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佔有人的房屋過戶登記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2020-12-13 中國法院網

2018-08-29 15:45:06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楊紅平

  【案情】

  2008年5月,張某與李某籤訂房屋轉讓合同,將張某房屋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李某,並約定在李某付完款後15日內辦理房屋過戶登記。2008年6月,李某支付了房屋價款,張某將房屋交付給張某使用至今。雙方一直未辦理過戶登記,期間,李某也一直未主張過權利。2018年4月,李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張某協助履行過戶登記義務,張某以李某的過戶登記請求權已經過訴訟時效為由予以抗辯。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過戶登記請求權屬於債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故應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應當支持李某的訴訟請求。

  【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過戶登記請求權,是指不動產受讓人所享有的請求出讓人協助其完成所有權移轉的權利。在登記生效主義原則下,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之前,並不發生物權轉移,買受人享有過戶登記請求權的基礎不是物權,而是其與出賣人之間的房屋轉讓合同,因此,從性質上看,過戶登記請求權屬於債權請求權。根據民法總則對訴訟時效客體的規定,債權請求權原則上應當適用訴訟時效,但由於合法佔有人過戶登記請求權的特殊性,致使對已基於房屋轉讓合同等債權契約而合法佔有不動產的受讓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缺乏合理性與必要性。

  首先,合法佔有人過戶登記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會導致房屋所有權的權能分裂。所有權具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合法佔有人事實上已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三項權能。在傳統觀念中,合法佔有人已擁有事實物權,尤其是在不為處分的情況下,佔有、使用和收益已足以達到房屋交易的主要目的。由於基於債權合同的佔有依法屬於有正當權源的有權佔有,在房屋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即使過戶登記請求權因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被駁回,房屋所有權人並不能根據物權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以無權佔有為由請求佔有人返還該房屋。因此,若對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會導致房屋的合法佔有人不能得到法律上物權,享有法律上物權的所有權人無法完整地支配房屋,進一步造成標的物長期處於歸屬不清或者權利真空之狀態,不利於物權狀態的清晰和統一。

  其次,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與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債權請求權的客體存在本質區別。適用訴訟時效的債權請求權人慾以實現的法律目的是獲得對方的特定給付,而該類給付通常具有佔有和所有的同一性。例如,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人的目的是取得金錢給付,貨幣的佔有和所有具有同一性;動產買賣合同中買受人的目的是取得特定動產,動產的佔有和所有通常也具有同一性。非佔有人行使過戶登記請求權的目的在於取得所有權,一旦取得所有權,則可基於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的物權請求權實現佔有與所有的統一。即便非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經過訴訟時效,轉讓人對標的物仍具有佔有和所有的同一性。但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經過訴訟時效後,會導致房屋的佔有人不享有物權,房屋所有權人無法支配房屋的佔有、使用和收益,喪失佔有和所有的同一性。甚至從閉合的二維向度看,佔有、使用和收益才是房屋的經濟本質,所有權登記不過是不具有經濟屬性的法律外殼而已。與佔有、使用和收益的經濟本質相比,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幾乎不具有財產給付的實質內容。

  再次,對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並不影響其不及時行使權利。根據我國現行的訴訟時效制度,權利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行使權利,義務人會獲得抗辯權,權利人則失去勝訴權,因此,訴訟時效制度充分體現「法律不保護懶惰者」的原則,敦促權利人及時主張權利。不動產登記生效主義原則下,完成不動產過戶登記之前,不動產轉讓人依然是不動產物權所有人,享有對不動產的處分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精神,出賣人就同一不動產訂立多重買賣合同,在買賣合同均為有效的情況下,由先完成不動產過戶登記的一方取得不動產所有權。此時,取得房屋所有權的第三人,可以根據物權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以無權佔有為由請求佔有人返還該房屋,佔有人將喪失已取得的佔有利益。所以,出賣人對不動產的處分權事實上已經發揮了訴訟時效敦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的功能。

  可見,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與非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及其他債權請求權存在重要區別,以過戶登記請求權屬於債權請求權為由對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會造成「買受人不能取得所有權,出賣人無法取得佔有權」的邏輯困局。尤其是在房屋已交付的情況下,房屋所有權人已喪失因使用房屋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其以訴訟時效抗辯以逃避協助履行過戶登記義務的目的,並不是不履行協助登記義務本身,而是以所有權人的身份攫取再行轉讓、抵押等帶來的經濟利益,這又會轉而侵害合法佔有人已取得的佔有權,形成權利糾紛的惡性循環。因此,對合法佔有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不具有正當性,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的價值。本案中,應當支持李某請求張某協助履行過戶登記義務的訴訟請求。

