一同成長,是新時代給予我們的幸運。」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總監尹中在新聞工作一線奮戰了17個年頭,冰災中緊急巡航,抗洪時衝在一線,戰疫時堅守崗位,是一位採、編、制、播俱佳的「多面手」。逐步成長為《湖南新聞聯播》欄目的主編後,他帶領聯播團隊精心策劃、推出了一系列大型報導,用心用情記錄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美好生活。
瀟湘晨報社編輯中心主任汪新華,2002年參加工作以來,長期擔任、負責晚班編輯,至今已有18年。多年負責報社重大時政報導晚班統籌,確保了導向正確、引導有力,並主持推出2016年《新開局》、2017年《加油幹》、2018年《中國答卷》、2019年《中國信心》等大型主題報導,取得很好的社會反響。
臨湘市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高雄已經在新聞戰線工作了30年。擔任記者時,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嚴寒酷暑,過年過節幾乎沒有休息,天天扛著攝像機奔赴在基層一線、抗洪一線,救災一線;現在雖然從事管理工作,但平時總是同年輕的編輯記者一起研探業務,把自己從業30年的經驗分享給他們,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架起連心橋 他們是百姓身邊的貼心人
新時代,湖南各大媒體始終將「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到新聞作品中,通過深入三湘大地正在發生巨變的每一片熱土,湖南媒體人正在爭做人民群眾身邊的「知情人」、新時代的「記錄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湖南日報記者段涵敏衝在採訪報導第一線,以筆為戈,衝鋒陷陣。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個採訪本、一部手機,是她「抗疫」的全部武器,先後撰寫了《「醫療湘軍」:砥柱中流挽狂瀾》等重大主題稿,記錄了上百名一線醫護人員心聲,以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報導醫護人員捨生忘死、全力救治患者的感人事跡,鼓舞人心。
在20多年新聞採編中,常德市廣播電視臺全媒中心主任周敬峰始終堅持深入一線採訪:2018年8月6日晚,省政府發文宣布石門縣成功脫貧的消息後,他7日清早就和同事驅車前往石門,採拍了石門縣通過12大主導產業帶動7.71萬人穩定脫貧的新聞;2018年8月24日,因搶救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不幸罹難的常德籍專家姜開斌遺體從遼寧大連被送回家鄉,得知這一信息後,他馬上靠前策劃調度,一邊拍攝現場畫面,一邊查找相關資料,持續更新相關報導……
株洲市廣播電視臺記者付萱從業以來,所採寫的新聞在形式上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從小事件、小主題入手,透出社會變革對普通老百姓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衝擊和影響,讓老百姓講述自己的故事。同時關注「大民生」,從「民生」的角度去解讀和詮釋「國計」,把關注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與關注人民群眾最根本、最長遠的利益結合起來。所採寫的「踢爆垃圾簡訊群發之內幕」「追蹤中南菜市場黑豆腐」「關注漸凍人男孩軍軍」等策劃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做強新媒體 他們是湖南好故事的講述者
近年來,湖南各級媒體都在努力打造全媒體對外傳播格局,在守正聚力、創新共融上下「真」功,做活「融合」文章,大力推動了湖南新媒體發展邁向縱深。
加快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是順應新時代下的宣傳需要,在「萬物皆媒」的時代,新聞媒體不僅要有「俯身筆耕」的老本領,還要掌握「雲端漫步」的新本事。這一批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就有很多全媒型專家型記者。
「同事問我為什麼做了十五年還這麼有激情,我說,因為新聞每天都不同。」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編輯中心副主任張廣蓉,在紅網一線採編崗位工作了17年,帶領所屬團隊創作了一大批爆款和現象級作品:《動圖微解讀 | 政府工作報告》,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摘選關鍵詞通過動圖的形式、並配以圖表數據詮釋兩會亮點;推出動畫圖表新聞《動圖:「湘歐快線」連通「一帶一路」的金色高速》,創新採用動漫和動圖的表現形式和手法,推出《視頻|火遍中國的這張A4紙,背後有更多的感動》等作品,成為體現2019年湖南抗洪期間「軍民魚水情」的最佳新媒體作品……
當下,廣播走向與新媒體的融合是大勢所趨。長沙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副總監雷豔飛深知廣播人應該主動作為,「廣播+」變化的是載體,不變的是社會責任。她不斷創新報導形式,牽頭策劃執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經典誦讀》節目,該節目以誦讀革命先烈的家書為切入點,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緊密結合,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始終保持奮鬥精神和革命鬥志,增強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的勇氣。這組節目還大膽創新,頗具「網感」,聚力融媒傳播,併入駐「學習強國」平臺。
在全媒體轉型的發展賽道上,湖南各大媒體不僅注重技術層面的整合重組、跨界發展,更將「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貫穿到新聞作品中,充滿了時代的溫度。為時代記錄、為時代放歌。
此次表彰的20名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正如湖南眾多的新聞工作者一樣,始終用腳步丈量民情,用鏡頭、用筆尖,記錄著時代的美好,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真實而動人的湖南故事、中國故事。他們是榜樣,也是力量。
附: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名單
記者系列(10人)
周敬峰 常德市廣播電視臺全媒中心主任
張慶如 益陽日報社記者
段涵敏 湖南日報社科教文衛中心記者
徐亞平 湖南日報社市州新聞中心嶽陽分社社長
付 萱 株洲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謝治桂 衡陽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
廖 潔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採訪中心副主任
尹 中 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總監
方 鋒 湖南廣播電視臺經視頻道總監助理
彭 寧 湘西自治州團結報社記者
編輯系列(10人)
吳 金 新湘評論雜誌社編輯
鄧 魏 今日女報社助理總編輯、融媒體中心總監
劉建光 湖南日報社編委、湖南日報社新聞影像中心主任
文 傑 華聲在線新聞網站編委
汪新華 瀟湘晨報社編輯中心主任
高 雄 臨湘市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
雷豔飛 長沙市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副總監
肖永根 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總監
王 果 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湖南交通頻道新聞部主任
張廣蓉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編輯中心副主任
來源:觀潮的螃蟹
編輯:廖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