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的症狀 預防腸息肉這麼做才對

2021-01-09 三九養生堂

在生活中,進行疾病預防,很重要,特別是腸道疾病,可能會要人命。結腸息肉作為越來越常見的腸道疾病,大家對腸息肉有什麼了解呢?腸息肉的症狀有哪些呢?導致腸息肉的原因有什麼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

腸息肉的症狀

(1)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為便血、脫垂、腸道刺激症狀

便血:無痛性便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息肉出血量較少,如果由於排糞時擠壓而使息肉脫落以及息肉體積大位置低,可發生較多量的出血。便血的特點為大便帶血,而不發生滴血。

脫垂: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於重力的關係牽拉腸黏膜,使其逐漸下垂。可並發直腸脫垂。

腸道刺激症狀: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症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裡急後重等。

(2)結腸息肉的主要症狀為間斷性便血、大便異常、腹痛、息肉脫垂

便血: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繼發炎症感染可伴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可有裡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亦有引致腸套疊者。

大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更要引起警惕。

大便形狀異常: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

腹痛:比較少見,有時較大息肉可以引起腸套疊,以至造成腸梗阻而出現腹痛。

導致腸息肉的原因

1、飲食性因素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性飲食者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2、膽汁代謝紊亂

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以及膽囊切除術後患者,膽汁的流向和排出時間發生改變,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遺傳因素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樣,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

4、腸道炎性疾病

結腸黏膜的慢性炎症病變是導致炎症性息肉發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腸道血吸蟲和腸結核等,也見於結腸手術後吻合口部位。

5、基因異常

家族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第5對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

6、生活習慣

低食物纖維飲食與結直腸息肉有關;吸菸與腺瘤性息肉有密切關係。

如何預防腸息肉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菸限酒;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菸,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

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菸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誘發腸息肉。

2、飲食注意

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鹼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保持良好心態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腸息肉的重要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

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4、堅持體育鍛鍊

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引起腸息肉。

5、生活要有規律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腸息肉。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腸息肉的相關知識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以上小編介紹了導致腸息肉的原因,大家可要注意這些原因哦,以上小編還介紹了預防腸息肉的方法,這些也要牢記哦。

