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悄無聲息」變腸癌!該如何發現和預防?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2020-12-25 騰訊網

「為什麼我以前沒什麼症狀,一檢查就是腸癌呢?」劉大叔有這樣的困惑。

今年59歲的劉大叔因大便不成形1個月到湖南旺旺醫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

胡文心主任在進行詳細病史詢問以及體格檢查後,建議劉大叔進行腸鏡檢查,了解腸道是否存在異常病變。

劉大叔的腸鏡結果提示:結腸多發性息肉,於息肉處取組織送病理活檢,活檢報告提示:低分化腺癌,是分化程度較低、惡性程度較高的惡性腫瘤。

後於普通外科住院行腹腔鏡下腸癌根治手術。

術後恢復情況良好出院。

湖南旺旺醫院消化內科胡文心主任表示,多數結直腸息肉起病隱匿,臨床上可無任何症狀。

部分較大的息肉可引起大便次數增多便秘大便帶血不成形腹痛、甚至腸梗阻等症狀。

目前腸鏡檢查病理活檢是明確腸道病變的最佳檢查手段,病理活檢結果是確診的「金標準」

腸息肉的病理分型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幼年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類別。

其中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應警惕息肉癌變的可能。

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如便秘、異物、腸道炎症性病變等)、遺傳、基因突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高脂、高蛋白飲食、吸菸、酗酒、缺乏適量運動等)及年齡的增長等均可增加腸息肉的發病率。

哪些人群需引起警惕?

1、大便隱血陽性。

2、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

3、既往有腸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大便習慣及性狀的改變,如腹瀉、便秘、大便帶血等。

6、符合以下任意2項者: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報警信號。

當符合上述情況時,建議進行腸鏡檢查。

湖南旺旺醫院消化內科胡文心主任提醒您:避免進食過鹹、過辣、過熱、過冷、過期、變質食物。

加強體育鍛鍊,保持良好心態,生活規律,保持大便通暢。

出現不適症狀時儘早完善腸鏡檢查,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目前預防和治療腸息肉的有效方法。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旺旺醫院 消化內科 陳忱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焦點

