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活動對朝鮮半島發展有何歷史作用意義?

2021-01-07 老杉說歷史

從不同的文獻數據來看,韓國歷史更多的是處於在中國的番邦制度之下。也就是韓國曾隸屬於中國的附屬國,一直依附於中國生存。不論是從他們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以及生活習俗方面都有跡可循的含有中國的痕跡。

即使現在韓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不能否認的是從他們國家發現,以及從中國出土的一些文物中和歷史記載裡的即定事實。當然既然是一個分屬國,那麼它的一些制度肯定和中國是不能完全相同的,他們也發展著自己的政治制度,階級層次。但其中都蘊含著有鮮明的中國顏色,中國韻味在其中。

本篇論文要講述的是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入手,記錄並延伸一下韓國體育活動與中國區域活動的關係和他們的娛樂活動發展,對現在的韓國有何歷史意義,從此方面進行剖析朝鮮半島的娛樂活動。

韓國娛樂文化對中國的入侵不似前幾年那麼瘋狂。大概從上世紀開始,韓國的流行文化開始大舉入侵中國的娛樂市場。不管是影視,或者是音樂方面。韓國的主流明星佔據了中國娛樂市場的大壁江山。

從而導致的現象,一是中國大陸本體的明星沒有發展市場,因為沒有粉絲基礎,二就是韓國明星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以及韓國通過娛樂文化對中國進行的文化入侵。對此現象,中國曾經下達過禁韓令。但效果甚微,當一個市場已經達到一個瘋狂的程度,政策命令,硬性要求,已經不能限制它的發展。而韓國娛樂方面的政府也曾表示過。

他們為了推行韓國文化入侵,是在有針對性的對各國進行研究。尤其在娛樂方面,是一個比較容易攻破的壁壘,在這一方面入手,壓力會小很多。而這一事件對韓國帶來的影響就是。這個曾經依附於中國生存的小國。正在侵蝕思想領域,也讓當時的中國產生了比較大的危機感。

在這些文化方面,他們沒有遮蓋的是一些包含中國領域文化的特徵,像是古漢字以及發音和服飾等方面,他們都沒有進行迴避。那麼在古代的時候,他們建立的朝代是朝鮮。作為韓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國家的朝鮮,其實他上一個國家就是高麗王朝,但是由於舊臣的叛變,高麗王朝改朝換代,名為朝鮮,又因為推翻高麗王朝的主君姓氏為李在後世中長稱朝鮮為李氏朝鮮。我們根據現在的僅存記載,共總結出幾種關於體育不同用處方面的一些資料。

一:用於玩耍,釋放天性的體育活動

簡單舉幾個有關於娛樂體育活動的遊戲吧,可以稱之為遊戲,因為他就是來放鬆身體疲勞的。

(1)擊棒。這一個娛樂活動也是根據中國的一種體育活動進行演變而來的。其中有濃厚的中國地域特色文化。在中國,這種遊戲叫做錘丸,暫且不提。這種遊戲偏向於高爾夫球那種玩法,在此之前,別稱也有擊球,打棒等名稱,最後設定的流傳下來的名稱就是擊棒。

這種遊戲是在公元前1392年時,由我國在位皇帝元祖下令派遣大臣進行文化傳播時,發展到的朝鮮半島。並在朝鮮半島進行的改革和實行,傳播之廣使得這個遊戲在七零年間時達到巔峰時候。其實起初時候,朝鮮表現的並非十分熱愛這項遊戲。

因為朝鮮當時的君主,身體健康有一些問題,有疾病並且還下召說了此項遊戲的玩法,只是處於對維持身體安康的意圖開始試著進行玩耍,恐因為身體有恙而耽誤國家大事,並且傳播到民間,但是一發不可收拾,不僅僅是促進了君主的身體變得健康,而且這種遊戲加進了朋友家人之間情感的升溫,也一定層面上對發展有促進作用。

(2)放鷹。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的就是放鷹,沒有更多的解說。其實這個遊戲一開始是用於狩獵,需要依靠老鷹的廣闊視野來尋找獵物的蹤跡,進行捕獵和追蹤。在歷史的演變中,放鷹逐漸發展為上層人民一種休閒娛樂的行為活動。

不僅如此,在李氏朝鮮的政治方面,對於放鷹還有一些專門的機構來管理。例如「觀鷹坊」這種機構就是官方機構,用來飼養老鷹的場所。當然,可以進行放鷹行為的,也是需要有足夠的金錢來飼養。所以這項遊戲也大面積活躍於上層社會中。這項遊戲因為有官方的加持,上行下效,在皇帝的帶領下,下層人民也需要參與這項遊戲,因為在太宗時代中,甚至在科考制度中也增添上了放鷹一項內容。

