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樂優合不做教育的旁觀者,只做教育的服務者)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與教育理念的進步與發展,幼少兒教育已經不再是一門「選修課」,而是孩子在幼齡時期需要進行系統化學習的「必修課」,上素質課,報素質課也不再是一種盲目跟風的行為,已成家庭的剛需。
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兩會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而「教育之聲」作為兩會的熱門話題,成為大家所追逐的焦點。兩會期間所提出的有關中小學、幼少兒教育改革的建議與提案、網際網路+教育以及加快教育數位化、信息化的發展,這不僅是教育行業未來的風向標,更為機構經營者們指明了發展的方向。
結合政策與教育議題,在後疫情時代,我國幼少兒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要結合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以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隊伍建設為主,通過整合國內外高質教育資源為核心,打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行業難題,逐步實現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目標。
為響應國家「打造教、養、研、育四位一體資源整合平臺」的政策,三樂優合教育耗時數年,在眾多實業產業與金額企業的通力支持下,成立億元教育產業基金。秉承「培養未來領袖」的教育理念,聚焦0-18歲早幼教、少兒英語、藝術、繪畫、舞蹈類等素質教育服務,希望可以通過行業間的有效聯合,齊心協力打造一個綜合性、一站式的幼少兒教育生態圈,讓我們可以跳出固有的教育模式和經營思維,突破資源壁壘,為孩子們提供更專業、更高質的幼少兒教育服務,更好的發掘孩子的天賦潛能。
在面對教育發展行業新形式下,我們與其守在原地不如尋找新的出口。三樂優合教育將有計劃的開展公益性「教育扶持援助計劃」,尋找有意願合作的高質教育培訓機構進行投資或併購,團結行業內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幫助協調解決教育培訓機構在經營發展中遇到困難,並有針對性的給予適當的幫扶和資源支持。現階段,三樂優合教育將優先開展「京津冀培訓機構扶持計劃」,推進京津冀地區教育培訓行業的協同發展,並以此為起點布局全國市場,與業內優異合作夥伴攜手變壓力為機遇,重新找到幼少兒教育行業發展的新方向、新思路以及新舉措。
幼少兒教育不僅僅是家庭和校園的任務,更是整個社會的任務與責任。三樂優合教育作為一家有責任的培訓機構,本著對孩子用心、對合作夥伴誠心的態度,在硬體「過硬」、軟體「達標」的基礎之上,通過投資與收購兩大經營模式;教學、品牌、運營、投資在內的四大業務板塊,打造良好的、可循環的教育產業生態圈,致力於建立一個能夠服務於全國的教育資源公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