  (作者單位: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最高院:過戶不能違約賠償請求權訴訟時效自確認不能過戶時起算
    本案中,今泰公司主張其已經履行《資產轉讓合同書》約定的義務,償還了威力集團欠中信嘉華銀行的款項,且已經合法佔有使用了涉案資產十五年,其請求將涉案資產過戶至其名下的主張,是為了使其對涉案資產的物權狀態得以圓滿,其請求權具有物權屬性,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原審法院以其該主張已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其訴請,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不當,本院予以糾正。
  • 起訴要求辦理房屋過戶登記不適用訴訟時效
    洛陽李先生來電諮詢:  2007年,劉某賣給我一套三室一廳商品房,由於種種原因劉某遲遲不給我辦理過戶手續,當時我與他沒有明確約定辦理房屋過戶的具體時間,現我打算起訴他給我辦理過戶,聽說超過訴訟時效兩年法律不予保護。請問,我會喪失勝訴權嗎?
  • 對物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問題的探討
    對於物上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的問題,各國都有規定,其中,德國規定:除已經登記的物的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外,其餘請求權均適用訴訟時效;日本儘管在其民法典中沒有對物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但在其審判實務中則強調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效力,不適用訴訟時效;而我國臺灣則承認物上請求權應當適用訴訟時效,其民法典第125條規定:請求權因15年不行使而消滅,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者,依其規定
  • 在民事糾紛中,有哪些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但是,在民事糾紛中,並不是所有請求權都可以適用訴訟時效。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請求權具體有以下:一、部分債權請求權1、公司享有要求出資人繳付出資請求權。2、股東對公司分配利潤和支付股息請求權。3、儲戶對銀行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請求權。4、債權人對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的請求權。5、業主大會請求業主繳付公共維修基金請求權。6、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撫養費債權請求權。
  • 申請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是否適用執行時效
    它在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和市場交易的安全, 督促債權人及時行使權利, 避免證據滅失, 節約司法資源, 提高訴訟效率等方面意義重大。 關於訴訟時效的適用範圍一直為民法界所關注,其中物權性質的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則是爭論的焦點。本案中所涉及的要求辦理過戶登記的請求權就屬於具有物權性質的請求權。
  • 論物上請求權訴訟時效的適用問題
    然而,因物上請求權的特有性 質,難以運用類比方式確認其是否適用訴訟時效。從物上請求權內部各具體權利出發,結合訴訟時效制度設立的目的,僅對無需進行 登記的動產的原物返還請求權限定訴訟時效,更能協調物上請求權對物權的保護與訴訟時效制度功能之間的關係。
  • 最高法院裁判:請求過戶登記,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轉自煙語法明 裁判要旨 過戶登記請求權具有物權請求權性質,是為了使其對涉案資產的物權狀態得以圓滿,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原審法院以其該主張已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其訴請,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不當。若因事實或法律上的不能,冠中公司、興中集團及工業公司無法辦理過戶則構成違約,應當賠償今泰公司遭受的損失,賠償數額以評估公司對涉案廠房和土地作出的市場評估價為準。 (四)今泰公司過戶請求權及賠償請求權均未超過訴訟時效。過戶請求權與一般的債權請求權不同,該項請求權具有物權性質,不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 房屋買賣合同與訴訟時效
    有的專家不贊同上述觀點,認為買賣的房屋已經按照合同規定的日期交給了購房人,就是出賣人履行了主給付義務,至於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只是出賣人未履行從給付義務。在主給付義務已經履行的情況下,從給付義務不得單獨適用訴訟時效,以真正發揮從給付義務使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最佳實現的功能。
  • 無效合同財產返還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在合同無效狀態下,財產返還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學界主要有三種觀點:  1、不適用訴訟時效說。該說認為,合同無效產生的財產返還請求權系物上請求權,物上請求權與物權不可分離,既然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則物上請求權亦不能適用訴訟時效。  2、適用訴訟時效說。
  •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債務請求權有哪些,法律怎麼規定的?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那麼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債務請求權有哪些,法律怎麼規定的?網友諮詢: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債務請求權有哪些,法律怎麼規定的?
  • 不動產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則
    過了22年後,王某要求返還宅基地,但隆某以超過了20年的訴訟時效為由拒絕返還。近日,那坡縣人民法院審理了此案。王某在那坡縣平孟鎮念井村有一塊0.5畝的自留地,並持有土地承包經營證。1993年,念井村逐漸成為邊貿市場,其姑媽隆某一家要到念井村做生意,因無地建房,遂向王某提出與其借地起建一個52平方米的木瓦結構房屋經營日用品商店。王某表示同意。
