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依黃荊山,北望大別山,西塞山將迎來大發展…

2020-12-25 騰訊網

鄂東資訊通

黃石、鄂州(花湖)、黃岡最有用的信息平臺!

西塞山區

位於長江中遊南岸

背依黃荊山,北望大別山

西接武漢,東連九江

自古為長江中遊

第一要塞和交通樞紐

▲長江與磁湖交相輝映的西塞風光

西塞山區是黃石的城市之根,河口鎮石龍頭舊石器遺址距今28.4萬年,是迄今為止黃石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蹟,印證這裡是長江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漢代到清末,先後設置章山城、黃石城、道士洑鎮、石灰窯鎮和一郡兩縣治所,是名揚遐邇的重要商貿城鎮和通商口岸。西塞山區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中國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大冶鐵廠)在這裡創辦,中國最早的水泥廠之一華記水泥(現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這裡落地,湖北省第一條鐵路在這裡連通。青銅故裡、鋼鐵搖藍、水泥故鄉、煤炭基地,這些響噹噹的稱號西塞山區當之無愧。歷經70年的艱苦奮鬥和創業創新,西塞山區形成新材料、智能裝備和生產性服務業等主導產業,年工業產值330餘億元。擁有新冶鋼、華新水泥、十五冶、西塞山電廠、振華化學等知名企業。

振華公司工人正在倉庫作業

西塞山區風光綺麗,人文薈萃。群山綿延橫亙,江湖縱橫交錯,田園碧波萬頃,天然造就巨幅絕美的山水畫卷。張志和的《漁歌子》中外傳唱,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千古留名。

1953年至1958年,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兩次視察新冶鋼公司(原大冶鋼廠),要求黃石「辦大辦好」企業,建設美麗幸福家園。勤勞的西塞山人不能忘記,也不敢忘記主席的殷切希望。

西塞山區,區位優勢明顯,是地處長江經濟帶上的節點城市——黃石的沿江主力城區,伴隨著祖國前進的步伐,西塞山區激蕩起揚鞭催馬的澎湃力量,搶抓時代機遇,在不斷求索中升華。

舉目已覺千山綠,宜趁東風馬蹄疾。一路篳路藍縷,一路砥礪奮進,不斷轉型跨越,不負韶華鏗鏘綻放,不斷迎來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

2020年,註定是西塞山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奮勇爭先的一年。西塞山區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緊扣黃石「五城」目標,持續推進「五大轉型」,讓悠久的歷史文化,深厚的工業基礎,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西塞山區走向富強和美的動力源泉。

▲西塞山磁湖南岸風光

01

下足繡花功夫 打造秀美街區

18日,江水退後,通往江灘公園的閘門已經打開,中窯江灘公園、快活嶺小區新建好的口袋公園頓時變得熱鬧了,成了市民白天看江景,晚上休閒散步納涼的好地方。

快活嶺小區在中窯和一門之間,長江邊的一塊山嶺上建有10棟居民樓,現住431戶1100多人。以前,小區裡的雜物隨意堆放,雜草叢生,垃圾成堆,擋土牆成危牆,居民生活汙水直排長江,是長江邊的一塊「傷疤」。

如今的快活嶺小區,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面而來。西塞山區建設局工程師邵恆介紹,2019年10月,沿江小區改造項目拉開帷幕,歷時半年多的工期,現在改造工程已近尾聲。從汙水、雨水管網分流改造,小區綠化、道路修補刷黑、外牆立麵粉刷到保護文化遺址和環境整治,處處用心打造一個充滿新氣象的宜居沿江小區。

負責快活嶺小區改造的區建設局工程師邵恆說,該小區改造結合漢冶萍文化,為小區整體做了一些仿古設計,突出文化內涵。廣場用花崗巖鋪的地,沿江休閒步道是用防腐木鋪的,臨江的圍欄是用草白玉砌成的,以前的臭水溝做成了400平方米的花壇,垃圾堆變成了800平方米的停車場。綠化帶、景觀路燈、背景牆、仿古石拱橋、漢冶萍界碑、彩色小木屋,江中來往的船隻,不只是一幅簡單的美景圖,而是賦予了獨特的文化意蘊,有了詩意和遠方。

