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海波一行專程前往鄭州一中調研教育扶貧工作
鄭州一中黨委書記吳建財給師生們系統分析2018年高考考什麼、怎麼考
吳建財老師與蘭考三高的學生交流互動
鄭州一中每年都會組織大量教學研討會,促使合作學校教師共同提升
日前,一堂別開生面的課在蘭考縣第三高級中學禮堂進行。講課教師來自省城名校鄭州一中,講的內容是2018年高考語文複習備考,此次授課的是鄭州一中黨委書記吳建財。
課後,蘭考三高一名高三學生說,能這麼近距離地接觸到傳說中的專家,我們今天真是有福了。像這位學生這樣的感慨,在河南省40多所縣城高中或農村高中都曾發生過。
據悉,為緩解貧困及教育落後地區優質教育資源供需嚴重失衡的矛盾,破解遠程教育發展初期網校、網絡課程建設質量低、效果差的問題,鄭州一中於2006年開始,基於衛星直播技術構建了「輸出——輸入」多向互動模式的新型教育教學共同體。共同體由中心校鄭州一中和遠端合作學校構成,合作學校不僅能夠和中心校進行教學「輸入——輸出」雙向互動,校際之間也可雙向互動。這樣,教學共同體不僅可以對課程資源進行由點到面的輸出,而且能夠做到點點結合、定製內容、定點推送、定點接收。
每天,鄭州一中的課堂通過衛星實時直播到每一所共同體學校,這些學校同時配備輔導教師組織學生上課。課前,鄭州一中老師已經和這些輔導老師進行過詳細的遠程在線備課。於是,這些學校實現了「名師授課+精細化輔導」的雙師型教育。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檢驗,這種模式能快速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不僅能提升基礎薄弱學校辦學水平,也能促進鄭州一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在促進教育公平,助力精準扶貧等方面也做出巨大貢獻。
2006年至今,共同體每年合作開辦的班級數量、在線聽課師生人數持續增加,截至2017年年底,鄭州一中教育教學共同體遠端在線學校40餘所,累計在線班級1835個,累計接受教育人數119275人,累計參與教師11010人,累計畢業生人數41600人。這些學生中,90%來自地處偏僻的縣城和農村高中。他們通過與鄭州一中構建教育教學共同體,打破了時空限制,打破了資源限制,和鄭州一中的師生一道,共同構築了一所無疆界的衛星學校。他們在這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共同發展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鄭州一中校長韓松介紹,鄭州一中作為共同體的中心校,每節課都會被現場直播,因此主講班的教師對自身要求極為嚴格。主講班的教師每周要組織在線教研,參與送課下鄉、教學研討會等教學教研活動。這一系列活動,促使鄭州一中教師業務水平迅速提升。同時,被選為主講班教師,意味著更高的知名度、更高的教學水平、更大的教學平臺,不少教師因此而成為市級、省級教學骨幹、名師。主講班教師職位也被認為是一種榮譽,能夠在鄭州一中校內激發良性競爭機制,進一步促進學校教師專業發展。
扶溝縣直高中2006年高一新生許文強同學來自貧困家庭,家裡還有一個上九年級的弟弟,家庭負擔重,學習基礎較差。得知這一消息後,遠程教育學校決定採取點對點方式對其進行幫扶,鄭州一中主講教師定期對其在線輔導,並結合學校輔導教師,為其制定學習方案。2007年,衛星班又將其弟弟許文賀錄取進來,並繼續進行定點幫扶。經過三年的幫扶,許文強在2009年高考時考進全縣前150名,升入理想的大學;許文賀則在2010年高考時以班級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一本院校。在鄭州一中遠程教育的幫扶下,農村貧困家庭的兩個孩子都考上一本院校,這在當地引起強烈的反響。
課後,吳建財說,看著同學們充滿真誠的臉龐,他實在不忍心結束,真想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傾囊相授。吳老師介紹說,好在衛星班早就建立了定期送課制度,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各學科優秀專家定期來這裡給師生們上課,讓他們全面享受鄭州一中的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