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講解
幼兒遊戲的分類
幼兒遊戲的發展價值
課後練習
例題1:
幼兒以積木、沙、雪等材料為道具來模仿周圍現實生活的遊戲是( )。
A.表演遊戲
B.結構遊戲
C.角色遊戲
D.規則遊戲
「答案」:B
「解析」:建構遊戲,又稱結構遊戲,是指兒童利用各種結構材料或玩具(如:積木、積塑、沙石、泥、雪、金屬材料等)進行建構活動的遊戲。這種遊戲對幼兒手的技能訓練和發展思維能力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被稱為是「塑造工程師的遊戲」。
例題2:
兒童最早玩的遊戲類型是( )。
A.練習遊戲
B.規則遊戲
C.象徵性遊戲
D.建構遊戲
「答案」:A
「答案」:練習遊戲是遊戲發展的最初形式,兒童主要是通過感知和動作來認識環境並與人交往。
例題3:
幼兒反覆敲打桌子,在房間裡跑來跑去,在椅子上搖來搖去。這類遊戲屬於( )。
A.結構遊戲
B.象徵性遊戲
C.規則遊戲
D.機能性遊戲
「答案」:D
「解析」:皮亞傑根據遊戲與認知發展的關係,把遊戲分為四類。(1)感覺運動遊戲:也稱機能性遊戲、練習性遊戲或實踐性遊戲,是發生在感知運動階段,由簡單、重複的動作組成,使感覺和運動器官在運動中獲得快感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初形式。本題題幹描述的正是這種遊戲,所以答案為D。(2)象徵性遊戲:是幼兒階段最常見的典型遊戲形式,帶有「好像」和「假裝」特點,因此,也叫想像遊戲。在遊戲中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為表現形式的象徵過程。(3)結構性遊戲:是兒童利用各種結構材料(如積木、積塑、泥、沙、雪等)來建構物體的遊戲。(4)規則遊戲:是兩個以上兒童在一起,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往往具有競賽性質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高形式。這類遊戲能夠自然地鍛鍊感覺運動器官,有效地發展身心機能。
例題4:
教師根據教育、教學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遊戲被稱為( )。
A.規則遊戲
B.結構遊戲
C.角色遊戲
D.表演遊戲
「答案」:A
「解析」:有規則遊戲是成人在兒童自發遊戲的基礎上,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編制的,大都由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有時也可以由兒童組織進行,包括體育遊戲、智力遊戲、音樂遊戲等。選項BCD都屬於創造性遊戲。因此正確答案為A。
例題5:
教師在戶外投放了一些「拱橋」(見圖1),希望幼兒通過走「拱橋」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的幼兒卻將它們翻過來,玩起了「運病人」遊戲(見圖2),他們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抬……玩得不亦樂乎,對此,兩位教師反應不同。A教師認為應當立即勸阻,並引導幼兒走「拱橋」;B教師認為不應阻止,應支持兒童的新玩法。
問題:(1)你更贊同哪位老師的想法?為什麼?
(2)你認為「運病人」遊戲有什麼價值?
「答案」:
(1)我更贊同B教師的想法。因為B教師尊重了幼兒遊戲的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①遊戲是兒童自主自願的活動。遊戲不要求務必達到外在任務和目標,也沒有嚴格的程序和方式,兒童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進行遊戲,玩什麼,怎麼玩,均由兒童自己決定,案例中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改變活動玩法,體現了自主性的本質特點。
②遊戲是兒童感到快樂的活動。對兒童來說,遊戲是一種享受,他們可以體會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從成功和創造中獲得愉快的體驗,案例中的幼兒換了活動玩法,玩的不亦樂乎體現了此特點。
③遊戲是充滿想像和創造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想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遊戲便無法開展。案例中幼兒根據「拱橋」的設置,充分發揮想像開展「運病人」的遊戲體現了此點。
④遊戲是虛構與現實統一的活動。遊戲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真實的活動,是虛構與現實的統一。案例中幼兒「運病人」的情景是假象的,但反映的是他們真實的生活經驗。
⑤遊戲是具體的活動。遊戲是非常具體、形象的活動,案例中的幼兒運用具體的材料和形象開展新的遊戲體現了此點。
(2)我認為「運病人」遊戲有以下價值:
①在身體發展中的作用。主要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和技能,促進其身體的生長發育,有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例如幼兒在遊戲中運用「推、拖、抬」等形式進行遊戲,既鍛鍊了兒童大、小肌肉的活動能力,能夠促進對於肌肉運動的控制和協調。
②促進了幼兒智力的發展。「運病人」遊戲擴展和加深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增長兒童的知識,也促進了語言、想像力、思維能力的發展,並提供了兒童智力活動的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案例中幼兒玩的不亦樂乎,通過不同的玩法獲得了不同的愉快體驗。
③促進了社會性交往的發展。「運病人」遊戲提供了兒童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加強了幼兒之間的互動。
④在情感發展中的作用。「運病人」遊戲豐富了兒童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同時幼兒在遊戲中的自由自主發展了兒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⑤在創造力發展中的作用。「運病人」遊戲的開展正是幼兒大膽創造的表現,對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綜上所述,我更贊同B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