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謂言之不預也,回顧1962年中國打得印度要遷都的往事

2020-12-17 吳先生的平凡世界

「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1962年9月22日,中國針對印度當局咄咄逼人的囂張氣焰,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論文章。

在此前的9月20日,印軍不顧中方反對,悍然發兵越過邊境線,進入中國境內,並且搶先開火,致使中方官兵一人中彈犧牲,一人重傷。

由於歷史原因,中印邊境線極為複雜,長度綿延數千公裡。

新中國以後,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然而印度卻並不這麼認為,在尼赫魯的領導之下,屢次三番挑起中印邊境衝突

早在1959年之時,印度就曾支持中國西部潛逃的叛亂分子,並在兩國交界處發動攻勢,打死打傷中方多人。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特殊歷史時期,內政有三年自然災害,外交上和老大哥蘇聯交惡,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一再忍讓克制,希望和平解決邊境爭端。

而當時的印度覺得有機可乘,它在外交上左右逢源,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關係友好,並得到了兩國眾多武器的支援,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大國」。

從1961年開始,印軍在兩國交界處,設立了高達43個軍事據點,並且部署了兩萬餘人荷槍實彈的軍隊,印軍妄圖吞併中國領土的野心,可謂昭然若揭。

「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將中國軍隊從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上『清除掉』。」

「要同中國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

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和印度國防部長大言不慚,目中無人的對外表示。

中國有句老話,叫「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又有一句至理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印度自大英帝國治下獨立後,橫行南亞,打贏了不少和周圍小國的衝突戰,自以為是,盲目驕傲自大,並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裡。

印軍大概忘了,在十年前的韓戰,新中國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踏入鴨綠江,硬是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得落花流水。

甚至可以說,中國志願軍給當時自認為無敵於世界的美軍迎頭一棒,一直到今天,韓戰都是美國人無法回憶的痛。

在中國決定對印軍發起自衛反擊戰後,中國軍團多線出擊,靈活作戰,將運動戰、殲滅戰相結合,直打得印軍屁滾尿流,根本毫無反擊之力。

據說當時的印度三易國防部長,最後印度總理尼赫魯親自上線指揮,也無法挽回印軍的全線潰敗。

在歷時一個月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中國軍隊打出了血性,打出了神勇,創造了一個旅打爆印軍3個集團軍的軍事奇蹟,還活捉了印軍旅長一名。

由於前線印軍的全面潰敗,印度首都新德裡猶如驚弓之鳥,印度官方開始在首都附近修築戰壕工事,引發了新德裡居民的恐慌,紛紛搬遷至南方地區。

當時的中國軍隊奪回了戰略要地查庫地區,查庫之後就是一馬平川的印度平原,距離新德裡不過300公裡。

這樣的距離,在陸軍火箭炮的射程範圍之內,機械化部隊從此地出發,不出4個小時,便能到達新德裡。

印度當局嚇得驚慌失措,不得不把政府中樞總理府臨時遷至遷往孟買,並且發布全國動員令,開始號召人們進行「新德裡保衛戰」。

印度從一開始的狂妄自大到最後一敗塗地,只用了短短30多天,難怪有人在網絡上調侃:將一場侵略戰打成了首都保衛戰,印度真是近代史上獨一份。

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毛主席對於印度人妄自尊大的做法,也是摸不著頭腦:我想了10天10夜,總想不通尼赫魯為什麼要來搞我們。

在他看來,我泱泱中華不去惹你倒還罷了,你一個歷史上從未統一過的國家,也敢在中國頭上放肆!

1962年的對印反擊戰,已經過去了58年,可以說,正是先輩們高瞻遠矚、神乎其技的戰法,為後人打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也給中國人帶來了58年的和平。

近日,印度人在莫迪的率領之下,又開始蠢蠢欲動,夜郎自大,昏招迭出,仿佛忘了當年沉痛的教訓。

中國人常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讓我們重溫那一段沉靜有力、振聾發聵的文字:

