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腸鏡發現腸息肉怎麼辦?如何才能不讓腸息肉復發?看醫生怎麼說

2020-12-24 小方聊健康

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健康意識大大增強,做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腸鏡檢查的人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報告寫的「腸道息肉」診斷往往一臉茫然,心裡有很多疑問:什麼是腸息肉?是否意味著腸道腫瘤?如何避免復發?這裡不妨初步和大家一起看看腸息肉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腸息肉?

腸息肉就是我們腸道黏膜上一些因為各種原因發生的病變。通俗點來說,腸息肉就是在腸道上多了一些小顆粒或小東西。腸息肉分為良性和惡性,具體而言則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性息肉等等。

近些年來,腸息肉發病率也在慢慢增加,而且以男性居多。腸息肉的發病部位主要在結腸和直腸,一般分為兩種,即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一般情況下,腸息肉的治療方式有兩種:內鏡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內鏡治療是切除腸息肉的主要方法。但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並非所有腸息肉都需要切除,有些情況下,腸息肉切除之後,反而增生更多,但有時必須切除,切除後可以避免息肉增多或增生,從而避免復發。

有什麼方法不讓腸息肉復發?

腸息肉不一定都發展成腸癌,但腸癌大部分都由息肉發展而成!腸息肉即使被切除了,但還是存在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定期複查、儘量改善生活方式預防復發就顯得至關重要。

1.定期複查

一般而言,有腸息肉病史的患者,都應該做到定期複查。單發息肉切除、病理檢查證明是良性腸息肉的,開始每年只需檢查一次腸鏡,連續兩到三年複查顯示沒有復發,說明該患者腸息肉復發的概率較小,之後可以改為每五到十年查一次。對於術後病理提示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別上皮瘤變的息肉易復發和癌變,有條件者根據個體情況應更加密切地複查。

2.注意飲食

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少吃過甜、過鹹、過黏或過油膩的食物。特別需要注意,儘量避免過多吃畜類肉(紅肉),研究表明,紅肉吃得過多是腸癌誘因之一。

中醫學認為,可多食用具有健脾、化痰、除溼功效的食物,如白果、大棗、薏米、赤小豆、白蘿蔔、扁豆、蠶豆、洋蔥等。此外,應該要多攝入膳食纖維。如果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則不利於有害物質的排洩,增加腸息肉的發生率。

3.戒菸限酒

菸酒是公認的致癌物!長期大量飲酒、吸菸,可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腸息肉發生率。同時,多進行戶外活動,堅持體育鍛鍊,控制體重,有利於預防息肉和延緩息肉復發。

總之,不讓腸息肉復發難以完全避免,因此強調定期複查,可以及時幹預惡性息肉,避免其發展成腸癌。此外,通過注意飲食、少吃紅肉、戒菸限酒、多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腸息肉的發生和降低腸息肉復發概率。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焦點

