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教育考試院發布消息,2021年起北京市英語高考增加口試,口語和聽力考試合計50分,科目總分值不變。事實上高考改革以來,部分省市已經開始了英語口試,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口試將在全國範圍實施。
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閱讀教學應該是這些年老師們關注度最高,也日臻成熟的模塊,而對於聽說教學,許多老師還不得其法,今天先給老師們提出10個問題,一起梳理一下聽說課堂的方向。
Who does most of the talking in your classes – you or the children?
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研究確立了"2-3rds rule"課堂教學模式,即老師不再是滿堂講解,只有三分之二的課堂時間由老師支配,剩下的三分之一會把提問、討論的權利還給學生。
Who does most of the listening in your classes – you or the children?
課堂上需要認真傾聽的不只是學生,老師積極傾聽學生可以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更有價值的意見。同時學生在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傾聽意願和興趣時,他們在課堂上會更加認真聽講,並做出積極反饋。
How much of your talk is spent on such things as information-giving, instructions, class routines, asking questions or discipline?
既然課堂上留給老師發言的時間越來越短,高效合理地分配時間對提高課堂效率非常重要,知識講解、課堂提問、組織活動要落實到每個細節,優秀的老師能夠把每個環節花費的時間精確到秒。
How many of the questions you ask in class do you already know the answer to?
想想課堂上提的大部分問題是不是主要用於檢查理解、提示回憶、測試知識或吸引注意力的封閉式問題?這些問題雖然是有效的,但基本都集中在低層級認知水平(LOTS Lower Order Thinking Skills),應該考慮在課堂提問中適當增加開放式問題,促進高層級認知發展(HOTS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How many of your exchanges follow the IRF pattern (Initiation, Response, Feedback)?
IRF示例:
Teacher: What color is the horse?
Child: Blue.
Teacher: Very good!
IRF是師生互動中最常見的形式,主要目的是展示或評估。雖然這種方式能夠鼓勵學生參與互動,特別對於幼兒,但是它缺乏思維的交流,所以老師們儘量避免過多使用這種不假思索的問答模式,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讓他們作出真實的表達。
How often do children initiate asking questions in your classes and what do they ask questions about?
慣性思維通常會讓課堂問答陷入AA模式(Ask-Answer),與IRF一樣,這會逐漸減弱語言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面對學生的問題,老師們不妨一邊考慮如何回答,一邊先鼓勵其他學生一起思考,在收集想法和答案的過程中,往往會引發更廣更深的語言交流。
How much thinking time do you give children to respond to questions before answering yourself?
有些老師為了避免提問後集體沉默的尷尬,常常急於自問自答,特別是在一些示範或觀摩課上。其實學生可能是在理解和思考問題,此時老師不妨用一些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示在耐心等待,給學生留下從容的思考空間。如果學生習慣了你的自問自答,將來可能不再有思考的習慣,而是等待你的答案。
What kind of opportunities and contexts for develop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children’s oracy do you provide?
課堂上訓練口語,老師們往往想到的是問答、對話的形式,這也是大多數老師對於口語教學感到無計可施的困惑。其實口語訓練的活動形式非常豐富,歌曲歌謠、遊戲、故事、角色扮演、話題討論、小組合作、項目任務等都能夠派生出許多口語訓練活動,即便是問答也不要忘記多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和發散性問題的機會。
How frequently do you model thinking processes,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that children need to use to carry out tasks successfully?
英語老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技能還需要綜合思維過程與表達策略,教師要在指導和示範中逐漸為學生建立起語言模型,學生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好地思考與學習。
Do you monit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acy in your classes? If so, how?
有效的監控和反饋是任何學習過程都不可或缺的環節,這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自信有潛在的積極影響。口語教學監督與反饋的形式同樣有很多,例如傾聽、觀察、錄音、記錄以及私下交流等。不論用哪種方法,明確的框架和標準是前提。同時也應該鼓勵學生通過測試、自我評價和學習筆記等方式進行自我監控,逐漸培養個性化的學習策略。
以上10個問題希望能夠引起老師們對英語口語教學的深度思考,有關聽說教學的話題,你還有哪些想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