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材介紹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材介紹

2017-08-28 來源:教育部

編寫組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充分吸收十多年來品德課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經驗,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為中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始終。

  一、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原則

  (一)價值觀引領,貫穿始終

  依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法治等主題教育,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引導學生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二)主題式編排,生活化取材

  以生活主題的方式整合和編排學習內容,圍繞主題選擇知識、創設情境,將學習內容有機融入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領域、日漸形成的社會關係和逐步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展開思維、體驗情感、付諸行動。

  (三)開放性設計,知行合一

  通過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設計,搭建教與學的腳手架,引領道德與法治學習方式方法的革新,更多採用調查研究、參觀訪問、討論辨析、交流分享等,讓學生在綜合性、生成性的活動中,積極表達,善於思考,師生互動,學會方法。

  二、道德與法治教材的體系結構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共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我的健康成長、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社區與公共生活、我們的國家生活、我們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採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共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在教材呈現方式上,遵循如下邏輯結構:一是經驗導入——設置情境或活動導入,與較為典型的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繫;二是聚焦主題,正面陳述有一定知識支撐的觀點、原則;三是揭示矛盾、深入分析,並有相關行動方法的指導。

  三、道德與法治教材主題教育的落實情況

  《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加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治教育、國家主權意識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主題內容,並專門設置了中國夢、總體國家安全觀等專題。

  (一)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

  介紹了傳統節日、民歌民謠、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輝煌科技成就等內容,小學階段通過春節、清明節等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和傳統禮儀,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和感受力。初中階段在不同類型活動中引用、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觀念、人物、故事等,以此引導學生感受自身成長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增強文化自信。

  (二)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

  重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珍視祖國的歷史。例如,通過升國旗、唱國歌等生活細節以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又如,選取近現代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史實,講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領袖,建黨、建軍和建國等重大革命事件,邱少雲、雷鋒等典型英雄人物,突出「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三)在法治教育方面

  有機融入法治知識,注重培養法治意識,根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把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其他冊次教材結合相關內容分散嵌入,確保法治教育貫穿始終、全程不斷線。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

(責任編輯:忠建豐)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全用統編教材
    教育部明確,義務教育國家課程各學科使用《2020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中的教材,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全部使用統編教材。中小學教材中不得夾帶任何商業廣告或教學輔助資料的連結網址、二維碼等信息。在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上,教育部要求,義務教育國家課程各學科使用《2020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中的教材。
  • 教育部介紹義務教育三科教材有關情況
    按照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制度的安排,每個月的下旬會召開一場新聞發布會,作為例行新聞發布會,所以今天這場也是我們8月份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向大家發布和介紹的是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一項工作,即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三科教材,也就是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這三科教材,將於今年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所以今天我們請到了多位重量級嘉賓,來聯合向大家發布和介紹這項工作。
  • 上海市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以迎接上海解放55周年、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活動,以及全國「公民道德日」和「民族精神教育月」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  制定《上海中小學德育工作評估指標》,探索思想道德教育新機制。開展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道德建設調研和道德教育論壇,抓住思想道德教育的薄弱環節,全方位推進學校道德教育。
  • 教育督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兩次會議的精神,不斷強化政府行為,認真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大「兩免一補」扶持力度,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兩基」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 河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強化縣級政府的管理責任,核定教師編制,確保教師工資按時發放。(2)繼續把「普九」和「掃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3)採取切實措施,完成普通高中40萬人招生任務。(4)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完成中等職業學校35萬人招生任務、初中畢業後一年職業培訓20萬人及其他各項職業技術培訓任務。(5)全面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切實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 青島新學期中小學教材有變化 品德課更名道德與法治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1日,青島市教育局發布今秋新學期中小學教材有關通知,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中小學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對新學期充滿新的期待。
  • 教育部:2021年將全面啟動義務教育全學科教材修訂工作
    24日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實現了普通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統審統用。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實現了普通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的統編統審統用。田慧生說:「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實現了所有年級的『全覆蓋』。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蓋20個省(區、市),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教育部:民法典納入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課程體系
    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將民法典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的建議,教育部在公開回覆中明確,202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公布後,教育部立即組織教材編寫組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系統落實民法典的有關內容。
  • 四川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日元貸款高校人才項目正式啟動,義大利政府「職業教育項目」經國家正式批覆立項並開始實施,英國政府與世界銀行「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項目」有望通過外方最後評估,上述三個項目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9115萬美元。此外,積極爭取的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貸款和奧地利政府貸款也將於近期列入國家利用外資的總體計劃。「銀校合作」取得新進展,全省省屬高校國內銀行貸款額達20億元。
  • 湖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材開發取得了新的進展,開發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品位和湖南特色的精品教材,新課標教材《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在全國22個省市廣泛使用,受到普遍歡迎;成人教育統編教材共5科11本,填補了全國高校沒有成人教育特色的統編教材的空白。史志研究樹立了新的品牌,掛靠省教科院的省教育廳史志辦被評為全國史志工作先進單位。省教科院院刊《當代教育論壇》被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為核心教育期刊。
  • 廣東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進一步完善了「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制,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辦學局面。基礎教育「減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加強了中小學教學用書的管理,對2000學年度中小學教學用書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和審查,取消的小學用書佔小學選用教材的20%,取消的中學用書佔中學選用教材的14%。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教材多樣化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 教育部11問答詳解義務教育三科新教材
    教育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教材局局長鄭富芝,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長申繼亮出席發布會,介紹義務教育三科教材有關情況。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日前,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小編帶大家一覽!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將民法典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和高中《思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將民法典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的建議,教育部在公開回覆中明確,202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公布後,教育部立即組織教材編寫組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義務教育
  • 青海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認真研究實現「兩基」地區存在的突出困難,加強「兩基」複查,鞏固「兩基」成果;深入開展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調研,加強薄弱中小學改造建設;核定農牧區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收費管理辦法,並著手研究稅費改革後如何保證農牧區義務教育的投入,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積極穩妥地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擴大課改試點範圍。
  • 教育部預計明年啟動義務教育所有學科教材修訂
    24日,教育部就「十三五」期間教材建設工作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介紹,「十三五」期間,1到12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和歷史三科教材的統編統審工作全部完成,對其他學科教材的修訂完善也在加緊推進,預計明年啟動義務教育所有學科教材的修訂工作,完善新的教材體系。
  • 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又增三語種版本
    為進一步深化我國與越來越多非英語國家的教育合作與交流,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推出了法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三個語種版本,即日起上線試運行。至此,加上去年上線的德語、日語、俄語版本,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已形成以英文版為主、6個語種為輔的外文網站群。
  • 教育部:中小學教材不得夾帶商業廣告或教輔資料網址、二維碼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
  • 教育收費政策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根據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下發的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級中學和高等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和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下發的有關學校收費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規定:  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應交納雜費,到非戶籍所在地借讀的學生應交納借讀費,在學校住宿的學生應交納住宿費。
  • 貴州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經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同意,2001年6月,榕江民族師範學校由黔東南州政府移交榕江縣政府改辦縣級民族高中;12月天柱民族師範學校由黔東南州政府移交天柱縣人民政府改辦縣級民族高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通知》,對全省各地(州、市)各部門提出了學習宣傳和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工作要求。
  • 甘肅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紮實推進素質教育。(3)加大「兩基」攻堅力度,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4)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5)穩步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6)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加強民族地區人才培養。(7)統籌兼顧,不斷提高教育整體發展水平。(8)不斷深化改革,進一步增強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