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城市怎樣規劃才能減少交通擁堵

2020-12-16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城市怎樣規劃才能減少交通擁堵

前不久,北京市將論證「單雙號限行常態化」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對此,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撰文認為,北京地鐵已容納不了更多乘客,如果單雙號限行讓更多人湧進公交,公交車可能消化不了。傅蔚岡認為,只通過限行讓車速增加一倍而車輛擁有量不增加,始發站一定會滯留大量乘客——天通苑和回龍觀地鐵始發站的盛況,將在每個公交站上演。

在我看來,這種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根據北京公交集團的最新數據,北京現在的地面公交運能充足——北京公交的客運量近幾年呈逐步下降的態勢,從2009年至去年,客運量下降3.7億人次,折合每天客運量減少約25萬人次;北京公交集團2013年日均客運量達1268.58萬人次,承擔著公共運輸客運量60%。北京公交集團認為:「那邊擠得不得了,這邊拉不到人,這都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對於北京公交客運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認為部分與地鐵的2元票制有關。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低票價政策不匹配問題,造成客流分布不合理。地鐵適合長距離快速乘客人群,公交適合中短距離人群,由於地鐵實行2元低票價政策,造成地鐵客流猛增,其中很多中短途乘客流向地鐵,不僅導致地面公交企業客流降低、收入降低,也導致地面公交未能很好地發揮在公共運輸體系中應有的功能作用。

目前,北京公交車總量不超過2萬輛,與之對應的是,截至2014年10月末,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561.3萬輛,駕駛人892.8萬人。2013年底出臺的《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中指出,如果啟動單雙號限行,北京全市公共運輸預計增加客流200萬人次。這200萬人次的客流,以現有的公交運能應對綽綽有餘。

當然,上下班高峰期也會形成公交客流高峰。但是,如果通過小汽車限行、徵收擁堵費等手段使道路暢通起來,將加快公交車速度。實現尖峰時段的公交運能運力提高一倍,並不是什麼難題。如果運能運力提高一倍,不僅意味著裝下原本開小汽車上下班的人們綽綽有餘,而且意味著原有的擁擠程度也會大大減輕。

舉個例子,北京的二環、三環、四環屬於城市快速路——即機動車運行速度至少應在60公裡/小時以上,但目前實際速度不過40公裡/小時,擁堵時段平均每小時才20公裡左右。如果通過限行和擁堵費,將公交時速在擁堵時段也提高到40至60公裡,不僅人們的出行時間可以節省一半,地面公交高峰時的運能運力也可提高一倍。地面公交的運行效率提高了,不僅不需要增加公交車輛和公交司售人員,而且公交的經濟效率也會提高,每公裡運營的財政補貼也會大大下降。

說完了城市交通的軟規劃——如何處理地鐵、路面公交和私家車的關係,接下來簡單說說城市功能規劃與交通擁堵的關係。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1年,北京中心城區建設規模增加了30%,京城六區僅佔全市8.3%的市域面積,卻集中了全市60%的人口、70%以上的經濟總量、90%的三甲醫院和優質教育資源。

另有數據顯示,北京市約80%的機動車出行,都集中在六環路以內地區。對於這種現狀,社會上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人口、車輛過快增長、城市功能過度聚集,是北京市交通擁堵的深層次原因。因此,必須從調整城市規劃、疏散城市功能、控制機動車總量等宏觀層面「動手術」,才能避免走進越治越堵的死胡同。

在我看來,這種社會普遍認同的觀點,卻未必正確。城市功能和人口的聚集,恰恰是城市化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這樣效率更高、更節約土地和資源,也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更多的智慧碰撞,從而帶來更高效率、更先進的創造。

可以說,除了基礎教育和基礎醫療應更多地與居民居住地配套之外,疏散城市功能的做法,反而會加大而不是減少城市交通需求。我們當下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恰恰與過分強調疏散城市功能有關。比如,我們通過舊城改造、降低中心城區建築容積率、人為減少城區住宅等,強行把人口趕到郊區,導致居住地和工作地的長距離分離,其副產品就是催生了更多私家車和其他交通需求。

有鑑於此,從城市規劃層面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正確做法是,提高城市中心容積率和城市功能混合,更好地實現居住、工作、商業等多功能一體化,從根本上減少汽車需求,把城市建設成以人為尺度而非以汽車為尺度的宜居城市。

