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科目二 | 幼兒遊戲的分類和發展價值

2021-02-25 一起考教師

▎知識講解

幼兒遊戲的分類

幼兒遊戲的發展價值

 課後練習 

例題1:

幼兒以積木、沙、雪等材料為道具來模仿周圍現實生活的遊戲是(    )。    

A.表演遊戲    

B.結構遊戲    

C.角色遊戲    

D.規則遊戲

「答案」:B

「解析」:建構遊戲,又稱結構遊戲,是指兒童利用各種結構材料或玩具(如:積木、積塑、沙石、泥、雪、金屬材料等)進行建構活動的遊戲。這種遊戲對幼兒手的技能訓練和發展思維能力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被稱為是「塑造工程師的遊戲」。

例題2:

兒童最早玩的遊戲類型是(    )。    

A.練習遊戲    

B.規則遊戲    

C.象徵性遊戲    

D.建構遊戲

「答案」:A

「答案」:練習遊戲是遊戲發展的最初形式,兒童主要是通過感知和動作來認識環境並與人交往。

例題3:

幼兒反覆敲打桌子,在房間裡跑來跑去,在椅子上搖來搖去。這類遊戲屬於(    )。    

A.結構遊戲    

B.象徵性遊戲    

C.規則遊戲    

D.機能性遊戲  

「答案」:D

「解析」:皮亞傑根據遊戲與認知發展的關係,把遊戲分為四類。(1)感覺運動遊戲:也稱機能性遊戲、練習性遊戲或實踐性遊戲,是發生在感知運動階段,由簡單、重複的動作組成,使感覺和運動器官在運動中獲得快感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初形式。本題題幹描述的正是這種遊戲,所以答案為D。(2)象徵性遊戲:是幼兒階段最常見的典型遊戲形式,帶有「好像」和「假裝」特點,因此,也叫想像遊戲。在遊戲中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為表現形式的象徵過程。(3)結構性遊戲:是兒童利用各種結構材料(如積木、積塑、泥、沙、雪等)來建構物體的遊戲。(4)規則遊戲:是兩個以上兒童在一起,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往往具有競賽性質的遊戲。這是遊戲的最高形式。這類遊戲能夠自然地鍛鍊感覺運動器官,有效地發展身心機能。

例題4:

教師根據教育、教學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遊戲被稱為(    )。    

A.規則遊戲    

B.結構遊戲    

C.角色遊戲    

D.表演遊戲 

「答案」:A

「解析」:有規則遊戲是成人在兒童自發遊戲的基礎上,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編制的,大都由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有時也可以由兒童組織進行,包括體育遊戲、智力遊戲、音樂遊戲等。選項BCD都屬於創造性遊戲。因此正確答案為A。

例題5:

教師在戶外投放了一些「拱橋」(見圖1),希望幼兒通過走「拱橋」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的幼兒卻將它們翻過來,玩起了「運病人」遊戲(見圖2),他們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抬……玩得不亦樂乎,對此,兩位教師反應不同。A教師認為應當立即勸阻,並引導幼兒走「拱橋」;B教師認為不應阻止,應支持兒童的新玩法。

問題:(1)你更贊同哪位老師的想法?為什麼?

(2)你認為「運病人」遊戲有什麼價值?

「答案」:

(1)我更贊同B教師的想法。因為B教師尊重了幼兒遊戲的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①遊戲是兒童自主自願的活動。遊戲不要求務必達到外在任務和目標,也沒有嚴格的程序和方式,兒童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進行遊戲,玩什麼,怎麼玩,均由兒童自己決定,案例中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改變活動玩法,體現了自主性的本質特點。

②遊戲是兒童感到快樂的活動。對兒童來說,遊戲是一種享受,他們可以體會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從成功和創造中獲得愉快的體驗,案例中的幼兒換了活動玩法,玩的不亦樂乎體現了此特點。

③遊戲是充滿想像和創造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想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遊戲便無法開展。案例中幼兒根據「拱橋」的設置,充分發揮想像開展「運病人」的遊戲體現了此點。

④遊戲是虛構與現實統一的活動。遊戲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真實的活動,是虛構與現實的統一。案例中幼兒「運病人」的情景是假象的,但反映的是他們真實的生活經驗。

⑤遊戲是具體的活動。遊戲是非常具體、形象的活動,案例中的幼兒運用具體的材料和形象開展新的遊戲體現了此點。

(2)我認為「運病人」遊戲有以下價值:

①在身體發展中的作用。主要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和技能,促進其身體的生長發育,有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例如幼兒在遊戲中運用「推、拖、抬」等形式進行遊戲,既鍛鍊了兒童大、小肌肉的活動能力,能夠促進對於肌肉運動的控制和協調。

