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中利用衛星直播技術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2020-12-20 鄭州教育信息網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海波一行專程前往鄭州一中調研教育扶貧工作

鄭州一中黨委書記吳建財給師生們系統分析2018年高考考什麼、怎麼考

吳建財老師與蘭考三高的學生交流互動

鄭州一中每年都會組織大量教學研討會,促使合作學校教師共同提升

日前,一堂別開生面的課在蘭考縣第三高級中學禮堂進行。講課教師來自省城名校鄭州一中,講的內容是2018年高考語文複習備考,此次授課的是鄭州一中黨委書記吳建財。

課後,蘭考三高一名高三學生說,能這麼近距離地接觸到傳說中的專家,我們今天真是有福了。像這位學生這樣的感慨,在河南省40多所縣城高中或農村高中都曾發生過。

據悉,為緩解貧困及教育落後地區優質教育資源供需嚴重失衡的矛盾,破解遠程教育發展初期網校、網絡課程建設質量低、效果差的問題,鄭州一中於2006年開始,基於衛星直播技術構建了「輸出——輸入」多向互動模式的新型教育教學共同體。共同體由中心校鄭州一中和遠端合作學校構成,合作學校不僅能夠和中心校進行教學「輸入——輸出」雙向互動,校際之間也可雙向互動。這樣,教學共同體不僅可以對課程資源進行由點到面的輸出,而且能夠做到點點結合、定製內容、定點推送、定點接收。

每天,鄭州一中的課堂通過衛星實時直播到每一所共同體學校,這些學校同時配備輔導教師組織學生上課。課前,鄭州一中老師已經和這些輔導老師進行過詳細的遠程在線備課。於是,這些學校實現了「名師授課+精細化輔導」的雙師型教育。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檢驗,這種模式能快速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不僅能提升基礎薄弱學校辦學水平,也能促進鄭州一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在促進教育公平,助力精準扶貧等方面也做出巨大貢獻。

2006年至今,共同體每年合作開辦的班級數量、在線聽課師生人數持續增加,截至2017年年底,鄭州一中教育教學共同體遠端在線學校40餘所,累計在線班級1835個,累計接受教育人數119275人,累計參與教師11010人,累計畢業生人數41600人。這些學生中,90%來自地處偏僻的縣城和農村高中。他們通過與鄭州一中構建教育教學共同體,打破了時空限制,打破了資源限制,和鄭州一中的師生一道,共同構築了一所無疆界的衛星學校。他們在這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共同發展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鄭州一中校長韓松介紹,鄭州一中作為共同體的中心校,每節課都會被現場直播,因此主講班的教師對自身要求極為嚴格。主講班的教師每周要組織在線教研,參與送課下鄉、教學研討會等教學教研活動。這一系列活動,促使鄭州一中教師業務水平迅速提升。同時,被選為主講班教師,意味著更高的知名度、更高的教學水平、更大的教學平臺,不少教師因此而成為市級、省級教學骨幹、名師。主講班教師職位也被認為是一種榮譽,能夠在鄭州一中校內激發良性競爭機制,進一步促進學校教師專業發展。

扶溝縣直高中2006年高一新生許文強同學來自貧困家庭,家裡還有一個上九年級的弟弟,家庭負擔重,學習基礎較差。得知這一消息後,遠程教育學校決定採取點對點方式對其進行幫扶,鄭州一中主講教師定期對其在線輔導,並結合學校輔導教師,為其制定學習方案。2007年,衛星班又將其弟弟許文賀錄取進來,並繼續進行定點幫扶。經過三年的幫扶,許文強在2009年高考時考進全縣前150名,升入理想的大學;許文賀則在2010年高考時以班級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一本院校。在鄭州一中遠程教育的幫扶下,農村貧困家庭的兩個孩子都考上一本院校,這在當地引起強烈的反響。

課後,吳建財說,看著同學們充滿真誠的臉龐,他實在不忍心結束,真想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傾囊相授。吳老師介紹說,好在衛星班早就建立了定期送課制度,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各學科優秀專家定期來這裡給師生們上課,讓他們全面享受鄭州一中的優質資源。

