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北滇籍人士走訪松山戰役遺址 重溫歷史緬懷先烈

2020-12-22 海外網

中新社雲南保山4月21日電 題:泰北滇籍人士走訪松山戰役遺址 重溫歷史緬懷先烈

作者 李曉琳

「泰國北部地區知名滇籍人士回鄉訪問團」20餘人近日走進松山戰役遺址,深入了解滇西抗戰歷史,緬懷先烈。

松山戰役遺址位於雲南省龍陵縣,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滇西抗戰的主戰場,為滇緬公路交通咽喉。

「這是我父親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泰國清萊美斯樂村鄉長李泰增站在「陸軍第八軍第一百零三師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前,手拿白色菊花,神色凝重。

1944年6月,中國遠徵軍開始反攻。經過兩年的時間,松山已被日軍建成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永久性防禦陸地」。為了拿下松山,中國遠徵軍一次次衝向松山。當時先後投入兩個軍約4萬人的兵力,苦戰3個月零3天,取得完全勝利,全殲日軍1260餘人,中國遠徵軍傷亡7700餘人。

李泰增的父親是原第五軍參謀長李鳳梧,也是戰役的倖存者之一。後來,因種種原因,李泰增一家隨父親留在緬甸,後又去了泰國。「1982年,父親帶我們一家重回家鄉,在松山給我們講述他的抗戰經歷。」在他的記憶裡,父親幾乎不提這段經歷,這是一段心酸苦澀的往事。「如果他今天還在世,看到這一切,一定會很欣慰。」

如今,松山戰役遺址得到修復,建起了中國遠徵軍雕塑群,時常會有世界各地的緬懷者前來憑弔。雖然如今在世的遠徵軍已越來越少,但他們為中國抗戰作出的貢獻被越來越多的世人所熟知。

