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不同之處。
男性與女性,是人類的兩個性別。男性與女性有何不同呢?
(一)、生理上不同
生理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構造的不同和外觀的不同。構造的不同,主要是第一性徵和第二性徵上的某些不同,即生殖器官的不同,具體百度吧。
至於外觀上的不同,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如何區分男女的呢?我們會從聲音的音色(男音調較低且較粗獷,女音調較高且較細軟),頭髮(現代社會,通常男性普遍短髮,女性普遍長發,當然也有長發的文藝男和短髮的女漢子),鬍子(受雄性激素影響,通常男性長鬍子而女性不長,但如果體內雄性激素激素分泌異常,會出現男不長鬍子,女長鬍子的情況),喉結(屬第二性徵,男性喉結比女性喉結突出,故更容易被區分出來)、膚質(其實這個主要看對皮膚的保養程度,通常女性保養勤快,故女性膚質較男性好),服裝(男性服裝多襯衫領帶且較長,女性服裝多裙子褶子且較短——這個總結可能被打),用品配飾(正常情況下,男女配飾是不同的,如發卡、耳墜、包包等女性使用較多),走路姿勢(男性走路較快較矯健,女性走路較慢較輕柔且有扭動式步態),胸部(男胸平女胸聳,具體就不多說了,都是為了有更多的營養哺乳幼兒),相對體型(同等身高,男性肩膀較寬,骨架較大,體型較寬,骨骼較粗,較方正),整體狀態(女性整體給人陰柔的感覺,男性整體給人陽剛的感覺)……
那問題來了,人妖怎麼區分呢?人妖是通過技術手段,讓小男孩逐漸長成了具有女性特徵的男性。通常,人妖長得還算漂亮——太醜的也留不到現在,早淘汰了。要說人妖與正常女性的區別,那就是通常人妖手腳比正常女性大,聲音還帶有部分男性低而粗的音色,但這些其實都是不太明顯的。當然,做了變性手術的就更難區分了。所以,在未來,區分男女性別,除了從外貌形體特徵上來確認之外,檢測基因染色體中的性染色體為x或y也是較準確的辦法。
至於女裝大佬化妝術我就不說了。
(二)、心理能力上的不同。
女性發育比男性要快,某個時間段,女性成熟於男性。按照周易的觀點,男為陽,女為陰,男主動,女主靜。
女性穿衣大多從上到下,而男性是從下到上穿衣的(叢林法則,優先保護關鍵位置)。男性比女性更習慣善於冒風險(古時候男性打獵,女性留守)。男性空間感較女性強(打獵需要,不得不強)。女性更擅長處理多個繁瑣任務(留守需要,為手熟爾)。女性視覺色域比男性寬,嗅覺比男性好(居家處理食材養成的能力)。男性比女性更適應少眠情況(以前夜間巡邏站崗的都是男性,想睡覺?等著吧)。男性酒精分解能力比女性強(慶祝狂歡活動女性都在打雜做後勤,能提高就怪了)。
男性重邏輯,女性重直覺(要找到獵物,先尋到蹤跡)。男熱烈但不持久,女溫和且悠長(打獵是劇烈運動消耗大不持久,留守是繁瑣活動沒時限)。男主動,女被動(打獵都是主動出擊的,留守的都是被動防禦)。男粗獷,女細緻,男大局,女小利(能拿大棒見獵物就上的能細緻到哪裡去)。……
其實不管生理上的不同或是心理上的不同,都是生物選擇的結果,諸位想想從幾萬年前到現在的生活環境社會分工就明白了,這就是"歷史遺留問題"啊。
(三)、其他問題
1、男生不懂的女生的關注點。
比如女生說"我今天吃藥時,xx給我打電話,ta說yyyy"。然後大多數男生都接著從yyyy的內容開始接下去的聊天。而女生認為,這是男生不關心自己生病了。心理學上有個後攝抑制理論。講的是,後面的學習內容會對前面的學習內容的產生幹擾(覆蓋)。就好比中學上課時,你更容易記住一節課快結束時老師所講的內容。所以,你想表達的關鍵點,要放在後面。要不就簡短的說,不要一次性說太多。而且,或許男生和女生說話時,只是當聊天,內容交流,而女生和男生聊天時,是當作精神交流。又因為男生重邏輯,女生重情感。男生左腦動,女生左右腦一起動。所以,男女生聊天就出現了get不到點的窘境。
2、女生總喜歡叫男生選擇?
女生,或許是欠缺安全感吧,隨時想證明這一點,這可能也是歷史遺留問題。當然,越想證明,越表明她想依賴你。所以,叫你選擇,你只選她;問你問題,你只在乎她;實在不行,轉移話題。
3、女生為何喜歡毛茸茸。
我想,喜歡毛茸茸,是體內激素影響。女生體內的雌激素分泌,使女生更侵向於保護,再加上撫摸毛茸茸帶來的觸感,體內就產生了多巴胺,也就是撫摸帶來愉悅感,一來二去就建立了條件反射,毛茸茸能帶來快樂……所以女生喜歡毛茸茸。
4、現代孩子比較娘?
義務教育階段男老師普遍較少,缺乏陽剛之氣,孩子是比較擅長模仿的。身教大於言傳,也更便於模仿,所以女老師多,模仿女老師也多,受女老師影響也大。所以,不管男生女生,可能都比較陰柔。(就當是胡扯吧)
5、男女在待遇上的不同
應聘,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聘男的(前臺模特之類的除外);女性可全職太太,男性必須養家餬口;男性多體力重邏輯的工作,女性多瑣碎重情感的工作……
(可參看往期陰差陽錯的男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