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衷門坊~尚賓坊
尚賓坊系明成化十二年(1476)所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原石制月梁中間已折斷,用磚砌牆柱支撐,現在修復較好。原為門坊,立於原來的明代老宅前。
雙柱單間三樓,白麻石質,寬3米,高5.5米。仿木結構,八角柱有側腳,平板枋雕仰蓮瓣,其轉角處鬥栱用整石鑿成,靠背石雕日月卷鼻格漿腿。補間與頂樓鬥栱上裝有楓栱,如意雲朵形。坊屋面板雕琢成筒瓦形狀,脊上飾鰲魚。南面額枋鐫「京闈鄉貢進士江衷之門」,月梁鏤鯉魚跳龍門圖,上枋鏤雙鳳朝陽圖,額枋鏤「尚賓」;北面月梁刻牡丹圖,額枋鐫「風雲慶會」,上枋鏤雙鶴翔雲圖。
江衷,字秉彝,縣城東關人,明成化十年(1474年)鄉試舉人。該坊為現存建造年代最早、保存原始模樣最完整的石牌坊。(此部分摘自2010年版《歙縣誌》)
坊額題字『』京闈鄉貢進士江衷之門『』10字,屬於舉人門坊性質。
牌坊原樣--原立於歙縣城東路(縣中南門牆內)
2.縣學~清甲第坊
照片為縣中1995屆高中四位校友與許惠培老師在坊前合影,坊後為泮池和下馬石。池原為半圓形,現為方形。
古紫陽書院現為歙縣中學所在地。據《歙縣誌》記載,古紫陽書院 坐落於縣城城東華屏山南坡。始建於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名文公祠,以紀念理學大師朱熹,南宋淳祐五年(1245)宋理宗賜名紫陽書院。後院址屢有遷徙。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於舊址復建書院。名古紫陽書院。據記載,現存建築物1800平方米,有朱子殿、道志舍、德據舍、依仁舍、遊藝舍、文公井,其他建築物僅存遺址。在朱子殿內,保存有清康熙皇帝御書「學達性天」匾和乾隆皇帝御書「道脈薪傳」匾,廊廡壁上有清乾隆五十五年程瑤田書《古紫陽書院規條》石刻,彌足珍貴。但除了明倫堂,其餘均已經傾圮,無法看到,亟待維修。轉自鬥笠斜陽。
3.後山的古紫陽書院坊
全國著名書院之一,位於徽州歙縣,郡守韓補始建於南宋淳六年(1246年),初建在徽州府南門外紫陽山麓,理宗皇帝御題「紫陽書院」匾額。紫陽書院以祭祀朱熹,宣揚朱熹理學思想為主旨。元代至元年間遷於南門內,延佑二年(1315年)又遷於南門外,後毀於兵。
明洪武初,重建於歙縣縣學右之射圃。
紫陽書院
明代:程敏政
千載山堂倚故墟,兒童能識紫陽朱。鄉賢依附襟裾末,縣令周旋俎豆餘。
恩典近延徽國譜,奎文猶刻理宗書。平生學道全無似,九拜趍庭愧小儒。
古玩市場上拍到的紫陽書院印匣
作者:王紅春
安徽師大學士 華東師大碩士、博士
安徽省歙縣博物館館員
黃山市博物館協會個人會員
歙縣王茂蔭思想研究會會員
杭州徽州學研究會通訊會員
請給我好看
責任編輯:自由
總 編:我是一隻魚
法律顧問:王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