相關焦點

  •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新華每日電訊》報是由新華通訊社主辦和出版的對開八版大信息量綜合性日報,以展示新華社新聞精品為主旨 《新華每日電訊》報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內容的嚴肅性與形式的生動活潑相統一,堅持大信息量與透徹的分析洞察相統一,被譽為"消息總匯",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新華每日電訊》報內容豐富、全面,形式新穎、獨特,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和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高度讚譽,也受到了全國廣大讀者的歡迎。
  •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7日 17:40 來源: 進入[媒體廣場下午版]>>     CCTV.com消息(媒體廣場):新華每日電訊
  •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政務 本文原標題:《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
  • 《新華每日電訊》報 徵訂進行時
    《新華每日電訊》是新華社出版的時政大報,是國家通訊社全媒體新聞矩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報紙上的新華社」。新華社所有形式的報導,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稿源;新華社優秀的編輯記者,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天團」。
  •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2020年6月27日活動區域全國活動詳情1、活動期間通過中國郵政在線訂閱渠道(中國郵政微郵局微信、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中國郵政APP)成功訂閱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184期)《新華每日電訊
  • 「老讀者」致信《新華每日電訊》:「只因十六年前多看了你一眼」
    工作的第二年,我在朋友辦公室裡與《新華每日電訊》相識。沒多久,我就上郵局訂購了2004年度的《新華每日電訊》。我還記得那份報紙上有一篇新華社記者周偉和胡錦武採寫的《外出打工:最怕什麼?最氣什麼?最悔什麼?——傾聽三位農村打工者的心裡話》。當時農民工話題是關注的熱點。我看到配圖裡農民工憂鬱的眼神,不禁為報導中農民工的艱辛而感到心酸。
  • 高橋大市場交易回暖,引起《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報導…
    高橋大市場交易回暖,引起《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報導… 2020-10-08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高新區採訪
    原標題:《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我區採訪      據高新區政府網報導 12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高新區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帶動創業就業等方面的工作舉措和成果」進行採訪,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森陪同採訪,高新區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孟凡農熱情接待了採訪組一行
  • 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中央媒體為何聚焦楊浦?
    連日來,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的報紙上都出現了楊浦~這些媒體為何聚焦楊浦!……新華每日電訊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新華每日電訊》 2020年8月7日 頭版楊浦濱江,百年「工業鏽帶」變身百姓「生活秀帶」,市民遊客近悅遠來;浦江對岸,30年開發開放,阡陌農田裡崛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的現代化新城……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
  •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 市民質疑交通擁堵道路規劃不合理 海口市長回應
    南海網2012海南兩會專題報導【每日話題:交通擁堵】海口市長回應道路擁堵質疑引言:堵、堵、堵……關於海口市的交通擁堵問題,算一算被市民議論也快3年了,而集體「吐槽」高峰期集中在2011年,也正是在這一年,海口市在交通整治上有了大動作——「五路四橋」建成通車,海口市交通擁堵現象有了初步緩解。
  •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紛紛...
    今天,   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   《光明日報》、《經濟日報》、   新華社《高管信息》、浙江衛視等   國內主流媒體上都出現了德清~   這些媒體為何聚焦德清?   都報導了哪些內容呢?
  • ■每周新語_新華每日電訊
    即日起,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推出「每周新語」專欄,為您精心搜羅過去一周最熱新詞、最潮新語。  過去一周,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新詞?我們一起「漲姿勢」吧——Wi-Fi航班  指的是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能夠連WiFi的航班。
  • 《城市:天際線》城市規劃布局與交通疏通防堵總結
    交通是《城市:天際線》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到遊戲後期的時候居民用電用水、娛樂設施、工作機會等都是能夠解決的,唯獨只有交通擁堵是最難克服的,有時候堵車能從小人上班堵到下班,主幹道上一片紅。對於這個問題網友「爾雅」給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從城市區塊規劃以及道路選擇入手。
  • 李仁虎任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社長,曾任《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
    李仁虎任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社長,曾任《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 新華社 2016-12-23 10:33 來源:澎湃新聞
  • 解讀青島十二五城市道路規劃:496億緩解擁堵
    ,也是目前交通最為擁堵的快速路。在新聞發布會上,市城鄉建設委總工程師姜魯青表示,膠寧高架路擁堵問題,在「十一五」期間我市相關部門就已經對其進行了項目調研,對東部的兩個下橋區以及目前海信立交橋等重要擁堵節點都已經有了改造規劃。在「十二五」期間,首先實施的是東部兩個下橋點,就是銀川路下橋點和寧夏路下橋點的改造。要結合青島市快速路網的逐步建成後才能實施,防止一下子突然改造,造成全市的擁堵。
  •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孩子們,你們過得好嗎?
    進入[朝聞天下]>> 專題:六一兒童節    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今天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兒童節專版」,長篇通訊記錄了一群有著不一樣經歷的可愛孩子們的心聲:    4歲的宋馨懿是地震遺孤
  •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頭版聚焦...
    連日來,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   等國內主流媒體頻頻@德清。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聚焦   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今天,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登   《讓葉子變成票子的領頭人》   關注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 治理呼和浩特交通擁堵,聽聽各個部門怎麼說……
    在市政建設中未充分考慮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的需求,「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和交付使用」還未真正實現。呼和浩特市自然資源局建議在新一輪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一是優化城市布局,以疏解城市功能、縮短出行距離、緩解潮汐交通流為出發點,新增醫療設施43處,新增中學42所、小學73所,新增區級商業中心20處。二是提高路網密度,改變沿交通幹道兩側布置大型公共建築和商業建築的布局模式,分散剛性的交通需求。
  • 【新華每日電訊】一警一匪30年:中學時代他便知道他,多年以後他...
    以下文章來源於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王井懷等 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主辦《新華每日電訊》。有生命力的閱讀,有溫度的人和事。在這場覆蓋全國的專項鬥爭中,天津率先提出創建「無黑」城市目標,制定「無黑」城市創建指標,開展「無黑」村(社區)、「無黑」單位等10項基層「無黑」創建工作。三年來,天津打掉黑惡勢力團夥100個,涉惡犯罪團夥50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850人,494名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