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上央視、13歲竹笛10級!雖然看不見世界,內江16歲「音樂神童」以...

2020-12-25 最內江

李鑫

9歲登上央視舞臺,13歲通過竹笛考級10級,現正朝著「20歲前開一場竹笛獨奏音樂會、30歲前出一張獨奏專輯」的音樂目標奮進…這個勵志的孩子,先天性失明伴隨他已有16年,但在追逐音樂夢想的道路上,他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先天失明,竹笛陪伴童年時光

16年前的一天,李鑫出生在市中區白馬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當這個小生命在全家人的細心呵護下長到三個月大時,才發現不幸已經降臨這個家庭:醫院確診李鑫眼睛先天失明。

為了給李鑫治病,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掙錢,李鑫只能由在城區租房做生意的爺爺奶奶照顧。從成都到北京,李鑫的奶奶已記不清帶著孫子跑了多少家醫院,十多萬元的醫療費花去了,但李鑫始終看不見這個世界。

「所有的醫生都說,治不好了!」全家人心急如焚,但依舊沒有放棄,到處給李鑫尋找偏方,「孩子還這麼小,不能就看不到陽光啊!」在治療眼睛這條漫長的尋醫路上,李鑫的父母從來沒有放棄過,現在,李鑫仍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療,只希望有一天奇蹟能降臨到這個努力善良的音樂天使身上。

音樂天使,是周圍人對李鑫的一致認可。

李鑫嬰幼兒時期,爺爺奶奶忙著做滷菜生意,凌晨三點過就要起來。爺爺擔心李鑫睡醒後哭鬧吵到鄰居,就用播放器最小的音量播放自己喜愛的民歌給他聽。誰知,這一聽,李鑫就離不開音樂了。他哭鬧時,只要放上音樂,就會立即安靜下來,入神地聽音樂。

爺爺發現這一解決李鑫哭鬧的良方後,高興不已。從此,只要李鑫沒睡覺,爺爺奶奶就放電視音樂或者碟片給他聽。後來,怕夜裡吵著鄰居,就給李鑫買了MP3、擴音器,讓李鑫用耳機聽音樂。直到現在,李鑫課餘時間和晚上都有聽音樂的習慣。

李鑫6歲半時,一天下午,突然聽到二舅吹笛子,他很好奇,問二舅好不好吹。會吹一點笛子的二舅說好吹好學,就送了他一根笛子,並教他。

出乎意料的是,沒教幾遍,李鑫就能吹了,且能吹出舅舅教了幾遍的音樂。從此,李鑫喜歡上了竹笛,成天與竹笛為伴,把吹竹笛作為自己的夢想。為此,爺爺奶奶、舅舅趕忙打聽內江會吹笛子的老師。

很幸運!他們找到了擅長吹笛子的王志椿。王志椿也是一名殘疾人,見了好學可愛的盲童李鑫,馬上答應免費教他。

自此,李鑫開始跟著啟蒙老師王志椿學習竹笛的發音原理、指法的規範等。李鑫看不見,老師就先吹給他聽,教他背譜。因為李鑫從小受音樂薰陶,老師教起來比較輕鬆,李鑫學起來也比較快。老師講過一遍的理論、方法,他就能應用於實踐;老師吹過幾遍的曲子,他就能吹。一首新歌、新曲,他只要聽幾遍,就能熟練地吹奏出來,令人驚嘆不已。

天賦過人,九歲登上央視舞臺

2008年11月,奶奶將李鑫送到威遠縣特殊教育學校盲班學習,並拜該校教師、內江優秀青年盲人林健為師,主攻竹笛。平時,李鑫除了正常的上課時間,每天會用一個多小時練笛子。

2009年8月,酷愛吹笛子的李鑫聽說,內江有個由退休幹部職工組成的夕陽紅樂隊,每天上午都在大洲廣場練習,他便請啟蒙老師王志椿引薦參加學習。樂隊破格吸納李鑫為會員。大家見他勤奮好學,都很熱心地教他。

王德鳳、劉家薔、袁俐伶、羅碧琴等幾名隊員還送他笛子或擴音器。每到寒暑假和平時的休息時間,李鑫都會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堅持到此學習練習。樂隊老師們放曲子給他聽,教他音準、節奏,一曲曲地教他演奏、獨奏,使他破膽。在這裡,李鑫從學會吹第一支曲子《瀏陽河》,到能吹獨奏曲《揚鞭催馬運糧忙》《花兒與少年》《金色狂舞》《格桑拉》等樂曲,並且所有的歌曲,李鑫都能伴奏。

