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9歲登上央視舞臺,13歲通過竹笛考級10級,現正朝著「20歲前開一場竹笛獨奏音樂會、30歲前出一張獨奏專輯」的音樂目標奮進…這個勵志的孩子,先天性失明伴隨他已有16年,但在追逐音樂夢想的道路上,他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先天失明,竹笛陪伴童年時光
16年前的一天,李鑫出生在市中區白馬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當這個小生命在全家人的細心呵護下長到三個月大時,才發現不幸已經降臨這個家庭:醫院確診李鑫眼睛先天失明。
為了給李鑫治病,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掙錢,李鑫只能由在城區租房做生意的爺爺奶奶照顧。從成都到北京,李鑫的奶奶已記不清帶著孫子跑了多少家醫院,十多萬元的醫療費花去了,但李鑫始終看不見這個世界。
「所有的醫生都說,治不好了!」全家人心急如焚,但依舊沒有放棄,到處給李鑫尋找偏方,「孩子還這麼小,不能就看不到陽光啊!」在治療眼睛這條漫長的尋醫路上,李鑫的父母從來沒有放棄過,現在,李鑫仍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療,只希望有一天奇蹟能降臨到這個努力善良的音樂天使身上。
音樂天使,是周圍人對李鑫的一致認可。
李鑫嬰幼兒時期,爺爺奶奶忙著做滷菜生意,凌晨三點過就要起來。爺爺擔心李鑫睡醒後哭鬧吵到鄰居,就用播放器最小的音量播放自己喜愛的民歌給他聽。誰知,這一聽,李鑫就離不開音樂了。他哭鬧時,只要放上音樂,就會立即安靜下來,入神地聽音樂。
爺爺發現這一解決李鑫哭鬧的良方後,高興不已。從此,只要李鑫沒睡覺,爺爺奶奶就放電視音樂或者碟片給他聽。後來,怕夜裡吵著鄰居,就給李鑫買了MP3、擴音器,讓李鑫用耳機聽音樂。直到現在,李鑫課餘時間和晚上都有聽音樂的習慣。
李鑫6歲半時,一天下午,突然聽到二舅吹笛子,他很好奇,問二舅好不好吹。會吹一點笛子的二舅說好吹好學,就送了他一根笛子,並教他。
出乎意料的是,沒教幾遍,李鑫就能吹了,且能吹出舅舅教了幾遍的音樂。從此,李鑫喜歡上了竹笛,成天與竹笛為伴,把吹竹笛作為自己的夢想。為此,爺爺奶奶、舅舅趕忙打聽內江會吹笛子的老師。
很幸運!他們找到了擅長吹笛子的王志椿。王志椿也是一名殘疾人,見了好學可愛的盲童李鑫,馬上答應免費教他。
自此,李鑫開始跟著啟蒙老師王志椿學習竹笛的發音原理、指法的規範等。李鑫看不見,老師就先吹給他聽,教他背譜。因為李鑫從小受音樂薰陶,老師教起來比較輕鬆,李鑫學起來也比較快。老師講過一遍的理論、方法,他就能應用於實踐;老師吹過幾遍的曲子,他就能吹。一首新歌、新曲,他只要聽幾遍,就能熟練地吹奏出來,令人驚嘆不已。
天賦過人,九歲登上央視舞臺
2008年11月,奶奶將李鑫送到威遠縣特殊教育學校盲班學習,並拜該校教師、內江優秀青年盲人林健為師,主攻竹笛。平時,李鑫除了正常的上課時間,每天會用一個多小時練笛子。
2009年8月,酷愛吹笛子的李鑫聽說,內江有個由退休幹部職工組成的夕陽紅樂隊,每天上午都在大洲廣場練習,他便請啟蒙老師王志椿引薦參加學習。樂隊破格吸納李鑫為會員。大家見他勤奮好學,都很熱心地教他。
王德鳳、劉家薔、袁俐伶、羅碧琴等幾名隊員還送他笛子或擴音器。每到寒暑假和平時的休息時間,李鑫都會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堅持到此學習練習。樂隊老師們放曲子給他聽,教他音準、節奏,一曲曲地教他演奏、獨奏,使他破膽。在這裡,李鑫從學會吹第一支曲子《瀏陽河》,到能吹獨奏曲《揚鞭催馬運糧忙》《花兒與少年》《金色狂舞》《格桑拉》等樂曲,並且所有的歌曲,李鑫都能伴奏。
李鑫的進步
讓老師們讚不絕口
▼▼▼
