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區:開放視野下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2021-01-08 成都頻道

農穩天下安。

鄉村振興,「全國一盤棋」。遵循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發展規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尤為重要。

對四川來說,農業農村不僅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也是貫徹落實「把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擦亮」的具體抓手——鄉村振興,對於我們這個擁有6000多萬農民的農業大省來說,意義重大。

「走在前列、起好示範」,殷殷囑託,言猶在耳——對成都市郫都區來說,這既是職責,更是使命。

如何積極走在前列?如何在更大範圍內起好示範效應?

從戰旗村的示範引領,到鄉村博覽園推動形成全域振興,從自身積極探索,到主動積極輸出人才和經驗——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郫都區立足於區域優勢又不局限於自身區域,將鄉村振興發展的視野放在全市、全省、全國的範圍內來思考和探索,在迅速湧現出戰旗村、先鋒村、安龍村等一批明星村的同時,加快「綠色戰旗·幸福安唐」鄉村振興博覽園建設,積極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道路抉擇: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與其他地方相比,推動鄉村振興,郫都面臨不一樣的特殊情況:居成都上風上水之位的郫都,境內八河並流,承擔著成都市區90%以上飲用水供水任務——生態資源優越,這對郫都區的發展來說,是把「雙刃劍」,作為都江堰自流灌區首善區,郫都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道選擇題,不僅是郫都自身發展道路的選擇,更是關係到成都這座特大城市與子孫後代長遠發展的大事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郫都堅守生態紅線立足自身優勢,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一方面,近兩年來,共32個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投資項目被拒絕,15個投資超過5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因環境因素被放棄,379家企業被責令整改,制定出臺「綠色發展二十條」,整治河渠200餘公裡,關閉「三無企業」2300戶。

另一方面,郫都積極打響「天府水源地」農產品品牌,重點打造圓根蘿蔔、韭黃、生菜、花卉、豆瓣、蜀繡、竹編等傳統優勢產業——以圓根蘿蔔為例,目前除銷往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外,還賣到了日本、荷蘭、法國等國家和地區。

良好的生態本底,以及基於此的綠色發展道路,成為郫都區推動鄉村振興的巨大優勢。數據顯示:近兩年來,郫都共招引社會投資田園綜合體項目13個,從籤約投資額度來看,總投資達到301.6億元,平均每個田園綜合體項目投資達23.2億元。

同時,郫都積極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向深入,跨界融合業態更加豐富,內生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形成了「領、創、改、治、富、美、育、文」八字訣做法,加強黨建引「領」、實施全域雙「創」、深化農村產「改」、推動良序善「治」、多元增收致「富」、塑造鄉村大「美」、強化人才引「育」、續寫天府「文」脈,成功創建3個全國文明村、63個省市「三美四好」村、4個4A景區,讓「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成為現實。

尋找引擎:「綠色戰旗·幸福安唐」鄉村振興博覽園

從2017年11月開始,成都開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大幕,讓天府田園的詩情畫意變成一個強磁場,要素碰撞、創意流淌,繪出新篇章——這其中,郫都區重點推進的「綠色戰旗·幸福安唐」鄉村振興博覽園是一大特色亮點。

作為成都市全市7個現代農業園區之一,「綠色戰旗·幸福安唐」一開始就立足於較高的發展站位——打造成全面集成展示成都全市鄉村振興發展成就的窗口。

118平方公裡的鄉村振興博覽園,包括唐昌、唐元、安德等街道——而郫都全域面積為438平方公裡,該重點區域將囊括郫都區的絕大部分鄉村區域,這被寄予了形成推動郫都區鄉村振興引擎的重任。同時,鄉村振興博覽園5·15鄉村振興博覽體系也得以明確,即按照「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5類博覽體系,綜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路徑、科技成果創新應用助推農村產業轉型路徑、校院地企合作培育農村居民文明素養模式、大地景觀再造與全域景區建設路徑、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路徑等15大博覽項目。

