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字詞學習方法

2020-12-11 詩文典

文言文學習首先要從字詞入手,可文言字詞浩如煙海,一個字就能有很多種意思,往往猜對了開頭猜不對結尾,實在是令人苦惱,別急,這就來教幾個文言文字詞的學習方法給大家。

巧析字形法

1.偏旁部首有深意

漢字的偏旁部首大部分都是象形字,具有一定的表意特徵。因此,在文言字詞的學習中,可以參照許慎《說文解字》一書,因為它不僅分析了漢字的字形和字義,還考究了漢字的字源。 可以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對這些常用的偏旁部首進行字形分析,對它們的含義了如指掌。

2.象形寫法知原意

現在的楷體字已經失去象形的意味,這給我們通過字形了解字義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們可藉助它的古文字形體來進行分析理解。例如「為」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形體都可看出它的本義,即都與勞作有關,都像人拉著大象勞作的樣子。

語境結合法

文言字詞中蘊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學習過程中可以先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同時在理解文意、鑑賞文章的過程中把握文言字詞的意義。

例如《赤壁賦》一文,開頭是這樣寫的:

這裡有表示年號的「壬戌」,表示日期的「望」,虛詞「與」、「於」、「之」,難懂的實詞有「屬」,通讀文章可知是作者在這一年秋天的七月十六日和朋友在赤壁下泛舟遊覽,之後的兩句是環境描寫,良辰美酒怎麼能少得了酒呢?作者舉起酒杯自然是勸客人多喝兩杯了,所以這裡的「屬」就通的是「囑」,引申為勸酒。

積累溯源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細流,無以至江海。」 文言字詞的學習尤其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其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實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是固定的,但它們都有哪些意義和用法卻都是有跡可循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善於積累,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實現質的飛越。

18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歸納比較法

1. 一詞多義比較

在文言文中往往同一個字、詞,具有幾種不同的意義。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文言文學習之後,可以把文言文字、詞的不同義項加以整理和比較,這樣不僅能複習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而且也能形成系統以促進對新知識的掌握。例如《鴻門宴》中的「為」字,就有很多種意思。

2.近義詞比較

在文言字詞學習中,可以把詞義相近的文言字詞放到一塊加以分析比較,能夠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比如:

作《師說》以之 《師說》

是以先帝簡拔,以陛下 《出師表》

錢三百萬 《孔雀東南飛》

大珠四枚 《記王忠肅公翱事》

這幾句中的「貽」「遺」「齎」和「贈」幾個字都可以解釋為「贈送」「贈給」的意思。

3.古今詞義比較

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詞義在很多時候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學會在具體的語境當中分析比較,得出恰當的釋義。

例如:

基礎輔助法

1.成語輔助

現在的很多成語是由古代經典中產生的,脫胎於中國古代的文言文,成語中依舊保留著很多文言字詞、句式和文言意義,所以成語可以稱為文言文學習的「活化石」和「活標本」。在學習文言字詞時,可以聯想到含有這些字詞的成語,從而幫助我們理解文言字詞,這樣也會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去學文言字詞。比如《鴻門宴》中就有很多: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勞苦功高

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無犯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今者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詩句輔助

詩歌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跟文言文一同脫胎於古漢語,只不過在句式結構上更簡練。學習文言文不應當將它和詩歌割裂,而是應該看成一體,將它們聯繫起來,你就會發現,詩句當中的很多字詞釋義其實都適用於文言文。

例如:

「遙甫暢,逸興遄飛。爽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 (《滕王閣序》)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 (《蜀相》)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萬壑有聲含晚,數峰無語立斜陽。」 (王禹偁《村行》)

「到中流擊水,浪飛舟。」 (《沁園春 長沙》)

在文言文《滕王閣序》中,「襟」、「逸興」、「籟」、「遏」的意義和用法與詩詞裡的這些字都是一樣的。

3.語法輔助:

「感時花淚,恨別鳥心。」這句詩中花不會濺淚,鳥不會驚心,而是作者用了使動用法讓它們流淚驚心。同樣的《赤壁賦》中「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也是用到了使動用法,「使蛟龍起舞」、「使嫠婦哭泣」。這樣聯繫起來看,是不是覺得關鍵字詞也沒那麼難理解了呢?

