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教授:中國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是時候挺進「核心技術」主戰場

2020-12-14 中華網山..

風光無限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今天似乎遇到了瓶頸

中國網際網路取得巨大成就的標誌之一,就是培育了一批世界級的網際網路企業。到2020年第三季度,在全球市值最高網際網路企業前30位中,中國佔10家。在全球營收最高的10家網際網路企業中,中國佔4家,美國佔6家。

中國政府「發展好,運用好,管理好」的治理方針,為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硬體條件和寬鬆的政策環境;不斷推進的改革開放和龐大的人口基數,為網際網路發展提供了市場優勢;網際網路業界的企業家和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推動產業超常發展。今天,在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26年多之後,中國的網際網路應用模式和應用技術,終於實現了從「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歷史性的飛躍,在全球網際網路領域形成G2的局面。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次抗擊「新冠肺炎」就是一個明證:如果說中國抗疫比世界上許多國家表現要好一些,中國擁有更加強大的網際網路肯定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裡,我們中國網際網路的每一個受益者,應該感謝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和從業人員的辛勤勞動和巨大貢獻。

我們也看到,風光無限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今天似乎遇到了瓶頸,仿佛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多年高速增長、不斷擴張所掩蓋的問題,開始顯現。表面上人們看到的情況是,市場競爭空前慘烈;超級網際網路平臺不斷橫向擴張,被指妨礙創新、妨礙中小企業的成長;有人甚至把實體經濟的一些困難,歸咎於網際網路企業;出海進入國際網際網路市場,遇到圍追堵截……一時間,業界人士感到環境發生了變化,戰略上舉子不定,運營上有點吃力,對未來平添了一些困惑。

網際網路核心技術的薄弱:那是疼,那是痛!

出現這種情況,有外部的原因,本來如今我們就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我們更為急切的是找到內在的原因、自身的原因。

兩年前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BAT是什麼網際網路?我們才是網際網路呢!」不錯,華為是網際網路企業,BAT也是網際網路企業,只不過不在一個層面。

網際網路由三個層面組成:最上層是應用層,這裡有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美團、百度、滴滴等等;中間是網絡層,當然就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底層是設備層,這裡有華為、中興等。

了解網際網路的三個層面,中國網際網路的優勢和短板一目了然:應用層面全球第一,網絡層面實力強大,而設備層面,即支撐整個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層面,我們不止「薄弱」兩個字可以描繪,那是疼,那是痛。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這些難堪難受難忍之事遲早要發生

今天熱愛我們這個國家的人們,都為「卡脖子」痛心疾首,其實細究起來,這些難堪難受難忍之事遲早要發生的,這是我們通往星辰大海徵程上題中應有之義。

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是人類社會20世紀最偉大的基礎性科技發明,網際網路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社會啟動信息革命,從工業社會邁向信息社會。與美國不同,中國是在沒有完成工業革命的情況下,開始啟動信息革命的。事實上,我們同步推進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走出了一條全新的工業化路子,實現了經濟騰飛,經濟總量成為全球老二。

但是我們在工業革命方面缺課太多,我們是工業革命的後來者,許多技術是走在前面的人發明的,許多智慧財產權歸屬先行者,許多在工業革命時期就應該擁有的技術我們並不擁有,特別是作為信息革命基礎的半導體技術,我們掉隊很遠。

錯過工業革命帶來深重災難、帶來刻骨銘心教訓的中華民族,絕對不想錯過信息革命的歷史機遇,以最大的熱情擁抱網際網路,擁抱信息革命。我們儘可能地在信息革命上保持與領跑者的距離,而且試圖儘可能地縮短這個距離。在早期,我們採取了「跟跑」策略。在美國推出「信息高速公路」戰略沒多久,「文革」結束後重新啟動大規模工業化進程不久的中國,馬上啟動了類似的信息化戰略。而且在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後,我們迅速把美國網際網路上成功的應用,一個又一個地複製到中國市場——我們從網絡層面和應用層面,開啟了我們信息革命的進程。