李鑫的進步

讓老師們讚不絕口

▼▼▼

2010年5月,8歲的李鑫參加了四川省第六屆中小學生優秀藝術人才大賽,獲得內江賽區橫笛專業小學一組一等獎;他參加四川省首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民樂比賽,成績優秀;

2011年6月,9歲的李鑫被推薦參加第七屆全國校園才藝選拔大賽四川賽區比賽,他的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榮獲小學一組民樂(竹笛)一等獎;

2011年8月,他參加了第七屆全國校園才藝選拔大賽總決賽。在3500名參賽選手中,李鑫是唯一一名殘疾人,但他的表現毫不遜色於其他選手,最終榮獲小學組民樂比賽二等獎。鑑於李鑫在《校園之歌大型電視文藝晚會》演員選拔過程中表演自然流暢、動聽悅耳,在所有參賽選手中出類拔萃而被大賽組委會推選為頒獎晚會演員,順利進入頒獎晚會排練基地,並參加頒獎晚會《康康舞曲》演出,在央視少兒頻道《青春中國校園之歌大型電視文藝晚會》的絢麗舞臺上秀出了精彩的自我…

平時,李鑫也總是積極參加市、區有關比賽活動,並獲得優異成績。

自強奮進,勇敢追夢人生出彩

在老師的指導下,李鑫學會了吹笛子、葫蘆絲,但他並不滿足於此。2012年,李鑫又拜國家二級演奏員、副教授孟慶元為師,勤學苦練拉二胡,他想「像孟爺爺那樣,樣樣都會」。

孟慶元很喜歡李鑫:「李鑫音樂天賦很好,對音樂有靈性,學習又刻苦,能吹八九級以上的高難度演奏曲,說明音樂潛力很大,很有發展前途。」

2012年9月,奶奶帶著10歲的李鑫離開威遠縣特殊教育學校,到成都特殊教育學校讀初中。

李鑫逐漸長大,夢想也越來越明確、遠大。他在威遠縣特殊教育學校學會了盲文、按摩,有了生存技能,但他的追求遠不止於此。他有音樂愛好和天賦,決心走音樂之路。

課餘時間,李鑫繼續向校內外老師學習樂器,「今後想讀音樂學院,當音樂家!」

從小,只要在街上聽說有乞討的,李鑫就會向奶奶要一元錢獻愛心,「今後想多掙點錢,感謝關心幫助過我的人、多幫助一些困難的人!」在成都讀書期間,李鑫每天課餘時間和節假日都會堅持練笛子,每天至少一個小時,多的時候5個小時左右。

李鑫的勤奮好學

讓他的竹笛演奏越來越專業

▼▼▼

2015年,李鑫竹笛考級通過了10級。

2016年9月開始,李鑫跟隨四川音樂學院竹笛專業教師(現竹笛專業副教授)石磊學習竹笛。

2016年11月,李鑫榮獲四川省第二屆殘疾人藝術節器樂組第一名,參賽曲目是石磊老師的《紅高粱敘事曲》,並以這首曲子參加了閉幕式演出。

2017年下半年,李鑫離開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到了四川省現代藝術學校讀高中,系統地學習練耳和樂理。

2019年即將到來,李鑫已經定下了他的新目標:20歲前開一場竹笛獨奏音樂會;30歲前出一張獨奏專輯,「不管專輯能不能賣出去,這至少是對多年學習的一個交代」。

在成都讀書期間,李鑫也幫助了一些有音樂夢想的竹笛愛好者,他不僅把自己多餘的竹笛無償送給他們,還經常給他們講解一些樂理知識,暢談人生夢想,鼓勵他們不要放棄音樂夢,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李鑫網上的唱吧裡,經常會有「李老師」這樣的稱呼出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這些觀點,激勵著李鑫。他說:上帝為我關上了一道門,也為我開啟了一扇窗。所以,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有音樂陪我,有笛子陪我感受這個世界。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有親人和社會各界的關愛,我一定要堅持不懈朝著音樂目標奮鬥,使夢想成真,使人生出彩!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