快活嶺小區以前是怎樣的一番境況呢?居民陳晨說,旁邊的空地垃圾堆成山,晴天是灰,雨天是泥,到了夜晚,小區臨江樓房前的空地,喧鬧的夜市吵得居民睡不著覺。

快活嶺小區能有今天,得益於西塞山區正在強力推行的老舊小區改造——「金灣工程」。西塞山區因礦而興、因企而建,是全市面積最大的老工礦城區。特別是「灣子」多,山路十八彎。從李家坊到道士洑沿黃荊山脈20公裡山腳、山衝內,依次分布著胡家灣、中窯灣、黃思灣等十幾個「灣子」,人口佔全區60%以上。房屋依山沿港而建,單位用房、商品房、自建民房交叉錯落,密度高、布局亂。多數「灣子」只有一條「斷頭路」進出,水電路氣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全,居民生活極為不便。

經統計,全區現有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120個,涉及房屋1051棟、住戶49438戶,佔全區總戶數的56%。全區自建民房住戶有88201戶,建築面積360多萬平方米。其中,上世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屋有600多棟,建築面積240多萬平方米,佔老舊小區50%以上。許多老舊小區是原冶鋼、華新、工礦集團等廠礦企業的職工宿舍區,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田園社區則是享受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安全和舒適的典範。

「田家墩最有說服力,今年夏季的洪水比1998年還大,但是田家墩小區的居民能正常出行,可是1998年,這裡成了一片澤國。」田園社區副主任樂永紅說,社區以原大冶鋼廠職工宿舍樓為主,主要是小區改造時,將雨水、汙水管網進行分流,雨水管網寬而且通暢,才能讓雨水及時排到冶鋼排洪港。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都來自於西塞山區委、區政府敢搶敢拼、敢為人先。西塞山區抓住國家改造老舊小區的政策機遇,去年爭取5323萬元的中央專項資金,今年又有1.55億元進帳,佔全市爭取中央預算資金的41.56%,排名全市第一。該區將投入2.6億元,全面啟動81個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怎麼改造?該區提出,圍繞安全、舒適、便捷、宜居的核心理念,與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結合起來。既要解決現實問題,改造硬體設施,還要完善管理。堅持「連點、成線、聚片」,做到應改盡改、一個不漏,在全市打造若干個樣板小區、示範社區。

牧羊湖小區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該小區改造投入3850萬元,雨水和汙水管實現分流,光纖、電纜線入地,拆了17處違建,拓寬小區的路面,並且刷黑,今後消防車、救護車都可以開進來。房屋外牆刷真石漆,還要用水洗砂線條點綴,增加外牆美觀的效果。房前屋後移栽近4米高的桂花樹,還要做花架,種植攀爬植物,小區還要建兒童樂園、仿古文化長廊、口袋公園等。

西塞山區建設局副局長商子涵說,「金灣工程」和即將動工的18條排洪港「金港工程」是西塞山區一號民生工程,改造老舊小區,既要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又要保護城市風格特色。對黃思灣片區的老舊小區定位為原生態型,凸顯礦治風情建築風貌;對中心城區片,如大智路、澄月社區定位為提升型,凸顯新荊楚風建築風貌;對磁湖南岸片區定位舒適型,凸顯生態宜居建築風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目的是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讓西塞山區的城區環境更美,讓老百姓生活更舒適、更幸福!

02

用足優勢資源 打造產業新區

想發展,要致富,先修路。8月18日,省道315河口段工程順利開標,這條道路連接黃富公路和大棋路,從河口臨港產業新區穿過,全長2.3公裡,路基寬30米,設計為雙向通行的6車道,將於9月上旬開建,這是該新區「四縱四橫」中8條道路的一條縱線,也是河口臨港產業新區將開工的第3條道路。

河口臨港產業新區位於西塞山區河口鎮,緊鄰長江中遊億噸大港——黃石新港,處在黃石長江經濟帶的重要走廊,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涵蓋園區二港村、石龍頭村等5個村。河口臨港產業新區列入了黃石市級戰略,由西塞山區和市交通投資集團合作共建。

在今後3年,市交通投資集團每年保持10億元的投資規模,預計可以帶動相關投資約100個億以上,建成後將成為黃石沿江高端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

新區內將配套建設河口還建樓和一系列醫養綜合體、教育綜合體以及商業綜合體,並實施河口老街改造、河堤綠化提檔升級工程。

這些利好消息,對於36歲的河口鎮街區居民石建來說,讓他漂泊的心有了歸宿感。他20歲出去打工,目前在浙江紹興市做通訊器材生意,兩個孩子都在紹興上初中,一家4口人住在紹興,家裡還有一個老人,以往都是每年春節或重大節日才回家。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需要歸宿感。

石建說,在外做生意,看似風光,賺點錢太不容易了,孩子跟著一起受苦,老人也得不到照顧。想著將來新區的各種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他絲毫沒有猶豫,決定回黃石發展,今年「五一」回家,得知政府徵收自己的房屋,他也很支持,帶頭籤了拆遷協議。他家樓房有320平方米,他選擇置換的方式,可以分3套還建房,還拿到30萬元的貨幣補償,他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滿意,期待河口的發展越來越好,家鄉越來越美!

