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築理想︱一份捐獻,多份美好

2021-02-14 鴻園

✲對於長期生長在城市的孩子而言,或許很難想像:偏遠的貧困地區,某些孩子正渴望一本解密好奇的課外讀物,滋養灌溉成長的心靈;社會的某個角落,某些孩子正夢想一件心心念念已久的玩具,安放簡單質樸的童真。

✲鴻園構築理想人居,同時也一直用心體察生命的需求,深懂貧困地區的孩子對精神食糧的無限渴望,及生活相對平淡的童年對五彩繽紛世界的永久嚮往。

一本書、一個玩具的重生隨著孩子不斷長大,或許每個家庭都有擱置一旁不再拾起的兒童書籍和玩具。讓孩子從小學會分享,將閒置已久的物品,捐給更需要它的小朋友,收穫的將是美好。

舊物捐獻,等你參與。鴻園面向業主發起「助貧困地區孩子圓夢」活動:招募愛心小夥伴,將手中閒置書籍、玩具(八成新)捐獻給貧困地區的孩子。給城市孩子打開一個個別樣世界的課外讀物,也能為貧困地區的孩子開啟通向多彩世界的大門;那些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被慢慢遺忘的玩具,不再黯然遺落在某個黑暗角落,而成為裝載童真的禮物。讓閒置已久的書籍、玩具,重新找回存在的價值,讓貧困地區的孩子看到「夢想照進現實」的希望。