……

編這條稿子時

江小弟耳畔餘音迴旋不絕

成長的路上,都將經歷些困難

勵志的人生,總會開出美麗的花

相關焦點

  • 「神童」的童年:4歲上私塾,10歲上大學,13歲回私塾任教
    神童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剛走了岑某諾,又來了張易文。不管各位家長包裝的神童多麼神奇,核心都是不能參加正規的教育體系,否則就無法體現出「神」的一面。13歲的張易文亦是如此。前段時間走紅的「16歲神童女孩」岑某諾——日均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
  • 13年了,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沈詩鈞,如今怎樣?
    下面,米醬分享這位9歲上大學,14歲碩士畢業,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沈詩鈞的故事,看看他13年後如今怎樣?2007年,9歲的沈詩鈞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學生,並將在5年內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沒想到,2009年9月年僅11歲的他便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當時該消息還轟動了教育界。
  • 神童養成記:5歲做微積分放鬆身心 13歲讀碩士
    他們有的從5歲開始就做微積分,有的13歲就攻讀碩士,有的甚至成為了世界最小的計算機專家,他們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神童又是如何養成的呢?   英5歲神童獲封世界最小計算機專家   來自英國中部城市考文垂的5歲男孩阿揚 庫雷希成為世界上年齡最小的計算機專家
  • 13年了,9歲上大學,14歲浸會大學碩士畢業的神童,如今怎樣
    神童自古就有,一般是指天賦異稟的兒童,如眾所周知的方仲永和曹操之子曹衝,他們都是自小聰明過人。近代也出現過許多神童,但是他們的成長也一直令人擔憂。因為很多神童年紀輕輕就開始上高中考大學,有的神童上大學後不能適應學習環境,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成問題,慢慢地就失去了往日光環,掛科退學了。
  • 那個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父母買房的「神童」,如今怎麼樣了
    」這個詞在現代社會並不少見,我們總是能在媒體上看到某某孩子年僅幾歲就做出了許多不凡的成就,比如什麼「10歲考上大學,15歲考上研究生,20歲博士畢業」等等之類的報導。歲讀研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嗎?他的事跡曾一度讓他在網絡上走紅,並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那麼,如今的他現狀如何?還記得那個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嗎?
  • 9歲高考,10歲上大學,那個號稱「神童」的女孩,現在怎樣了?
    10歲上大學的小女孩嗎?」,剛上完父親的私塾,對萬事懵懂的她,被自己的父親強拉著去參加高考,原本在「神童」光環的大肆宣揚下,大家都以為她會取得很好的成績。就這樣,年僅10歲的張易文被父親強行塞入滿是成年人的大學世界,而如今3年過去了,眾人不禁好奇,曾經號稱「神童」的張易文,現在怎麼樣了?
  • 河南女孩10歲上大學,13歲在父親私塾當助教,要複製20神童
    河南商丘女孩從未接受九年義務教育,4歲在父親開辦私塾讀書,10歲考上大學,13歲專科畢業。如今被父母安排在私塾當助教老師。該私塾負責人揚言要以同樣的方式去影響其他20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並承諾:「只要把5歲孩子送過來,9年後就能直接考大學」!
  • 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升級當父母以後都喜歡聽別人「誇孩子」,你家孩子是小神童,你家孩子真聰明,其實這本是客套話,但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小神童」,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10歲出頭就考上大學,20出頭已經博士畢業的案例,那麼這些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 4年過去了,那個9歲高考10歲上大學的「女神童」,現在怎樣了?
    年僅9歲的張易文,在父親的陪伴下走入高考考場。 成績出來後,172分的成績讓人大跌眼鏡。可父親卻不以為然,給她報了復讀班,突擊幾個月後又走上考場。 2017年,10歲的張易文通過單招,以352分的成績,考入商丘工學院(專科三年制)。
  • 河南9歲高考,10歲上大學的女孩,撕開了神童最後一塊遮羞布
    16年的高考考場,結果成績出來後,只有172分。這一年,註定是不平凡的歲月,10歲上大學的消息驚動了媒體,總是有很多記者受在校門外,想要挖掘出這個「神童」背後超越同齡人八年的秘密。在張易文父親的培訓班裡,他拿著自己的女兒10歲上大學當作活招牌,也常常帶著張易文來這裡,父親會以她的口吻告訴一連稚嫩的學生,說:文文姐姐希望你們明年就能考上大學,和她做同校同學。