李泰增說:「今天我們銘記歷史,是為了提醒後人珍惜和平,激發後人的愛國情懷。」

事實上,在此次回鄉訪問的泰北滇籍僑胞中,多位僑胞的先輩是曾經參與過抗戰的軍人。重回先輩戰鬥過的地方,重拾歷史記憶,大家都格外激動。

聽完講解員的介紹,清邁雲南會館監事長李成柱說:「先輩為國家為人民流血犧牲,為我們換來今天的和平生活,這些先烈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清萊雲南會館監事長蔣慶國的爺爺是抗戰老兵。第一次到松山戰役遺址參觀,他受到不小的震撼。他說:「今天才算是對先輩抗戰的歷史有了更多了解,值得我們僑胞驕傲和自豪,也讓海外僑胞更加團結。」(完)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兩岸媒體走訪松山戰場遺址 重溫悲壯歷史
    (中國臺灣網 馬一娜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3日龍陵縣訊 (記者 馬一娜)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6月12日,來自兩岸三地媒體雲南聯合採訪團的記者們從保山出發,沿滇緬公路來到松山抗日戰場遺址,重溫這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歷史。
  • 河間市組織學生重溫紅色歷史,緬懷先烈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紀念日到來之際,河間市組織學生重溫紅色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精神,共創美好明天 。9月1號一早,北石槽鄉齊會小學的41名學生就整齊的站在齊會戰鬥紀念碑前,他們身姿挺拔、神情肅穆的行少先隊禮,向革命先烈致敬。
  • 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2015-08-31 19:36: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龍陵8月31日電 題: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中新社記者 馬騫
  • 半天參觀松山戰役遺址,向英雄致敬!
    半天時間參觀松山戰役遺址,向英雄致敬!12月11日從大理至保山龍陵,參加2020AA百公裡,「為了勝利遠徵,重走滇緬公路」的活動。12月12日參加了重走50km滇緬路的徒步活動,最後用時10小時、安全順利的完成比賽。12月13日由組委會統一組織安排,前往松山戰役遺址,半天時間參觀學習,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 松山戰役有多慘烈?上千「娃娃兵」犧牲,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
    由於松山扼守著滇西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緊靠怒江惠通橋,前臨深谷,背連大坡,左右都是山,形如一座天然橋頭堡,扼滇緬公路要衝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裡江面。而且,掌握怒江戰場的主動權後,進可攻,退可守。另外,不攻下松山,緬甸公路沒辦法通,交通運輸困難。所以,松山是必爭之地,「松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被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
  • 松山戰役遺址旅遊攻略
    二戰期間,標誌中國抗戰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轉折之戰——松山戰役就發生在這裡。作為主戰場的松山,留下了諸多戰爭遺蹟,現存有遺址69處、遺蹟816個、戰壕13200米,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二戰戰場遺址之一。中國遠徵軍雕塑群、見證樹、子高地、陸軍第八軍103師陣亡將士公墓等都是松山景區的熱門景點。
  • 保山市龍陵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松山戰役戰場遺址,是指位於龍陵縣臘勐鎮範圍內的大松山、小松山、陰登山、黃土坡、大埡口、滾龍坡、溫古坪子、竹子坡、長嶺崗、大尖山、董別大山的松山戰役遺存。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松山戰役舊址中的一部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具體界定以《松山戰役舊址文物保護規劃》為準。
  • 探訪松山戰役遺址 中緬邊境遊記(一)
    汽車之家2012年12月6日報導  [汽車之家 精彩遊記] 與以往的旅遊觀光不同,此次我將前往雲南的中緬邊境,追尋當年中國遠徵軍在滇緬戰場發生的一些故事,我此行路線中的龍陵、松山
  • 達川區渡市初中:重溫革命歷史 緬懷革命先烈
    為進一步提高支部全體黨員教師思想政治意識,追尋紅軍足跡、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奮鬥歷程、崇高品德和精神風範,2020年7月29日,中共達川區渡市初級中學支部委員會組織黨員教師、教學骨幹以及優秀青年教師代表赴宣漢縣王維舟紀念館參觀學習並重溫入黨誓詞。
  • 遊記:松山抗戰遺址
    今天的行程:保山到瑞麗保山到瑞麗要走G56杭瑞高速,過怒江到鎮安下高速走G320國道,現在的經龍陵到瑞麗的G320國道就是滇緬公路的一部分,特別希望能夠走一走滇緬公路,還想去松山戰役遺址去看一看,緬懷和憑弔抗日先烈。前兩年買了本書——1944:松山戰役筆記。
  • 宿北大戰遺址公園年底建成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秦飛)5月23日上午,宿豫區在宿北大戰烈士陵園舉行宿北大戰紅色訓練營揭牌儀式。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宿北大戰烈士陵園整體形象,豐富文化內涵,強化教育功能,宿豫區於2019年下半年啟動宿北大戰烈士陵園提升改造工程,目前,陵園區、遺址公園正在全力建設中。
  • 遂平縣第二高級中學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本報訊(記者 丁繼坡)近日,遂平縣第二高級中學舉行「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報告會,重溫革命歷史
  •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砥礪前行
    為了銘記抗戰歷史、緬懷革命先烈,中央電視臺一套直播了敬獻花籃儀式。縣消防救援大隊、縣城關幼兒園組織收看了現場直播,大家一起回顧那段可歌可泣的歲月,重溫中華兒女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抗戰精神,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觀看直播後,大家紛紛表示,要重溫使命、牢記使命、勿忘國恥!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紮實做好本職工作。
  • 松山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松山戰役遺址滇西抗戰松山戰役遺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東北部的臘勐鄉境內。松山雄踞於怒江西岸,主峰海拔2019.8米。松山戰役遺址由諸多峰巒組成,南為陰登山,北為黃土坡,中間隆起者為松山,山後稍低者為小松山,自小松山傾斜面衍平者為大埡口,復稍斜而上者為滾龍坡。
  • 開州區漢豐街道鳳凰社區開展「重溫紅色家書 緬懷革命先烈」活動
    為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近日,開州區漢豐街道鳳凰社區以主題黨日為契機,組織在家黨員開展了「重溫紅色家書 緬懷革命先烈」活動。活動現場,大家集中觀看了楊開慧寫給毛主席的家書視頻,以及由黨員志願者朗誦的方志敏《我們臨死以前的話》。
  • 勿忘歷史 珍愛和平 全國多地舉行緬懷抗戰先烈活動
    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連日來,黑龍江、山東、四川、山西等地舉行多種活動,傳承抗戰精神,緬懷抗戰先烈。在今日(2日)的紀念活動中,當地群眾依次繞行紀念碑一周,緬懷先烈,表達「銘記歷史教訓、共創和平未來」的願景。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旌陽區東街小學主題中隊活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李冬梅)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旌陽區東街小學大隊部組織各班開展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主題隊會。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為了切實開展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紀念活動,宣傳抗日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東街小學對全體學生進行了重溫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教育。班會課上老師們組織大家看《狼牙山五壯士》的電影片段,讓孩子們講黃繼光、劉胡蘭、邱少雲等英雄先烈的事跡。
  •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為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同學們銘記歷史,友好區第一小學舉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主題班隊會。
  • 十名四川抗戰老兵到訪雲南松山戰役遺址祭奠戰友
    圖為老兵向戰友敬禮 陳靜 攝中新網龍陵4月2日電 (陳靜)2日,來自四川的10名中國遠徵軍老兵抵達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戰役遺址,與數十名志願者一起,為在這裡犧牲的7000餘戰友送上鮮花,告慰英靈。當日,原本晴朗的松山下起了大霧,能見度僅有不足五十米,不一會兒便下起傾盆大雨。「當年松山戰役時就是這樣,由於山間霧大,戰友們看不清日軍的方位,作戰受到很大影響。」曾經參加過松山戰役的抗戰老兵廖沛林回憶起當年的戰事,感概萬分。
  • 開學第一課 | 重溫歷史 緬懷先烈
    今天上午,縣國防教育辦公室組織縣聯合小學的部分師生代表來到縣烈士陵園和革命烈士紀念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主題教育活動,接受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為廣大小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