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鳴(爸媽進化論主筆)
「你電話打錯了,她不是我女兒。」
王女士矢口否認,並有些生氣地掛斷了民警的電話。
「媽媽是因為生氣,才這樣說的。」旁邊的小女孩邱邱帶著哭腔解釋。
女兒究竟做了什麼讓媽媽如此生氣?
「6年了,她總是不好好寫作業,還總說自己完成了作業。」5分鐘後,王女士回撥了民警的電話,向民警訴苦。
王女士說,自從女兒出生後,她便辭去工作,一心照顧女兒,讓她生氣的是女兒經常跟她撒謊。
今天女兒明明沒有寫完作業,卻口口聲聲說作業寫完了。氣得王女士將女兒獨自留在地鐵站,一個人回家了。
這才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有很多父母將孩子的撒謊看做洪水猛獸,認為孩子學壞了。
我想說,孩子撒謊是普遍現象,家長太過於緊張了,這裡上一組數據。
心理學博士南希·達爾寧擁有20多年的青少年心理研究經驗,她的說法是:全世界98%的青少年,都對自己的父母撒過謊。
因此,撒謊是許多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家長們不必驚慌,重要的是,家長要找到孩子撒謊的原因。
昨天,看了一則讓人哭笑不得的視頻。
一個8歲的小女孩敲開了一陌生人家門,求領養,主人家給她做飯吃後報警。
女孩自稱父母離異,被家人遺棄在花果園,先說自己從美國回來,又提供奶奶和叔叔的地址,民警都沒找到人。
被帶回派出所後,女孩這才說出實情。
原來,因為早上偷跑出來玩忘帶鑰匙,怕回家被罵才說謊。
視頻發布後,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網友們紛紛指責小女孩:
「8歲就這樣,好可怕…」
「小小年紀就是撒謊精」
「從小就這麼會撒謊,長大了還得了」
我想說的是,雖然孩子撒謊的行為讓人很很難理解,可也是成熟的表現呀!
而且,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當孩子「撒謊」時他們的內心在想什麼?
1、模仿父母
昨天,同事小美的兒子跟媽媽來公司,大家看他瘦瘦的,都逗他說,多讓你媽媽買些雞腿給你補補。
旁邊的小美說,也經常給他買,他都不愛吃。
小傢伙委屈地質問媽媽:「你都是給弟弟買,你都多久沒給我買過了!」
小美非常尷尬,也意識了自己的不對,就不好意思笑起來。
甘地夫人說: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孩子們對謊言或虛偽非常敏感,極易察覺。如果他們尊重你、依賴你、他們就是在很小的時候也會同你合作。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想擁有一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先做不說謊的父母
2、孩子壓力太大
電視劇《小別離》中,初三女孩方朵朵化學考了74分,為了不讓寄予自己厚望的父母難過,就把成績改成了94。
可最後還是被眼尖的媽媽發現了。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父母,孩子如果說了實話反而會有無休止的批評,甚至打罵,所以才被迫選擇撒謊。
3、逃避責罰
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節目組的老師把孩子們帶到一個房間,桌上有香噴噴的餅乾,有甜甜的棉花糖,還有一個大大的巧克力噴泉。
老師告訴孩子們不要吃,就轉身離開了。
饞嘴的孩子們怎麼忍得住呢?
他們興奮地品嘗了起來,但很快意識到問題:身上的衣服染上巧克力汁,一會兒怎麼解釋?
「老師肯定會生氣的!」一個孩子說,他們商量起對策,就說是昨天弄的好了。
為了逃避批評而說謊,孩子的動機很明顯,就是用撒謊來掩蓋所犯下的錯。
就像哲學家羅素說的:「孩子不誠實,大部分是恐懼的結果。」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Kang Lee在TED的演講中說,孩子的撒謊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會撒謊的孩子絕不是人格有缺陷,反而可能是聰明的表現。
然而這並不是說鼓勵孩子撒謊,而是提醒家長們,在正確的時期引導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的聰明能力正向發展。
1、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的很多情感和價值觀是由模仿成人的言行得來的,尤其是觀察家長的言行舉止,並進行模仿。
家長在日常中有意無意表現出的不誠實行為,就會對孩子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誘導。在潛移默化中,孩子的心裡被埋下了說謊的種子。
家長做出不誠實的行為,就會讓孩子覺得說謊是件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2、允許孩子犯錯
侄子今天早晨開冰箱門去拿牛奶,結果沒拿住奶瓶摔落地下,奶流了一地。
嚇得他差點哭出來。
做幼兒教師的嫂子接下來做了教科書級的教育。
「奶都流到地上不能喝了,你很傷心是不是?真的很遺憾!來,那邊有拖布,你可以收拾一下,好不好?」
收拾完了,她又進一步教會孩子,如何把奶瓶拿的更穩、更安全。
這也難怪侄子一直很乖,從不撒謊了!
如果責問孩子:「是不是你弄的?」
孩子會防禦性的說「不」,爸媽又責怪孩子說謊,進入惡性循環。
只有讓孩子知道,自己犯錯了父母真的不會生氣責罰,反而跟他一起面對解決,這樣他就知道父母是可以信任依靠的,往後再發生類似的事,才不會對父母隱瞞。
3、弄清孩子說謊原因
教育專家伊建莉說過一個案例:
一位媽媽和她的丈夫都是很有修養的人,但是她的女兒卻學會了說謊。
有一次這位媽媽給女兒買了個一千多的電子詞典,千叮萬囑要她保管好別弄丟了。不幸的是,一個多月後,女兒真的把詞典給弄丟了。
當她發現女兒的詞典不在時,女兒就各種搪塞,一會說詞典借給同學了,一會說忘記拿回來留在學校了。
直到這位媽媽說跟她一起到學校去看,才承認詞典給弄丟了。
原來他們對女兒的要求嚴格,容不得孩子做錯一點事情,若是犯錯了,就會批評甚至罰站。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寬容孩子,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父母看到孩子一犯錯就大發雷霆,孩子為了逃避責罰,也會很難跟父母實話實說了。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揪出孩子稚嫩的謊言,不是能力。如何給孩子提供誠實的空間,如何學會寬容錯誤,才是家長面對謊言時,最該學習的能力。
沒有想撒謊的孩子,只有沒有準備好理解孩子的父母。
撒謊,就像孩子靈魂中的一次感冒,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能置之不理。
願所有的父母都能修煉一顆平常心,陪孩子一起渡過成長的煩惱。
作者簡介:一鳴,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