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奔騰丨產業集聚 打開發展新格局

2020-12-17 順德新聞網

北滘村改堅持科學定位嚴謹規劃,新生態理念之城揭開面紗

  文/珠江商報記者黃祖兵

  核心提示:

  北滘,古稱「百滘」,北枕潭洲水道,南依順德水道,河湧縱橫交錯,魚塘星羅棋布,是水流交匯之地,更是文明交融之地。改革開放以來,北滘經濟迅速發展,躍居全國千強鎮第六名,坐擁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粵港澳世界級大灣區中,這個小鎮還能爆發出怎樣的能量?

  村改交出了答卷。

  截至12月11日,北滘鎮2020年已完成村改面積10154.88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北滘也成為全區第三個「萬畝奔騰」的鎮街。

  在這背後,北滘是怎麼做到的?該鎮黨委書記張新傑的一句話透露了秘密:「村改全程突出一個『定』字——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定謀劃好產業發展定位。」

  在迎接「十四五」新時期的當下,北滘在村級工業園改造實現「萬畝奔騰」年度目標之際,馳而不息發布踐行新發展理念行動規劃,率先打造總面積28平方公裡的「北滘生態城」,構建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品質未來城市,力爭成為大灣區廣佛極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順德北滘學校中學部與相鄰的小學部。/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攝

  謀定而後動 以效益為目標破局萬畝改造

  自2018年啟動村改「頭號工程」以來,北滘鎮累計完成土地整理14461畝;復墾復綠897.99畝。今年,北滘先後推動廣教、三洪奇、坤洲、桃村等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面積達10154.88畝,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為迎接新一輪發展拓展出新的空間。

  兩年多來,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多次前往掛點聯繫的北滘鎮調研村改工作,要求北滘立足產業優勢,推動村改項目落到實處,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走得更紮實、更穩健、更有特色、更顯成效。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多次深入三洪奇、坤洲、桃村等地調研村改工作,現場見證表決過程,看望慰問日夜兼程奮戰在一線的村改鐵軍。郭文海充分肯定北滘村改工作,認為北滘村改幹部是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隊伍,要求北滘堅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用好村改騰出的連片土地,統籌謀劃打造最先進的現代化主題產業城。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王勇等區領導,區委、區政府、區村改辦、區公安局、佛山市自然資源局順德分局、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也十分關心北滘村改工作。

  我們來看看今年北滘村改路線圖:

  9月19日,廣教工業區,北滘以14天的時間閃電突擊,完成了村改方案的報批和表決工作。該村改方案最終以參加投票率98.9%、同意率97.89%的結果高票通過。

  10月29日,三洪奇近700畝的村改項目和方案順利通過;

  11月30日,坤洲村改方案以參加投票率98.88%、同意率95.33%高票順利通過;

  12月11日,桃村村改項目以參加投票率100%、同意率99.7%通過表決。

  值得一提的是,桃村工業區改造對北滘有著特殊的意義。作為北滘首個推進的村改項目,桃村工業區首期改造方案去年高票通過表決,並在順德區首創了一二級聯動、集體土地轉國有的改造模式。

  村改要速度,更要讓群眾感受到溫度和獲得感。多個月來,北滘村改鐵軍通盤籌劃、反覆醞釀、多方論證,制定村改方案,利用周末及夜晚召開村改宣講會,走街串巷、入戶解讀方案,廣泛聽取民意,為村改方案高票通過表決夯實了基礎。

  記者了解到,在北滘的大部分村改項目上,村民在村改後都將獲得一筆豐厚的一次性分紅,並且實現長期集體收益翻番乃至更高。此外,村民還能享受到和諧、穩定、文明的社會氛圍,以及現代化的人居環境。

  「北滘村改從以『面積』為目標到以『效益』為目標,突出一個『定』字,謀定而後動,保持戰略定力,堅定謀劃好產業發展定位。」在12月11日下午召開的2020年村改總攻「萬畝奔騰」授牌儀式暨踐行新發展理念行動規劃發布會上,張新傑揭開了該鎮上半年「默默無聞」、下半年完美逆襲的秘密。

