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員工匯報工作,副職推給正職才可以處理,正職說副職可以處理

2020-12-27 情櫻靈動

向公司正副職領導匯報工作,互相推委就形成了三角博弈或者越級匯報,甚至自認倒黴。

人生真的很無奈,面對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會承擔多重角色的重任,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又為下一步擔任更高職務打下基礎,是職場中的人員所要面臨核心挑戰。

做到了正副職的領導需要具有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控制能力、決策能力、規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應急能力、訓導能力、發現問題能力、預測問題能力、評估能力、處理人際關係能力等,還要學習行業知識、專業知識、法律法規知識、口才專項知識、與人相處之道等多方面知識。

所以做中層領導就相當艱難了,有人這樣評價中層領導:「一流的中層領導,把自己當作棟梁,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主動承擔起公司的重任;二流的中層領導,把自己當作夾心餅乾,被動的完成任務;三流的中層領導,處處埋怨,只會發牢騷,互相推諉,最終一事無成。」

人際之間的關係網是非常複雜,有很多的隱性關係是,做下屬的人很難知曉的。

很多老闆是戰略高手,會舍小博大,取捨有道,還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部分中層領導那點工資獎金不放在眼裡,通常會以大局為重。做為職場中的下屬,只有學會撥開雲霧見月明了,與上司搞好關係猶為重要,至少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平時多注意上司們的隱性關係網,做到正確判斷,減少當犧牲品的機率,所以做任何事之前先學會做人。

首先,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對所有的上司與同事進行感情投資,上司也有可能成為自己的保護傘,很正常的人際交往,別怕遭人嫉妒。在保持個人立場原則下,成為上司的鐵桿朋友,最好能讓上司欠著自己的人情,上司也就不會為難自己了。

平時的社交禮儀要有,上司都喜歡被下屬尊重與讚美,學會正確的捧場,學會自來熟,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上司以上的領導,積極心態的人善於給自己增加曝光率。

有的時候與老闆或上司的上司有多次接觸,自己的直接上司會在內心中以為自己的關係還挺硬,匯報工作時基本上不會為難,以後升遷也有幫助,至少給上司或老闆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次,要深得領導器重才好為人處事。有的人對上司有種教畏感,認為伴君如伴虎,上司也有脆弱的一面,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解圍,甚至還會讓下屬背「黑鍋」。

做為下屬,成為領導的自己人,對上司忠心耿耿猶為重要。自己苦幹加巧幹,再好好表現自己,服從領導,維護領導的權威,有時替領導背點「黑鍋」 。

這樣領導不斷不會為難自己,有時還會心甘情願幫自己的忙。站在領導的角度上,還要有全局思維,站在領導的的角度,多搜集最前沿的數據,多與領導溝通交流,幫助領導在向高層匯報的材料上多擔供材料與設想,將來領導得升遷了,自己也沾光。

第三,上述題目中的下屬給副職上司匯報工作,副職說自己做不了主讓給正職匯報,正職又說這是讓副職定就行了,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正職認為這份匯報是越級了,不合邏輯,當然會下返給副級定,有時不用看內容也會這麼做,真正問題重大,副職會逐級上報。做為正職一般不處理越級的匯報,不合公司流程制度,只好說讓副職定了,就算公司發現也沒啥,擅自處理必須有充足理由,副職親自上報那推脫就不行了。

二:副職與下屬關係不合,這份匯報也許看了,也許沒看,故意說自己做不了主,就踢球似的讓下屬越級匯報碰釘子,越級匯報一般是大忌。

三:副職後臺硬,或許能力差,或許不想出力做事,或者乾脆就什麼也不懂,遇到下屬匯報,一般性就踢給正職處理,理由自然是自己做不了主,正職與副職關係一般,按越級處理又踢回去了。

