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戶是什麼?分戶為什麼這麼重要?
文:有料的小農、財經有料哥,編輯:小天
今天,小農要和各位農村居民朋友們分享和介紹一下,和大家的利益密切相關的"分戶"問題。
在我國土地分布最廣、擁有人口最多的並不是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長沙武漢鄭州這樣的大中城市,而是幅員廣袤的農村地區。
由於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當中的「多子多福」、「傳宗接代」思想和耕田需要男性勞動力等等原因,農村地區居民的生育率長期以來都是比城市居民更高。
特別是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期間,一個農村家庭如果只生育一兩個孩子算是少見的,有三四個孩子甚至更多的子女比較常見。
正所謂「樹大分杈、兒大分家」,子女眾多的大家大戶家庭,當子女成年後分戶就是一種常見的家庭和生活的需求。
平時所說的「分戶」,一般是指當子女長大成年、工作或者結婚成家之後,將自己的戶藉從父母的戶口當中獨立出去,自立一戶。
而戶籍管理制度中所指的分戶,是指一個家庭的各位成員雖然可能仍然共同居住在一處,但是主要的成員在經濟上已經獨立,可以分開生活或有工作證明的,這時候就可以申請分戶,另立一個新的戶籍檔案,通俗地說就是「重新弄多一個戶口本」。
分戶這項措施對於城市居民來說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小,但是對於農民朋友們來說就意義重大。
因為農村家庭成員人口比較多,因此農村家庭中也常見需要進行「分戶」的這個現象。
尤其是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宅基地一戶只能申請一處,然後農村居民可以在該地塊上建房居住生活,這也就是在農村俗稱為「一戶一宅」的政策。
除了分戶後能獲得更多的宅基地用於建造房子來改善生活質量以外,近年隨著「城鎮化」和土地流轉改革試點政策不斷鋪開推進,農村的土地也變得越來越值錢,尤其是靠近大中城市的城郊地區更加是寸土寸金。而由於「戶口」與分配的土地(宅基地)是緊緊地捆綁在一塊的,因此能不能分戶,就影響了農民能不能獲得宅基地的分配。
由此可見,如今能否和如何進行分戶,對於農民朋友們的利益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那麼,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分戶呢?如果在農村要辦理分戶又要注意什麼呢?小農最近就收到了不少讀者的留言,反映他們不知道怎麼辦理分戶,又或者在當地辦理分戶申請操作時遇到的流程障礙很多。
對於那些想辦理分戶的農村家庭們來說,為了充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小農建議大家還是要按照政策法規所規定的程序來申請,否則,最終受損害的很可能還是自己。
按照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和政策,要在農村申請「分戶」,除了要符合允許分戶的基本條件以外,在具體辦理分戶操作時農民朋友們請牢記住以下這三步流程,簡單地概括起來就是3個數字:「1、3、5」
具體來說就是要「有1本證」,「走3步程序」,同時必須「提交5種材料」。
一、有1本證
有1本證指的是必須帶上土地使用證或者房產證。
根據農村宅基地的「一戶一宅」的相關法律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且人均土地面積不得超過當地的規定標準。有了土地使用證或者房產證之後,才能根據房產地址填寫戶口簿的住址。
由於農村房產證也是農村裡的新事物,如果沒有房產證的,要先由一家人內部協商並且籤訂好分戶協議書,明確劃分了房屋權屬和老人贍養等相關事項後,再由居住地村委會出具分戶證明,這樣才能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房產分割手續。
這個就是「有1本證」。
二、走3步程序
辦理申請分戶操作,要走下面這三道程序,而且順序不要亂:
1、由分戶申請人填寫一份「分戶申請書」提交給當地村委會,經村委會同意後蓋章確認;
2、分戶申請人取得了當地村委會同意和蓋章確認後,要帶上本人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原件,以及土地證或者房產證(如有),然後去戶籍管理派出所提出分戶審核申請;
3、經當地派出所片警審核通過後並確認同意,農村居民才能最終辦理出新的戶口簿。
這個就是「走3步程序」。
三、提交5種材料
在分戶時,農村居民要提交5種基本材料,包括以下這些:
1、申請人的戶口簿和身份證原件;
2、獨立的房產證或者土地證(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配偶的);
3、若非本人申請,還需要申請人與移居人的關係證明(這份證明一般由當地村委會出具);
4、若涉及搬遷,還需要相關的搬遷安置證明;
5、有管轄權的派出所片警進行現場調查和溝通後所做出的核實意見。
這個就是「提交5份材料」。
今天小農就先介紹到這了,希望能夠幫助有需要的農村居民朋友們,也祝大家申請和辦理分戶的操作時一切順利。
支持三農鄉村振興,關注土地流轉改革政策。
要了解更多財經金融、投資經濟、銀行理財、股票證券、保險基金方面的知識內容和經驗分享,歡迎關注百家號:財經有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