  • 腸息肉會誘發腸癌嗎?腸道長出息肉身體有什麼症狀?如何預防?
    我們的腸道本來應該是光滑的,但是因為腸道息肉的出現,就會讓腸道變得不光滑,同時也會增加患腸道疾病的機率,對身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在發現自己的腸道有息肉之後,都會變得非常的慌張,擔心這些息肉會一步步惡化成腫瘤,造成腸癌,那麼腸道息肉真的會惡化成腸癌嗎?
  • 做腸鏡發現腸息肉怎麼辦?如何才能不讓腸息肉復發?看醫生怎麼說
    但是很多做了腸鏡檢查的人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報告寫的「腸道息肉」診斷往往一臉茫然,心裡有很多疑問:什麼是腸息肉?是否意味著腸道腫瘤?如何避免復發?這裡不妨初步和大家一起看看腸息肉的那些事兒。什麼是腸息肉?腸息肉就是我們腸道黏膜上一些因為各種原因發生的病變。
  • 腸息肉和腸癌在症狀上有什麼區別?
    腸息肉和腸癌在症狀上有什麼區別?單單通過症狀來鑑別腸息肉和腸癌,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所有的腸道疾病症狀都比較類似,如常見的便血,還有腹痛、便秘、腹瀉等排便習慣改變,如果是特殊類型的息肉(如絨毛狀腺瘤等)則會出現便頻、粘液便、排便不盡感等;如果出現在直腸內的息肉,還可以出現肛門墜脹不適感、裡急後重感等。以上這些都是腸息肉和腸癌早期的共同表現,想通過症狀做到發現早期腸癌,是不太切實際的。
  • 腸息肉「拖」出來的腸癌,很致命!便便的4種變化,警惕腸息肉
    很多粉絲在問「體檢查出腸道息肉怎麼辦?會癌變嗎?」其實出現腸道息肉還是挺嚴重的,當腸道裡的良性息肉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就會在腸道裡越長越大,同時可能使整個息肉發生癌變,致使癌細胞擴散到腸壁,繼而將演變為腸癌。因此,為了降低腸癌發生的機率,提早對腸道裡的息肉進行幹預非常關鍵。
  • 這篇文章帶你全面了解腸息肉!
    有些人檢查會發現有腸道息肉,可能為單個或者多發者。很多人聽說,息肉可能變成腸癌。 究竟腸道息肉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呢?今天我給大家普及一下腸息肉的相關知識。
  • 腸癌高發,哪些不良習慣容易導致腸癌?又該如何預防腸癌呢?
    手術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達40%~60%,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開展規範化的手術治療仍是提高大腸癌療效的關鍵。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腸癌的發生呢?3、患有結腸息肉結腸癌發病率是無結腸息肉患者的5倍。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瘤,結腸癌的癌變的發生率更高。這也是屬於結腸癌的病因的重要因素。
  • 3個問題深入了解「腸息肉」,做好預防,早發現,及早調治防癌變
    近來,老李焦慮了,因為同事做了個檢查發現了腸息肉,一打聽,竟是腸癌的「種子」,搞得老李也挺緊張焦慮的,害怕自己也中招,要不要也去檢查一下?其實,關於腸息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是腸息肉?到底要不要檢查一下?腸息肉肉有什麼症狀表現嗎?
  • 為什麼會長腸息肉?預防腸息肉措施有哪些?
    腸息肉的腸鏡檢出率為10%~20%,其中腺瘤性息肉發病率約佔 70%,腺瘤性息肉是一種癌前病變,與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腸道為什麼會發生息肉,預防措施有哪些?1、遺傳因素: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一般認為,腸息肉的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最常見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經典的患者從十幾歲就開始長息肉,腸子裡面有成千上百的息肉,如果不治療,這些息肉百分之百會癌變。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
  • 腸息肉到腸癌,只需要4步!鄭重提醒:這些大便「異常」別忽視
    若是發現腸子裡有息肉,請割掉它,腸癌基本就是從那一小塊可愛的息肉開始發展的。醫生說,腸癌一般發展下來要5年、10年,原來,我的媽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一點一點離開我。 年輕的你我,不要仗著自己年輕就忽視自己的健康狀況。
  • 腸息肉的症狀 預防腸息肉這麼做才對
    在生活中,進行疾病預防,很重要,特別是腸道疾病,可能會要人命。結腸息肉作為越來越常見的腸道疾病,大家對腸息肉有什麼了解呢?腸息肉的症狀有哪些呢?導致腸息肉的原因有什麼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腸息肉的症狀(1)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為便血、脫垂、腸道刺激症狀便血:無痛性便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
  • 醫生提醒:有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建議手術切除,降低風險
    那麼哪些腸息肉會出現高概率的癌變尼?發現這些腸息肉我們該怎麼辦?腸息肉出現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對於腸息肉有預防方式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醫生提醒:身體檢查出這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要引起重視第一、腫瘤性息肉。腸息肉也有兩種,一種是腫瘤性息肉,另一種是非腫瘤性息肉,如果檢查出腫瘤性息肉,一定要及時處理,因為臨床近九成的腸癌是由腫瘤性息肉發展而成的,這種息肉對人體危害是很大的。
  • 排便時出現4種變化,或是腸息肉在作祟,其中有1種息肉可能會癌變
    生活中腸道的健康保養是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部分,對於腸息肉是什麼?得了腸息肉會有什麼症狀,該如何預防?有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可能也沒有注意過,平時了解關注的也少。這裡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趕緊看看吧。腸息肉大多愛發生在中年人身上。
  • 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不要掉以輕心
    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不要掉以輕心 腸癌現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腸癌的出現,並不是突然之間的,而是日積月累才形成的,據了解,95%的腸癌在最開始都是以息肉的形式存在,這讓人們不得不重視起來。什麼樣的腸息肉會癌變?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腹痛越來越頻繁,而且每次疼痛都有加深,比上次更嚴重了,應高度警惕是息肉癌變了。腸癌引起的腹痛還可表現為腸道痙攣的絞痛,同時也可伴有腹脹出現。 並且身體出現快速消瘦,而且兩三個月內體重變化很大,伴有疲勞、無力感等症狀,很有可能是息肉癌變在作怪。這是腫瘤細胞消耗能量和營養物質引起的。
  • 腸息肉切了就沒事了?並不是的,即使切了也會增加腸癌發病率
    腸鏡篩查可以降低癌症發生了和死亡率,因為腸鏡可以發現息肉,並且切除息肉。很多朋友去體檢的時候,都可能被發現有腸息肉,醫生可能會告訴你,腸息肉切掉了就沒事了,但實際上可能並不是這樣的。無論是哪一種腸息肉,發現之後,都需要考慮切除,然後需要定期複查腸鏡,但是,什麼時候應該複查,複查的時間間隔是多長,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和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
  • 隱匿的死神——腫瘤性腸息肉
    三年後,到我內鏡中心再次做腸鏡,發現結腸息肉較三年前明顯增多增大,其中3枚亞蒂息肉已達1.5*1.0cm左右。經評估後行內鏡下治療、並予金屬夾鉗夾止血處理。術後病理提示:管狀腺瘤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基底切緣均未見腫瘤累及。王先生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些後怕,他的息肉屬於腫瘤性息肉,而且明顯變大,不僅讓內鏡操作變得困難,而且再拖下去極有可能惡變。
  • 腸癌有什麼表現?普通人應該如何預防腸癌
    近日,一則大連29歲研究生患上結腸癌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熱議,患腸癌的人群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如何避免患上腸癌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那腸癌有什麼表現?普通人應該如何預防腸癌?當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了,這可能是你的腸道在向你示警。
  • 笨笨的腸癌,是最好預防的癌症,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抱憾終身
    因為大腸癌是最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超過80%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惡化導致的,而腸息肉轉變成為大腸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時間,所以在此期間我們有很多的機會來發現腸息肉。只要能發現腸息肉,手術切除就能預防大腸癌,防止癌變45-55歲是癌症的高發期,所以可以提前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沒有發現腸息肉,至少5年之內你都不會患上大腸癌,恭喜你。
  • 腸息肉的早期症狀 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
    腸息肉很多人不太了解這個名詞,言簡意賅就是腸上長了一個一個的肉球,聽上去是不是感覺有點毛骨悚然,有的時候人們往往忽略身體帶給人們的提示,腸息肉早期會出現哪些症狀,你有過嗎?不妨對號入座看一下,如果不及時治療,那麼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危害呢,並且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如何去預防腸息肉的發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補充一下知識。腸息肉的早期症狀便血通常便血顏色呈鮮紅色,以左邊的大腸息肉引起的便血最為常見,甚至還會引起貧血的症狀,大多數為無痛性便血。
  • 目前腸癌越來越年輕化,年輕人如何預防?醫生跟你說仔細
    腸癌主要是指結腸癌和直腸癌,而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們國家的結直腸85%以上發現即已屬晚期,這個數值意味著發現後,及時通過積極的綜合的治療,生存率也將明顯下降。其實腸癌在所有癌症中,算是比較溫和的一類癌症,它的惡性程度相比肺癌、肝癌、胃癌等等來說要低的多。而且早期結直腸癌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超過95%,甚至可以完全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