  • 不動產出資的訴訟時效問題小議
    ,請求權包括物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訴訟時效僅適用債權請求權,不適用物權請求權。對此,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不動產出資,是義務人以其不動產物權出資,按照不動產物權及其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理論,被告作為出資人,在其未履行出資義務時,作為權利人的公司或者其他已經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乃至公司的債權人,對其行使物權上的請求權時,不應適用訴訟時效,因此,不論時間過了多久,只要義務人未履行其以不動產出資的義務的狀態存在時,權利人均可行使請求權。
  • 最高院:訴訟時效的適用範圍是有限的,並非適用於全部民事請求權
    同時,並非所有實體請求權都可以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包括部分債權請求權亦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2.確認之訴表現為當事人以提出請求的方式要求國家裁判機關對相關民事法律關係存在與否作出裁判,但確認請求權屬於程序請求權,而非實體請求權,更非債權請求權。相應的,訴訟法意義上的程序請求權,自無適用訴訟時效的餘地。3.確認之訴中,被告作為確認之訴的相對方,無權援引訴訟時效進行抗辯。
  • 請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是否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二種意見認為,訴訟時效的客體為債權請求權,而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屬於實體法的形成權,對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則與合同無效制度及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目的相悖。《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最高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
  • 從本案看股東的股票交付請求權與訴訟時效
    公司登記成立前不得向股東交付股票。該法並沒有明確規定公司應在成立後的什麼時間段內交付股票。股東的股票交付請求權是股東權的一種,按照《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間為二年。那麼,公司在成立二年後,未向股東交付股票,股東是否尚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該項合法權益。本文擬從時效的本源、立法目的及請求權的性質,股票的性質來說明上述問題。
  • 【最高院法官】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二)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述】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我們認為,申請撤銷合同請求權與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的性質同一,即均為形成權,因此,關於其是否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法理相同。具體闡述如下:1.從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的性質進行分析,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雖表面上稱為請求權,但其性質為實體法上的形成權,故不屬於訴訟時效的客體,不應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該形成權受期間限制,也應受除斥期的約束而非訴訟時效的約束。
  • 繼承人間的房屋遺產糾紛不適用訴訟時效
    其後的房屋遺產權屬糾紛是物權糾紛而非繼承權糾紛,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案情  周明娥、周學根和周學新系姐弟,1984年三人之父病故,留有浙江省長興縣雉城鎮解放東路97-3號房屋一幢,但三人當時並未對該房屋進行遺產分割。1986年周學根搬離該房屋,由於周明娥已外嫁,該房屋自此由周學新居住並管理。
  • 過戶登記請求權與抵押權、一般金錢債權的權利衝突解決
    如適用二十七條,即使案外人滿足二十八條的各項條件(查封前籤訂合同、佔有、支付全部價款、非自身原因未過戶),案外人房屋買受人的過戶登記請求權也無法對抗房屋的抵押權,最終無法實現房屋的過戶,僅能享有對房屋出賣人享有債權,而這種情況下,往往存在房屋出賣人已經破產或者無力承擔債務的情形,房屋買受人將不得不面對房屋價款無法追回且另需要尋求新的住處,真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 繼承人請求分割遺產是否受訴訟時效限制?
    經查案涉案房產仍登記在父親孫曰明名下。後孫1、孫2與孫3、孫4、孫5、孫6因該房產分割產生糾紛,訴至承德市雙灤區法院請求分割房屋。   四、雙灤區法院一審認定糾紛屬於分割共同財產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孫3、孫4不服遂向承德市中院提起上訴,承德中院二審認定該糾紛屬於繼承權糾紛,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 繼承糾紛訴訟時效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位於B處的房屋登記在楊永明名下,系楊永明、方秀梅夫婦與楊同夫婦共同共有。  在重審的過程中,楊秀敏認為楊豔芬、楊玉蘭、任玉祥的起訴已超過了最長訴訟時效20年,其民事權利不應受到保護。[7]  (二)確認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制度  物權法第三章規定了物權保護的五種請求權,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形:一、確認物權歸屬和內容的物權確認請求權;二、基於物權行使的物權請求權,包括返還原物請求權、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險請求權等;三、對損害物權的侵權請求權,即損害賠償請求權。[8]對上述請求權能否適用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物權法未予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