四:副職後臺硬,但能力差於正職,就升遷上有矛盾,下屬匯報時,看過也能處理,但偏說處理不了,踢給正職處理,正職看了很簡單,就讓副職定就行了。

下屬碰到這種情況的確是很為難,但也證明了一個情況,這位下屬人際關係不大好,相當被動。要麼做事是全能的,自己把事情完成,不用匯報。要麼從今以後把人際關係搞好。

相關焦點

  • 正職與副職
    尤其在幹部任用上,要多聽副職意見,不能所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副職。不願聽不同意見,一般來講是一把手容易得的病。有的當副職時沒這個病,還能聽不同意見,但一當正職,馬上就得這種病。當然,說自己的想法,並不是非要按自己的辦。一個班子中,每個人都說自己的想法,如果都讓你一把手按自己說的辦,這就不客觀。要體諒、理解一把手的難處。
  • 副職:我做不了主,找正職;正職:讓副職定就行 | 看我是怎麼做的
    而正職藉此向副職表明,既然讓副職管理,那就說明充分信任副職,所以副職可以大膽的進行管理,做出決策。第二,兩人過了蜜月期,產生了矛盾正常來講,公司都有自己嚴格的匯報制度,越級匯報是不允許的。從匯報的流程上看,下屬向直屬領導副職匯報,可以決定的,副職應該做出決定。
  • 正職和副職
    只有對副職思想上放心,才能工作中放手。副職工作積極、敢於負責是好事。只要是你這個單位的成績,誰出面並不重要,你是司處的主要領導,不論是誰負責抓的,也是在你的領導下,說你這個單位好,就等於說你好。副職一般來說來是班子中的大多數,是正職工作的左右手,是決策的智囊團,是一個方面工作落實的關鍵,是集體領導的重要力量,是班子建設的重要角色。一般情況下,也可能是正職的接替者。因此,不能忽視副職,不能認為多一個副職,多一種意見,多一層麻煩。所以,沒有副職,就不成其為班子,正職就難以開展工作。
  • 關於「正職」與「副職」的剖析,講透正職如何做人做事?
    3.解決工作問題需要。每個單位都會有一些員工的情緒比較偏激,不是很好管理,甚至在情緒發作的時候,會和領導發生衝突,很多時候,馬上處理他們的條件不合適,不能馬上處理,就會影響領導權威。如果平時就把工作安排的權力下放到副職手中,情況就不一樣了,如果這類員工就會和副手發生衝突,即使當時不能處理,也能保證領導的權威性,還有業務上領導出現錯誤的時候,一般也是由副職來背鍋。
  • 正職排擠副職,副職該如何反擊?《權利與領導》告訴你職場生存訣
    被安排高難度的工作,就等著你辦砸;被當眾批評,搞得很沒面子。副職被正職排擠,常會遭遇這些情景。 正職會排擠副職,不外乎這幾個原因: 1. 副職能力明顯威脅到自己地位。 2.
  • 一個部門兩位領導,正職與副職意見不同,該聽誰的指令?4點講透
    很多人在一個部門中可能都不止一位領導,有些有兩位或多位,職場就是戰場,鬥爭暗流湧動,很多時間部門副職與正職領導,在辦公室打架的新聞也不少見,那麼對你這個職場人來說,應該聽認認誰的話呢?另外,作為正職,要對部門副總責,而副職可以有不同意見,可以當面表達,甚至可以做會議記錄,留下不同意的意見的紀要,但是正職做了決策,副職要按照分工執行,出了問題是正職擔責。
  • 一個部門兩位領導,正職與副職意見不同,該聽誰的指令?4點講透
    另外,作為正職,要對部門副總責,而副職可以有不同意見,可以當面表達,甚至可以做會議記錄,留下不同意的意見的紀要,但是正職做了決策,副職要按照分工執行,出了問題是正職擔責。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易學習向沙瑞金匯報李達康的情況時說:「他這人比較強勢,當S長,市裡的事,是S長說了算。當書J,市裡的事,是書J說了算」。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強勢副職。副職太強勢,不但正職難受,底下的人更難受。
  • 工作推進過程中,你與正職觀點不一致,與副職一致,正職要求及時辦結,請問你會怎麼辦
    正職副職面對工作,思路、觀點不同,是正常的,也是我們集思廣益、工作民主的具體體現。但作為工作人員,一定要在堅決執行領導工作部署前提下,另找合適時機向正職溝通自己的思路,豐富完善工作細節,做好工作的溝通者、建議者、執行者,身在兵位,胸為帥謀。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們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具體要求,堅決服從正職工作部署。
  • 任正非:我對正職和副職的要求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為什麼華為總裁任正非的觀點每次都能引起共鳴那是因為他的想法不但有對華為現狀的點評,而且確實帶著任式的管理思想與個人哲學。今天要帶你看看任正非談對正職與副職的能力與要求,相信對每個企業管理層來說,都值得學習和思考!
  • 體制內黨組織副職與正職平級的有哪些?這些單位副職還更有實權?
    為何有的單位黨內副職不僅與正職平級,手握實權還比正職更大呢?說實話,讀者所問看似自相矛盾,其實是體制內的客觀事實。首先,體制內所有單位的黨組織負責人必定是這個單位的最高領導是沒錯的,按照黨領導一切的原則,黨組織負責人就是「班長」,其他副職和班子成員當然要接受「班長」的領導和指揮。
  • 省級以下稅務黨政正職不分設 部分幹部正職轉副職
