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健康意識大大增強,做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腸鏡檢查的人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報告寫的「腸道息肉」診斷往往一臉茫然,心裡有很多疑問:什麼是腸息肉?是否意味著腸道腫瘤?如何避免復發?這裡不妨初步和大家一起看看腸息肉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腸息肉?
腸息肉就是我們腸道黏膜上一些因為各種原因發生的病變。通俗點來說,腸息肉就是在腸道上多了一些小顆粒或小東西。腸息肉分為良性和惡性,具體而言則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性息肉等等。
近些年來,腸息肉發病率也在慢慢增加,而且以男性居多。腸息肉的發病部位主要在結腸和直腸,一般分為兩種,即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一般情況下,腸息肉的治療方式有兩種:內鏡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內鏡治療是切除腸息肉的主要方法。但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並非所有腸息肉都需要切除,有些情況下,腸息肉切除之後,反而增生更多,但有時必須切除,切除後可以避免息肉增多或增生,從而避免復發。
有什麼方法不讓腸息肉復發?
腸息肉不一定都發展成腸癌,但腸癌大部分都由息肉發展而成!腸息肉即使被切除了,但還是存在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定期複查、儘量改善生活方式預防復發就顯得至關重要。
1.定期複查
一般而言,有腸息肉病史的患者,都應該做到定期複查。單發息肉切除、病理檢查證明是良性腸息肉的,開始每年只需檢查一次腸鏡,連續兩到三年複查顯示沒有復發,說明該患者腸息肉復發的概率較小,之後可以改為每五到十年查一次。對於術後病理提示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別上皮瘤變的息肉易復發和癌變,有條件者根據個體情況應更加密切地複查。
2.注意飲食:
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少吃過甜、過鹹、過黏或過油膩的食物。特別需要注意,儘量避免過多吃畜類肉(紅肉),研究表明,紅肉吃得過多是腸癌誘因之一。
中醫學認為,可多食用具有健脾、化痰、除溼功效的食物,如白果、大棗、薏米、赤小豆、白蘿蔔、扁豆、蠶豆、洋蔥等。此外,應該要多攝入膳食纖維。如果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則不利於有害物質的排洩,增加腸息肉的發生率。
3.戒菸限酒:
菸酒是公認的致癌物!長期大量飲酒、吸菸,可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腸息肉發生率。同時,多進行戶外活動,堅持體育鍛鍊,控制體重,有利於預防息肉和延緩息肉復發。
總之,不讓腸息肉復發難以完全避免,因此強調定期複查,可以及時幹預惡性息肉,避免其發展成腸癌。此外,通過注意飲食、少吃紅肉、戒菸限酒、多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腸息肉的發生和降低腸息肉復發概率。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