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保山徒步遊!半天參觀松山戰役遺址,向英雄致敬!

2020-12-20 無違旅行

#徒步旅行#

3天保山徒步遊!半天時間參觀松山戰役遺址,向英雄致敬!

12月11日從大理至保山龍陵,參加2020AA百公裡,「為了勝利遠徵,重走滇緬公路」的活動。12月12日參加了重走50km滇緬路的徒步活動,最後用時10小時、安全順利的完成比賽。

12月13日由組委會統一組織安排,前往松山戰役遺址,半天時間參觀學習,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保山徒步活動歷時3天,參加了三項重要的戶外活動。由於在活動過程中,採集了大量精彩圖文和遇到了許許多多感人的好人好事,所以用三篇遊記來逐一記錄美好而感到的瞬間。

第一篇是《3天保山徒步遊!10小時重走50公裡滇緬路,一路風景美到爆了!》,第二篇就是此文《3天保山徒步遊!半天參觀松山戰役遺址,向英雄致敬!》,第三篇是《3天保山徒步遊!怒江邊上惠通橋頭,遇見感動溫暖心裡!》。

遊記內容分為:遺址簡介、致敬英雄、參觀經歷、暖心小事、參觀小結等五個方面。

遺址簡介:

保山松山坐落於龍陵縣臘勐鄉大埡口村,距離縣城35km。位於怒江中下遊西岸,最高海拔2020米。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滇緬公路的咽喉要道,有著「滇緬公路上的直布羅陀」之稱。

松山戰役是整個滇西抗戰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遠徵軍先後投入8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工兵營加上盟軍及空軍等40000多人,歷經十次大戰役,百餘次小戰役,以傷亡7600多人的代價,歷時96天最終全殲守敵,攻佔松山。

二戰期間,標誌中國抗戰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轉折之戰——松山戰役就發生在這裡。作為主戰場的松山,留下了諸多戰爭遺蹟,現存有遺址69處、遺蹟816個,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二戰戰場遺址之一。

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裡面有見證樹、老乾塘、中國遠徵軍雕塑群、觀景臺、道人坪子、子高地、陸軍第八軍103師陣亡將士公墓等景點。

致敬英雄:

2020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參加AA百公裡第一天比賽的近200人,在中國遠徵軍雕塑群前,為抗戰英烈默哀、獻花,表達深切的悼念。

參觀經歷:

1、13日上午在參賽活動酒店吃完早餐,收拾行裝就前往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了。在講解員耐心、熱情的逐一講解之下,我們仿佛回到那個年代,感受松山大戰的悲壯偉烈。

2、參觀遊覽線路:見證樹→中國遠徵軍雕塑群→觀景臺、→道人坪子→神秘的遠徵軍信件、→子高地→將士公墓→見證樹。

3、遊玩經歷:

①.見證樹:走進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長得非常茂盛的一棵榕樹。仔細觀察,樹幹已經是傷痕累累、千瘡百孔。

據講解員介紹,它是松山上倖存的三棵古樹之一,難以想像當年它的肢體被毀掉一半以後還能頑強地活下來,作為今天歷史的見證。

②.中國遠徵軍雕塑群:從見證樹往上走,經過老乾塘再往上走就到了雕塑群的入口處了。從這裡往上踏步96級臺階就到雕塑群的位置了,96級臺階寓意著松山大戰歷經96天最終全殲守敵,攻佔松山。

據講解員介紹,雕塑群建成於2013年9月3日,是由雕塑家李春華創作並捐贈的。整個雕塑群位於滇西抗戰主戰場松山主峰子高地南側,由402座單體雕塑組成。

整個雕塑群分為將軍方陣、夏裝士兵方陣、秋裝士兵方陣、冬裝士兵方陣、駐印士兵方陣、娃娃兵方陣、女兵方陣、跪射兵方陣、炮兵方陣、在世老兵方陣、戰馬方陣、吉普車方陣等12種方陣。

