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部門兩位領導,正職與副職意見不同,該聽誰的指令?4點講透

2020-10-19 彪悍貓先生

    很多人在一個部門中可能都不止一位領導,有些有兩位或多位,職場就是戰場,鬥爭暗流湧動,很多時間部門副職與正職領導,在辦公室打架的新聞也不少見,那麼對你這個職場人來說,應該聽認認誰的話呢?

    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為什么正職與副職之間,總是容易出現各種矛盾和摩擦

    第一,公司治理結構和權力制衡文化出了問題

    正職對部門負總責和第一責任,責權利應該對等,但是在企事業單位體系裡,副職屬於提級管理,並不歸正職管理,大的單位還要組建一個班子,副職一大堆。

    但副職是上級任命,許多都是交流過來的,正職無權幹涉,正職對副職的控制力,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不服氣不好管理的副職有的是,給正職上眼藥,給下屬製造難題的副職也不少見。

    另外,作為正職,要對部門副總責,而副職可以有不同意見,可以當面表達,甚至可以做會議記錄,留下不同意的意見的紀要,但是正職做了決策,副職要按照分工執行,出了問題是正職擔責。

    很多時候,出了問題有可能是上級不信任正職,安排一個副職制衡正職,或者副職有背景,不服從管理;再或者正職年齡大了,副職迫不及待要上位,不尊重正職。

    第二,副職太過強勢,正職吼不住副職

    職場中有些副職,比正職還強勢。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易學習向沙瑞金匯報李達康的情況時說:「他這人比較強勢,當S長,市裡的事,是S長說了算。當書J,市裡的事,是書J說了算」。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強勢副職。

    副職太強勢,不但正職難受,底下的人更難受。倆人意見不一,副職是主管領導,他說向東走,而正職是單位拿總的,他卻說向西走,倆人在那裡頂牛,底下的人可就如風箱裡的老鼠受夾板氣了。

    按道理,副職是主管領導,理應聽他的,可是,正職畢竟是一把手,得罪正職,估計很多人都沒這個膽子。聽正職的吧,也沒那麼簡單,畢竟在副職手底下,一旦得罪了主管領導,小鞋肯定是穿定了。總之,兩個人都不能得罪,任何一個人碾死你,都跟碾死一個螞蟻似的那麼簡單!

    02 兩位領導雖然是一正一副,但你最好聽直接領導的指令

    什麼叫直接上級?就是你的垂直領導。比如直接由部門的正職給你安排工作,也就是你只需要對正職領導負責,那麼你自然只聽正職的就可以了,而如果正職已經安排了的事情,副職有不一樣的意見,那麼對不起,副職你的意見也僅供參考,當然這話不能直說,不然太傷人。

    那麼還有一種情況最讓人煩惱的,就是你的直接上級是副職領導,但是正職領導直接繞過副職給你安排工作,而且和副職給你安排的任務有出入,那麼你該聽誰的?答案依然是聽從你的直接領導。

    作為下級,必須只能對自己的直接上級負責,如果正職跨過副職直接安排你,我認為,如果是小事情,那就沒有必要糾結直接辦了,但是涉及到副職的事情,建議你及時將這一情況給副職領導進行匯報,並告知你的難處,讓副職領導給你出主意。

    這樣一來,副職領導內心會很感激你對他的尊重,以後對你自然會更加關照和器重,而正職領導一般來說也會覺得你這人工作原則性比較強,以後也會對你大力栽培說不定。

    03 員工在正職和副職鬥爭的夾縫中,應該如何生存?

    第一,不要多頭匯報

    職場有職場的規則,多頭匯報是大忌。作為下屬,你只需要向主管領導匯報。有些人耍小聰明,為了巴結領導,喜歡多頭匯報,本想兩頭討好,不成想卻兩頭不是人。

    第二,學會矛盾上交

    如果正職領導提出跟副職領導截然不同的意見,這不是你一個大頭兵所能協調的事,所以,原原本本地向主管領導匯報。把矛盾交上去,自己要置身事外。一般來說,遇到這種情況,副職會親自找正職溝通,既不會一意孤行,也不會為難下屬。

    第三,善於攪稀泥

    在兩個領導之間,要善於打圓場,和稀泥。有些話可以實話實說,有些話則要加工一下。他們兩個人明爭暗鬥,但是你匯報的時候,要聰明一點,要表現出兩個人互相尊重。把話說的圓滑一點,他們之間的敵意就會少一些,你的工作就會好幹一些。

    第四,要會判斷正職與副職的分歧

    是治理結構有問題,還是管理文化有問題?治理結構的問題,你只能服從正職指令,這是治理規則決定的,出了問題,仍然是正職承擔。如果聽從副職的,出了問題,你和副職都要擔責,讓你們滾蛋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是管理文化出了問題,就比較複雜了,有人喜歡站隊,喜歡投機,押副職贏,副職上位後就是他的心腹。這種腹黑哲學,沒有能力駕馭的話,還是不要介入,裝聾作啞比較好。

    04 無論正職還是副職領導,只要是不合理的指令,就要學會躲避,避免背黑鍋

    當正副領導有衝突時,對我們發出的一個指令,你先別急著答應,而是要在心裡快速預判這個指令是否合理:

    這個指令是否違法違規?