  張新傑透露,年初,北滘攜手中山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開展全鎮村級工業園改造產業發展規劃,對產業空間、產業功能、產業定位進行科學把脈、統籌發展,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全面鋪排改造提升計劃,全面精準化解村改過程中的難題阻力,為村改遠景描繪藍圖。同時,村改鐵軍深入村居,用心用情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紮實做好群眾工作,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了解、支持村改。下半年,北滘與廣東順建規劃設計研究院出臺新發展理念行動規劃,放眼大灣區,建設廣佛極核創新智匯城。

  「北滘90%以上的企業在村級工業園裡面,三分之二規上企業在工業園裡面。我們用半年的時間思考,摸清家底、做好規劃,一切向村改要效益。」張新傑介紹,比如11月28日在西海二支動工的大族機器人先進位造集中示範園,就可為北滘帶來88萬元/畝的稅收。

  三大含金量 打開產業發展新格局

  「北滘村改最大的特色體現在招商引資、經濟發展、城鄉發展的高含金量上。」張新傑表示,北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定力、科學定位、嚴謹規劃,才能創造村改的含金量,才能真正讓群眾對村改滿意。」

  據統計,2020年1月~11月,北滘鎮地區生產總值累計完成614.9億元,同比增長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3264億元,同比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31.5億元,同比增長10.1%;5月至今,北滘用電量快速上升,其中工業售電量從6月開始連續正增長,截至11月全鎮用電量同比增長2.3%;截至10月,北滘稅收實現132.6億元,同比增長2.9%,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良好,多項指標走在區域發展前列。

  從以「面積」為目標到以「效益」為目標,北滘村改不僅跑出了加速度,還改出了滿滿的「含金量」。

  北滘堅持村改與招商統籌謀劃推進的大原則,已引進或者意向引進碧桂園、博智林、大族雷射、中集、中交建、新宜中國、東九等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企業。累計籤約項目17個、投資金額達521.4億元;在建項目17個,投資金額達490.15億元;意向項目48個,預計投資金額527億元。

  以製造業發展為立身之本,北滘一直堅持「工改工」,從村改「源頭」的企業清退,到新的園區規劃建設、企業項目引進,實現保護產業鏈與注入新產業的「兩條腿走路」。今年以來,北滘新增小升規入庫企業56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8家。

  而注入新產業,就要合理地進行城市和產業規劃。今年初,北滘通過調研和研究,確定了貫穿全鎮的產業發展軸、城市發展軸、產城融合發展軸共三條發展軸,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方向,使全鎮村級工業園改造的思路更加清晰,未來產業發展目標也更加明確。

  張新傑說,北滘村改注重保留優質產業鏈,系統梳理了全鎮需要保留的行業,在「玻璃」裡面找「鑽石」,識別出一批需要重點保留的企業,同步推進騰挪園區建設。目前,北滘共有順北智造產業園、濤匯家電產業園、集成科創園、啟德置業一期/二期/三期、雲樂空間、商會騰挪園、黃龍村改和西海村改項目共8個,合計達1055.75畝,建設面積超243萬平方米,能妥善安置產業鏈優質配套企業。

  同時,北滘在東部規劃打造了「機器人產業集聚區」,面積達27.3平方公裡,緊靠碧桂園總部,依託順德機器人谷,以及東北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產業研融合組團,推動建設「中國機器人小鎮產業園」。例如在順德機器人谷片區,北滘鎮謀劃一個「創新圈」,將機器人產學研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成為一個產業「閉環」。而在北滘西部,北滘欲依託佛山機器人學院等創新平臺和生產性服務平臺,以及庫卡、隆深等智能製造項目,推進機器人等高新產業相關的國際合作經濟帶的打造。

「田字軸」軸線引領、多區聯動、產城共融。

  引領新發展 28平方公裡的北滘生態城

  創新是第一動力。手握村改契機,以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為依託,在迎接「十四五」的當下,11日下午,北滘發布踐行新發展理念行動規劃,再次領跑順德各鎮街,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翻開順德地圖,可見北滘不僅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廣佛極核的範圍,而且是廣佛同城「1+4」融合發展的焦點區域。順德全面建設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也需要一個鎮域的「示範區」。為此,北滘擔當著廣佛人才匯聚高地、嶺南魅力小城、珠三角改革試驗區、大灣區西岸智能智造中心、順德改革發展樣本的使命。