黃石河口臨港產業新區發展定位將緊緊圍繞「一年規拆改,兩年快起步,三年大變樣,五年成新區」的奮鬥目標。把新區打造成為全市產業發展新高地、西塞山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將新區建設成港城融合先行區、高端製造集聚區、綠色發展樣板區、體制創新示範區,為加快建設富強和美主力城區提供堅實支撐。

2020年,歷史賦予河口鎮發展的最好機遇。7月28日,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葛琳一行來西塞山區調研。西塞山工業園是2008年批准的省級工業園,目前,該園區現有企業300餘家,2019全區工業總值338.7億元,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0.35億元,佔GDP比重22.88%。其中,研發投入9.18億元,佔GDP比重4.17%,高於全國水平1.94個百分點。

在當日的匯報會上,區委書記朱宏偉說,西塞山工業園區緊盯高端智能製造特色產業領域,有綠創電子、浚山光電、材谷金帶新材料等一批中高端高新技術企業。不僅如此,還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建成全市首個由區級政府主導建設的產業研究院——黃石科創模具技術研究院,目前已正式投入運營。通過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掃零」工程,建成科技創新平臺28個,其中,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省級科研平臺7個以及省級院士工作站2個,市級科研平臺12個以及專家工作站2個、省級孵化平臺2個。

該區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給予「真金白銀」獎勵。2019年,新冶鋼「高品質特殊鋼綠色高效電渣重熔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讓西塞山區在科技方面拔得頭籌,榮獲「湖北省科技創新先進縣(市、區)」稱號。2020年,該區再獲「湖北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良好區」稱號並獲獎勵20萬元。支持龍頭企業工業技改,新冶鋼110億元的技改工程,鼓勵西塞山電廠、振華化學等企業向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方向發展。

03

鼓足奮鬥幹勁 打造最美城區

西塞山區街區房屋沿黃荊山山脈錯落布局,黃荊山風景秀麗,是一座天然的氧吧,讓身在西塞山區的人民享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黃荊山位於長江中遊南岸,東西綿延25千米,黃荊山面積70平方公裡,由西南向東北蜿蜒而行24公裡,400餘座山峰聳立,境內最高峰海拔448.9米,森林覆蓋率達97.5%,為天然大氧吧。主要有三大風景區:飛雲景區、月亮山景區、橫山景區。這裡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景色萬千。這裡有峽谷、瀑布、溪流、奇石、古樹、溫泉自然天成。黃荊山有野生植物3000多種,還有野兔、野豬、野山羊等動物常年在山間活躍。

區文旅局副局長呂建英說,西塞山區境內有西塞山風景區、黃荊山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沿江文化遊遊風光帶、西塞神舟特色文化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牯牛洲溼地公園、夏浴湖水鄉生態體驗區、涼山水庫水鄉生態體驗區、民俗風情度假村等,這些都是市民旅遊休閒的好地方,是黃石消費的增長極。

西塞山風景區為國家3A景區,佔地面積49.5公頃,主峰海176.4米,此山聳立江中,陡峭壁立,危峰突兀,猶如雄踞挺立的關塞,故名西塞山。集中關隘、古戰場、古美景、古文化、古墓葬、古城鎮於一體,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令世人矚目,許多外地人慕名前來參觀旅遊。

區長晏勇說,從華新水泥開始一直到胡家灣、李家坊地塊,開發面積2100畝,這是商業開發區域,與黃荊山旅遊項目配套開發,兩者相得益彰,總投資260億元,市政府與卓爾控股集團籤定戰略合作協議。山上、山下一起建,山下先建李家坊橋兩側,大約550畝地,建成智慧新城。這裡建成後將成為全市高端商務和未來城市的標杆示範區,功能非常豐富。未來的二期項目還將建一個七星級的礦坑酒店,這將成為黃石城市發展的亮點。

好山好水還需要好項目,好項目還要有好的營商環境,才能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湖北浩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由於貨款不能及時收回,一度導致企業經營運轉舉步維艱。區金融辦得知浩運為資金所困,及時聯繫銀行與其融資對接,通過綠色通道完成貸款審批,在一周內實現貸款投放500萬元,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浩運在疫後恢復生產勢頭良好,今年有望實現跨越式增長。

