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吳官正同志離開領導崗位後所見所聞、所憶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記錄,收錄回憶、隨筆、散文、小說、對話等多樣體裁文章和45幅自繪畫作。全書分「歲月難忘」「靜思雜記」「讀書隨感」「春水煎茶」和「少長閒集」5部分,生動記錄了作者的童年記憶、求學經歷及部分工作回憶,娓娓講述了許多人生哲理和為政之道。
吳官正 男,漢族,1938年8月出生,江西餘干人,196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4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動力系熱工測量及自動控制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程師。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十五屆、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六大當選為中央紀委委員、常委、書記。
名字的由來
我的家鄉是江西餘干縣烏泥村,1938年農曆八月二十五日約下午3點,我出生了。
在我出生前,因村裡一戶惡霸家的人把髒水潑到我祖母身上,叔叔來水一氣之下動了手。那家知道我叔是一個不要命的人,就惡人先告狀,上縣城打官司,告我叔打人。結果判我叔賠他家18擔穀子,否則就坐牢。萬般無奈,我叔就去賣壯丁,賣了18擔穀子,頂人去當兵。我出生後,父母請來水叔叔給我取個名字,他想了一下不無感慨地說:「本來是我有理,到頭來卻輸了官司,我看就叫『官正』吧。」不久,叔叔隨部隊開往湖南衡陽,不到半月,不幸染上霍亂死了。
當時爺爺奶奶、我們一家,還有大叔一家、細叔都擠在一幢很小的三間瓦房裡。由於貧困拮据,三世同堂難以維持,終於分了家。這房由爺爺奶奶和細叔住,我家和大叔家搬了出去。大叔家到外村借人家的茅屋住,我家借了親戚的一間半破屋住。後來妹妹又出生了,全家六口擠在一張舊床上。
當時,家裡生活非常苦,常常吃了上頓難保下頓,一年到頭常喝稀菜飯,最可憐的是父母和姐妹。因我是男孩,母親對我特別關愛,每到晚上都給我一個紅薯吃。夏季雷雨交加時,母親怕房子倒塌,就把我往床底下塞:「你快進去,要是房子倒了砸了你,我們家就斷根了。」
我大概5歲時,一有錢鄰居家的兒子結婚,一個小孩端著飯碗,在草地上摔倒了,把飯和碗裡的粉蒸肉撒在地上。母親等人家走遠後,把地上的肉撿起往我嘴裡塞,那味道真好,感到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肉,接著母親又把草上的飯也抓起來給我吃了。
「偷」家裡幾升米交學費
8歲時,父母送我去讀私塾,大概用了幾個月,很快就把識字的三本書學完了。先生要我背《千家詩》,後來又要背《綱鑑》,我識字背書常受先生誇獎。
9歲那年,家裡實在窮得沒法,只好中止學業,直到解放。1950年秋天,我常趁著拾豬糞的時候,到村裡小學教室旁曬太陽。老師在裡面教,我隔窗認真地聽和記。放學時,為了顯示一下,我故意大聲背誦老師教的內容。一個胖老師,後來知道是詹洪欽老師,聽到後問我:「你叫什麼名字?讀過書嗎?怎麼不來上學啊?」我回答說:「讀過一年私塾,已經忘了一大半,家裡窮,沒錢上學。」他說:「你家連幾升米也沒有?」我聽後,默然離開學校回了家。
幾天後我要求去上學。父母說,真供不起,你就種田吧!我不死心。又過了一天,我「偷」了家裡幾升米,用一條舊褲子扎著,背著父母,一溜煙跑到學校去報到。
到了學校,老師看我已過12歲,問上幾年級,我想了一下,就說,「上四年級」。上課時,語文課本裡許多字不認識,算術更沒學過,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經過努力,勉強上了五年級。五年級開始要寫作文,我不會,常抄同學的。算術學得還可以,歷史、地理記不住。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五年級下學期,才慢慢地補過來,能跟上學習進度了,有的課學得也不差。
1952年年底,我小學畢業。在家勞動了半年,1953年夏,烏泥小學18人參加初中升學考試,我和村裡另外兩位同學考取了。為籌學費,我四處撿豬糞、拾瓜子,備錢上學,有時也到學校去看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