  這份規劃在全鎮空間格局新規劃的基礎上,以北滘生態城為範圍,進一步明確了創新發展的體系。

  北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崇曦介紹,北滘生態城包括北滘新城區、老城區以及大美生態公園等板塊,東至105國道,南至三樂路,西至佛山一環高速,北至潭洲水道,總面積28平方公裡。「我們將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全力實現廣佛極核創新發展智匯城、嶺南半城半綠生態示範城、珠三角城鄉協調發展典範城、灣區西岸活力開放接點城、共建共享幸福城五大目標」。

  一個以創新引領、產業賦能、綠色協調的北滘生態城呼之欲出。

  王崇曦介紹,在北滘生態城中,協調是內生特點、開放是必由之路,共享則作為新發展理念的初色。「歸根結底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新發展理念,讓每個在北滘生活的人都能幸福生活、發展」。

  北滘生態城規劃構建「一園、一心、五組團、田字軸」的未來城市空間結構。所謂「一園」指的是大美生態中央公園,北滘將以此構建區域極生態園區;「一心」指的是總部經濟核心,構建總部智庫平臺核心;「五組團」是構建TOD開放生態組團、總部經濟共享組團、大美公園綠色組團、老城協調服務組團、工業設計創新組團。整個區域規劃以「田字軸」呈現,形成總部協調發展軸、TOD開放發展軸、生態共享發展軸、佛山一環交通連接軸、創新發展軸、佛山二環產業發展軸九條三橫三縱的城市發展軸線。

  如何將這些區域串聯起來?王崇曦透露,北滘計劃打造軌道時代的「站點經濟」,促進沿線經濟聚集,架構高鐵經濟的產業聚集及TOD的交通模式。未來,北滘生態城將形成「三軌六站」的交通發展新格局,包括高鐵、城際軌道、地鐵等多個層次,北滘站、廣教站、林頭站等都將按TOD模式進行打造,構建起城市協調創新的TOD服務走廊。在開放共享的新理念「田字廊道」,一條長達25公裡的智慧廊道,將20萬人口高效連接,多維串聯1000公頃綠色空間、450公頃藍色水系,融合28平方公裡新理念新城,構建「入園、臨水、親綠、進城、串點」的新理念產城人新格局。

  人民為中心 群眾倍感幸福與安全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民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來,北滘以村改為契機,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緊緊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1日下午,王崇曦介紹了北滘近期在實施或擬近期實施的項目,涉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文化藝術、衛生健康、城市配套等五大類44個項目,打開了北滘構建「一流的城市,世界的北滘」全新想像空間。

  記者看到,這些民生項目包括北滘新城區文體中心、北滘黨群活動中心,順德美食工業化研究平臺等,有的已經落地,有的正在謀劃建設。

  城市發展也將和經濟建設一樣硬核,這樣的北滘,令人期待!

  翻開這份長長的民生項目單,在教育方面,北滘大手筆投入改擴建一批學校,並新建、引入一批品牌校。其中,最為矚目的是「廣外系」將入駐北滘,未來北滘將新增一所廣外附屬順德外國語學校(暫名)。北滘鎮實驗學校(暫名)、美的學校(暫名)、深業城小學、博智林機器人谷創研中心幼兒園(暫名)等新校也正在洽談中。

  在醫療資源上,美的控股投資、按照國內三甲綜合醫院標準和國際質量認證體系標準建設的惠民醫院——和祐國際醫院總投資約100億元。本地的順德區第三人民醫院(北滘醫院)也正抓緊改擴建中,該工程投資約9.98億元,擴建工程新增加用地21.85畝,建築面積16.02萬平方米,停車位1473個,新住院綜合大樓(雙子塔),增加病床770張。即將於明年2月封頂的和泰安養中心將打造成一環創新圈的養老服務標杆和示範。

  王崇曦還透露,國藥集團子公司也有望入駐北滘,計劃在北滘探索智慧健康新型社區項目。

  此外,諸如北滘鎮黨群服務中心、新城區文體中心、黃龍圖書館、順德美食工業化研究平臺、黃龍冬瓜公園和簡岸公園建設工程、新城區燈光亮化等文體、城市建設項目也揭開「面紗」。

  一直到2022年,北滘將投入200億元推進五大類15小類67個具體項目;到2025年將投入500億元,到2030年則將總投入1000億元,向世人交出一個創新持續、綠色協調、智慧共享的灣區新理念示範城。