經典感知法

在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學習基礎後,可以自己試著買上一兩本文言書籍讀一讀,比如《史記》或唐宋八大家的文集,考察文言功底的同時,通過有趣的人物事跡、華麗的文章辭採感知文言作品的美,也可以從中補充到更多的文言字詞,進而擴充字詞知識庫。培養閱讀習慣的同時激發了對古文的學習熱情,久而久之,文言文就變得so easy 了!

如果大家覺得小編這幾種方法還不錯的話,就請關注我把!

相關焦點

  • 學習文言文的實用方法有哪些?
    2、字不離句其實,在文言文中,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與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積累文言文字詞要學會多去揣摩作者的意圖。語文與文言文關注日常的積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從文章中,要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
  • 初中文言文學習不容易,學生大多讀不懂課文,學會翻譯有三點技巧
    我也理解文言文的學習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文言文的難關無法攻克。相反,只要付出努力,文言文一樣可以學好。所以,每次作為老師我都會語重心長地告訴學生要做好文言文課前課後的認真預習和複習功課,並且第二天檢查時,會表揚和鼓勵他們,理解錯了不要緊,重要的是要不要放棄。
  • 文言翻譯引發熱議,中學生該如何正確對待文言學習?
    而所謂的文言直譯也沒有標準答案,太過計較於此的意義不大,解決問題的根源還是應該考慮文言中的教、學以及考試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糾結,其實最終還要回歸考試這個話題。考試的內容要求直譯,於是在教學中文言的學習重點也轉移到了直譯,但是在文言的學習中,直譯真的重要嗎?
  • 文言的學習 (一)詞彙
    1924年到上海,先後入南方大學、國民大學學習,1926年考進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7年赴法國留學,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王力是北京大學中文系一級教授,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和詩人。文言和語體是對立的,然而一般人對於二者之間的界限常常分不清。普通對於語體的解釋是依照白話寫下來的文章,反過來說,凡不依照白話寫下來的,就是文言。
  • 文言文學習的核心:正確地積累文言實詞
    比如我們此次聽寫的13個實詞,大多同學只能對四五個,這反映出我們的文言實詞掌握得非常薄弱,而且我挑選的都是非常典型的,必須掌握的部分,如果大家學習文言文感覺有困難,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方法的話,其實此次聽寫就暴露出了問題的根源,即文言實詞的儲備不夠。我認為學好文言文簡單又不簡單。
  • 「中考發榜」崇文中學陳億粼:好成績一定與學習習慣和態度密切相關
    「好成績一定與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密切相關說到自己的學習方法,陳億粼表說,上課緊緊跟住老師的思路是他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原因。不管上什麼課,課堂內容是否簡單,都緊跟老師的思路,不漏掉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環節的內容。課堂效率提高了,當堂內容都「消化」了,比自己課後花大量時間總結和做習題有效得多。再有就是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遇到問題絕不放棄,「我特別喜歡數學,有興趣才有更多的學習動力。
  • 學習文言文的必備資料《我的第一本文言詞彙書》
    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我同樣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難,當然,也因此總結了不少的經驗。一、只背120個實詞是遠遠不夠的想要學好文言文,就要積累文言實詞。因為,文言實詞的積累是寫入高考大綱之中的。考綱要求高中生必須掌握120個文言實詞,這是公開的秘密,但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情況又複雜了許多。有的學生渾渾沌沌,一直到高三,才知道所謂120個實詞究竟是哪120個。
  • 文言基礎知識:文言的句法
    第四章文言的句法 具有一定語調、能夠獨立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叫句子。句子包括多少個成分,這些成分之間發生什麼關係、前後次序怎樣安排,一句話:怎樣組詞成句,這有一定的規則。句法就是組詞成句的規則、規律。古今漢語的句法結構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 初中生,文言句子翻譯的五種基本方法
    初中文言句子翻譯的五種基本方法遠方的詩2018 2018-05-28 17:30:51文言文句子翻譯的基本方法有五種,即:留、補、換、改、刪。將特殊文言句式的語序改成現代漢語的常規語序。主要有以下幾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謂語前置。5、刪。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沒有什麼實在意義,起舒緩語氣、湊足音節的作用;對這些虛詞,翻譯時可刪去不譯。這五種方法不是孤立的,在具體翻譯時要綜合、靈活運用。