③.觀景臺:在園區步行遊道上,有一處視野開闊的觀景平臺,可遠望怒江之畔。

④.道人坪子:從觀景臺順著觀光棧橋,逆時針前行就到了道人坪子。這裡是一塊很大的平坦草坪,也叫「道人坪子」。這裡曾是日軍的練兵場,更早以前是道人修道的地方。

⑤.神秘的遠徵軍信件:從道人坪子往前徒步,就到了神秘的遠徵軍信件地方。該信件是信?是密函?還是情報?70多年以來沒有人能夠解讀,至今仍然是個秘密。

⑥.子高地:接著往上前行,爬上松山的頂峰,只見兩個巨大的爆破落坑和掘進的地道痕跡。原先松山主峰有兩個尖峰構成,當時稱為子高地。

日軍在每個尖峰下修築一個主堡,主堡深入地下,大致相當於把三層樓埋於山體中,上層用於瞭望和步兵射擊。此地是日寇的支撐點,工事最為堅固,有母堡兩個、子堡多個,大小堡壘都有掩蓋,日軍以武士道精神瘋狂死守松山。

松山當時山高坡陡,不易攀登,遠徵軍進攻時恰逢時值雨季,泥滑路爛,十分艱難。在採用飛機、重炮轟擊均未奏效而傷亡千餘人的情況下,最後採用坑道作業,在山頂兩側距敵堡150m處,開挖掘進1×1.8m(寬×高)的兩條坑道,在敵堡下掘藥室兩個。

坑道內分別裝入TNT(zhayao)70箱和50箱,於1944年8月20日上午9時引爆,將整個山頂炸坍,才消滅了頑敵,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4、下午15:30,整個參觀遊覽松山戰役遺址全部結束,耗時半天時間。一路遊覽,一路向英雄致敬!

5、最後趕往怒江邊上的惠通橋頭,迎接AA百公裡」英雄"凱旋、參加閉幕和頒獎儀式。

暖心小事:

1、在松山戰役遺址參觀遊玩過程中,一位「愛尚貓」的友友主動過來給我拍照,讓我非常感動!平時都習慣了給別人拍照,突然好友過來給我拍照,挺意外也很感動的。

2、在參觀松山戰役紀念碑的過程中,與「lao牛」哥又學習了幾招拍照技術,非常感謝!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啊。

參觀小結:

1、常懷感恩心,不忘相助人。

2、再小的舉手之勞,都可溫暖心田。

3、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往期精彩推薦:

大理十畝至鳳儀徒步行,16公裡的線路,遠觀蒼洱風光無限好!

3種玩法!大理古城6公裡外的茶馬古道,隱匿著古村落和2個寺院!

感謝閱讀!祝你一切安好!

大理旅遊,小眾遊玩。關注無違旅行,更多旅遊精彩等著你!