相關焦點

  • 林口縣推進南瓜產業發展新格局
    原標題:林口縣推進南瓜產業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林口縣委、縣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綠色有機食品之都」的戰略部署,堅持綠色特色有機農業發展方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打造中國籽用南瓜生產基地縣為目標,把綠色南瓜作為農業主導產業來抓,實現南瓜產業由小漸大、健康快速發展,逐步形成種植、收購、加工
  • 林業種植產業破困發展 林草機械企業龍頭集聚 90多萬畝林業資源...
    近年來,永康市以「一畝山萬元錢」為突破口,開闢林農增收、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已累計推廣「一畝山萬元錢」十大創新模式2萬多畝,實現總產值2.3億元,增收8000萬元。堅守但不守舊。不滿足於過去的種植方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部門大力實施規模化發展計劃,以「基地+農戶」的方式,將國家地理標誌永康方山柿產業的種植面積擴大至7000餘畝,產量達7000餘噸。
  • 【視頻】勇於挑戰「不可能」,容桂村改實現「萬畝奔騰」!
    12月7日下午,容桂2020年村改總攻「萬畝奔騰」授牌儀式暨村改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通報表揚大會在容桂街道辦事處禮堂舉行。 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向容桂街道黨工委書記何春雲頒發「萬畝奔騰」金牌。
  • 打造萬畝五百億平臺,構築杏壇產業發展新高地
    當前,杏壇以村改頭號工程「拆建並舉 項目為王」的勢頭,搶抓優質產業升級和新型工業化發展機遇,打造2個超萬畝的高端產業集聚區,確定以新材料、智能裝備、智能家居、港口經濟和文化旅遊創意五大支柱產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製造業重鎮。
  • 台州黃巖院橋鎮打造五個「萬畝園區」
    原標題:打造五個「萬畝園區」 目前,台州市黃巖區院橋鎮啟動了20個村、1.82萬畝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通過整治,可以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解決農田碎片化問題,為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有利條件。」台州市國土資源局黃巖分局總規劃師盧晶峰說。
  • 順德龍江鎮「村改」改造面積超萬畝保障農村農民長遠發展
    至此,龍江鎮今年共完成11個村改項目,累計拆除整理土地10236.86畝,年度改造任務完成率達237%,成為順德區首個年度改造超萬畝的鎮街,實現「萬畝奔騰」的目標。本次改造方案順利通過表決,是推進村改工作的關鍵一環。此後,相關工業區將通過政府掛帳收儲、提升土地租金收益、收回後用作發展用地、收回後用作公共空間用地及拆除後復墾復綠用地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改造。
  • 全力打造"萬畝蘋果谷"!棲霞力推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全國蘋果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實施意見提出,將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讓「花果山」變成「金銀山」,讓「棲霞蘋果」成為鄉村全面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為實現「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奠定堅實基礎。
  • 萬畝公園磁聚創新產業群,北滘「松山湖」來了?
    根據上述方案,北滘可借村級工業園改造契機,構建全鎮「1個萬畝大美公園+4大高端產業片區」的新空間格局。其中,圍繞萬畝大美公園形成的科技創新環,串起潭洲會展中心、廣東工業設計城、美的全球創新研究院等多個節點平臺,打通智能家電、工業設計、會展博覽、科技服務等產業。在宏觀上重構鎮域生態和產業空間布局的同時,北滘也加快優化微觀層面的城市功能。
  • 浙南產業集聚區「第一」事記①謀大招強!從人本集團到4600餘家企業...
    從鹽鹼灘涂到濱海新城,從5.11平方公裡到262.98平方公裡,新中國成立70載,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甌飛)精彩蝶變,成為溫州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培育生態工業,招商引資甄選優企……作為國家級產業集聚區,招商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 潮州促進產業集聚拉動經濟發展
    原標題:潮州促進產業集聚拉動經濟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潮安已經形成了陶瓷、五金不鏽鋼、食品、印刷包裝、服裝、皮塑製鞋等六大支柱產業。「特色產業是潮安區域經濟的主體和核心,也是潮安實現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談及特色產業對潮安的重要性,潮安區委書記林群深有感觸。
  • 三大領域十二個產業方向 青島出臺行動計劃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爭取到2022年,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數量、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基本形成規劃布局合理、協同推進有力、產業特色突出、集聚效應明顯的發展新格局。依託膠州灣國際物流園建設的青島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今年前10月貨櫃作業量完成59.2萬標準箱,海鐵聯運箱量完成10.3萬標準箱,「齊魯號」歐亞班列開行319列,分別增長5%、4%、12.3%,佔全省的25%。以集聚效應激活產業發展「乘數效應」,一批青島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展現出了強勢的資源整合、要素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
