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娃太聽話才是父母的失敗,3點壞處不得不考慮

2020-10-06 識物集

在這個世界上最關心孩子的無疑是孩子的父母,他們花費所有的心血來教育孩子,此時正確的教育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有的父母以培養出非常孝順聽話的孩子而驕傲自豪,但是據研究表明一味聽話的孩子不易於取得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他們的孝順和聽話是他們前進道路上的一大阻力,有時候並不那麼聽話的孩子容易取得成功和進步。

近段,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有趣又有哲理的故事。小剛和小東是一對非常好的朋友,他們是鄰居也是同班同學,但是生活在基本相同的環境下的他們的性格卻迥然不同。小剛是眾所周知的乖孩子,平時在學校非常聽老師的話,在家聽父母的話,從來不做讓家人不開心的事情。

小剛媽媽也經常因為孩子聽話而炫耀。與此同時,小東在學校屬於比較活躍的學生,他有時喜歡和老師對著幹,在家也不是特別聽話,他從不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他執著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管其他人的看法。在大家的眼中,他並不是一個「好孩子」。

但是很多年過去後,聽話的小剛並沒有什麼成就,平平庸庸。而相對不聽話的小東卻憑藉他活躍的大腦和做法創造了一個公司,有了一番大事業。

關於這件事,網友也有著一些精彩的評論。

網友紛紛甜甜說:「太聽話的孩子性格很容易壓抑,他們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缺乏主見,很難有一番大作為。」

網友酸酸甜甜說:「太聽話的孩子很有可能缺乏社交能力,這導致他們很難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那麼孩子太聽話可能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和後果呢?

1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

孩子太聽話,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智健康的。這是因為太過聽話的孩子基本不會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他們每一件事情都按照父母或是老師或是他人的安排和命令去做,這樣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不愛獨自面對和思考的壞習慣,嚴重的話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2不利於形成良好的的社交關係

太過聽話的孩子受到父母或是他人的的控制,他們不願意去融入新集體和接受新事物,他們可能會害怕去交朋友,他們在他人的眼中也很有可能不適合做朋友。這會影響到他們未來道路的發展與進步,他們的太過聽話性格可能對於他們的交際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希望父母不要給孩子形成這種不好的性格為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家長要給孩子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空間,讓孩子去進步和成長。

3形成依賴性

太聽話的孩子因為習慣了做什麼事情都聽別人,依賴父母,依賴朋友和老師,這樣的做法極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做什麼事都要依靠別人,等別人為他安排好一切。

擁有這樣性格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很可能成為啃老一族,他們的太過聽話和太過孝順會讓他們一直依附他人,沒有自己的進步空間。家長一定要阻止孩子這種思想,及時幫助他們擺脫這種依賴性,讓孩子學會獨立,擺脫依賴,讓孩子敢於追求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取得生活上的自由和獨立。