  • 期末語文成績年級第一,擔任6年語文課代表,坦言:學習有3「法」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不僅分數佔著極為重要的比例,而且也是學習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礎。語文的特殊性在於,不僅是從課本上要學習知識,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不斷積累,漢語作為基本交流語言,是學習語文的文字媒介,所以對於很多學生而言,語文是一門既簡單又複雜的科目,簡單在於,每個人都會用中文,似乎沒有任何學習難度,而複雜在於,語言是語文的一部分,但是卻不是全部。
  • 小學語文學霸 初中被文言文整趴 四個方法幫孩子跨過文言之坎
    孩子上初中後,就開始學習文言文。可好多在小學階段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之後,對文言文有一種潛意識的恐懼,寫文言文的閱讀題也常常失分。有什麼方法能幫助孩子們克服對文言文的恐懼心理並幫他們學好文言文呢?結合多年的語文實踐,我總結出一些方法,推薦給這些孩子。
  • 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一、學習掌握文言文基礎知識。     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包括: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特殊句式。其中,文言實詞又包括五個方面:①古今異義。掌握詞類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是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了解運用文言文翻譯方法。     文言文翻譯一般以「信、達、雅」作為翻譯的原則。信,就是要求譯文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意思,也就是不「走樣」。「達」,就是要求譯文明白通順,符合現代漢語的表述習慣,沒有語病。
  • 這8種解釋文言文實詞詞義的方法實在好用,沒有幾個人會,值得學習
    下面是從教30年的教師告訴你:這8種方法是解釋文言文實詞詞義最好用的,趕快學起來吧!一、以形析義法二、以音猜義法三、溫故知新法四、以今推古法五、互文見義法六、隨文斷義法七、成分分析法八、邏輯分折法面對教材的改革,文言文篇數的增加更令學生難以把握。
  • 文言基礎知識:文言複句的特點
    文言的緊縮複句通常只用一個連詞,而且同一個連詞常常表示不同的意義關係。還有,現代漢語的緊縮複句只是一種特殊句式,文言的緊縮複句卻是常見的。如:1.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孫子·謀攻篇》)一一如果自己的兵力相當於敵人的十倍,就包圍它;如果相當於敵人的五倍,就進攻它。
  • 教師招聘文言文複習指導:文言實詞詞義判別方法
    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文言實詞的考查範圍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複詞、通假字等。中公教育講師提醒廣大考生文言實詞一方面要注重積累,認真歸類整理;另一方面要從中找出規律,巧釋詞義。下面中公教育講師幫大家總結了文言實詞詞義判別的方法,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 古代文言與白話相去不遠
    光緒十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學習批閱奏摺。其中有一份硃批原來寫著「你們作督撫的」應如何如何,後來又在旁邊用小字注著「爾等身膺疆寄……」,這就是從所謂活生生的口語變成文縐縐的文言的典型材料。再看元朝的白話碑,明太祖朱元璋立於孔府的碑石,都是皇帝官府的命令,但都是徹底的白話,與史書所載文言的詔書完全不同,的確證明文言與白話之間差異很大。但如果秦漢上古看來,文言與白話未必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 得到120個文言實詞
    老師已經為您準備了資料的下載方法,如有需要請拉到文章末尾查看收集方法。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120個文言文實詞》,材料簡單,解釋清楚,PDF可以下載和列印。在「愁啊!文言文怎麼學啊?」初高中學習階段,我總能聽到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學好文言文是初中生最頭疼的問題。平時看書很難靜下心來看書,更要別提讀晦澀難懂的文言文。
  • 初中文言特殊句式+句子翻譯6方法 全部掌握,3年考試不丟分!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難點,其中文言特殊句式就是難點之一,也是學生的丟分項。此考點常常以翻譯題題型出現在試卷上,就是將文言句子翻譯成符合現代文語法規範的白話文,做到簡明規範,表達流暢。要想學好文言文,做好文言文句子翻譯,就要熟練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們常學的一般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四種類型。在做文言文翻譯時,首先要判斷句子屬於何種類型的特殊句式,然後再進行翻譯,同時要注意,翻譯時做到準確,不歪曲,不增譯,翻譯的句子通順規範,符合現代文的表達習慣且沒有語病。那麼,具體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好文言文句子翻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