「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相關焦點

  • 勿謂言之不預!人民日報前兩次說這話後都發生了什麼?
    正是最後這句「勿謂言之不預」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因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一共只用過兩次這句話,第一次是1962年,當時新中國成立後收復邊疆地區,鞏固國防,沒想到當時印度尼赫魯政府野心勃勃,號稱是世界第三悍然以麥克馬洪線為依據對我國領土進行蠶食,對此我國外交部多次嚴正警告,最終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發布了社論《是可忍,孰不可忍
  • 中國曾對外說過幾次「勿謂言之不預也」?都有什麼結果?
    我國政府說這句話的態度可是十分認真的,比如1962年,我們中國就用這句話警告過印度當局,說完就和對方幹上了。中國在重大外交事件上僅有幾次用上這個嚴厲詞語,就是鮮明地表明我們國家的態度,警告那些企圖損害我們國家利益之徒,喝令他們收手。第一次是在1949年解放戰爭期間,反動派在侵華日軍戰俘問題上妥協釋放戰犯,我們首次提出「勿謂言之不預」。
  • 「勿謂言之不預也!」中國對美拋出最高級別「狠話」
    2017年:敦促印軍撤出洞朗  「勿謂言之不預」上一次被提起,是在2017年夏天。當時,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境內,中國軍方人士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當中國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釋放出最大善意和高度克制後,如果新德裡仍執迷不悟,入侵者將面臨被解放軍清除出境的結果。「所謂『勿謂言之不預也』,就是最終採取武力方式時,事先不是沒有警告你」。
  • 「勿謂言之不預」,中國什麼時候才說這句話?
    「勿謂言之不預」一方面將儒家的「仁義禮信」等修養功夫做到極致,另一方面也對違背「仁義禮信」等行為提前並鄭重發出警告,是「禮至義盡」的一種表達。 ●出處據考察,「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最早見於清朝前期康熙41年(1702年)上諭《訓飭士子文》:「……勿謂朕言之不預也,爾多士尚敬聼之哉。」
  • 望嶽談|「勿謂言之不預」,中國什麼時候才說這句話
    「勿謂言之不預」一方面將儒家的「仁義禮信」等修養功夫做到極致,另一方面也對違背「仁義禮信」等行為提前並鄭重發出警告,是「禮至義盡」的一種表達。 ●出處據考察,「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最早見於清朝前期康熙41年(1702年)上諭《訓飭士子文》:「……勿謂朕言之不預也,爾多士尚敬聼之哉。」
  •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勿謂言之不預也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勿謂言之不預也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2-30 15:2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勿謂言之不預也什麼意思什麼梗? 不要說這些警告的話我事先沒跟你說過!
  • 勿謂言之不預也
    在評論最後,環球時報引用了一句話:「勿謂言之不預也」。對於很多大陸朋友來講,這句話很普通。但是,在臺灣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甚至臺灣一些學者說,這會不會是大陸試圖對臺採取武力的一個信號?而這種想法其實也沒錯,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看大陸在「勿謂言之不預」的使用上都產生了什麼樣的後果,其實一切就明白了。
  • 留給印度的時間不多了,「勿謂言之不預也」!
    繼外交部8月2日發表了文風極冷的《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的長篇重磅文件後,輿論態勢仿若進一步升級,解放軍報、新華社、外交部、國防部、中國駐印度大使館、人民日報紛紛發聲,譴責印軍非法越界。中印之戰似乎一觸即發。
  • 德媒:大陸官媒對臺灣發出勿謂言之不預也警告 通常解讀為動武前信號
    德國媒體報導,在社交媒體知乎上,中國官媒這篇態度鮮明的文章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句話就是「勿謂言之不預也?」——意為:別說我沒有警告過你。這是中國在外交層面上多次使用過的外交術語,一定程度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嚴重的外交警告,被廣泛認為是其動用武力,或者準備開戰的一種信號。
  • 勿謂言之不預也什麼意思?勿謂言之不預也出自哪裡原文出處
    近日「勿謂言之不預也」衝上熱搜,想必有些網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勿謂言之不預也」的意思以及出處介紹。  勿謂言之不預也的意思  勿謂言之不預也意為: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 西媒視角看「勿謂言之不預也」知乎熱度超6255萬