根據規劃,鄉村振興博覽園將分四個階段建設。截至目前,共招引中國川菜小鎮、天賦·泉田園綜合體、水岸春田、安龍書院等項目19個,協議投資約290億元;對接成都市小城投、協信多利等10餘家企業投資建設美食民宿、運動休閒、特色種植等項目。

「其中,中國川菜小鎮由中國交建、綠城集團、省供銷集團合作,投資200億元,將打造集總部經濟、研發設計、商務會展、美食體驗、文化旅遊等為一體的川菜主題城市綜合體項目。」郫都區鄉村振興博覽園管委會負責人介紹。

早在2017年,郫都區就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鄉村博覽園的打造,將再次為這一榮譽增加「含金量」——據了解,郫都區正參照市區級綠道標準,建設42公裡鄉村振興博覽園示範環線,加快推動戰旗村農耕文化博物館、鄉村振興展覽館、城灌高速安德出口服務區改造、棋廣路東延線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打造川西農耕文明遊覽路徑、美麗鄉村經濟交通走廊。

虹吸效應:在更開放視野下推動鄉村振興

4月4日,郫都為首批培訓合格的345名村民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年內將培訓1300人以上,實現所有自然社全覆蓋——而這些新型職業農民不僅將在該區鄉村振興發展中起到示範性帶動性作用,還將在郫都對口幫扶道孚、簡陽、涼山等地的過程中發揮「專家型」農民作用,進行技術和經驗的輸出。

閉門造車,搞不好鄉村振興。開放視野下的鄉村振興實踐,讓郫都鄉村振興蓬勃發展,在積極探索的同時,也形成輸出效應。

對此,郫都自有底氣:2018年,全年實現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綜合收入23.8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081元,成功創建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全省城鄉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區,戰旗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十大示範村」。

2018年底,在成都市舉行的首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中,「綠色戰旗·幸福安唐」鄉村振興博覽園榮獲第一名——以鄉村振興博覽園5·15鄉村振興博覽體系作為總牽引的該園區,成為郫都推動全域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和吸引社會投資共建美麗鄉村的巨大磁場。

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郫都始終牢記「走在前列、起好示範」殷切囑託,高標準規劃建設鄉村振興博覽園和高端農機裝備創新應用示範園,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幸福美麗新村升級版,奮力建設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鄉村振興的一系列輸出效應,在郫都得以彰顯:

——今年初揭牌的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致力建設面向全國培養鄉村振興專業型、實用型人才基地,目前除郫都本土人才培養之外,還與湖北、河南等省內外地區開展合作,培訓鄉村振興人才。

——郫都成功引進「豬八戒網」「天下星農」「京東雲創」等品牌營銷公司和「盒馬鮮生」等新零售渠道,已與四川全省19個貧困村牽手農特產品開發,合作推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天府水源地」等系列農副產品實現「買全川、賣全球」。

——站在農業科技發展前沿,郫都啟動創建的現代農機智能裝備產業園,將形成具備全國一流水平的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產學研用展」集中呈現綜合體。園區將打造現代農業社會化專業服務體系,面向全國提供選種育種、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機耕機播、施肥植保、收穫烘乾、加工包裝、農資供應、農業金融全方位服務。

——郫都在成都全市率先制定出臺《成都市郫都區社會投資田園綜合體項目導則》《成都市郫都區十畝以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項目投資流程》,鼓勵投資者利用技術、品牌和渠道等優勢,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等採取股份、技術、勞務等合作方式帶動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郫都牽頭建設的成都全市農村土地交易平臺、農村金融保險平臺、農產品交易服務平臺三大平臺,正實現把資源變資本,建設起帶動全省布局農村的金融保險服務網,同時搭建起省、市、區、生產主體四級聯動的農產品交易服務平臺,向省內地(市)州輻射。

走在前列,起好示範。郫都區積極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實踐,以及其在推動鄉村振興中所迸發的澎湃活力,正在川西壩子描繪出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藍圖。

