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官正自述:5張畢業證書見證個人成長國家變遷

2021-01-11 中國網

原標題:畢業證書上的照片

5張畢業證書,40年前我很珍視對它們的保管,藏在木箱底層,上面放了些書和當「禮服」穿的的確涼襯衣,以及一條半新不舊的茄色褲子。

1986年到江西當省長時,不知是由於淡忘還是衣服多了幾件,也不知是誰有意無意的「幫助」,證書找不到了,政務纏身,無暇以顧,也未放在心上。

約兩年前,要搬家,雜七雜八的東西不少,家人在破爛堆裡扒拉,可能是找找還有沒有可用的東西。據說在一個舊塑料包裡發現了我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和研究生的畢業證書,通電話告訴我時,我說:「莫燒掉了,請放到我樓上書桌抽屜裡。」去年回南昌時,看到了它們,翻了翻,又放回去,也沒多想。

退休後,閒來無事,不知怎的,又想起它們,拿出來看看。

小學畢業證書上的照片,剃了個瓦片頭,似乎向人炫耀說,土改時,人民政府分給我家瓦房,不再住茅草屋了,頭頂上的這片瓦可以作證。臉部是皮包骨、稜角清晰的孩子相。之前沒照過相,第一次擺姿式,顯得很不自然;齜牙咧嘴,好像餓狼吃食,沒個看相。

1953年,我對小學畢業證上的照片就很不滿意,也不相信自己是這般模樣。一天,我到王老師房間裡去,向她借鏡子照了照,儘管擺過幾個姿式,都差不多。當時想,算了吧,不是照片的問題,就是這個又黑又瘦的樣子,再說又不是我的錯。

這張照片,勾起了我一段難忘的記憶。解放後,想讀書,家裡窮無錢上學。一天,我下定決心,把父親的土布褲子的一條褲腳扎死,「偷」了米,到學校報了名。後來父母知道了,也沒責怪我,只是無奈地說:「實在沒錢,家裡人多勞力少,還去讀什麼書?你不聽,我們也沒法。」

餘干初中畢業證書上的照片,頭髮有些亂,比3年前「一團茅草」蓋在頭上好了一些,臉還是那樣瘦、那樣黑,嘴巴還是張開的,但牙齒外露已不太顯眼。對這張照片,我雖不滿意,但還勉強能接受。

這張畢業證書得來可真不容易啊!1954年發大水,家裡田地幾乎淹光,住的破牛欄磚瓦房被水浸了兩米高,拆了家裡一些舊船板做擋風壁的板子,在高的地方露天過夜,蚊子很多,我得了瘧疾,死裡逃生。沒有錢上學怎麼辦?母親把自己的耳環,姐姐、妹妹頭上、手上的首飾都狠心地摘了下來,幾經周折才到縣銀行換了10元4角錢,用10元報了到。由於政府的關心,學校的照顧,我得了乙等助學金,才得以延續學業。這張畢業證後面,隱含著多少生活的艱辛、人情的淡薄、師長的關懷!

鄱陽高中畢業證書上的照片,髮型是與時俱進了,但因長時間生病,樣子更難看,像個撿垃圾的,面無表情,病態木訥,毫無精神,看了心酸。

怎麼能不心酸呢?得了副傷寒,差點兒死了,還有一連串的苦難,至今不堪回首。填報大學志願時,班主任薛番琛老師的建議,影響了我大半輩子的命運。學校給了我20元到北京的路費,實在是喜從天降,要是這時照畢業照,臉上興許會有點兒笑容啊!

清華大學畢業證書上的照片,髮型在大城市都不算落後,臉上長了點兒肉,表情還比較自然,也有點兒自信的樣子。在首都上大學,黨和政府關懷照顧,一直領的是最高等級的助學金。後來,生均夥食費每月增加了4元,生活改善了,再不長肉,效益太差了吧?恐怕也對不起助學金。大學6年,辛辛苦苦,順利完成學業,心裡好像放下了一塊石頭。想到今後當個工程師不會有問題時,眼前好像一片光明。

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證書是參加工作後補發的。一些造反派說我們這樣的人是走白專道路的,是修正主義苗子,不給我們發畢業證,也不按研究生發工資。當時家庭負擔很重,讀了9年大學同讀4年大學的發一樣的工資,心裡很有想法,對發不發畢業證書倒無所謂。清華大學通知補發研究生畢業證書時,要我拿照片去,我選了一張自己認為對得起觀眾的照片。頭髮有些長,向左邊倒,是個貨真價實的「左派」。臉上還是很瘦削,額頭上多了幾條淺淺的皺紋,五官尚端正,嘴巴的樣子自然從容,頭微昂,兩眼有神,看上去像個年老學生。這時,我已是葛店化工廠黨委委員、車間主任,還做出了點兒成績,同工人和技術人員在一起,心情很好。