圖/文: 鄭州1中 責編:陳穎 | 列印

相關焦點

  • 周口科技職業學院院長李海燕:發揮職教優勢助力精準扶貧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河南省的職業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突破,近3年來,職業院校累計培養畢業生245.43萬人,開展各類職業技術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特別是我省大力開展「實施全民振興工程」項目,有力推進了精準扶貧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 河南鄭州劉大莊村:網紅團隊直播「帶貨」助力扶貧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們是鄭州的『孟婆湯』原班人馬,今天有幸受邀來到咱劉大莊村進行『直播帶貨』,為鄉親們的農產品代言,非常感謝大家支持捧場……」7月2日上午10時許,河南省商水縣平店鄉劉大莊村室一場由國網商水縣供電公司攜手「孟婆湯」網紅團隊聯合打造的助力扶貧公益直播活動正在進行。
  • 依託新職農水產專業學歷教育平臺助力精準扶貧出成效
    為此,生物技術繫緊跟國家扶貧戰略的重大轉變,依託學院承擔福建省「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項目,整合校內外資源,經過幾年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在全國率先提出並成功實踐了基於精準扶貧戰略的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及其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與示範效應,逐漸探索出一條職業教育助力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特色之路,創新之路。
  • 公務員考試熱點:嘲諷式感謝信的背後,教育也需精準扶貧
    延伸閱讀發掘空間經濟潛力助力教育精準扶貧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關鍵階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教育精準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路徑。教育資源空間分布具有分散性和不均衡性特點,而知識共享空間模式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實現供需雙方精準匹配,集聚優質教育資源,為分散的貧困地區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成為我國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之一。社會資本在推動知識共享空間方面發揮了三大功能。
  • 興仁一中舉行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
    2019-2020學年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資金預算的通知》(黔財教【2019】58號)、《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提前下達2019-2020學年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資金預算的通知(州財教【2019】68號)及《興市財政局興仁市教育局》(仁財教專【2019】41號)文件精神,我校認真組織實施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和2019年秋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資助工作
  • 漫畫·提案·公開|以「創業扶貧」融媒體新模式精準扶貧,助力鄉村...
    漫畫·提案·公開|以「創業扶貧」融媒體新模式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高質量推進 2020-12-10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扶貧 助力美好教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12月15日,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工作新聞發布會在鄭州市政府新聞發布辦舉行,記者獲悉,近年來,鄭州市教育局圍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教育「十三五」規劃,在全面提升鄭州教育質量的同時,
  • 教育扶貧:教育發展能力,阻斷代際貧困!如何助力精準扶貧脫貧!
    教育扶貧是我國扶貧總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關注的是精準扶貧脫貧問題。教育扶貧不同於以往扶貧政策,其是一種「造血式」的扶貧方針,通過發展教育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促進人的自我發展,從而阻斷代際貧困,達到精準扶貧的效果。那麼,教育又是如何助力精準扶貧的呢?
  • 為精準扶貧助力教育資源全面普及,狀元教育走進張家口赤城縣
    2020年9月16日 —中國 · 張家口—新文達集團旗下狀元教育踐行社會責任感,響應中關村高新企業協會(以下簡稱「高企協」)號召,於今日走進張家口赤城縣興仁堡小學,捐贈教學一體機、課程配套圖書,把一線教育資源帶進校園,實實在在地改善學校教育環境,為孩子們助力
  • 北京科技大學構建教育精準扶貧體系
    北京科技大學自2012年正式確定定點扶貧秦安縣以來,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調研、溝通,了解當地情況和實際需求,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和方法,確定了以「教育扶貧」為主體的幫扶思路,一步步探索實施,逐漸形成了一套與國家政策相匹配、與地方需求相吻合,且高校系統內可以有效實施的 「以轉變幹部觀念、提升教育水平、做好學生幫扶為主線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