②促進了幼兒智力的發展。「運病人」遊戲擴展和加深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增長兒童的知識,也促進了語言、想像力、思維能力的發展,並提供了兒童智力活動的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案例中幼兒玩的不亦樂乎,通過不同的玩法獲得了不同的愉快體驗。

③促進了社會性交往的發展。「運病人」遊戲提供了兒童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加強了幼兒之間的互動。

④在情感發展中的作用。「運病人」遊戲豐富了兒童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同時幼兒在遊戲中的自由自主發展了兒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⑤在創造力發展中的作用。「運病人」遊戲的開展正是幼兒大膽創造的表現,對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綜上所述,我更贊同B教師。

相關焦點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遊戲指導​
    男孩和女孩對遊戲的選擇和遊戲中的表現是有差異的,男孩更喜歡體育類、運動性較強的遊戲,女孩更傾向於角色遊戲、表演遊戲等活動量偏小的遊戲。    (2)年齡差異。大中小班幼兒由於身心發展水平和能力的差異,對於遊戲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小班幼兒以獨自遊戲和平行遊戲為主,中班幼兒以聯合遊戲為主,大班幼兒以合作遊戲為主。    (3)個性差異。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個性、社會性發展
    一般2歲左右的孩子就知道「我」和他人的區別,在語言上逐漸分清「你」、「我」。在行動上要「自己來」。比如,他要自己走路,不要成人抱。這時,不能粗暴地對待他,如果形成對立的關係,孩子將可能養成執拗的性格。反之,將形成懶惰、依賴,沒有獨立願望的不良性格。因此,在這個階段,已經開始需要認真地教育,不要以為孩子還小。成人是否注重教育的內容和教育技巧,對這個年齡孩子的發展都很重要。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遊戲理論及基本特徵
    對小班幼兒這種遊戲行為最恰當的理解是(    )。    A.過於重視教師的身份              B.角色遊戲呈現合作遊戲的特點    C.在遊戲角色的定位上出現混亂     D.角色遊戲呈現平行遊戲的特點「答案」:D「解析」:題幹中的幼兒都在玩相同或者相近的遊戲材料,但都是自己一個人玩
  • 角色遊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價值
    角色遊戲對於幼兒發展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 角色遊戲可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首先,在角色遊戲中,增加對角色的認知。了解角色的工作和社會職責。如,通過玩快遞員的遊戲,了解快遞員的工作職責,知道他人工作的辛苦。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認知的發展(記憶、想像)
    2.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 3.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的差別逐漸縮小。4.對於熟悉的東西比陌生的東西記憶效果好。D選項「有意識記佔優勢,無意識記逐漸發展」表述錯誤,不屬於幼兒的記憶特點,所以選擇D。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認知的發展(思維)
    而大班幼兒抽象邏輯思維剛剛萌芽,對於事物的本質特徵還不一定都能準確理解,因此B項更合題意。例題3:桌上一邊擺了3塊積木,另一邊擺了4塊。教師問:一共有幾塊積木?從幼兒的下列表現來看,數學能力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
  • 2021寧夏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二幼兒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寧夏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二幼兒,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慈母遊戲和兒歌》   C.《兒童心理之研究》D.《幼兒園教育學》   2.下列不屬於區域活動特點的是( )。   A.幼兒自選的活動B.幼兒自主性的活動   C.小組和個體的活動D.集體的活動   3.根據評價的參照體系,將全班幼兒入園初期的口語表達水平與學期末口語表達水平進行比較,判斷幼兒的進步程度和教學效果,這屬於( )。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情緒、情感發展
    「答案」:(1)中班幼兒高級情感發展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道德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幼兒喜歡告狀,具體原因如下:①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別人的舉止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準而引起的情感。幼兒道德感的發展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在進入幼兒園之後,在集體生活環境中,幼兒接觸到不同的人和物,慢慢地由主要依賴於成人的評價,發展成為開始自己獨立進行評價。②隨著自我意識和人際關係意識的發展,中班幼兒比較明顯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他可以因為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教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他們不僅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幼兒產生相應的情緒。