還設置了針對海清,也就是老鷹的一種,生病所設立的獸醫機構,用來救助海清。這些措施導致此項運動一度火熱至極,不管是為了娛樂活動還是為了未來發展,全國上下一致都在學習放鷹,大大促進了此項運動的發展。

在《實錄》一書中有言,此項活動是朝鮮半島自身發展出來的一項娛樂活動,跟中國並沒有關係,不僅如此,甚至還發生了中國使臣向朝鮮君主討要海清的事件發生。當時中國帝王直言土豹獅子等物都為外來進奉,皆不為中國所產。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其實中國的帝王也有放鷹的喜好。這項娛樂活動,一直到在成宗時期,有諫言上書,放鷹的體育活動,已經嚴重影響了皇帝的生活習慣,甚至已經對朝政產生了影響,所以是諫臣進行了勸告。即便皇帝對放鷹依依不捨,而且就算心中有所不滿,也並未生氣,而且慢慢遠離了放鷹這項娛樂活動。自此以後,放鷹這種遊戲也不再出現在帝王生活記錄中。

二:有關於軍事方面的

對於體育活動,軍事方面也有包含。

(1)弓箭。對於軍事,弓箭更具有代表性,因為有攻擊性,所以在軍事方面,弓箭要排行第一。而弓箭也是朝鮮半島中比較實行的一項體育活動,《實錄》中也有記載,在太宗時期,曾經有過一次射中五隻大鳥的事件經歷,不僅如此,在世宗年間的記載,世宗也是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的射箭天才。由此可見,弓箭在朝鮮半島著實是一個全民性的體育遊戲。

弓箭是記錄在冊的一項選拔武將的重要考試內容,弓箭又細分為木箭,片箭,鐵箭等,而軍隊中的日常練習項目也是弓箭。熟能生巧之下,朝鮮半島的人民一個個都是弓箭好手。君王更是需要在弓箭方面下苦功夫。

曾有一句話解釋:射以觀德。這句話的解釋就是從射箭方面來反應一個人的道德。就像中國的酒品即人品有異曲同工的意思。在一些大型宴會上,為了君臣之間的關係,君王時常會進行射箭比賽,來增進親密度,甚至會親自上場教導射箭技巧。弓箭也一步一步佔據了朝鮮半島上體育活動的半壁江山。

(2)角牴。這一個體育活動也是從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剛傳入朝鮮半島時,此項運動一直傳播於下層次百姓中。對於這項運動,一直以來鮮有的記載都是軍事活動中。

但是這項運動沒有流傳多長時間,英祖代時候,明令禁止此項運動的開展,一經發現不論結果如何,一律都要進行處罰,甚至嚴重情況下還會處死。所以雖然這項運動已經深入朝鮮半島的日常文化中但因官方的阻止,所以沒有繼續壯大。

(3)手搏。在朝鮮半島的記載中,手搏也是傳播很長時間的一項體育運動,記錄中很早時期,手搏就作為一種軍事活動記載在冊。並且也是作為選拔軍事人才的一項培養活動進行考核。不僅僅是軍事活動,在朝廷一些晚會上,手搏也有手搏戲出現,供人們欣賞玩樂。可惜的是,手搏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也並沒有傳播很長時間,僅僅在太宗代時期興盛一時,再後來兩代僅僅一筆帶過。甚至在以後的時期中沒有了蹤跡。

三:祭祀禮儀性質方面

祭祀方面,其實也包含一些體育活動運動。

(1)射禮。與開始的弓箭射擊不同,射禮是一種祭祀行為方向的娛樂活動。這種行為其實是朝鮮半島向中國的禮儀活動中學習而來的,效仿中國禮儀興邦。有書記載,有大臣稱朝鮮半島對於中國的禮儀制度學習到了精髓,一直以禮儀之邦自稱。

由此可見,朝鮮半島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學習。這一項體育運動是中國古代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項運動,朝鮮半島自然是努力學習。設置一個專門機構,名為鄉射儀。全民上下都在學習射禮,並且還設定每年的三月三日,都是法定節日進行射禮的日子。記錄在《大射禮儀注》中。

結語:

其實朝鮮半島作為一個中國附屬國,其中一些禮制或者體育活動跟中國學習不可避免,即使到目前為止,韓國中的文化裡也包含著一些中國的文化。

即便是現在的韓國已經不是附屬國,但是中國古文化可以以另一種形式進行傳承和延續也是一件幸事。朝鮮半島作為韓語最後一個封建國家,對韓國的影響也非常深遠,所以在李氏朝鮮可以發展的體育活動,一直到如今都是流傳下來的,如果有機會,中國可以重新試試這些古體育活動。

參考資料:

崔樂泉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1年1月72-78

中國體育博物館、國家體委文史委員會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志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8月151-157

朝 鮮 王朝 實 錄

《李忠武公全集》,百度文摘—李舜臣

相關焦點

  • 朝鮮半島有兩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和韓國,他們的國名從何而來?
    我們都知道,我們隔壁的朝鮮半島有兩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和韓國,那麼他們的國名是從何而來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明確一個時間序列,那就是:「朝鮮」這個國名早於「韓國」這個國名。既然「朝鮮」這個國名更早,那我們就從朝鮮說起。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半島 朝鮮領導人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新聞...
    金正恩表示,只要朝鮮不受核威脅挑釁,朝鮮絕對不使用核武器,不洩露核武器和核技術。金正恩還稱,朝鮮將集中全部力量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營造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和平,朝鮮將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展開緊密聯繫和對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1日就朝鮮這一決定發表談話稱,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 陳光文:朝鮮自行裁軍對半島局勢意義重大
    在朝鮮半島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朝鮮的這次史無前例的大舉措,一時之間引發了世人的多種猜測。目前,對朝鮮突然宣布裁軍的用意最為大家看好的分析認為,一方面在於改善朝鮮現有的經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為核武開發完成,因此可縮減傳統兵力等。因此,韓國政府相關人士表示,若朝鮮縮減兵力屬實,意味著他們對軍事力量很有自信,且朝鮮完成開發核武的可能性也頗高。
  • 松商:朝鮮半島的開城商人
    我國東邊的朝鮮半島也有類似的商人群體,義州商人被稱為灣商,開城商人被稱為松商,東萊商人被稱為萊商,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松商。1.松商的起源松商指的就是朝鮮半島上的城市開城的商人,之所以稱為松商,源於開城的地名歷史。新羅時代的開城地區還叫叫松嶽。高麗王朝改稱開城,因「開闢京城」之意,常被稱為開京。
  • 詳解遼東——朝鮮半島的地緣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110節]作者:溫駿軒長篇連載,每周更新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分割朝鮮半島與東北平原的主要山脈——長白山脈的地理結構。對於一條山脈來說,古人往往會將自己視角所及的某一段單獨命名。而基於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我們會發現,這些有著繁雜名稱,相互之間有連續關係的山體,其實都是一組大的山脈的組成部分。
  • 朝鮮半島的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寫歷史的?所有的歷史都是主觀的!
    一個有領袖的國家,它的歷史教科書所描寫的歷史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但是他們卻把這些以自我為中心的歷史塑造成歷史定律,並且將它作為歷史的唯一發展方向,並一次又一次的把這種歷史當作是人類的客觀規律,交給自己的民眾。
  • 與山東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歷史上到底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中國與朝鮮半島是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就有著密切的交往。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在中國與朝鮮半島歷代國家交往的歷史上,幾乎每一次重大事件都與山東半島有關聯,歷代山東人為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文化交流和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的友好關係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歷史上中國必須保全朝鮮半島,原因是什麼?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在朝鮮凜冽的寒風當中有十幾萬中華兒女長眠於異國他鄉,代價不小。就當時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國內百廢待舉,正是一門心思搞建設的時候,卻被迫派出幾十萬大軍出國作戰。
  • 《論語》在朝鮮半島的早期傳播
    這是朝鮮半島設立太學的最早記錄。不過,《論語》未見於高句麗子弟所讀書目,這說明在當時以《五經》為中心的儒家教育體系中,《論語》還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百濟建國後不久也開始用漢字記事。日本史書《古事記》記載,應神天皇時期(270-310),百濟博士王仁帶《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赴日本傳播儒家思想,很多學者認為這是《論語》在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一次隆重登場」。
