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之寒食節,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2020-12-08 曉南圖集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中國傳統節日之寒食節。其實相對於寒食節,大家可能更熟悉清明節,但是寒食節也是在清明節前的1~2天。通常的是在冬至後15天。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節是更為人熟悉的,但是大家又是否知道寒食節已經在中國綿延了2000餘年,曾經被稱為是我國民間的第一大祭日。並且寒食節呢,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中,是唯一一個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一個節日。

小編剛剛也說寒食節已經有2600多年歷史。據古代書籍記載,寒食節的起源呢,緣由在於,介子推與重耳的故事。相信有很多寶寶都聽過了他們兩個之間的故事了。那小編今天就簡單的跟大家回顧一下吧。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公子中重耳,因為他人的禍害。所以要逃去其他國家生活。但由於它是有身份的人,因此,他只能在其他國家流浪長達19年的時間。而此時,他的大成子介子推並沒有離他而去,而是伴隨左右,不離不棄,一直在重耳的身邊。以至於到最後,重耳終於成為一代明君,晉文公的時候,介子推卻要與母親歸隱,不貪圖利祿。而重耳,醉了將介子推回來不惜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燒死。

因此從春秋時期到現在,寒食節這天吃冷食呀,要去拜祭,踏青等等習俗都被遺留下來,漸漸的也融入大家的之中被大家所接受,慢慢的寒食節也融進清明節裡面了,當時介子推的封建思想也慢慢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變化載進史冊,但不變的是幾千年下來,人們對於廉潔、忠誠還是始終如一的。

剛剛跟大家普及了寒食節的歷史、特色以及來源,接下來跟大家談談寒食節的習俗,寒食節的習俗就非常多了。例如,禁火、拜祖、飲食、踏青等等。真的有很多習俗,其中寒食節中的飲食和禁火習俗就特別有意思,不僅能體現各地的風俗文化特點,還能跟直接的了解該地方的風土人情,值得你擁有呦,今天,就很小編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寒食節中的禁火習俗在古時候就被古代人們稱為「禁菸節」顧名思義就是不能生火,吃冷食,在中國的少數地方遇到寒食節就會禁火三天,少則一天,當然這是少數地區,自己我們現在寒食節已經跟清明節慢慢融在一起,並且隨著時代文化的變化,禁火這一習俗在大多數地區已經慢慢消失了,反而在飲食方面的習俗,有小部分還是保留在的,例如寒食節間要吃棗餅,細粿等數十種之多的食物。

最後小編想說,清明節不僅僅是晉文公為了紀念忠誠介子推所設的節日,而且這也能給我們後代忠告,思想,警惕的一個節日,介子推他的忠君愛國,清明廉政和功不言祿就是對寒食節最好的詮釋,更是對民族社會有很大的意義,同時,寒食節也跟孝有關,是中華民族道德的核心。關於寒食節,大家了解了嗎?