相關焦點

  • 3天保山徒步遊!10小時重走50公裡滇緬路,一路風景美到爆了!
    3天保山徒步遊!10小時重走50公裡滇緬路,一路風景美如畫!這一切就發生在2020年年末的雙十二之際。2020第二屆雲南省戶外運動嘉年華,暨第十六屆AA百公裡,為勝利遠徵,重走榮耀之路—滇緬公路,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大型徒步活動。12月12日如約保山龍陵,參加重走50公裡滇緬路的戶外活動。
  • 松山戰役遺址旅遊攻略
    二戰期間,標誌中國抗戰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轉折之戰——松山戰役就發生在這裡。作為主戰場的松山,留下了諸多戰爭遺蹟,現存有遺址69處、遺蹟816個、戰壕13200米,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二戰戰場遺址之一。中國遠徵軍雕塑群、見證樹、子高地、陸軍第八軍103師陣亡將士公墓等都是松山景區的熱門景點。
  • 泰北滇籍人士走訪松山戰役遺址 重溫歷史緬懷先烈
    中新社雲南保山4月21日電 題:泰北滇籍人士走訪松山戰役遺址 重溫歷史緬懷先烈作者 李曉琳「泰國北部地區知名滇籍人士回鄉訪問團」20餘人近日走進松山戰役遺址,深入了解滇西抗戰歷史,緬懷先烈。
  • 遊記:松山抗戰遺址
    今天的行程:保山到瑞麗保山到瑞麗要走G56杭瑞高速,過怒江到鎮安下高速走G320國道,現在的經龍陵到瑞麗的G320國道就是滇緬公路的一部分,特別希望能夠走一走滇緬公路,還想去松山戰役遺址去看一看,緬懷和憑弔抗日先烈。前兩年買了本書——1944:松山戰役筆記。
  • 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探訪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 2015-08-31 19:36:35史廣林  即使是晴天,走進位於雲南龍陵的松山戰場遺址,陰森之感依然揮之不去。  面對日軍的叫囂,中國遠徵軍於1944年6月開始反攻松山。經過兩年的時間,松山已經被日軍建成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永久性防禦陸地」。為了拿下松山,中國遠徵軍一次次衝向松山。邱佳偉說,當時中國遠徵軍的攻擊分為飛機轟炸、炮火覆蓋和步兵上攻三個步驟,但由於敵方堡壘堅固,中國遠徵軍犧牲慘烈,整座松山上到處都是屍橫遍野。
  • 保山市龍陵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松山戰役戰場遺址,是指位於龍陵縣臘勐鎮範圍內的大松山、小松山、陰登山、黃土坡、大埡口、滾龍坡、溫古坪子、竹子坡、長嶺崗、大尖山、董別大山的松山戰役遺存。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松山戰役舊址中的一部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具體界定以《松山戰役舊址文物保護規劃》為準。
  • 兩岸媒體走訪松山戰場遺址 重溫悲壯歷史
    (中國臺灣網 馬一娜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3日龍陵縣訊 (記者 馬一娜)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6月12日,來自兩岸三地媒體雲南聯合採訪團的記者們從保山出發,沿滇緬公路來到松山抗日戰場遺址,重溫這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歷史。
  • 松山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松山戰役遺址滇西抗戰松山戰役遺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東北部的臘勐鄉境內。松山雄踞於怒江西岸,主峰海拔2019.8米。松山戰役遺址由諸多峰巒組成,南為陰登山,北為黃土坡,中間隆起者為松山,山後稍低者為小松山,自小松山傾斜面衍平者為大埡口,復稍斜而上者為滾龍坡。
  • 十名四川抗戰老兵到訪雲南松山戰役遺址祭奠戰友
    圖為老兵向戰友敬禮 陳靜 攝中新網龍陵4月2日電 (陳靜)2日,來自四川的10名中國遠徵軍老兵抵達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戰役遺址,與數十名志願者一起,為在這裡犧牲的7000餘戰友送上鮮花,告慰英靈。當日,原本晴朗的松山下起了大霧,能見度僅有不足五十米,不一會兒便下起傾盆大雨。「當年松山戰役時就是這樣,由於山間霧大,戰友們看不清日軍的方位,作戰受到很大影響。」曾經參加過松山戰役的抗戰老兵廖沛林回憶起當年的戰事,感概萬分。
  • 中國遠徵軍雕塑群所在地松山 二戰最完整戰場遺址