這5張畢業證書上的照片,印記了我艱難的漫漫求學路,印記了黨和政府對我的恩情,印記了求學路上恩師與同窗的關愛。

看到這些照片,我心裡難安的是,沒有為母親的哺育做半點兒回報,她就過早離開了人間;沒能對賣首飾為我籌學費的姐姐有所關照,她也離我而去;沒有為對我人生命運起關鍵作用的張泗安、薛番琛二位班主任做什麼事情,兩位恩師也過早離世。這些有恩於我的親人,沒得到我半點兒好處,也沒看到他們的心血和期望沒有被辜負,想來又何以心安!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黨和政府重視教育,資助學子。只要個人努力,考取了中學、大學、研究生的都能完成學業,怎麼能不為今天的青年、為祖國的明天而欣慰!

5張畢業證書和上面的照片,塵封起來,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許被扔掉、被燒掉,或許被保存下來,這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見證了我個人艱難曲折的成長,也從細微處見證了共和國歷史的變遷!

(作者:吳官正 本文寫於2009年3月,有刪節)

相關焦點

  • 吳官正會見波札那總統費斯圖斯•莫哈埃
    吳官正還對波札那一貫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在國際事務中給予中方的寶貴支持表示感謝。   關於中非關係,吳官正表示,中非關係歷經50年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舉措體現了中國對非洲國家的真誠友好,也為中非合作的深入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中方願同包括波札那在內的非洲國家共同努力,不斷開創中非友好合作的新局面。
  • 老廠長憶吳官正,幫助「解開地」盤活老二棉
    編者按 吳官正同志所著的《閒來筆潭》成為熱點讀物,本書分為歲月難忘、靜思雜憶等5部分內容,不僅文筆流暢、情感真摯,而且頗具珍貴的史料價值,其中記錄了他多個在山東工作時鮮為人知的事件和真實感人的幕後故事。
  • 吳官正及夫人現身清華大學,獲贈母校「學籍卡」
    澎湃新聞 4月24日,吳官正攜夫人赴清華大學參加畢業50周年慶祝班會。
  • 一組新老照片見證蘭州西站變遷
    「從20幾歲到如今年近六旬,我目睹了蘭州西站的發展和變遷。這一組照片(6張照片)見證著蘭州西站的崛起。」攝影人杜津參加本次大賽的作品——《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蘭州西站的歷程》記錄的是蘭州西站的發展變遷。杜津是蘭州本地人,也是蘭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他精挑細選的這一組照片共6幅作品,其中3幅黑白照片拍攝於2011年秋天,「那時的西站陳舊寒酸,看起來毫不起眼。」
  • 全國勞模倪澤軍:見證中國飛機維修業發展與變遷
    全國勞模倪澤軍:見證中國飛機維修業發展與變遷 2020-12-10 01:20:46 參與互動   全國勞模倪澤軍:  見證中國飛機維修業發展與變遷
  • 吳官正出席畢業50年慶祝班會 獲贈清華「學籍卡」(圖)
    邱勇、陳旭向吳官正學長贈送清華大學「學籍卡」。圖/清華新聞網  吳官正與老同學們親切交談。圖/清華新聞網  原標題:吳官正出席畢業50年慶祝班會 獲贈清華「學籍卡」  4月的最後一個周日是清華大學校慶日暨校友返校日。
  • 【老照片 新故事】結婚證「變臉」 見證時代變遷
    它不僅記錄了一段永恆的愛情,更凝聚著時代的滄桑變遷。  自貢籍收藏愛好者姜小平閒來無事就喜歡到網上淘寶,但凡感興趣的藏品總會毫不吝惜地買下。他說,每一個藏品背後都有一段歷史和一段故事。其中結婚證就是他收藏的一個主題,至今已收藏了好幾百份。
  • 吳官正談「控謠」策略:謠言止於公開
    吳官正談「控謠」策略:謠言止於公開 吳官正同志在其新書《閒來筆潭》中,發表過一篇名為《謠言是「病毒」》的文章。他認為,謠言是應該清除的「病毒」。「謠言一旦產生,如同脫韁之馬,很難控制,後果難料,特別是在網絡時代,由於科技的進步和通訊成本的下降,謠言的傳播更加快捷便利。控制謠言的神奇秘方是沒有的,只有對情況有了確切、肯定的了解,才能做出診斷,逐漸澄清,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水落石出。」
  • 吳官正:我的求學之路
    本書是吳官正同志離開領導崗位後所見所聞、所憶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記錄,收錄回憶、隨筆、散文、小說、對話等多樣體裁文章和45幅自繪畫作。全書分「歲月難忘」「靜思雜記」「讀書隨感」「春水煎茶」和「少長閒集」5部分,生動記錄了作者的童年記憶、求學經歷及部分工作回憶,娓娓講述了許多人生哲理和為政之道。
  • 「我與共和國同齡」系列活動——講述小家變化 見證大國變遷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與共和國同齡」系列活動為您講述70位與共和國同齡老人的故事,以小家變化講述大國變遷。他們來自東城街道19個社區、村居。他們的故事將以「初心、崢嶸、奉獻、幸福、家國」五個篇章分別呈現,再現東城人的艱苦創業、崗位奉獻的奮鬥青春,書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東城答卷」。