    這個指令是否越權越界?

    這個指令的成功率是否無限趨近於零?

    如果你發現一個指令牽涉到違法違規,越權越界,或者成功率無限趨近於零時,那麼這種指令,是萬萬不能執行的,誰執行誰背鍋,一定要及時把它推辭掉。

    有些事情你貿然執行的話,很可能會留下汙點,授人以柄。萬一今後這件事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會有可能導致你被判刑入獄。而且萬一有朝一日,你的領導出事了,或者有朝一日你晉升了,擋了領導的道,那麼到時候你的這個把柄就算攥在領導手裡了,他隨時可以拿這個把柄去整你。

    還有那些成功率無限趨近於零的指令,我們要及時拒絕。千萬不要勉強答應下來,否則最後自己做不到,免不了還是要被領導扣上一口「蠢笨無能」的大黑鍋。要想有收穫,總得有付出的。如果什麼都不想付出,只憑一句命令,就想讓種子發芽,鐵樹開花,那是不可能的。

    總之,在職場的江湖上行走,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耳聰目明,審時度勢,無論是正職還是副職領導的指令,都不能一根筋去聽從其中一位的,更不能盲目聽從,要對每一個件事都保持覺察,要及時避開不合理的指令,及時留存對自己有利的證據,為自己的名聲負責,避免引禍上身。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相關焦點