經過30年的奔跑,在信息革命的賽道上,領跑者聽到了追趕者的腳步聲,而且越來越近。領跑者採取的策略不是加快步伐,而是想方設法把把追趕者「廢掉」,理所當然的就要瞄準追趕者的「軟肋」下手。於是,就有了中興恥、華為恨,就有了「脫鉤」的陰雲重重,寒風陣陣。

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跳出來,去跨越那道坎

十分明顯,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一道坎,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道坎,甚至成為我們民族復興的一道坎。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掌握我國網際網路發展主動權,保障網際網路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補上工業革命我們落下的這些課,補齊我國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和數字產業發展的短板,跨越橫亙在中華民族面前的這道坎,是我們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我們這一代網際網路企業家和從業人員的使命。

所謂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一是基礎技術、通用技術;二是非對稱技術、「殺手鐧」技術;三是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這些領域,我們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有一些布局,也有一些投入,但仍需要從長遠、從戰略、從大局上看清這個任務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義。中國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需要更大的格局、更高的境界和更寬廣的胸懷,從彼此近乎你死我活的廝殺中跳出來,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跳出來,為人類,為國家,為業界,為自己,做一些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事情。人生為一大事而來!

在別人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

網際網路企業挺進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主戰場,不僅符合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也有利於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創新發展,有利於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做大做強。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快速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遇到前所未有的局面,網際網路應用層面移動網際網路市場經過數年高歌猛進後相對飽和,競爭近乎白熱化,而新興的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位技術仍處在爆發前夜。

如果在這個時候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上出現問題,被人家冷酷甚至殘酷地卡住脖子,我們的網際網路產業不可避免地會陷入停滯的困境,與世界先進水平本已拉近的距離有可能再度拉大,對我國網際網路企業也可能帶來一場災難。

對於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就嚴肅地提出警告:「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核心技術」不能取得突破,長期受制於人,最終一定會影響中國網際網路應用層面的繁榮和網絡層面的領先,影響中國網際網路整個產業的發展,也會影響中國每一個網際網路企業的成長。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一腔熱血力挺華為公司,也大聲疾呼更多的華為出現在「核心技術」全球競爭的舞臺上。

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從龐大走向偉大

我們期待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進入「核心技術」主戰場,並非抹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和企業家的功績和貢獻。正是這些網際網路企業和企業家,讓我國網民享受到優質、充分的信息服務,讓我國民眾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適。我們也期待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應用層面繼續努力,不僅為中國網民,也為各國網民提供良好服務。

我們期待的是,我們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不再一味在應用層面橫向擴張,也可以考慮縱向布局,把根扎得更深,把地基打得更牢。

我們期待的是,中國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市場擴張更加理性,市場競爭略有節制,給技術、產業和模式創新發展多留下一些餘地,給中小企業多留下一些生存的空間。

我們期待的是,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不只停留在「學習」、「掌握」甚至「模仿」別人的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上一門心思掙快錢,不能只依靠龐大的網民基數上獲取「人口紅利」,也不能只在應用層面做些所謂的「微創新」拼命提升市場佔有率。

我們期待的是,成功的網際網路企業應該是真正的高科技公司。搜尋引擎巨頭谷歌公司,就是一家從應用技術到核心技術都很強大的企業,幾年前拿出AlphaGo機器人擊敗圍棋世界冠軍讓世人稱奇,今年又亮出量子計算機再次震動全球。我國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雖然在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也取得一些進展,但是在真正的「核心技術」上還沒有交出亮麗的成績。我國網際網路企業雖大但不強,原因就在「核心技術」上的差距。