  • 【你好 警察節 ︱見證漢警變遷】出入境辦證量28年躍升397倍
    原創 馮威 平安武漢 收錄於話題#110警察節10#見證漢警變遷5見證漢警變遷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平安武漢」推出【見證漢警變遷】系列文章,從交管、戶政、特警、刑偵、治安、出入境、指揮體系等角度,全景式回顧武漢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 打開電子社保卡可查詢技工院校畢業證書
    答:技工院校畢業證書是證明學習經歷的書面憑證,由各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印製,按學校辦學層次分為三種,分別是:技師學院畢業證書、高級技工學校畢業證書、技工學校畢業證書。  二、在這個注重學歷的時代,我這個畢業證書含金量高嗎?  答:您這可是手握金磚呢!國家這幾年在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培養技能人才,滿足國家發展需要。
  • 企業變遷見證職工幸福「升級」
    企業變遷見證職工幸福「升級」——中國能建葛洲壩易普力湖南二化民爆有限公司變遷記JWL-Ⅲ膠狀乳化炸藥生產線包裝工房多年來,位於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白雲路上的中國能建葛洲壩易普力湖南二化民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化公司」)與職工共同成長,見證著不斷「升級」的幸福生活。優美廠區帶來工作好心情春有桃花,夏有香樟,秋有桂香,冬有臘梅。
  • 70年從弱到強 關稅變遷見證對外貿易發展歷程
    「當時海關職能弱化到僅進行貨物監管和計徵個人進口物品行郵稅,關稅對國家財政和經濟槓桿作用幾乎消失。」談及當時的情形,顧振興鎖緊眉頭。「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大門的鑰匙終於放進自己口袋,但此後相當長時期,我國外貿實行國家統制,進出口企業都是外貿部下屬專業進出口公司及其分公司,海關也隸屬於外貿部。」
  • 周恩來自述個人成長史
    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周恩來自述》一書收入周恩來1936年至1972年同外國人士的訪談文章14篇,下文摘自周恩來與美國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的談話。  我從事於革命事業,正如中國一般知識分子一樣,經過了從封建家庭轉到受西方學校教育,然後變成社會主義者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
  • 日曆的記憶,見證濟寧四十年時代變遷
    但作為曾經的必備物品,日曆的變遷也見證了祖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從老黃曆到裝飾紀念,一本掛曆見證祖國大事「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本老黃曆。用的是最薄的紙,白底上印著紅色、綠色和黑色的字,最中間最大的是日期,下面還有忌宜、吉神方位等,反面還有周公解夢。」
  • 「時間膠囊·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見證成長
    最有看點的是五樓展館,共設置有5個展館。  「新中國成立以來老電影海報展」展示新中國半個世紀電影事業的發展歷程,對外展出近70張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電影海報,包括國產影片海報和東歐、西歐、日本等國外影片海報,還有不少是當時藝術家的設計和繪畫。
  • 山東淄川:煤礦工人322張工資條見證28年變遷
    這就是老劉記錄時代的獨特方式,28年、322張工資單,老劉按照時間順序一張一張貼在紙上組成一個冊子,哪一年、哪一個月、上了幾天班、請了幾天假、吃了多少飯、發了多少錢,打眼一看一目了然。不論走到哪了,只要老劉拿出他的這件寶貝,總能引來一幫人的圍觀和感嘆。  「1980年我的工資52塊5」「那時候你的工資就很高了」這些同樣是從那個年代走來的人,開啟時空之門,去碰觸屬於自己的鍋碗瓢盆。
  • 經管夏令營:個人自述怎麼寫?
  • 湖南新田:古楓樹燦若紅霞 見證村莊變遷
    紅網時刻永州11月21日訊(通訊員 蔣軍君)每到初冬時節,湖南省新田縣三井鎮大風村村口,一棵約有八百年樹齡的古楓樹,迎來一年中最絢麗的時光,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賞攝影,這棵古楓樹不僅扮靚了村莊,也見證著村裡的發展和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