相關焦點

  • 中國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位於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從先秦到南北朝, 寒食都被當作一個很大的節日,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所以節日期間,百姓家家不許動煙火。
  • 寒食節在古代是個什麼節日?寒食詩詞知多少
    又是一年寒食節。現在的寒食節不再是法定節日,一般和清明節合併起來過,可是你知道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寒食節曾經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
    寒食節:又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禁火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 白永飛寒食節二十首
    歲月蹉跎,茫茫然慈母離世已逾十載。每憶往事,淚眼婆娑;每思恩情,肝腸寸斷。庚子冬來,寒衣節至,念母之吟,與日俱增。身在他鄉,未能親祭,萬千悲悽,愧怍於心。今朝淚題,十餘詩詞,遣作思念,遙寄天國。離之母聲,祭之高恩,願祈康安,永饗梓福。聲聲入耳,句句存心,離言難盡,即此為記!
  • 寒食節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寒食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蕩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不僅是很重要的農事季節,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所以又稱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說說寒食節的來歷,讀幾首寒食節詩詞,讓寒食節攪動人生的惆悵
    寒食節,又叫禁菸節,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食物命名的。在這一天,人們要禁火,吃冷食,相傳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被燒死在綿山。山西介休的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活動。
  •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中國古代社會不同時期形成的眾多傳統節日,不僅充滿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神秘意韻,同時也體現出了不同社會思想契機下的獨特人文關懷。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到文明社會中的情感寄託,歷經幾千年發展、完善與成熟之後,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與思想寓意早已融入國人基因。從古至今形成的傳統節日數量高達幾百個,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傳統節日」之外。清明節、寒食節、七夕節、重陽節、冬至節等,也都具有非常濃鬱的中國民俗特徵。
  • 寒食節|被淡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寒食節,是陌生的,甚至從來就沒聽說過。其實寒食節是一個很重要,很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寒食節來歷介之推是當時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給重耳充飢。
  • 寒食節詩節丨梨花自寒食 又是一年春
    寒食節,原本是春秋時期晉文公哀思介子推從而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2600年的歷史。古人很重視這種紀念忠義之士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不燒火,只吃冷食,後來漸漸興起了祭掃、踏青、蹴鞠、鬥雞等活動。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六首寒食節詩詞。
  • 英孚英語課堂之傳統中國節日——社日和寒食
    【天極網家電頻道】(2017年3月20日,上海)春節與元宵的繁華節日與酒醉酣暢之後,英孚英語課堂要為大家介紹幾個較為生僻的傳統中國節日——社日節和寒食節,今年的春社日就在本周的3月22日。雖然同屬自古傳承的中國傳統節日,這幾個節日如今卻鮮有人過,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未被定為法定假日以及信仰的差異,另一個原因也和這些節日都根據農曆的計算方法來確定具體日期有一定關係。秉承著「教育,讓世界無界」的使命,英孚致力於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提升跨文化理解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如何用英文給外國朋友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
  • 今天是清明節,但昨天同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你知道嗎?
    冬去春來,春風起,又是一年春滿園,在這春風中我們迎來了,春風四月天,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今天就是清明假期了,可是你是否又知道昨天同樣也是一個中華的傳統節日呢?「清明節」與「清明」的區別「清明節」是以「清明」來命名的傳統節日,「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正兒八經的法定節假日,「清明」則是特指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天。「清明節」起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常識積累】人文常識:中國傳統節日考點+練習題
    三、 寒食節(一) 節日介紹清明節前一二日, 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命名的節日。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 晉國公子重耳在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時, 介子推割股啖君。後介子推歸隱山林, 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 介子推堅決不出山, 最終被火焚而死。
  • 你不知道的那些傳統節日
    相比西方節日的追捧程度,中國的不少傳統節日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那些已經快要被我們遺忘的傳統節日。一:正月十五 上元節吳蘸江頭揮墨寶,君邀瀚海領清源。添詩共賀新年好,做賦溫馨度上元。上元節即現在的元宵節,又稱作小正日,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 清明前一日稱為寒食節,寒食節的4大講究你了解多少?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即今年的4月3日,有一個鮮少被人提及的節日,它也是我們古人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名叫「寒食節」。但時過境遷,如今這個節日已經甚少被人所提及,但我們依然要發揚中華傳統的文化,為新的時代增添一份亮色。
  • 詩意寒食節,燦爛中華魂,10首詩記錄寒食節的樂與愁,推薦收藏
    寒食節是古人很重視的一個節日,日期多在「清明」的前一天或者兩天。「寒食」即禁火吃冷食之意,因此「寒食節」又稱「禁菸節」或者「熟食日」等等。寒食節的由來,通常說法是為了悼念春秋時期晉國人介子推。據記載: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流亡國外,有介子推等人忠心輔佐。
  • 「寒食節」一個古老的節日
    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由於世人對蘇東坡的喜愛,稍微對歷史有所涉獵的人對這篇貼都有所耳聞。然而對於古人最重要的節日「寒食節」卻知之甚少,今天就給諸位分享一下「寒食節」這個古老而富有深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