川報觀察記者 張明海

原標題:成都市郫都區:開放視野下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成都市郫都區發布《技術導則》鄉村振興有了指導性原則和方法
    12月5日,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區)委書記共話鄉村振興研討會在位於成都市郫都區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舉行。當天,由郫都區委、區政府制定的全國首個鄉村振興技術導則《成都市郫都區鄉村振興技術導則(2020年版》(下稱《導則》)在會上正式對外發布並開始實施。
  • 推進城鄉融合 實現鄉村振興丨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12月5日上午,眾多「三農」領域的領導,來自部分推進鄉村振興舉措有力、成效顯著的縣(市、區)黨政負責人,「三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知名企業家代表齊聚成都市郫都區,共同參加由成都市郫都區會同清華大學、農民日報社在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 聚焦鄉村振興|成都郫都區發布技術導則 清華大學在郫設遠程教學站
    12月5日,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第二屆縣(市、區)委書記共話鄉村振興研討會在成都市郫都區召開。會上,《成都市郫都區鄉村振興技術導則》正式發布,清華大學亦將「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授予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一項技術標準,一個智力支持,郫都鄉村振興再獲澎湃新動能。
  • 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結果出爐
    伴著「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鼓點,9月22日下午,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新津天府農博園舉行。為了更好地推動成都市的鄉村振興工作,尋找好案例、樹立好榜樣、講述好故事、推廣好經驗、提煉好模式、傳播好方法,探索鄉村振興的成都路徑,由成都市廣播電視臺策劃、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支持的成都市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活動,從2018年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三屆。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今年的評選活動很有意義。
  • 成都市人大代表、郫都區委書記楊東升:"五大振興"鑄魂 打造鄉村...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秦怡攝影關天舜產業振興創品牌讓蘿蔔賣出豬肉價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最能激發老百姓積極性的,是經濟收入的增長。產業發展了,老百姓才能看到希望。」楊東升說。過去一年,戰旗村成長為聞名全國的美麗新村。
  • 12大類獎項揭曉 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頒獎
    四川在線記者 陳昊 楊樹 張紅霞9月22日下午,成都市第三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新津天府農博園舉行。從2018年至今,成都市鄉村振興「十大案例」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屆。本屆活動首次採用「線上網絡投票+線下專業評審」共同評選的方式,網絡投票佔40%分值,專家評選得分佔60%。投票從9月8日開始,延續至9月14日,網友參與3076萬人次。
  • 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揭牌
    一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時指出,要繼續把鄉村振興這件事做好,走在前頭,起好示範,讓村民收入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 鄉村重構視角下城郊村振興實操策略研究
    鄉村重構與鄉村振興的邏輯關係本文的鄉村重構是指在城鎮化和轉型發展的雙重語境下,影響鄉村發展的物質和非物質要素,通過整合、優化配置與有效管理,使鄉村獲得更多活力,從而加快城鄉要素的雙向流動和融合[2-4]。鄉村重構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尤其適用於城郊村的振興。
  • 江津區黨政代表團赴成都市學習考察
    這次學習考察行程緊湊、內容豐富,代表團前往成都市規劃館,天府新區規劃廳、公園城市展覽廳、天府總部商務區,郫都區郫縣豆瓣股份公司、唐昌街道戰旗村等地,深入了解城市規劃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商貿服務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新思路、新舉措。大家一路看、一路學、一路思,與成都市天府新區、郫都區的同志交流探討,表示將認真學習借鑑成都的好經驗好做法,攜手譜寫新時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篇章。
  • 蜀繡遇火鍋有「織」有味 成都市郫都區又一網紅地標火了
    蜀繡大觀園  「織」出鄉村振興多彩路  東鄰青槓樹村,南鄰法制公園,西鄰雙虹橋溼地公園,「水隱桑田·繡裡」就隱藏在郫都區三道堰街道徐堰河畔,未到園區,先聞潺潺河水聲,清幽靜謐,恍如世外桃源。  「郫都區是蜀繡之鄉,而『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一』青槓樹村自古以來家家女紅、戶戶針工,被譽為『中國蜀繡第一村』,所以我們選址青槓樹建設了中國唯一一個融桑蠶絲綢文化、蜀錦蜀繡非遺文化、農業觀光、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