    「按照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實行分設,各級稅務部門的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也會相應減少,部分領導幹部將從正職轉任副職,需要面對現實的考驗。」座談會上,區國稅、地稅聯合黨委書記、局長孔慶國作了匯報和表態。公開資料顯示,孔慶國原為大連市高新區國稅局局長。此外,據山東淄博市政府網站7月4日消息,7月2日,全市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座談會召開。其中,此前擔任淄博市地稅局局長的王建中已任「市局聯合黨委書記」。另據《中國稅務報》7月3日報導披露,淄博市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文橋被任命為副職。
  • 省級以下國稅地稅合併 部門正職怎麼轉任副職?
    省級以下:正職轉副職《中國稅務報》在7月3日的評論文章中提及「按照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實行分設,各級稅務部門的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也會相應減少,部分領導幹部將從正職轉任副職,需要面對現實的考驗。」省級以上稅務部門黨政正職分設,因此有了「雙首長制」,也就是說,相對應的原國稅、地稅局長分別出任黨政正職。
  • 職場中,副職被提拔到正職,提拔前領導找自己談話時該說什麼?
    一個人再強也無法超越團隊的力量,就像一頭狼可以咬死一隻兔子,但無法單獨面對雄獅,所以團隊的力量成就了自己。同事的支持,同事的信任,最終成就了自己。所以,要感謝同事在共事中對自己的信任。走上中層正職,意味著要獨當一面,帶領團隊向前進,團結同事、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做好向下管理,與平行管理的工作,讓自己的團隊能夠成為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團隊,發揮團隊中的力量再創佳績。
  • 怎樣當好正副職
    劍膽是剛,琴心是柔,剛柔相濟、張弛有度才是稱職的一把手。  好的一把手,既可以撐起一片天,又可以形成一個小氣候,還可以帶出一批幹部。用好一把手和當好一把手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只有做到「兩面光」,才會讓「一把手效應」真正釋放和發揮出來。 副職的七個「特質」一個班子是由一個正職和若干個副職組成的。
  • 體制內常務副職必是二把手嗎?為何這個單位的常務副職卻是三把手
    體制內常務副職必是所在單位的二把手嗎?常務副職素來有「最牛副職」之稱,但有個單位的常務副職卻只能排老三,反而是另一個副職高居榜眼,還能與正職享受同高配、同級別的政治待遇,你知道是哪個單位嗎?行政機關中設常務副職的單位並不多,除了省級以下人民政府和省市兩級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中設常務副職外,其餘主要集中在常委單位和公檢法三家。就普遍情況來說,常務副職排名在單位正職之後、其他副職之前,是單位領導班子中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 國企正職領導、內設機構正副職
    ;4.現任相應層次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副職職務2年以上,未滿2年的一般應當在同層級副職和下一層級正職崗位工作累計5年以上;5.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人員等報名人員,應當具備與所報職位要求相當的資格。
  • 寧願當員工,也不要做副職,把握好這三點你才坐得穩
    01都說吃飯要吃素,當官要當福,可是做一名「副職」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朋友最近喜提副經理,但是,除了一開始的興奮勁和高興勁,這才過了一個月,就讓他感覺有些崩潰了。他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的問題,還是經理本身對他有意見,從普通員工升到了副經理吧,他的工作反而更加的麻煩了。不是處理的問題難度增加了,而是扯皮拉筋的事情變多了。
  • 正職如何管理副職?(一)
    作者|張衢文章|貨幣商人【No.473】正副職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融合了各種最為普遍、卻是最重要的領導關係。有的相處團結和睦,家和萬事興;也有的心存芥蒂,或因幾個人相處緊張不容,關係變得最為複雜。班長如何管理好副職?有一些基本要點。
  • 副職主持會議時的注意事項
    問:副職主持會議,兩個正職均參加,副職如何安排兩位領導的講話?答:應根據會議內容安排兩個正職講話。會議主要內容屬於行政正職主管業務,應首先安排黨委書記講話,然後再安排行政正職講話;會議內容屬於黨委書記主管業務,應首先安排行政正職講話,然後再安排黨委書記講話。
  • 副職的「逆向思維」:善於表達政治智慧,不能只當「泥塑的菩薩」
    近日,一位朋友告訴我,組織派他參加上級黨校培訓,培訓結束時要每個學員答一份試題:怎樣當好副職?我說,也對,也不全對。應該說,上述考題是一個既老又新的考題,幾乎是每一位進入官場的副職幹部都必須面對的。此題之核心,始終都是圍繞一個「位」字,實質是對一個「權」字進行辯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