  • 恩平舉行投資推介會力促高質量發展 產業集聚效應日漸凸顯
    東莞艾普升數控機械等重大產業項目實現「當年籤約、當年投產、當年上規」。胡偉傑 攝江門日報訊 (記者/吳健爭 譚錦波) 昨日,由恩平市人民政府主辦,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江門市商務局指導,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東莞市機械行業協會、恩平市機械行業協會協辦的「新產業 啟協同 強制造」2020恩平投資推介會在恩平舉行,恩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兵,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健忠,市政協主席禤纘靈出席活動。
  • 仲愷正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藍圖
    這段時間,在仲愷高新區瀝林鎮英山村附近,首期規劃200多畝的中集產城仲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園區工地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仲愷高新區正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藍圖。
  • 周口西華縣,依託萬畝桃園發展休閒農業
    每年陽曆3月底至4月上旬,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黃橋鄉潁河兩岸將舉行桃花節,潁河兩岸的萬畝桃園每逢3月底至四月上旬將盛開,樹下金燦燦的油菜花、綠油油的麥苗相映成趣,紅、黃、綠構成了五彩繽紛的人間仙景,置身其中,花香沁人心脾,色彩絢麗奪目,景色美不勝收,恍如身處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 孟州市產業集聚區
    孟州市奧森人造板有限公司是河南省規模最大和技術最先進的人造板生產企業,年產環保型中、高密度纖維板10萬立方米,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企業。    近年來,孟州市先後投入資金38.6億元,建設了「九縱五橫」道路89公裡、雨汙管網105公裡、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110kV變電站2座、5萬噸汙水處理廠、職工公寓等設施,產業集聚區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
  • 傳統手藝結緣現代化經營 武義「豆腐村」集聚產業興村富民
    傳統手藝結緣現代化經營 武義「豆腐村」集聚產業興村富民 2018-11-23 10:39:01 金華日報 報導組 李增煒   成功對接省農科院項目,以科技手段推動豆腐產業發展;與鄉賢會籤訂「鄉村振興」合作協議書,依託近百鄉賢在外開超市這一有利資源,將三港豆腐銷往各地……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武義三港鄉村豆腐文化節上,三港鄉曳坑村收穫滿滿。
  • 南寧: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形成發展新格局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胡瑞陽 實習生 韋佳利)12月15日,記者從南寧市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工程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獲悉,南寧市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關鍵性的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項目落地建設,產業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產業吸引力明顯提升
  • 梅州借力生態稟賦和資源優勢集聚發展延伸鏈條,加快大健康產業...
    華清園董事長凌鳳清介紹,公司自成立至今,已建成南藥梅片種植示範基地8674畝,並引領帶動梅州市農戶種植15000多畝。  如今,梅片樹成了村民們的「搖錢樹」。「葉子就能賣錢,苗種三年后豐採,公司保價收購,不愁銷路,每畝利潤約2600多元。」平遠縣石正鎮周畲村村民黎旭笑著告訴記者。在華清園公司的帶動下,目前全市梅片樹總種植面積約2.5萬畝,聯農帶農4000餘戶,戶均增收2萬元。
  • 滬將與大豐市共建產業集聚區 開發12平方公裡
    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經過多次商談討論、溝通協調後,形成專題座談會議紀要,並聯合下發了《關於共同發展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的意見》。會議紀要和意見的出臺,標誌著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正式啟動建設,必將有力促進上海市駐大豐農場轉型發展,進一步推動大豐與上海市乃至長三角的產業融合、聯動發展。
  • 固始縣產業集聚區堅持把最美空間留給孩子
    7月30日,談起在縣城黃金地段徵地30.66畝擴建校園的事情,固始縣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魏生靈堅定地說。固始縣第九小學地處縣產業集聚區。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學校生源不斷增多,在校生逼近3000人關口,生均面積慢慢縮減至4平方米,原有校園基礎設施遠不能滿足辦學需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019年初,固始縣開始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