  • 選賢舉能:朝鮮半島的的科舉制度
    導語: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員的一種重要手段延續了1300多年,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 高句麗音樂對朝鮮半島音樂有影響嗎?
    無論是漢武帝賜予高句麗的朝服衣幘、鼓吹伎人,還是高句麗獻於北朝王室的舞人伎樂,無論是隋時三徵高麗的徵戰殺伐,還是唐時朝堂上出現的高麗武臣,古代高句麗與周邊地區、國家之間一直存在著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多重接觸,在相互影響之中發展、完善著各自的文化,在共生中完成著自身的成熟。高句麗在公元5世紀中葉曾經東擴疆域至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並遷都平壤,成為跨中國東北地區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的政權。
  • 海外網評:時隔14年,中國國家元首再訪朝鮮意義重大
    多項「首次」疊加,也預示著此訪對中朝關係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習近平此訪意味著中朝兩黨、兩國關係即將開始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建交70年來,中朝兩黨兩國一直保持高層交往的傳統。中國老一輩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與朝鮮人民的偉大領袖金日成、金正日共同締造了中朝友好關係。中朝兩國歷經幾代領導人交替都能夠保持長期、密切的高層交往,這在國際關係史上也是極其少見的。
  • 朝鮮半島上的三國鼎立:「前三國」與「後三國」是怎樣一段歷史?
    其實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中,也有一段三足鼎立的故事,被稱為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但是朝韓歷史學家卻說他們有「前三國」和「後三國」兩個時期,這是不準確的。朝韓歷史學家所說的「前三國」時期指的是高句麗、新羅、百濟三足鼎立的時期,時間範圍是公元前57年至公元668年,結束標誌為唐朝和新羅聯軍滅掉了百濟和高句麗,歷經700多年。不過這個說法明顯是錯誤的。
  • 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朝鮮
    朝鮮其實又被稱作北朝鮮,北韓,它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與我國的山東半島相隔一片海。對於很多人來說,朝鮮這個國家還是很神秘的,因為朝鮮並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去過的人特別少,但也正因為是這樣,當我們講到朝鮮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想要去看一看,揭開朝鮮這個國家的神秘面紗的。
  • 韓國人為什麼恨日本:歷史上日本從沒有停止過對朝鮮半島的侵犯
    我們一直在吹噓大明的海船有多強大,能夠到達多遠的地方,甚至說如果沒有明朝的回頭,我們也將成為大航海的一員,成為海洋強國。但是,我們學歷史就知道,明朝一直在抗倭,甚至產生了戚繼光這樣的抗倭名將。其實,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海洋上的強大。
  • 8分鐘看完朝鮮半島的文字歷史
    即使在近代中華沉淪後,漢字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影響力,比如日文中仍有大量的漢字,然而在朝鮮半島,情況似乎有些不對,朝鮮半島現在無論是朝鮮還是韓國都是用著自己的民族文字——諺文,這裡面是不含漢字的。但是,要說韓國人完全不懂漢字,好像也不是…那麼,朝鮮半島的漢字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事實上,與此相呼應,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就是東亞史研究還十分缺乏對朝鮮半島歷史的精深研究,「從中國到日本,其間不能跨過朝鮮半島,否則就不完整」(韓昇《東亞世界形成史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56頁),換言之,東亞古代史研究雖然成績斐然,但也存在不小的問題:一方面分別構築了中國和日本兩個中心或曰主體視角,另一方面對於地理和交通上居於中間的朝鮮半島的研究著力不足。
  • 美衛星圖像顯示朝鮮西海發射場有活動跡象,專家:有象徵意義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7日報導,美國衛星成像初創公司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周四收到的衛星圖像顯示,位於東倉裡的西海(Sohae)火箭發射場出現新的活動,該基地的引擎測試臺也出現一個大型船運貨櫃。美國總統川普在新加坡特金會後曾說朝鮮已拆除西海發射場。
  • 2021年3月3日朝鮮半島時政摘要
    點擊上方「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偷偷關注我們及時掌握權威信息,了解朝鮮半島最近動態❤1.據朝中社3月3日報導,日本多家地方法院對當局在高校無償化適用名單中排擠朝鮮學校的措施作出了「合法」判決。此舉是喪失法律公平,違反《世界人權宣言》和有關國際法的行為,也是露骨地庇護和助長日本反動派排斥旅日朝鮮人和鎮壓民族教育活動的卑鄙行徑。日本反動派未對罄竹難書的過去罪行做出道歉和反省,反而罪上加罪大大激發全體朝鮮人民的反日情緒。
  • 朝鮮半島之前以部落形式存在,我國商代的移民才形成了國家?
    中國歷史上和現在一樣,與鄰國進行貿易往來和友好合作。朝廷和朝鮮半島的關係處在藕斷絲連的狀態,古代中國是個大國,所以,一直都有國家想要依存我國發展。尤其是朝鮮半島的國家,而據資料記載,朝鮮半島上的國家竟是我國商代移民所建,因為在此之前,它是沒有國家出現的,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