相關焦點

  • 腸息肉的早期症狀 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
    腸息肉很多人不太了解這個名詞,言簡意賅就是腸上長了一個一個的肉球,聽上去是不是感覺有點毛骨悚然,有的時候人們往往忽略身體帶給人們的提示,腸息肉早期會出現哪些症狀,你有過嗎?不妨對號入座看一下,如果不及時治療,那麼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危害呢,並且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如何去預防腸息肉的發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補充一下知識。腸息肉的早期症狀便血通常便血顏色呈鮮紅色,以左邊的大腸息肉引起的便血最為常見,甚至還會引起貧血的症狀,大多數為無痛性便血。
  • 為什麼會長腸息肉?預防腸息肉措施有哪些?
    為什麼會長腸息肉?腸息肉是腸黏膜過度增生形成凸入腸道的贅生物,根據病理分為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 肉、炎性及增生性息肉。腸息肉的腸鏡檢出率為10%~20%,其中腺瘤性息肉發病率約佔 70%,腺瘤性息肉是一種癌前病變,與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腸道為什麼會發生息肉,預防措施有哪些?
  • 體內長腸息肉,會出現哪些症狀?腸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
    現代生活中,很多人在飲食上喜歡重口味和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腸胃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引起腸道內息肉的產生。有些時候我們會在排便的時候出現腹痛,這可能就是腸道內的息肉造成的影響。很多人因為沒有注意腸道的健康,久而久之形成了腸息肉,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預防和發現腸息肉的出現。
  • 做腸鏡發現腸息肉怎麼辦?如何才能不讓腸息肉復發?看醫生怎麼說
    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健康意識大大增強,做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腸鏡檢查的人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報告寫的「腸道息肉」診斷往往一臉茫然,心裡有很多疑問:什麼是腸息肉?是否意味著腸道腫瘤?如何避免復發?這裡不妨初步和大家一起看看腸息肉的那些事兒。
  • 腹痛、便血、便秘多是腸息肉的早期症狀,及時檢查治療,小心息肉癌變!
    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腸息肉由於病理性質的類型不同,而臨床表現或有差異。腹痛、便血、便秘多是腸息肉的早期症狀,及時檢查治療,小心息肉癌變!
  • 腸息肉和腸癌在症狀上有什麼區別?
    腸息肉和腸癌在症狀上有什麼區別?單單通過症狀來鑑別腸息肉和腸癌,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所有的腸道疾病症狀都比較類似,如常見的便血,還有腹痛、便秘、腹瀉等排便習慣改變,如果是特殊類型的息肉(如絨毛狀腺瘤等)則會出現便頻、粘液便、排便不盡感等;如果出現在直腸內的息肉,還可以出現肛門墜脹不適感、裡急後重感等。以上這些都是腸息肉和腸癌早期的共同表現,想通過症狀做到發現早期腸癌,是不太切實際的。
  • 腸息肉會癌變嗎 腸息肉竟是這樣形成的
    腸息肉,好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腸息肉就是腸道上長了一些肉疙瘩。那麼好好的腸道為什麼就長了肉疙瘩呢?腸息肉會癌變麼?長了腸道息肉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腸道息肉腸道息肉通俗上說,就是腸道黏膜所隆起性的病變,簡單的說就是腸道上長了肉疙瘩。這其中包括腫瘤性的和非腫瘤性的病變。
  • 腸息肉會誘發腸癌嗎?腸道長出息肉身體有什麼症狀?如何預防?
    我們的腸道本來應該是光滑的,但是因為腸道息肉的出現,就會讓腸道變得不光滑,同時也會增加患腸道疾病的機率,對身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在發現自己的腸道有息肉之後,都會變得非常的慌張,擔心這些息肉會一步步惡化成腫瘤,造成腸癌,那麼腸道息肉真的會惡化成腸癌嗎?
  • 腸息肉、胃息肉、膽息肉、鼻息肉……切還是不切?
    腸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案例: 李先生48歲,前不久因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就到醫院做了個腸鏡檢查,結果顯示有一個7毫米的息肉,醫生建議可在內鏡下切除。這讓李先生很糾結,息肉一定要手術切除嗎?不切會癌變嗎?
  • 腸息肉「拖」出來的腸癌,很致命!便便的4種變化,警惕腸息肉
    很多粉絲在問「體檢查出腸道息肉怎麼辦?會癌變嗎?」其實出現腸道息肉還是挺嚴重的,當腸道裡的良性息肉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就會在腸道裡越長越大,同時可能使整個息肉發生癌變,致使癌細胞擴散到腸壁,繼而將演變為腸癌。因此,為了降低腸癌發生的機率,提早對腸道裡的息肉進行幹預非常關鍵。
  • 隱匿的死神——腫瘤性腸息肉
    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腸息肉90%以上沒有任何症狀,李先生是因為息肉太大才會出血,千萬不要把大便帶血作為判斷有無息肉的依據。這也是本文之所以說它是「隱匿的死神」的原因。這兩例患者都是腺瘤性息肉,與腸癌幾乎是擦肩而過,由於切除的時機都不算太晚,所以阻止了兩個悲劇的發生。
  • 3個問題深入了解「腸息肉」,做好預防,早發現,及早調治防癌變
    近來,老李焦慮了,因為同事做了個檢查發現了腸息肉,一打聽,竟是腸癌的「種子」,搞得老李也挺緊張焦慮的,害怕自己也中招,要不要也去檢查一下?其實,關於腸息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是腸息肉?到底要不要檢查一下?腸息肉肉有什麼症狀表現嗎?
  • 腸息肉會有什麼不適感?症狀早感知早治療!
    腸息肉的發病原因與後天的情緒、飲食、炎症、感染、免疫能力下降等有著密切關係,一旦長了息肉,如果長期不醫治,會越來越嚴重,可能還會惡變形成腫瘤。 一、前期腸息肉有哪些症狀呢? 1. 腹痛:腸子裡長了息肉,可能會經常感到腹痛。
  • 腸息肉是什麼?省醫藥院附院胃腸主任帶你認識|腺瘤性息肉|腸道息肉...
    臨床上,有一種腸道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腸息肉。在河南省醫藥院附屬醫院胃腸科門診,常有因腹痛、便血等症狀患者來做胃腸鏡檢查發現腸道息肉的案例。目前多數患者對腸息肉還不了解,今天我們請省醫藥院附院胃腸科的閆主任為大家講解腸息肉以及它的治療。腸息肉是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主要見於大腸(結腸和直腸),小腸比較少見。
  • 排便時出現4種變化,或是腸息肉在作祟,其中有1種息肉可能會癌變
    生活中腸道的健康保養是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部分,對於腸息肉是什麼?得了腸息肉會有什麼症狀,該如何預防?有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可能也沒有注意過,平時了解關注的也少。這裡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趕緊看看吧。腸息肉大多愛發生在中年人身上。
  • 腸息肉是什麼樣的症狀,日常該做好哪些措施!
    息肉的表現各有不同,早期不會有任何的症狀,一般會表現為腹痛、腹瀉、便血、帶黏液,有裡急後重感。腸息肉有哪些症狀呢?大便異常:正常的大便呈圓柱形,一旦出現息肉,就會壓迫大便,排出的大便會變細,形狀不規則,偶爾會看到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大便的時間、次數會發生改變,會出現便秘,還會有不明的腹瀉。還會出現便秘跟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還會腹部疼痛,因此要引起重視。
  • 查出了腸息肉怎麼辦?坦白講:這3種息肉,越早切除可能就越好
    部分人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有腸息肉形成,腸息肉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改善措施,否則在疾病耽誤治療,改善方法不合理的情況下容易加重。部分還說體檢發現的息肉不用治療也可以,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出現了腸息肉是否需要治療應該根據息肉的大小,性質,是否引發不良症狀來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 腸息肉怎樣解決?中醫:不手術就能消除,還能防復發!
    腸息肉手術除了要承擔手術風險,在手術後也會復發,而如果不能及時消除,息肉也會有癌變的風險。因此如何消除息肉,如何讓「它」不復發,成為了關鍵。那麼,腸息肉究竟該怎樣解決?中醫:不手術就能消除息肉,還能防復發!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結腸息肉是因為腸黏膜長時間受到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增生,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當病情嚴重時才會出現間歇性便血或胸口悶脹。需了解結腸息肉相關的症狀,能快速做診斷和治療,防止發生癌變。所以適當的了解結腸息肉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結腸息肉的發生呢?
  • 醫生提醒:有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建議手術切除,降低風險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癌症都不是一天形成的,通常都是正常細胞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發生突變產生的,早期癌症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徵兆,但是大腸癌跟其他腫瘤有所不同的是,早期症狀一般就是腸息肉,起初息肉比較小,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的發展,息肉會慢慢長大,腸道癌變的風險也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