  • 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不要掉以輕心
    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不要掉以輕心 腸癌現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腸癌的出現,並不是突然之間的,而是日積月累才形成的,據了解,95%的腸癌在最開始都是以息肉的形式存在,這讓人們不得不重視起來。什麼樣的腸息肉會癌變?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
  • 隱匿的死神——腫瘤性腸息肉
    1、腸息肉是腸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贅生物,分布於結直腸的各個部位,有單發性息肉、多發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腸息肉在中老年人群很常見,腸鏡檢出率可達10-30%。2、腸息肉大多並無症狀,有的表現為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一旦便血一定要做腸鏡檢查明確病因;多數息肉是因腹瀉、便秘等症狀就診查腸鏡檢查時附帶被發現。
  • 腸息肉、胃息肉、膽息肉、鼻息肉……切還是不切?
    腸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案例: 李先生48歲,前不久因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就到醫院做了個腸鏡檢查,結果顯示有一個7毫米的息肉,醫生建議可在內鏡下切除。這讓李先生很糾結,息肉一定要手術切除嗎?不切會癌變嗎?
  • 腸息肉會癌變嗎 腸息肉竟是這樣形成的
    腸息肉,好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腸息肉就是腸道上長了一些肉疙瘩。那麼好好的腸道為什麼就長了肉疙瘩呢?腸息肉會癌變麼?長了腸道息肉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腸道息肉腸道息肉通俗上說,就是腸道黏膜所隆起性的病變,簡單的說就是腸道上長了肉疙瘩。這其中包括腫瘤性的和非腫瘤性的病變。
  • 腸息肉也分「好壞」,要不要一刀切,醫生給了答案
    沒想到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腸道中長了息肉,醫生進一步給他做了腸鏡檢查,結果發現腸息肉已經變得不規則起來,並且表面滲血,屬於癌前病變的狀況,之後,老劉被確診為腸癌。 大腸息肉是大腸裡面黏膜層長出的凸起狀結構。
  • 為什麼會長腸息肉?預防腸息肉措施有哪些?
    為什麼會長腸息肉?腸息肉是腸黏膜過度增生形成凸入腸道的贅生物,根據病理分為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 肉、炎性及增生性息肉。腸息肉的腸鏡檢出率為10%~20%,其中腺瘤性息肉發病率約佔 70%,腺瘤性息肉是一種癌前病變,與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腸道為什麼會發生息肉,預防措施有哪些?
  • 腸息肉「拖」出來的腸癌,很致命!便便的4種變化,警惕腸息肉
    很多粉絲在問「體檢查出腸道息肉怎麼辦?會癌變嗎?」其實出現腸道息肉還是挺嚴重的,當腸道裡的良性息肉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就會在腸道裡越長越大,同時可能使整個息肉發生癌變,致使癌細胞擴散到腸壁,繼而將演變為腸癌。因此,為了降低腸癌發生的機率,提早對腸道裡的息肉進行幹預非常關鍵。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結腸息肉是因為腸黏膜長時間受到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增生,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當病情嚴重時才會出現間歇性便血或胸口悶脹。需了解結腸息肉相關的症狀,能快速做診斷和治療,防止發生癌變。所以適當的了解結腸息肉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結腸息肉的發生呢?
  • 腸息肉怎樣解決?中醫:不手術就能消除,還能防復發!
    腸息肉手術除了要承擔手術風險,在手術後也會復發,而如果不能及時消除,息肉也會有癌變的風險。因此如何消除息肉,如何讓「它」不復發,成為了關鍵。那麼,腸息肉究竟該怎樣解決?中醫:不手術就能消除息肉,還能防復發!
  • 不少人患腸息肉;切除後必須複查。究竟多久複查一次
    發現息肉後應及時予以切除,息肉切除後腸子上仍可能會長出新的息肉,到75~80歲才會逐漸停止;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長息肉。2.腸鏡下微創切除息肉創傷小恢復快,但大於1釐米的息肉切除術後特別是採用分片法切除後,息肉的殘端會復髮長出息肉,局部復發率可達10%~35%。
  • 這篇文章帶你全面了解腸息肉!
    有些人檢查會發現有腸道息肉,可能為單個或者多發者。很多人聽說,息肉可能變成腸癌。 究竟腸道息肉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呢?今天我給大家普及一下腸息肉的相關知識。
  • 體檢查出腸息肉怎麼辦?這三種要及時切除,拖久了容易惡變
    17歲的小柳最近腸胃老是不舒服,在朋友的建議下去做了腸鏡檢查,結果發現,他胃腸長了上千顆息肉。 更可怕的是,醫生說「這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腸息肉的症狀 預防腸息肉這麼做才對
    結腸息肉作為越來越常見的腸道疾病,大家對腸息肉有什麼了解呢?腸息肉的症狀有哪些呢?導致腸息肉的原因有什麼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腸息肉的症狀(1)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為便血、脫垂、腸道刺激症狀便血:無痛性便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息肉出血量較少,如果由於排糞時擠壓而使息肉脫落以及息肉體積大位置低,可發生較多量的出血。
  • 腸息肉和腸癌在症狀上有什麼區別?
    肉眼看是息肉,實際上卻是不同疾病,預後和治療也不一樣。從我做過的腸鏡經驗上看,除非長在比較靠近肛門口的直腸和乙狀結腸且比較大的息肉會有肛門異物感,便血之外,剩下幾乎所有的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除非長到巨大把腸腔給堵了才會有梗阻的症狀。
  • 體內有腸息肉,開始癌變時,大便或會出現這3個表現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大便出現異常也是非常危險的,有一部分人群在出現腸息肉時,可能身體不會出現症狀,腸息肉能和腸道和平共處,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在身體裡有一種腸息肉也被稱為腺瘤性息肉,癌變的風險很高,隨著時間的推移,腸息肉一旦出現癌變,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感。
  • 腸息肉切了就沒事了?並不是的,即使切了也會增加腸癌發病率
    腸鏡篩查可以降低癌症發生了和死亡率,因為腸鏡可以發現息肉,並且切除息肉。很多朋友去體檢的時候,都可能被發現有腸息肉,醫生可能會告訴你,腸息肉切掉了就沒事了,但實際上可能並不是這樣的。無柄鋸齒息肉好發於近端結腸,在腸鏡下,比較隱蔽而且平坦,容易漏診,做息肉切除的時候,也有可能無法完整切除,而有殘留。那麼在兩次腸鏡複查的間隙,無柄鋸齒息肉就可能發展為結腸癌。
  • 人的腸壁可長上萬個息肉?專家帶你認識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
    紅網時刻5月3日訊(通訊員 劉莉)前不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主任何恆正教授團隊,成功為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湘西患者張嬋(化名),在腹腔鏡下實施了全大腸切除加迴腸儲袋肛管吻合微創手術。術後三天,張嬋即恢復正常飲食,很快康復出院。
  • 這種「腸息肉」,萬萬切不得!
    所以一旦被發現,醫生都會建議予以切除。 但是有一種「息肉」,可千萬切不得。一旦不慎切掉,可能就攤上大事兒了…… 先看這個病例:很有迷惑性
  • 腸息肉「悄無聲息」變腸癌!該如何發現和預防?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今年59歲的劉大叔因大便不成形1個月到湖南旺旺醫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 胡文心主任在進行詳細病史詢問以及體格檢查後,建議劉大叔進行腸鏡檢查,了解腸道是否存在異常病變。
  • 體內長腸息肉,會出現哪些症狀?腸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
    現代生活中,很多人在飲食上喜歡重口味和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腸胃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引起腸道內息肉的產生。有些時候我們會在排便的時候出現腹痛,這可能就是腸道內的息肉造成的影響。很多人因為沒有注意腸道的健康,久而久之形成了腸息肉,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預防和發現腸息肉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