「領導勇擔當,部門很給力,有錢就是糧,我的公司有救了!」浩運公司老總袁躍明激動地說,「西塞山區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好,浩運有奔頭了!」

黃石法姆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塞山區從南京招商引資來的一家醫藥企業,2016年開始投產。為了讓該公司做大做強,區金融辦多次與長江證券對接,使法姆藥業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成功登陸武漢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成為掛牌公司後,由於經營狀況較好,多次被投資機構看中。

西塞山區金融辦主任阮璟說,法姆藥業已成長為一家現代化醫藥企業,目前,在該辦的主導下,該公司已與長江證券籤訂新三板掛牌輔導協議,準備由四板升格登陸三板市場。未來幾年,在完成淨利潤目標的情況下,法姆藥業還有希望拿到登陸A股主板市場的通行證,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走資本市場,為企業更好的融資打通渠道!湖北振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能夠收購我國鉻鹽第二大企業——國企重慶民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就是因為振華化學是一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企業,有撬動槓桿的融資能力。

來自區金融辦的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我市各金融機構為該區168家工業、商貿、服務類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貸款5.59億元。

區委書記朱宏偉指出,今年是十分特殊、極不平常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西塞山區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埋頭苦幹,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奮力譜寫西塞山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相關焦點

  • 黃荊山上又多了一條登山步道
    好消息  好消息  好消息  黃荊山登山健身步道下陸段已經完工  黃石人又多了一處休閒好去處  彭家塹下山路非常陡峭  黃荊山健身登山步道下陸段全長6.6公裡,位於黃荊山北麓,北臨沿湖路、西臨發展大道、東臨李家坊隧道、南臨黃金山開發區。
  • 大別山精神的深刻內涵
    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別山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僕後繼,革命鬥爭不斷、革命火種不滅,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蹟,孕育了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黨領導大別山軍民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決定了大別山精神的形成與發展,鑄就了大別山精神的豐富內涵。
  • 七十年間有大別——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紀實
    新華社武漢9月17日電  題:七十年間有大別——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徐海波、甘泉、陳諾  大別山,橫亙神州大地中央腹地,綿延千餘公裡,大別於南北。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是一座英雄的山,200多萬人民投身革命,近100萬人為國捐軀;建設、改革時期,大別山是一座奮鬥的山,昔日貧窮落後的大山溝,如今已是綠色發展的先行者。  英雄的山:血和淚的革命史
  • 大別山: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全文)
    大別山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相傳李白曾到此,登上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顧盼了南北二側的風光,感慨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山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中國霍山黃芽茶市」是農業部批准的全國兩大茶葉產地批發市場之一,將成為華東地區茶葉的集散中心。這裡也是藥材之鄉。中藥材 1460 多種,藥園面積 5 萬餘畝,是全國中醫中藥試點縣。其中,素有「軟黃金」之稱的人間仙草霍山石斛和斷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貴中藥材享譽海內外。大別山區盛產蠶桑。
  • 《鄧小平在重大歷史關頭》千裡躍進大別山
    面對愈益嚴酷的敵情,劉鄧冷靜地分析了敵我情況,認為敵人的兵力佔絕對優勢,且密集靠攏,向心合擊,難以捕捉戰機;而我根據地新建立,群眾尚未充分發動起來,中心區山高路陡,迴旋餘地狹窄,糧食困難,不便於大兵團寬大機動,不宜集中過多的部隊在大別山打大仗。基於此,劉鄧決心採取「避戰」分兵的方針。
  • 紮根大別山傳承革命精神
    「這裡是宋氏祠堂,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後,司令部就設在這裡。」82歲的宋春貴清楚地記得,是戰士們把「重建大別山根據地」「大別山是埋葬蔣家王朝的墳墓」等條幅掛滿整個村子,才讓村民們慢慢了解這支部隊、了解中國共產黨在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    時光追溯到70年前。1947年8月28日,渡過淮河進入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進入經扶縣新集(今新縣)境內。
  • 讓大別山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別山區為革命犧牲近百萬人,即使面臨再多艱險,付出再大代價,大別山軍民始終在實現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道路上不屈不撓、奮勇前行,在血與火中鑄就了28年紅旗不倒的歷史奇蹟。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各種矛盾與問題層出不窮。
  • 紅色大別山
    但為什麼叫「大別山」,大家知道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別山的來歷,關於大別山的來歷版本有很多種,但有種說法比較普遍,相傳當年李白登上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發現山南山北二側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讚嘆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而得名。