    六十九年前的松山戰役,漫山的松林在炮火中只剩下兩棵。如今,在近萬士兵的血肉之軀的浸染下,松山再次密林遍布。松山的上午,遠近聞名的導遊楊金滿為遊客介紹去年建成的中國遠徵軍雕塑群。松山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鄉, 1944年6月至9月,為了打通中國抗日戰爭的生命線——滇緬公路,中日兩國軍隊在這座面積18平方公裡的大山裡廝殺了近百天。中國遠徵軍以傷亡近8000人的代價,全殲據守的1300名日軍。
  • 中國松山、寶地龍陵旅遊指南
    現存的松山戰役遺址,主要集中在臘勐鄉大埡口村東西兩側的松山山頂一帶範圍約4平方公裡。遠遠望去,松山宛如一隻巨大的烏龜盤踞在怒江大峽谷上空,一派鬱鬱蔥蔥、生機盎然。進入松山,首先進入視野的是"滾龍坡"戰場遺蹟。"滾龍坡"是遠徵軍在松山戰役中首先攻克的一個外圍據點,當年這裡是日軍的炮兵陣地,戰鬥歷時29天,攻擊達14次之多。繞過"滾龍坡",便進入"大埡口"。
  • 松山戰役中國以優勢慘勝 日軍陣地堪稱傑作(組圖)
    電視劇的原型,便是1944年發生在這裡的松山戰役。  炮火摧毀的日軍營舍    當年5月,為了打通中國抗日戰爭的生命線——滇緬公路,中日兩國軍隊在這座面積18平方公裡的大山裡廝殺了近百天。中國遠徵軍以傷亡7763人的代價,全殲據守的1300名日軍。
  • 松山戰役 持續95天「坑道爆破法」殲敵上千(2)
    堡壘日軍陣地像「龜背」,能抵禦炮擊7月8日,在松山抗戰遺址管理所工作人員張曉怡的帶領下,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松山。松山現在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0年過去,松山上的戰壕、堡壘等工事痕跡仍隨處可見。
  • 松山戰役爆破日軍堡壘英雄 90歲高齡重返故地
    鮑直才老人重返臘勐老街(攝影 萬軍)  人民網軍事在線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黃子娟) 1944年松山戰役,一位年輕的工兵連排長突破各種技術難關,把3000噸炸藥準確填放到了日軍兩個主堡壘正下方,從而保證了在1944年8月20日清晨9時15分讓日軍坐上「人造火山」。
  • 中國遠徵軍雕塑群在雲南松山戰役遺址落成
    中國遠徵軍雕塑群在雲南松山戰役遺址落成
  • 老兵楊良平去世:經歷抗戰全程,松山戰役加入敢死隊攻克主峰
    老兵楊良平去世:經歷抗戰全程,松山戰役加入敢死隊攻克主峰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4-16 12:49 來源:澎湃新聞
  • 松山遺址:一寸山河一寸血(民族記憶·你不知道的抗戰故事)
    松山遺址管理所工作人員華正波的講述,將我們帶回70多年前那個千鈞一髮的時刻。   1942年2月,10萬中國遠徵軍跨過惠通橋入緬作戰,5月初敗退回國。日寇緊追不捨,5月3日國門畹町淪陷。5月5日的惠通橋上,從怒江西岸去往東岸的車輛排到了幾十公裡外,「散兵難民混雜搶行,商車軍車推擁爭道」。中國遠徵軍工兵24營少校營長張祖武受命在敵人強佔惠通橋時擇機爆破,炸藥已經準備就緒。
  • 《1944:松山戰役筆記》:以嚴謹的態度書寫抗戰微觀史
    第1章 松山:獸軍盤踞的要塞第2章 大反攻:西線有戰事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衛立煌遠徵軍是如何渡越怒江的史迪威與中國遠徵軍遠徵軍對滇西日軍的情報工作松山戰役中的炮兵作戰(之一)第3章 一戰松山(6月4日—7月1日)松山戰役中的中日武器對比松山戰役中的炮兵作戰(之二)
  • 重返松山戰場遺址 兩岸媒體群聚群力破譯「松山密件」
    日軍為長久駐守松山而修建的豪華型兵舍松山戰場遺址上至今未被破譯的一封密信    華夏經緯網6月12日訊: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73周年。12日下午,兩岸媒體參訪團重返松山戰場遺址,親身踏上這片土地,追尋歷史足跡。而一封疑似滇西抗戰的遠徵軍諜報信件,更引起了兩岸記者極大的興趣,大家群聚群力,嘗試破譯這封「松山密件」。    據悉,松山戰役遺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戰場遺址之一,主要位置集中在龍陵縣臘猛鄉一帶,東臨怒江,地勢險要,是著名的滇緬公路咽喉要塞,被軍事專家稱為「東方直布羅陀」。
  • 走進遠徵軍雕塑群,一起深入了解滇西最慘烈的松山戰役
    遠徵軍雕塑群,位於雲南省龍陵縣,滇西抗戰松山主戰場遺址南側幾百米處松山戰役歷時95天,中國遠徵軍以傷亡7783人的代價,擊斃日軍1200多人。一個排的戰士前往戰場,結果三十分鐘只剩下四人數萬將士的熱血灑入滇西大地,是那麼悲壯慘烈,他們是值得銘記的民族英雄這場戰役還有一群娃娃兵,上千名「娃娃兵」在戰場中遭到了敵人殘害,最小的娃娃兵九歲就倒在了血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