一個偉大的企業,應該是當代最先進科學技術的研發基地,應該是國家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應該為民族福祉和人類進步做出貢獻。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到了提升境界、放眼長遠的時候,集中一定人力物力財力,挺進網際網路主戰場,在網際網路「核心技術」領域、在「卡脖子」的難受難堪難忍之處,做出無愧於民族、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來源:今日頭條彭波網論 彭波 作者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媒體大會召開在即,彭波:中國網際網路從信息科技正式進入數字科技...
    屆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雅講席教授彭波作為嘉賓將帶來主題為「『後新冠時代『新媒體演進趨勢」精彩演講,同時他還將就數字如何重塑媒體格局進行全面解讀。4月28日,彭波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重點論述了影響新媒體演進的三個因素,他表示,新冠疫情成為一個歷史性的節點,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從信息科技時代正式進入數字科技時代。
  • 馬欄山新媒體學院名譽院長彭波:信息社會 新媒體傳播將成為標配
    在今日上午舉行的2019中國新媒體大會「看見馬欄山」分享盛典上,國家網信辦原副主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席教授、馬欄山新媒體學院名譽院長彭波的這番話,引起現場一片掌聲。對於目前的傳統媒體來說,要對技術有特殊的警惕和敏感,他引用新浪負責人的話說:「如果在技術上一腳踏空,我們將會萬劫不復。」傳統網際網路將進入智慧網際網路「每一次新媒體的迭代,都會帶來一次話語權的轉移。」為什麼會「失去」新媒體輿論場話語權?
  • 新聞主力軍挺進網際網路主戰場
    新疆日報訊(記者陳勇報導)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阿克蘇市融媒體中心點擊量過億的短視頻作品《新疆阿克蘇兩名小學生向醫護人員敬禮》成功入選。
  • 彭波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英文網站新版開通儀式
    10月8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英文網站正式上線,圖為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彭波在上線儀式上致辭。(中國日報社記者 馮永斌 攝)  10月8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英文網站新版開通儀式隆重舉行,國務院副秘書長王仲偉、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彭波、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高岸明出席開通儀式並發表講話。國務院辦公廳、中國日報社有關同志,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文局、中國新聞社等媒體和機構代表參加開通儀式。
  • Gartner發布全球雲資料庫報告 中國企業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11月24日,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來自中國的三家資料庫企業入選而阿里雲也是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資料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資料庫行列。騰訊雲和華為雲則被評為「特定領域者」。
  • 清華李星教授研究組又一項新的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作為IETF國際標準發布
    清華李星教授研究組又一項新的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作為IETF國際標準發布         清華新聞網1月4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星帶領的研究組在IPv4/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過渡技術研究中的又一項技術成果獲得國際網際網路標準化組織
  • 清華電機系教授孫宏斌主持完成的國內外首個大型城市能源網際網路...
    清華新聞網5月6日電 4月27日,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大型城市能源網際網路資源共享協同關鍵技術與示範工程」科技成果鑑定會以網絡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汪際峰,項目第一完成人、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孫宏斌,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等9位鑑定委員會專家,以及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清華大學等項目完成單位的相關人員共計30餘人參加了本次鑑定會。周孝信主持會議。
  • 十三五規化:生物醫藥的「網際網路+」的核心就是「+思維+技術+創新+...
    、國際化,積極與國際化風投和大型的製藥企業協作。在現在智聯網終端這麼發達的時代,我們應該擁抱「網際網路+」,但是我們真正在運用「網際網路+」的工具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知悉自己產品的優勢,自己企業的優勢。這是我們要進一步思考的事情,所以我們在擁抱「網際網路+」的時候,要認識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品牌,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商業模式,我們的戰略,我們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以及我們可以改進的地方,以及我們的不足。