✲參與方式 ✲

通過鴻園薈平臺進行報名

✲活動時間 ✲

2017年5月28日

✲活動流程 ✲

5月28日8:00,至鴻園籤到。

一起乘坐班車,前往貧困地區進行愛心捐助。

活動結束,鴻園邀您觀看《不朽的梵谷2.0》感映藝術大展。


✲注意事項 ✲

請保持書籍和玩具的整潔完整,以便貧困地區小朋友們收穫更多歡喜。


一份捐獻,多份美好。你的一次奉獻,或許能提升一本書和一個玩具的價值;你的一份善行,或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鴻築理想,關愛成長。每一份付出都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讓我們一起捐出閒置書籍和玩具,圓貧困地區孩子的夢,助他們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66歲癌症患者捐獻眼角膜:讓別人替我繼續看世界的美好
    就在手術前一天,魏阿姨鄭重的寫下了一份聲明書交給主任。在聲明書中寫道,不管自己的治療結果如何,決定把身上能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醫院的人都感到震驚和感動,為了實現魏阿姨的心願,醫院聯繫了西安紅十字會,結合魏阿姨的病情決定捐獻了眼角膜。
  • 10歲少年增肥救父 3個月增長到90多斤,達到捐獻骨髓的標準
    2018年,父親身體情況惡化,路子寬隨後通過增加體重,以達到為父親捐獻骨髓的身體標準,「增肥救父」。  可以想像的是,路子寬增肥救父的過程不會那麼美好:2019年3月,路子寬一天吃五頓飯,從原本的60多斤,3個月內增長到90多斤,終於達到了骨髓捐贈的標準。  9月9日上午9時許,路子寬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清河分院進行了骨髓捐獻。
  • 畢業季走進最美校園︱大馬路小學畢業生拍了拍學弟學妹:一份勞動...
    畢業季走進最美校園︱大馬路小學畢業生拍了拍學弟學妹:一份勞動實踐禮物請查收 2020-07-2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周文化講座︱「富二代」的痛點與G點
    何況還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支撐,二代的生活真的如想像般美好嗎?歡迎收聽「藝二代」的自我剖析與講述。>北京︱自足自在——中國人的生活哲學時間:7月19日(周日)14:00-16:00地點:朝陽區太陽宮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主講人:老樹(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藝術系主任)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描繪過理想人生
  • 關於愛你,多了一份奢望,多了份希望和渴望
    關於愛你,多了一份奢望,多了份希望和渴望!故事開始前先說有沒有人心裡一直有個人,忘不掉,也不想忘掉,更不想放過自己?故事的開始是在開學季。在人生美好的年紀,一間小教室裡,認識了人生的硃砂痣,從此刻在心裡,無法抹去。
  • 走進最美教師︱徐州女老師一封信感動朋友圈……
    伴隨著第一次獻血的還有加入中華骨髓庫,當時血站的阿姨問媽媽,願不願意多抽一小管血,如果配型成功就可以救治白血病兒童。媽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便毫無猶豫地答應了。生活的挑戰讓媽媽越來越堅強,可隨之而來的還有身體的突發狀況。當媽媽知道自己得了「不孕症」的時候,真的是晴天霹靂。那個時候,對孩子的憧憬也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 81天捐獻母乳8萬多毫升 「37度的愛」給那個陌生小小的你!
    但說起母乳捐獻,或許很多人還很陌生。2013年華東地區第一家母乳庫在南京建立,六年有超過1300多名媽媽把「37度的愛」捐獻給了陌生的寶寶。   對於每一位媽媽來說,分娩、哺育是一生中重要而且美好的人生體驗,而母乳也成為新生兒最理想的食物。   今年2月25號,25歲的「準媽媽」方幸運的兒子提前三個月出生了,僅僅998克不足兩斤。
  • 我多了一份擔當
    那我們如何盡己所能地承擔起肩上的那一份擔當呢?那份擔當,是孝順父母,努力學習。學習,真的是為自己而學嗎?在政治試卷上,我曾寫下「教育是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從這句話印在腦子裡的那一刻起,學習就不僅是為自己而學了,它成了一份擔當,這份擔當寄託的不僅是我的理想與遠方,還是父母的期望和付出。
  • 多份遺囑內容相衝突,以哪一份為準?
    立遺囑人可能會通過多份不同的遺囑分配不同的遺囑,但是在實務中也會出現,遺囑內容相互衝突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以哪一份遺囑的內容為準呢?對此,根據《繼承法》第二十條的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 黎川民警趙天宇獲捐獻造血幹細胞特別貢獻獎(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宋超、蔡建明、陳茜報導:12月9日上午,黎川縣紅十字會在縣公安局為二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民警趙天宇舉行特別貢獻獎表彰儀式。2019年8月,趙天宇接到一個來自江西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被告知與一名血液病患者血液初期配對成功,他當即同意,並於2020年1月20日上午趕到湖南省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為一名患白血病的9歲男孩捐獻造血幹細胞。2020年9月29日,趙天宇再次趕到湖南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捐獻淋巴細胞85毫升,由受助者醫院志願者護送至上海兒童醫院,為同一患者點燃生命之光。
  • 西北人類精子庫成立3年 捐獻主力是在校大學生
    精子庫成立至今,共有8000多位市民前來捐獻精子,最終卻只有1200多人合格。  願意捐獻人數增多  主力是在校大學生  成立人類精子庫的主要目的,是篩選並儲存優良的精子,提供給臨床,使那些由於丈夫原因不能生育而且無法治療的家庭擁有孩子,從而挽救這些家庭。
  • 一周文化講座︱沈從文與黃永玉
    那麼,今天的詩歌狀況究竟怎樣,作為從古至今的大雅之音、作為語言最高理想的詩歌,它與日常生活究竟有著怎樣的隱秘關係?生活怎樣通向詩歌,詩歌如何形成,又是怎樣照亮人的生活?古代傳統「文以載道」是否在詩歌中有所體現,詩歌對於我們認知生活、世界和自我,對於我們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在韓國便利商店買的兩份便當,都是20元,一份肉多一份菜多
    在韓國便利商店買的兩份便當,都是20元,一份肉多一份菜多。在韓國便利商店買到的兩款不同價格盒飯,看起來分量都差不多,一份是蔬菜偏多,另一種則是肉食居多,都是20元人民幣,從視覺上看更多是會覺得肉食一方好吃,但兩種都是在當地很受歡迎的, 食材新鮮和米飯地美味,每買兩份,就贈送一杯草莓汁,還可以自己調製的那種。
  • 最珍貴的「鏡頭」:蘇州紀錄片攝影師捐獻角膜 高校學子將重獲光明
    在邵蘇峰生前與妻子沈萌共同創辦的攝影工作室裡,拍攝出無數作品的攝像機仍按原樣擺放在那裡。   這個「風趣、幽默、腦洞很大,鬼點子特別多」的大小夥,喜歡運動,熱愛攝影,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一幀又一幀著色美好的畫面。
  • 廣東臍帶血流失率達96.2% 僅有2%產婦捐獻或自存
    廣東臍帶血流失率達96.2% 僅有2%產婦捐獻或自存金羊網  作者:餘燕紅  2020-11-16 15日是第四個世界臍血日。
  • 東莞臍帶血採集總量超11萬份
    8月22日,第二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31日,東莞臍帶血採集總量累計超過11萬份。臍帶血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度地中海貧血等疾病有重要作用,生孩子時,部分寶媽會選擇存臍帶血,臍帶血臨床應用數量呈增長趨勢。
  • 大愛相「髓」伴「理」成長——解密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安理」現象
    7月27日,經過3個多小時的採集,他成功捐獻了216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混液。「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要是她倒了,她們家肯定就垮了,我必須要救她。」姜茂豪說,「其實,我們學校很多人都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有2010級黃海松、2012級李志、2013級馬晃晃、2015級馬凱旋等四位學長,有和我同屆的葛宏港、陸燁同學,還有2018級的謝明明學弟,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 公益體彩助力器官捐獻,共同見證生命延續
    我國正式啟動器官捐獻事業的十年期間,累積有3.2萬個成功捐獻案例,9萬多移植患者不僅因此獲得了生命的延續,更獲得了一群未曾謀面的親人。在以體彩公益金為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連續10年支持下,我國器官捐獻事業逐漸走進社會大眾視線,越來越多移植患者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 一周文化講座︱李銀河與作家陳雪談我們的情愛、身體與性
    由梁文道擔任策劃人的「看理想」是理想國推出的一個影像計劃,現已正式上線。在這個上線第一周的周末,讓我們相聚,和策劃人梁文道先生一起看看理想,談談《一千零一夜》。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       蕭紅是現代中國極具傳奇色彩的女作家,她濃烈而深沉的文學書寫,短暫而漂泊的人生遭際,某種程度上,不僅是上個世紀上半葉嚮往真理與自由的青年的形象縮影,而且代表了一個充滿理想追求、海闊天空的時代。
  • 上海一在讀博士無償獻血40次 剛獲國家表彰又捐獻血小板
    聽到呼籲後,身為A型血的薛琪薪,毫不猶豫地登上獻血車,捐獻出400毫升全血。這天,風大、天涼,但薛琪薪的內心卻很溫暖,舉手之勞就能幫助他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薛琪薪卻很懊惱,泱泱13億人的大國,竟然會發生血液緊缺的事情。他暗下決心,要堅持獻血。  最讓薛琪薪難忘的是2013年爺爺身患癌症治療期間,輸注了好心人捐獻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