  • 遊戲的價值和分類_中國教師資格網
    遊戲的價值和分類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8-28 15:02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幼教科目二丨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
    幼兒高級情感的發展幼兒情緒的培養當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氣時,可以要求他講述打架發生的過程,孩子會越講越平靜。(3)想像法。通過想像自己是某個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而傷心時,可以想像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漢」或某個英雄人物等。例題:李老師第一次帶中班,她發現中班幼兒比小班幼兒更喜歡告狀。
  • 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幼兒遊戲分類
    幼兒遊戲分類一、依據兒童認知特點分類二、依據遊戲的社會性特點分類三、依據兒童行為表現分類四、依據教育的目的性分類一、依據兒童認知特點分類以皮亞傑等為代表的認知學派傾向於將認知發展作為兒童遊戲分類的依據研究表明:幼兒中期的兒童能按一定的規則進行遊戲,但是也常常會出現因為自己的興趣或好惡而忘記或破壞規則的現象。幼兒晚期的兒童,不僅能較好地開展這類遊戲,還能較好地理解並堅持遊戲的規則,並運用規則約束參加遊戲的所有成員。幼兒中晚期經常開展的體育遊戲、運動競賽、智力競賽等都屬於規則性遊戲,這類遊戲可以一直延續到成年。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認知的發展(感知覺、注意)
    另外面對幼兒,才能關注到幼兒的表現,及時予以指導和幫助例題4:2歲孩子往往會伸手要求站在樓上的媽媽抱,這說明他的( )。A.大小知覺發展不足 B.形狀知覺發展不夠C.距離知覺發展不足 D.想像力不夠豐富
  • 幼教科目二 | 西方幼兒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A.注重感觀教育 B.注重集體教學的作用 C.重視恩物的使用 D.通過遊戲使自己與紀律相協調「答案」:A「解析」:蒙臺梭利教育注重幼兒的感官教育,注重個別教育和指導。恩物以及遊戲是福祿貝爾教育觀的內容。例題2:對杜威「教育即生長」的正確理解是( )。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情緒、情感發展
    課後練習 例題1:下列哪種方法不利於緩解或調控幼兒激動的情緒(   )。A.冷處理      B.安撫      C.斥責      D.轉移注意 「答案」:C「解析」:斥責幼兒會讓幼兒情緒更加激動,因為幼兒的情緒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感染。選項ABD都是有利於緩解幼兒情緒的方法。
  • 濟南百合幼教開展「遊戲專題家長會」活動
    央廣網濟南12月15日消息(通訊員 韓晴)近日,濟南市歷下區百合幼教集團開展了「遊戲專題家長會」。通過參觀遊戲環境、體驗遊戲材料、分享遊戲表徵等環節,讓家長真正感受遊戲的愉悅、理解遊戲的價值、發現遊戲的精神,在此基礎上實現兒童觀的「破」與「立」,從而成為支持兒童遊戲權利的捍衛者。家長體驗幼兒戶外遊戲材料。
  • 幼教科目二丨嬰幼兒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與發展趨勢
    >幼兒早期手眼協調動作的發生,對於兒童心理發生發展有重要意義。它是嬰兒用手的動作有目的地認識世界和擺弄物體的萌芽,是兒童的手成為認識器官和勞動器官的開端。故選C,ABD選項都沒有帶有目的性,所以不能代表嬰兒手眼協調的標誌動作。
  • 唱響童年-幼兒入園、遊戲、活動等環境音樂的選擇與推薦
    ,使幼兒在環境美的感受中,獲得成就感,等等。睡眠的音樂力求情緒安靜、穩定,因此,每次播放的曲目變化不要多,每次只有一兩首曲目,反覆播放,使幼兒保持情緒的穩定平和,以利於入睡。遊戲 在室內進行安靜性遊戲時,可選擇愉快活潑,溫馨和諧的音樂,使幼兒情緒愉快,思維活躍,和睦相處,友愛互助,在遊戲中快樂發展。
  • 周兢:幼兒教師如何做好遊戲的支持和指導?
    「教師如何做好遊戲的支持和指導?」這些問題表明,很多幼教工作者對於遊戲活動區域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不清的。對於這些問題,周兢教授給出了答案,並希望藉助國際兒童遊戲理論的新視角、新觀點來開闊廣大幼教工作者的思維。
  • 幼教幫扶推進會在南充召開 推廣遊戲化教學理念 預防幼教「小學化...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 敬松)為貫徹日前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11月28日到30日,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南充市高坪區舉辦「幼教幫扶·攜手共進」幼兒園課程遊戲化探索與實施研討會暨幼教幫扶推進會,強調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特點
  • 幼教招聘:理論綜合第一篇第七章第一節幼兒遊戲的內涵、特點和教育...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周圍的幼兒,或是回想自己的童年時代,便不難發現,在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等生活活動外,幼兒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遊戲,而且相比其他活動,遊戲的次數也很多。即使有時因遊戲而「誤了事」,受到成人的懲罰,他們仍會繼續尋找遊戲的機會,並樂此不疲。(二)遊戲是幼兒對成長的適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幼兒喜愛遊戲並且不斷進行遊戲,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