  • 技術創新成直播主戰場,「直播+雲」將成就新獨角獸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於2017年1月發布的第3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16年12月國內直播用戶達到3.44億人,佔國內網民的47.1%,網絡直播業務呈出強大的營收能力,資本持續湧入。在資本的推動下,直播獨角獸開始出現。2016年,鬥魚完成由騰訊領投的B輪、C輪融資,將估值推向百億元,創業不滿3年的鬥魚也在2016年實現了10億元的直播收入,成為直播獨角獸。
  • 擁抱數位技術,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今年1-5月份疫情期間,在數位化核心的企業例如網際網路、軟體、電信等都有不俗的增長,其中網際網路更是增長了15%。相反,很多的傳統行業比如鋼鐵、汽車、家具和家電都呈下降的趨勢,有的行業下降更是高達20%。雖然這並不是完全對等的對比,但也能說明一些問題。第二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長達到了3.2%,相對於第一季度的6.8%負增長,環比高達11.5%!
  • 從網際網路+ 到智能+ ——智能技術群落的聚變與賦能
    智能技術「核聚變」 阿里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從網際網路+到智能+——智能技術群落的聚變與賦能》報告顯示:多種技術的集成是本次智能技術浪潮的核心特徵當下,單一領域技術創新仍然直觀重要,但5G和AI兩大技術創新高地推動智能技術「核聚變」。技術集成步伐加快,相互迭代,催生出交叉融合的大科學。 多種技術的疊加效應,將使領先者和落後者的差距迅速大幅擴大,馬太效應在在國家、企業層面都將體現。多場景高頻共振,C端、B端均將被捲入,新智能終端、網聯汽車、智慧家庭、大型複雜設備、工廠車間將徹底改變人類生產、生活的圖景。
  • 2019中國新網際網路企業·創新網際網路企業TOP100
    2019中國新網際網路企業·創新網際網路企業TOP100排名全稱備註1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抖音企業創新要放眼未來,更要立足當下。很多時候,如果自己所處的行業不成熟,基礎設施差得太遠,那自己的創業很容易成為炮灰。比如電商,如果在物流、網絡、硬體設施都不完善的時候就開始做,個體再努力都做不成。比如人工智慧,如果在大數據產業沒有發展的情況下做,就沒有大量的訓練數據,就無法進行深度學習。只有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的時候,企業才能做起來。企業要懂得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 缺乏核心技術 企業如何強勁「中國芯」?
    但是,李明不知道的是,這部所謂民族品牌手機裡,外殼、屏幕、電池、攝像頭雖然都產自本土,但它的「心臟」——晶片製造,卻並不掌握在這家國內生產企業手中。不止手機產品,類似的還有電視屏幕、汽車發動機這些核心硬體,往往也都是被中國製造企業們「拿來技術」二次加工。
  •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榜單揭曉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榜單揭曉更新時間:2018-07-27 16:05:00      7月27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發布會暨百強企業高峰論壇上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
  • 賽德陽光口腔挺進廣州,周彥恆教授親診
    賽德陽光口腔首席顧問專家周彥恆教授,是蜚聲世界的正畸界領軍人物。他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正畸科原主任,在北京大學耕耘近三十年。近年來,周彥恆教授不斷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口腔正畸人的聲音,他現在是世界正畸聯盟(WFO)唯一的華人執委,並擔任亞洲太平洋正畸學會(APOS)會長等國際組織的領導職務。
  • 中國電科:樹立企業技術創新核心價值觀
    會上,兵器工業、中國華能、中國遠洋海運、中國建築、國投公司、中交集團、保利集團、武漢郵科院等8家企業作了發言,中核集團等20家企業作了書面交流,介紹了他們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企國資系列重要論述過程中的體會和做法,在全面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的經驗。今天起,黨建網將其中的部分文章刊出,方便各界讀者學習交流。
  • 從「BAT」到「BATH」,中國網際網路的技術蛻變
    中國的網際網路標籤,從之前「BAT」到現在的「BATH」,不再是單純的看市值、用戶量、使用時長,而是更多關注企業的技術能力、對基礎產業改造力和影響力。今年的種種變化,讓國內網際網路不得不走出舒適區,承擔更多「科技強國」的先鋒角色。雖然會面臨很多困難,但我們應該慶幸這種變化的發生。
  • 中科院教授:上上下下身陷功利漩渦,「核心技術」何來?創新何來!
    談慶明,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如果再不從源頭上徹底整改,沒有「獨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核心技術」何來?創新何來?」 森根兄: 你的來信推薦我讀《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發表的一篇好文章「除了那些核心技術,我們還缺什麼?」。我也收到多位朋友轉給我這一文章,有的打上括號「深度好文」。我已經閱讀。
  • 彭波:用閱讀打發差旅途中的閒暇時光 領讀中國 悅讀貴陽
    《一路向前》《真北》《逆向管理》《格局》…… 泰康拜博口腔醫療集團貴州區總經理彭波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不少書,大多是商業大亨的自傳、管理學、成功學著作。" 我從中找到了解決工作難題的方法。"作為經營管理者,他需要不斷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