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真人秀節目《嶽野支路》,給這個寒冬帶去些許不凡之意。
著名的文藝女青年陳綺貞有一首代表作,叫《旅行的意義》,她用歌聲訴說關於旅行,關於離開與遺忘的點點滴滴。旅行,隨著時代的變化,蘊生出很多不同的意義。它可以是一場放鬆身心的解憂之旅,也可以是拷問靈魂的反思之行,甚至也可以說,會是足以改變人生態度的一段奇妙時光。
如今國內綜藝經過了幾輪洗牌之後,近期終於進入了沉浸式走心體驗。從《奇遇人生》這套在優酷平臺上播出的紀實真人秀《嶽野支路》,大家在遠赴異國他鄉、追求心靈之旅這件事上達成了共識。
這檔沒有流量明星,卻有專業嘉賓參與的真人秀,帶你踏上那片神秘的非洲土壤,重新找尋旅行的意義,所謂沉浸式體驗的精髓就是如此,都讓我們在各種情境中有不同的感悟分享,也非常難得的與大眾達到了情感共鳴。
如果說《奇遇人生》追求的是走向遠方灑脫文藝範的清新脫俗,那麼《嶽野支路》,所嚮往的就是對那狂野大自然的敬畏心態、對遠方自由的嚮往,以及對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肅然起敬。
《嶽野支路》第一季「非去不可,風行非洲」篇,共12集,如今已經將要播出完畢,簡單而言,就是觀眾跟著主持人的視角,探索非洲大陸。說起來簡單,但內容其實超越很多觀眾的想像。
熱愛旅行和冒險的人,對「谷嶽「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作為著名環球旅行探險家,谷嶽為人稱道的,除了他環遊世界的種種事跡,更多的是對待旅行的態度。從2009年搭車穿越歐亞大陸,到2011年自駕和騎行穿越南北美洲大陸,再到2016年騎行穿越俄羅斯的屍骨之路……
所以《嶽野支路》這檔節目,也是承襲谷嶽以往節目中所塑造的「真實體驗」標籤,通過「深度挖掘」非洲大陸上鮮為人知的真實人物和故事,呈現「平行視角」下所見的真實非洲現狀。其中包括,在南非和曾被鯊魚襲擊的倖存者一起去和大白鯊遊泳。在國家公園保護犀牛的女子護衛隊——「黑曼巴」的故事。在著名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上零距離與成千上萬的角馬共處等故事。
該節目腳踏實地的把重點放在了「真」和「人」上,「真」就是那些有溫度有力量的真人真事,比如在非洲這片土地上,傾盡所有保護犀牛的那些人,令人動容的人文關懷。還有皮特這個生活在貧民窟中的南非男生「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不好的出身和環境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節目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的記錄那些人和事,但實際上關注的,是這個地方的貧窮和飢餓,以及如何為這裡的孩子們創建一個更好的平臺。這便是人情,便是難能可貴的視角。
在這個綜藝滿天下的時代,多少年前就在喊出「內容為王」的梗,然而這麼多年來,觀眾究竟需要怎樣的內容?綜藝節目,無疑真的可以拉近觀眾與明星之間的距離,但拉近之後又能怎樣?這樣帶有極強粉絲向的節目,如今很多都已銷聲匿跡。因為時間長了,觀眾就會明白,看綜藝除了休閒之外,更希望在嘉賓(明星)的真實一面中,產生能讓自己感同身受的「共鳴」。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似乎對這樣的「內容」摸清了門路,不少節目都在努力的「去綜藝化」,而朝著「走心」方向發展,這就是《嶽野支路》的可貴之處。節目真誠,用狂野自然的獵奇屬性吸引觀眾,用真誠的人文關懷打動你我,盡全力去傳達一種「真實的共鳴」的精神,也為了喚醒當下的人們,喚醒那顆敢於追逐夢想的心。
執著追求夢想的人總是令人肅然起敬,不斷挖掘非洲大陸真實的人情故事,在這片有多危險就有多浪漫的陸地上,在解密的同時,亦在找回都市年輕人迷失的至真情感,從而讓我們產生共鳴之感,也帶來濃濃的治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