2010年5月,8歲的李鑫參加了四川省第六屆中小學生優秀藝術人才大賽,獲得內江賽區橫笛專業小學一組一等獎;他參加四川省首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民樂比賽,成績優秀;
2011年6月,9歲的李鑫被推薦參加第七屆全國校園才藝選拔大賽四川賽區比賽,他的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榮獲小學一組民樂(竹笛)一等獎;
2011年8月,他參加了第七屆全國校園才藝選拔大賽總決賽。在3500名參賽選手中,李鑫是唯一一名殘疾人,但他的表現毫不遜色於其他選手,最終榮獲小學組民樂比賽二等獎。鑑於李鑫在《校園之歌大型電視文藝晚會》演員選拔過程中表演自然流暢、動聽悅耳,在所有參賽選手中出類拔萃而被大賽組委會推選為頒獎晚會演員,順利進入頒獎晚會排練基地,並參加頒獎晚會《康康舞曲》演出,在央視少兒頻道《青春中國校園之歌大型電視文藝晚會》的絢麗舞臺上秀出了精彩的自我…
平時,李鑫也總是積極參加市、區有關比賽活動,並獲得優異成績。
自強奮進,勇敢追夢人生出彩
在老師的指導下,李鑫學會了吹笛子、葫蘆絲,但他並不滿足於此。2012年,李鑫又拜國家二級演奏員、副教授孟慶元為師,勤學苦練拉二胡,他想「像孟爺爺那樣,樣樣都會」。
孟慶元很喜歡李鑫:「李鑫音樂天賦很好,對音樂有靈性,學習又刻苦,能吹八九級以上的高難度演奏曲,說明音樂潛力很大,很有發展前途。」
2012年9月,奶奶帶著10歲的李鑫離開威遠縣特殊教育學校,到成都特殊教育學校讀初中。
李鑫逐漸長大,夢想也越來越明確、遠大。他在威遠縣特殊教育學校學會了盲文、按摩,有了生存技能,但他的追求遠不止於此。他有音樂愛好和天賦,決心走音樂之路。
課餘時間,李鑫繼續向校內外老師學習樂器,「今後想讀音樂學院,當音樂家!」
從小,只要在街上聽說有乞討的,李鑫就會向奶奶要一元錢獻愛心,「今後想多掙點錢,感謝關心幫助過我的人、多幫助一些困難的人!」在成都讀書期間,李鑫每天課餘時間和節假日都會堅持練笛子,每天至少一個小時,多的時候5個小時左右。
李鑫的勤奮好學
讓他的竹笛演奏越來越專業
▼▼▼
2015年,李鑫竹笛考級通過了10級。
2016年9月開始,李鑫跟隨四川音樂學院竹笛專業教師(現竹笛專業副教授)石磊學習竹笛。
2016年11月,李鑫榮獲四川省第二屆殘疾人藝術節器樂組第一名,參賽曲目是石磊老師的《紅高粱敘事曲》,並以這首曲子參加了閉幕式演出。
2017年下半年,李鑫離開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到了四川省現代藝術學校讀高中,系統地學習練耳和樂理。
2019年即將到來,李鑫已經定下了他的新目標:20歲前開一場竹笛獨奏音樂會;30歲前出一張獨奏專輯,「不管專輯能不能賣出去,這至少是對多年學習的一個交代」。
在成都讀書期間,李鑫也幫助了一些有音樂夢想的竹笛愛好者,他不僅把自己多餘的竹笛無償送給他們,還經常給他們講解一些樂理知識,暢談人生夢想,鼓勵他們不要放棄音樂夢,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李鑫網上的唱吧裡,經常會有「李老師」這樣的稱呼出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這些觀點,激勵著李鑫。他說:上帝為我關上了一道門,也為我開啟了一扇窗。所以,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有音樂陪我,有笛子陪我感受這個世界。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有親人和社會各界的關愛,我一定要堅持不懈朝著音樂目標奮鬥,使夢想成真,使人生出彩!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
……
編這條稿子時
江小弟耳畔餘音迴旋不絕
成長的路上,都將經歷些困難
勵志的人生,總會開出美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