  • 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 成都郫都按下快進鍵
    近日,全新的「天府成都安逸郫都」城市形象LOGO正式啟用,郫都區再添新名片。全新的城市LOGO,展示著郫都區歷經千年的人文特質,也寓意著充滿活力的新航程。「創新、開放、智慧、勤奮」,在公園城市理念統領下,傳承千年的郫都城市精神也將有全新表達。謀一城之發展,首重格局。
  • 走在前列 起好示範——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兩周年發展紀實
    按照「本土化、特色性」要求,堅持以鄉村振興一線管理者、經營者的真實需求為導向,一方面把鄉村振興的四川故事、成都經驗、郫都實踐、戰旗模式梳理總結後「走出去服務全國」,另一方面把全國鄉村振興的優秀案例、先進做法整合歸納後「請進來服務在地」。推廣運用《成都市貫徹新發展理念系列叢書》,編寫出版《郫都區鄉村振興系列叢書》,基本完成《解讀戰旗》《戰旗飄飄》等特色教材和教學案例。
  • 成都市郫都區:29 萬村民受惠全域供水 「村通工程」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今年9月,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洪石村全域供水「戶通工程」完工,全村163戶村民喝上了乾淨放心的自來水,自此告別了飲用地下水的歷史。用洪石村村民李群林老人的話來說:「最近喝水都是甜的」。
  • 從唐昌鎮戰旗村出發 成都郫都區打造全域研學教育新高地
    2018年,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成功創建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自此,郫都區開啟了從戰旗精品研學到「戰旗+」的研學拓展,從「戰旗+」到「公園城市」全域研學的探索。兩年以來,郫都區呈現出了全域研學實踐新樣態。今年7月,唐昌鎮戰旗村迎來了疫情後第一批研學旅行的孩子們。他們來到戰旗村廣場,參觀鄉村院落新貌,近距離了解戰旗村,感受新時期新農村的新景象和新風貌。
  • 中央黨校教授龔維斌: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日電(林玲)「發端於武平縣的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經驗,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也是一個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龔維斌在日前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第二屆生態福建高端論壇上表示,武平林改經驗表明,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不僅是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 川菜產業研究院和鄉村旅遊研究院在成都郫都區掛牌成立
    11月2日,「川菜產業研究院」「鄉村旅遊研究院」掛牌啟動儀式在成都市川菜產業園舉行。活動啟動儀式上,郫都區相關負責人對這次合作寄予厚望。面對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的戰略部署,郫都區正大力推進川菜產業園等產業功能區建設,奮力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尤其需要高校院所深度參與,尤其需要高端專業人才、研發團隊協同創新,共同構建川菜產業鏈和供應鏈,創新構建文化旅遊產業生態。
  • 胡昌升赴同安區翔安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的發展...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黃懷)昨日下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胡昌升前往同安區、翔安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推動鄉村產業融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三生」共贏新格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推進文化繁榮興盛,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深化農牧區改革,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加強黨的組織領導,築牢鄉村振興保障機制。
  • 德化縣赤水鎮西洋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路
    「以黨建為引領,增強支部黨員責任感與使命感,激發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積極性,是鄉村振興的基本保證。而發展鄉村旅遊,提升人居環境是關鍵。」西洋村駐村書記黃活虎說。近年來,西洋村在深度契合九仙山景區品牌建設的基礎上,依據客源市場及本村特點開發深度鄉村體驗產品,招商引資建設飛豬熱氣球文創基地和漁樂園項目,並整合村中閒置的民房資源,充分調動食、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讓縱深的鄉村旅遊體驗與橫向的景區觀光形成優勢互補,全力打造九仙山下第一民宿村,塑造自己的特色鄉村振興發展道路。
  • 成都市郫都區政府領導同志分工情況公布
    人民網成都7月18日電 (任重)據成都市政府網消息,近日,成都市郫都區政府公布了區政府領導同志分工情況。具體如下: 區長 劉印勇 負責區政府全面工作。負責審計工作。分管區審計局。 副區長 袁蘭蘭 負責區政府常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