  • 一個部門兩位領導,正職與副職意見不同,該聽誰的指令?4點講透
    很多人在一個部門中可能都不止一位領導,有些有兩位或多位,職場就是戰場,鬥爭暗流湧動,很多時間部門副職與正職領導,在辦公室打架的新聞也不少見,那麼對你這個職場人來說,應該聽認認誰的話呢?另外,作為正職,要對部門副總責,而副職可以有不同意見,可以當面表達,甚至可以做會議記錄,留下不同意的意見的紀要,但是正職做了決策,副職要按照分工執行,出了問題是正職擔責。
  • 正職與副職
    只要是你這個單位的成績,誰出面並不重要,你是司處的主要領導,不論是誰負責抓的,也是在你的領導下,說你這個單位好,就等於說你好。有了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出了問題,自己要敢於承擔。出現差錯,挨了批評,既要分清責任,又不能摘脫自己,著眼於吸取教訓、改進工作、增強團結。二是希望正職敢於決斷,能凝聚大家力量。
  • 正職和副職
    只有對副職思想上放心,才能工作中放手。副職工作積極、敢於負責是好事。只要是你這個單位的成績,誰出面並不重要,你是司處的主要領導,不論是誰負責抓的,也是在你的領導下,說你這個單位好,就等於說你好。三是希望正職不分親疏,能與班子所有成員談心交心。要坦誠對待所有副職,誰對就支持誰。上級精神要及時傳達,自己想法要經常溝通,下面的意見,要主動反映,不同的看法,要及時勾兌。
  • 關於「正職」與「副職」的剖析,講透正職如何做人做事?
    大部分正職對副職的工作能力都要求特別高,工作中對執行情況要求也特別嚴格,是真心地培養副職,希望能把副職帶上更高的位置。大家看問題要看根本,在職場上,要看領導把單位裡的最好的福利分配給了誰,把工作執行權力分配給了誰,將來領導升職了,提拔的人是誰,都是副職,所以,領導是真心地在培養副職。
  • 大領導與小領導有矛盾,你聽誰的?用這4個潛規則,接地氣受重用
    一把手與副職之間意見不合,是什麼性質?只是工作分歧、方式不同、風格不一的問題,還是爭權奪利、你死我活、指令相悖的本質矛盾?遇到工作、風格、方式上的分歧,作為下屬,情商高的,想辦法溝通統籌,儘量把意見統一到工作本質上來,兩位領導都是聰明人,拿一個下屬撒氣是沒品位的行為。
  • 正職排擠副職,副職該如何反擊?《權利與領導》告訴你職場生存訣
    4. 與副職有個人恩怨,利用職權公報私仇。 如果遇到一位有領導力的正職,這種行為會得到認可;但如果是沒有領導力的正職,你的行為恰恰會讓正職感到威脅。 正職無法調動的手下,你一個副職能夠輕易調動; 正職無法完成的工作,你副職遊刃有餘。
  • 副職:我做不了主,找正職;正職:讓副職定就行 | 看我是怎麼做的
    副經理:「這事我做不了主,你直接找經理,問他意見吧。」在職場上,遇到這種兩難境地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首先,要弄清楚兩人互相推脫,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其實最常見的就是那幾種情況。從匯報的流程上看,下屬向直屬領導副職匯報,可以決定的,副職應該做出決定。如果不能當場做出決定,應該是由副職去直接找正職請示,而不會讓下屬直接去找正職,因為級別不夠。在找了副職,且副職明確自己做不了主要找正職的情況下,正職應該直接做出決定,因為無論如何,正職都是這個部門的最大負責人。
  • 省級以下國稅地稅合併 部門正職怎麼轉任副職?
    省級以下:正職轉副職《中國稅務報》在7月3日的評論文章中提及「按照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實行分設,各級稅務部門的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也會相應減少,部分領導幹部將從正職轉任副職,需要面對現實的考驗。」省級以上稅務部門黨政正職分設,因此有了「雙首長制」,也就是說,相對應的原國稅、地稅局長分別出任黨政正職。
  • 職場中,副職被提拔到正職,提拔前領導找自己談話時該說什麼?
    組織代表的是一個集體,而不是某個人。2.感謝領導的栽培自己的進步一定與領導的栽培分不開,領導的關注、賞識、信任、重用,逐漸才能展露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華得以施展。這些與領導的栽培是分不開的。
  • 工作推進過程中,你與正職觀點不一致,與副職一致,正職要求及時辦結,請問你會怎麼辦
    正職副職面對工作,思路、觀點不同,是正常的,也是我們集思廣益、工作民主的具體體現。但作為工作人員,一定要在堅決執行領導工作部署前提下,另找合適時機向正職溝通自己的思路,豐富完善工作細節,做好工作的溝通者、建議者、執行者,身在兵位,胸為帥謀。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們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具體要求,堅決服從正職工作部署。
  • 任正非:我對正職和副職的要求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為什麼華為總裁任正非的觀點每次都能引起共鳴那是因為他的想法不但有對華為現狀的點評,而且確實帶著任式的管理思想與個人哲學。今天要帶你看看任正非談對正職與副職的能力與要求,相信對每個企業管理層來說,都值得學習和思考!
  • 一位員工匯報工作,副職推給正職才可以處理,正職說副職可以處理
    很多老闆是戰略高手,會舍小博大,取捨有道,還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部分中層領導那點工資獎金不放在眼裡,通常會以大局為重。做為職場中的下屬,只有學會撥開雲霧見月明了,與上司搞好關係猶為重要,至少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體制內黨組織副職與正職平級的有哪些?這些單位副職還更有實權?
    讀者問:體制內所有單位,最高領導是不是都是黨組織負責人?為何有的單位黨內副職不僅與正職平級,手握實權還比正職更大呢?說實話,讀者所問看似自相矛盾,其實是體制內的客觀事實。首先,體制內所有單位的黨組織負責人必定是這個單位的最高領導是沒錯的,按照黨領導一切的原則,黨組織負責人就是「班長」,其他副職和班子成員當然要接受「班長」的領導和指揮。其次,部分單位的黨組織副職與正職行政級別相同也不足為奇。
  • 國企正職領導、內設機構正副職
    ;4.現任相應層次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副職職務2年以上,未滿2年的一般應當在同層級副職和下一層級正職崗位工作累計5年以上;5.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人員等報名人員,應當具備與所報職位要求相當的資格。
  • 省級以下稅務黨政正職不分設 部分幹部正職轉副職
    (原標題: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分設,部分領導幹部將正職轉副職)
  • 正職如何管理副職?(一)
    作者|張衢文章|貨幣商人【No.473】正副職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融合了各種最為普遍、卻是最重要的領導關係。有的相處團結和睦,家和萬事興;也有的心存芥蒂,或因幾個人相處緊張不容,關係變得最為複雜。班長如何管理好副職?有一些基本要點。
  • 國稅地稅合併,正職怎麼轉副職?
    省級以下:正職轉副職《中國稅務報》在7月3日的評論文章中提及「按照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實行分設,各級稅務部門的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也會相應減少,部分領導幹部將從正職轉任副職,需要面對現實的考驗。」
  • 領導工作失誤員工該不該提醒?應對不當就顯得格局太低了
    我是某縣級培訓機構的正職領導,正科級幹部。剛到單位工作時,有一次我們有一個培訓班需要外出到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因為學員規格高,都是縣裡的處級幹部,上級領導要求,必須是我帶隊,和我一起帶隊外出的還有一個副職領導和辦公室工作人員。
  • 副職主持會議時的注意事項
    問:副職主持會議,兩個正職均參加,副職如何安排兩位領導的講話?答:應根據會議內容安排兩個正職講話。會議主要內容屬於行政正職主管業務,應首先安排黨委書記講話,然後再安排行政正職講話;會議內容屬於黨委書記主管業務,應首先安排行政正職講話,然後再安排黨委書記講話。
  • 怎樣當好正副職
    民主開明的一把手是一種開放型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自信卻不自負、主見卻不主觀,注意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善於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有事商量著來。民主開明會產生強大的磁場,它以特有的親和、隨和與平和吸引著人們,展現特別的人格魅力。  作為一把手最重要也是最可貴的品質是善於團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