孩子的聽話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過猶不及,太過聽話的孩子並不好,希望父母都認識到這一點,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性格,相信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定能有自己的新奇想法,取得進步,走向成功。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孩子太聽話,是父母的失敗」資深教師解釋原因,句句在理
    文|文兒千百年來,無數父母都以養出「聽話」的乖孩子為榮。孩子聽話,在他們看來就是孝順,就是懂事,值得誇獎。像我們小的時候,大人們就喜歡用是否聽話來評價一個孩子的好壞。聽話的孩子,大人們讚不絕口,出門在外當成寶貝一樣炫耀;不聽話的孩子,隔三岔五就被當成反面教材,拿出來在眾人面前說教一番。
  • 有多完美就有多孤獨:乖孩子的人生,別讓自己的娃去複製
    父母一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孩子,懂事、聽話、順從,最好無可挑剔,卻不知道乖孩子的內心其實很孤獨,在被外人羨慕的光圈下,「乖」仿佛是無形的緊箍咒,牢牢地鎖住了孩子的行為舉止,甚至連想一想出格的事,都覺得是有罪的。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乖孩子,是那種壓抑自己欲望,無條件順從型的娃。
  • 我有多討厭做一個「乖孩子」:好人當久了,容不得變壞一點點
    3乖孩子不被允許不「聽話」郭德綱在相聲中講過一句話:「什麼是天下第一好人,什麼是天下第一壞人。天下第一好人就是你做了一輩子壞事,臨死前做了一件好事,別人就會認為你醒悟了;天下第一壞人就是你做了一輩子好事,臨死前你做了一件壞事,別人就會認為你墮落了」。
  • 養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到底好不好?
    在我國,一個孩子從小長到大,聽到最多的詞可能就是「聽話」,當他不聽從父母的意見或安排時,會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籤,而當他事情做得好,符合父母的心意時,會被拍著肩膀表揚:「真聽話
  • 養一個「聽話」的乖孩子,是你教育最大的失敗
    那時候,我是所有人眼中的「乖孩子」,因為我「體諒父母、懂事、從不亂要東西」。 縱然現在年過30,仍然忘不了我10歲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吃那色彩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於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 請讓你的孩子「有那麼點不聽話」
    中國人的傳統是喜歡老實聽話的孩子,認為規規矩矩、百依百順的才是乖孩子,如果孩子稍微有點調皮,就會忍不住呵斥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可是經驗證明,淘氣的孩子往往比老實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接觸面更廣,大腦受到的刺激更多,智力能被更好地激發出來。所以,讓孩子「有那麼點不聽話」,對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是有很多好處的。
  • 馬雲談教育:乖孩子情商不太高,調皮的孩子才更容易成功
    再加上每年阿里巴巴要招收幾萬年輕人,想必馬雲在教育方面很有發言權,也懂得如何教育出一個高情商,更容易成功的孩子。馬雲在《重回課堂》演講上曾經提出過一個教育觀點,那就是:乖孩子情商不太高,會玩的孩子更有出息,調皮的孩子才更容易成功。
  • 心理學:不服從的孩子才是乖孩子!這一點媽媽必須知道
    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的身邊依舊是有「別人家的小孩子」的存在,那一個貌似就是父母心中的乖孩子的標準。好孩子的標籤就是你的,你還可以變成別的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沒有父母知道孩子快不快樂。乖孩子的定義本來就不是父母來解釋的,一個光服從父母的孩子,是一個正在被扼殺的孩子。有多少人因為父母的一句「你要乖要聽話」而變得沉默,你不敢吃不被允許的食物,不敢去玩遊戲,甚至都不敢表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 人人稱道的「乖孩子」,其實更容易吃虧,父母別傻傻地引以為傲了
    文/育兒女神Miss劉(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許多家長批評自家孩子時總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能不能學乖一點?」這樣說來,聽話、乖巧似乎是家長眼中孩子應具備的特質。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乖巧聽話,但他們往往忽略了這背後的「隱患」。
  • 你的孩子「特別懂事」?對不起,這可能是作為父母最大的失敗
    調查結果表明,有78.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懂事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也總是為自家孩子太「皮」而感到頭疼,羨慕「別人家的小孩」。「瞧瞧,鄰居家的瑩瑩又聽話又乖,你就不能學學人家?」不知道多少家長經常對孩子說類似的話?
  • 教育出「乖孩子」,是父母的失敗?如果你相信,那就大錯特錯了
    今天無意間看到悟空問答的這個問題:「乖孩子」是不是教育的一種失敗?答覆裡多數人是同意這個觀點的。可是我投了反對票,因為我的成長路徑就是證明。「乖」這個字,對於現在很多父母來說,就相當於一個貶義詞,好像孩子乖了、聽話了,就會受欺負、被排擠。
  • 你喜歡聽話的乖孩子嗎?
    大部分中國人教育孩子的時候,說的最多的就是「乖,聽話」這樣的話了。很多家長,也把孩子乖和聽話當做自己的驕傲。看起來不乖不聽話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家長的煩惱了。很乖很聽話的孩子一定好嗎?從長遠的眼光和孩子一生的發展來看,我們一定要從小把孩子培養得很乖很聽話嗎?
  •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父母的8個小舉動,養出一個暴躁娃
    導讀:為什麼孩子不聽話?父母的8個小舉動,養出一個暴躁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不聽話?父母的8個小舉動,養出一個暴躁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都喜歡的乖孩子真的好嗎?不乖孩子家長學會引導,更容易成功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存在一個誤區:「我想讓我家孩子變得更乖。」對於乖孩子可以得到大人更多的寵愛,而且家長通常非常喜歡這樣的孩子。可是乖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嗎?鄰居家的孩子年紀比我小一些,我們也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髮小。那時候我媽總是誇鄰居家孩子聽話,而且總是把他家孩子當作我成長的榜樣。
  • 邦元英語:乖孩子≠好孩子,別讓「乖」束縛了你的孩子!
    家長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聽話、多麼懂事」,在我們的認知裡也把聽話和懂事作為一個優秀孩子的專有名詞,然而事實真的這樣嗎?那些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到最後成了優秀的人?小時候小編就是乖乖女一枚,聽家長的話、聽老師的話,學習生活都循規蹈矩沒有絲毫的馬虎,活脫脫一個大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 你直到現在還在堅定地認為,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未來不可期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大多數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認為這樣的孩子戴起來比較輕鬆,能省去許多麻煩。然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活潑好動甚至調皮搗蛋也不為過,認為那樣的孩子才聰明。
  • 乖孩子往往都是「討好型」人格,一輩子不舒心,父母難辭其咎
    乖孩子往往都是「討好型」人格,一輩子不舒心,父母難辭其咎案例:圓圓從小就被父母教育得乖巧懂事,因為父母總在她面前訴說養大她是如何辛苦,父母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所有好東西都讓圓圓先享用,就是為了讓圓圓好好學習長大後有出息,以後一定要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
  • 乖孩子可能並不快樂:希望父母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
    1我一直是個很聽話的乖孩子,學習成績優秀,不和長輩頂嘴,聽從父母的安排,一切按部就班,兢兢業業。父母是滿意我的,每次和鄰居親朋談起我時總會誇讚我一番,說我聽話懂事不讓父母操心,然後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露出極其驕傲的神色。
  • 孩子會頂嘴就沒出息?中國式父母,請停止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小林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母跟大多數家長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娃將來能夠出人頭地。然而,兒時的小林並不算是家長眼中的好孩子。會頂嘴的孩子能保護自己有些時候,你的父母是你的父母;但有些時候,你的父母可能不是你的「父母」。我們看到過許多親媽、親爸毆打孩子致殘的案例,造成這種悲劇的結果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之一就是孩子過於聽話。
  • 「乖孩子」的悲劇人生
    誰是阻撓孩子獨立思考、發展自我的劊子手?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得了心理疾病!前兩天,一位遠房親戚來找我,她面有難色:那個,聽說你學了些心理學,和你表弟聊聊吧。他最近失業了,心情總是不太好。教育家辦學多年,無數次近距離觀察發現:乖孩子的傷最重。這些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乖孩子缺乏自我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生來有一個願望就是成為自己,否則他會痛苦,會失去生而為人的意義,而乖孩子是一群沒有自我的人。存在等於被感知。孩子很小的時候非常在乎父母如何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