  • 網龍攜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推出大型教育扶貧公益節目
    12月15日,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和網龍網絡公司(下稱「網龍」)共同推出、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少兒頻道承制的大型教育扶貧公益節目《圓夢向未來》在數字教育小鎮舉辦開播儀式。該節目聚焦「教育扶貧」,將於12月22日起登陸福建電視臺少兒頻道,以每周兩期的頻率與觀眾見面。
  • 【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科技養殖拔除「窮根」
    北京市科協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及市委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科技社團組織 優勢,實施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相關工作。在北京市科協的推薦下,多人(團體) 先後獲得「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個人(團體)」稱號。 撰文/記者 韓繼波 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禽流感預警來了,一定按要求在雞舍周圍灑消毒液和石灰,按預案做好防控。」
  • 鄭州一中教育集團又添新成員丨鄭州一中教育集團紫荊中學正式籤約
    9月3日上午,鄭州一中教育集團紫荊中學籤約儀式在管城區委禮堂舉行。鄭州一中教育集團理事會主席、鄭州市第一中學校長韓松,鄭州市第一中學副校長袁全超,鄭州一中教育集團明新中學執行校長曹恆閣,管城區委書記虎強,區委副書記、區長張豔敏,副區長蘇瑩璽,區教育局班子成員以及紫荊中學相關領導等參加籤約儀式。儀式由管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張豔敏主持。
  • 北京科技大學構建「破-拓-育-合-優」教育精準扶貧模式
    、教師培訓與激勵為依託、機制和基地建設為基礎、學校和社會資源為保障」的幫扶思路,構建了「破-拓-育-合-優」五位一體教育精準扶貧模式,把立體式人才培育機制與全方位幫扶機制統一起來,打造一支教育扶貧「不走的隊伍」,推動秦安縣鄉村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
  • 阿卡索公益教育項目順利開展,「雙師課堂」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教育扶貧的目的在於讓貧困家庭的子女能夠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改變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
  • 直播衛星平臺增加「CETV-2」標清頻道
    自2020年8月12日起,直播衛星平臺新增傳輸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2」標清頻道,覆蓋全國直播衛星用戶。全國直播衛星戶戶通和村村通用戶通過自動搜臺即可觀看。 直播衛星助力城鄉基礎教育均等化,「CETV-2」上星播出覆蓋全國,讓身處邊遠地區的孩子同樣享受到北京的優質教學資源,讓身處邊遠地區的孩子同樣享受到北京的優質教學資源,扶貧攻堅,扶智優先,孩子們快來上課吧!
  • 鄭州一中教育集團助力管城教育,「牽手」管城區紫荊中學
    9月3日上午,鄭州一中教育集團與管城區紫荊中學聯合辦學籤約儀式在管城區委禮堂舉行。、提高自主能力、塑造自主人格」的育人理念,弘揚「自學、自力、自管、自教、自重」的鄭州一中精神,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和教學管理統一,與管城教育人同舟共濟,為管城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向管城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南京農業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南京農業大學自定點幫扶貴州省麻江縣以來,在教育部及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立足麻江縣情,聚焦特色產業,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全校資源,在定點扶貧工作中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精準施策,以實施「用金牌、助招牌、造品牌」為主線,助力定點扶貧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發展。
  • 上海外國語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自2013年起,上海外國語大學認真貫徹黨中央扶貧開發大戰略和積極響應教育部扶貧滇西的號召,以教育扶貧為抓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辦學優勢,認真參與,積極作為,努力做好對口幫扶雲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的教育扶貧工作。
  • 天喻信息助力雲南臨翔區教育信息化
    天喻信息總經理孫靜向臨翔區一中捐贈價值210萬的教學資源。  新華網昆明7月7日電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天喻信息有限公司向臨滄市臨翔區第一中學捐贈了總價值160萬元的智慧教育軟硬體及服務,以提升該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同時捐贈50萬元現金以改善學生學習條件。這是天喻信息助力臨翔區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又一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