  • 未來將有大發展!黃石這裡要大變樣
    黃石這個地方真的即將要大!變!樣!了!西塞山臨港產業園項目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黃石「四區N園」取得新的發展和突破西塞山區濱江臨港,交通區位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建設西塞山臨港產業園是補齊城區發展短板、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的重要切入點是推動長江大保護、
  • 河南教育廳下達「振興大別山地區教育發展」通知,將改寫此地未來
    在今年11月17日的上午十點半左右,河南省教育廳下達了這麼一個通知,通知中,南陽市、信陽市和駐馬店市的教育局和各大高校為主要接收單位,旨在為振興和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教育發展的為主的一個支持意見。大別山地區大體範圍有朋友說,我們國家以前最窮的地方是雲貴川,而如今隨著經濟的發達,現在最窮的地方就是大別山地區了。
  • 大臨空大臨港發展「一盤棋」 黃石市構建新格局
    千百年來,依江的黃石繞不開「港口」。對黃石來說,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全面對接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形成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大交通、大物流、大開放格局是實現城市轉型的需要,更是湖北「一芯兩帶三區」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 大別山是否有別
    「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而得名。  大別山資源豐富,發展旅遊的資源條件優良。在今後的發展中,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關於挑戰  大別山旅遊發展的最大挑戰,除了交通和經濟條件之外,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地跨三省,統籌協調非常複雜,以及資源雷同,如何差異化等方面的事情。
  • 一座大別山,兩個天堂寨,一個在湖北是4A景區一個在安徽是5A景區
    綿延數百公裡,橫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大別山,可謂是家喻戶曉。尤其是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全國抗戰的序幕,讓我們對大別山多了一份敬重。大別山的地理位置,在抗戰時期可謂是相當之重要的,其西可眺望武漢,東邊可守南京,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也是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地理前提。時過進遷,當年關於大別山的「紅色記憶」,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 「大別山精神」芻議
    在這裡,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農民起義;中國共產黨創建後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黨領導的農民運動發展最早地區之一。有了這樣的歷史基因,就黨領導的武裝革命鬥爭發展而言,大別山的紅色歷史有四度輝煌,構成「大別山精神」得以存在的歷史基礎。
  • 大別山——特色美食旅遊,它的發展策略有哪些
    大別山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動植物物種資源面積大。純天然的山野菜,各種山珍野果稍作加工,便是美味佳餚。霍山石斛、百合、天麻、石耳、香菇等特色美食原料種植、採摘、食用歷史悠久,羅田板粟、甜柿和茯苓聞名遐邇,馳名中外。其次,大別山美食文化有特色。大別山居民性情豪爽,美食習俗淳樸,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飲食文化。
  • 繼大別山地區後,黃岡市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以前竟是最窮縣
    因而在許多的縣城在因為民俗文化類似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十分類似的程度上,選擇和那樣的縣城合拼,再同時獲得國家的許多 現行政策和支持,將鄰近2個縣城的兩者之間有優點的資源融合,促使她們的發展前景也是十分強勁,假如合拼後的新的城市可能有希望撤縣設市。
  • 一座大別山,情系鄂豫皖 三省記者重訪紅色熱土
    三家媒體的近20位記者,將奔赴河南、湖北、安徽紅色熱土,重溫大別山革命歷史,助飛大別山騰飛夢想。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北挽淮河,南瀕長江,俯瞰中原,自古有「得大別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大別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名山,著名的「黃麻起義」就發生在這裡,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的紅四方面軍也誕生於此。
  • 兩所高校進駐縣城,信陽教育迎來發展契機!
    緊接著,又有好消息傳來,2020年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江淮校區與羅山縣籤訂了合約,預計2021年9月初投入使用,預計招生超過一萬人。在信陽這錢熱土上,尤其是大別山振興計劃提出以後,信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尤其是信陽教育基礎紮實,一直在河南省內位於前列,所以信陽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到的吸引力,如今能夠吸引來像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分校這樣優秀的進入
  • 大別山的位置,有多重要?答:西望武漢,東守南京
    這裡,就是中國中部大山——大別山。之所以說是「大山」,是因為大別山地跨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東西綿延約380公裡,南北寬約175公裡,範圍非常廣闊,成為鄂豫皖交界處重要的一座山脈!熟悉大別山的朋友,或許都知道,大別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西望武漢,東守南京,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別山,在過去,曾經是重要的革命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