    文\唏兮自官方日報發表了一篇署名「安平」的《告臺灣情治部門書》之後,知乎上對於此文的熱度就從來沒下來過,大家都在紛紛表達自己對文中「勿謂言之不預也」的看法。據相關數據顯示,知乎關注度已經超過了6255萬,比第二名的數據高出一倍之多。
  • 別說我沒警告過你,美媒把「勿謂言之不預」放頭條了
    這句話的中文原版是「勿謂言之不預」,在29日《人民日報》03版刊的評論文章《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中,罕見使用了這句古語。文章稱,中國有關部門已經多次發表嚴正聲明,中美兩國產業鏈高度融合,互補性極強,正所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貿易戰沒有贏家。奉勸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維護自身發展權益的能力,勿謂言之不預!
  • 面對"稀土警告",外媒連"勿謂言之不預"都翻譯了
    有關人士這樣說——「如果有誰想利用我們出口稀土所製造的產品,反用於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那麼我想贛南原中央蘇區人民、中國人民,都會不高興的。」5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也發表了一篇評論,標題是《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文章的末尾,用了一個很久不見的古語:「奉勸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維護自身發展權益的能力,勿謂言之不預!」
  • 面對「稀土警告」,外媒連「勿謂言之不預」都翻譯了…
    文章的末尾,用了一個很久不見的古語:「奉勸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維護自身發展權益的能力,勿謂言之不預!」那麼問題來了。「勿謂言之不預」,翻譯成英文怎麼說?「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彭博社也翻譯了,英文是這樣的:don’t say I didn’t warn you(別說我沒警告過你)。彭博的文章也指出,這話中國輕易不用,少數使用的幾次,用在了1962年印度軍隊侵犯邊境、1978年越南軍隊侵犯邊境時。看得出來下了功夫。
  • 面對「稀土警告」,外媒連「勿謂言之不預」都翻譯了-虎嗅網
    文章的末尾,用了一個很久不見的古語:「奉勸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維護自身發展權益的能力,勿謂言之不預!」那麼問題來了。「勿謂言之不預」,翻譯成英文怎麼說?「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彭博社也翻譯了,英文是這樣的:don’t say I didn’t warn you。彭博的文章也指出,這話中國輕易不用,少數使用的幾次,用在了1962年印度軍隊侵犯邊境、1978年越南軍隊侵犯邊境時。看得出來下了功夫。
  • 兩部黨內法規即將施行:不搞不教而誅 勿謂言之不預
    不搞不教而誅 勿謂言之不預《準則》《條例》為何頒布兩個多月後才施行?2016年1月1日,是新年第一天,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新起點——《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施行。2015年10月18日頒布,隔了兩個多月才正式施行,這裡面有什麼深意?透過現象看本質,回顧兩個月來圍繞兩部黨內法規的「動作」和「聲音」,一條貫穿始終的邏輯脈絡非常清晰:一切為了執行。
  • 中紀委:新《準則》新《條例》施行了 勿謂言之不預
    原標題:突出「關鍵少數」 不漏一名黨員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施行,為全面從嚴治黨開啟了新的裡程。  不搞不教而誅,勿謂言之不預。自去年10月18日兩項法規頒布以來的兩個多月時間,給了廣大黨員充分的「緩衝」。中央紀委有關負責同志先後到中央部委、省區市、國有企事業單位黨委(黨組)宣講了50多場,新聞媒體開展了廣泛持續的宣傳,營造了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種花家兔子:勿謂言之不預也!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第十集「兔子奮發研究蘑菇蛋,鷹醬成為預言帝」,講的是:兔子在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之後,眾人也開始擔心種花家,會不會進入大流氓俱樂部,而鷹醬認為「兔子是紙糊的兔子,有彈也甩不出來,只要團結就能勝利」結果就是鷹醬立了無數個flag,此時的兔子像「開了掛一樣」發展起來,只想對鷹醬一眾說「勿謂言之不預也
  • 美艦抵達高雄日,就是我軍「武統」之時 為中國外交官的自白點讚
    對美國對臺軍售中國的外交部曾經不止一次的抗議,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外交部曾經聲言要制裁美國的軍售企業。由於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美國依然熟視無睹,我行我素,繼續對臺軍售。    筆者認為中國應該採取行動,要讓美國人知道中國人是說話算數的。另外中國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希望不要讓中國人說出類似「勿謂言之不預也」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