  • 10歲高考16歲讀博,強迫父母北京買房,昔日神童「原形畢露」了?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吧,尤其在這個看學歷的時代,家長們都希望小孩能上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所以從小就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培養各種興趣,只為他們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規律的。
  • 10歲上大學、13歲成助教,「神童」與非法辦學,到底怎麼了?
    從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正式成立,全國範圍內的那些超越年齡的神童、天才們,也有了更加廣為人知的渠道與方法,像第一屆少年班的成員,其中的寧鉑、謝彥波等人都是全國知名,不僅學生時代引人注目,在踏入社會後,更是成為大眾的焦點,直至他們年歲逐漸變大,而有更多的神童們出現,分散了大眾的注意力。
  • 那個9歲參加高考,10歲上大學的女孩,不過裹著神童的一層遮羞布
    神童"神"的只是在學習方面的能力,但是在生活中,在情商方面卻並不一定,比如說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名噪一時的"三大神童",寧鉑、謝彥波、幹政。 寧鉑13歲就跟副總統下棋,13歲就破格進入大學,最後的結果卻是剃度出家;謝彥波18讀博,直接在普林斯頓大學跟著諾獎得主安德森進行學習,最後的結果卻是當了一個普通教師;幹政2歲能背
  • 13歲研究生,16歲成博士,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現狀如何
    自古以來,中國都不缺少神童,然而,很多神童卻在成長期間,最終成為了一個普通人,與小時候所獲得的名聲完全不符。在十幾年前,有一個神童的名聲享譽大江南北,他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小的博士生,而且至今無人打破,他的名字叫做張炘煬。
  • 10歲考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活成了他想要的樣子嗎
    2005年,張炘煬參加高考,並以高達505分的成績考上大學,13歲考上碩士,16歲讀博。是,這成績確實不算高,只不過,你回想一下,10歲的時候你在幹嘛?高考前,張炘煬只是附近有名的神童;高考後,他成了聞名全國的超級天才、神童。「10歲參加高考」「年齡最小大學生」這些光環只不過是張神童輝煌人生中的一兩個閃光點。10歲上大學,四年的大學課程,他三年就修完了。
  • 女孩10歲上大學13歲私塾任教,真「神童」還是過度「消費」?
    引言近日,來自河南商丘的女生張易文,年僅13歲就已大學畢業回父親的私塾當助教引發網友熱議。回看張易文的履歷確實非同凡響,從4歲開始父親就讓她在自己辦的私塾讀書,9歲首次參加高考,10歲重新複習4個月再次參加高考被商丘工學院專科錄取,今年7月份已在該校畢業,目前回私塾任教,而她負責教學的20名孩子也是同她之前一樣接受「超前教育」。
  • 「超級學霸」9歲參加高考、13歲讀研究生、16歲讀博士
    圖片來源網絡「超級學霸」9歲參加高考、13歲考入研究生、16歲讀博士1995年,張炘煬出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圖片來源網絡初一初二還好好念,但到了初三,就開始回家自學半年,半年後的這一位神童,直接上了當地高中的高三,此時的他年齡才9歲,同齡人都還在讀小學4年級的時候,他卻參加了高考,高考成績出來以後
  • 河南女孩張易文:9歲高考,10歲上大學,人造「神童」現在如何?
    而在我們大部分人的認知中,7歲上小學一年級,12歲上初中,15歲上高中,18歲則參加高考,步入大學生活,當然在現實中並不是這樣嚴格按照年齡進行的,但在大體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可在河南,卻有這樣一個女孩,10歲就考上了大學。
  • 13歲「神童」上清華的教育密碼在哪裡?(上)
    13歲「神童」上清華的教育密碼在哪裡?《羊城晚報》以「13歲『神童』考上清華,母親稱並不特別」為題報導了,一個名字叫範書愷男孩子,他出生於是1999年12月24日,可是他卻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因家庭良好教育,13歲進入清華大學,他不是特長生,而是通過參加普通高考被錄取的。
  • 號稱神童的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後,在美國當教授
    大多數人在9歲的時候應該都在上小學二、三年級,而18歲的時候正從高中邁入大學,然而,卻有這樣一個人,他的9歲和18歲和普通人完全不同。9歲的他已經開啟了大學生活,18歲的他更是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這個人就是神童沈詩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