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和德國也開始亂了

2020-12-17 崛起中國V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馬克龍和默克爾怎麼也沒想到,在幾十萬印度農民攻佔印度首都之際,德國柏林和法國巴黎街頭,居然也陷入一片混亂。

而無論是蘇格蘭堅持要搞獨立公投,黑人和白人在美國華盛頓街頭對峙,還是幾十萬名德國民眾「逼宮」默克爾,法國國內再次爆發「黃馬甲」抗議活動,這種種跡象都表明,馬克龍此前所發出的「西方霸權正在被終結」,確實不是空口無憑。

在全球仍困於經濟凜冬、新冠疫情仍在歐美國家肆虐的情況下,西方國家的處境變得相當艱難。而在所有西方國家中,法德兩個大國首當其衝。

據媒體報導,法國多個城市於近日再次爆發遊行示威抗議活動,至少有5萬多名法國人走上街頭。而在巴黎街頭,那些抗議者肆意挑起事端,不斷向警察丟擲石塊,打砸街邊商鋪,燒毀路邊車輛。他們憤怒地表示:「沒有人不討厭法國警察。」

為了讓這種危險局勢不再升級,法國警察嚴陣以待,甚至拿起催淚瓦斯「對付」這些抗議者。而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法國警方更是抓捕了30多名示威者。

可抗議活動並沒有就此結束,為了逼迫馬克龍讓步,法國民眾還在密謀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可法國民眾為何如此憤怒呢?第一個原因就是法國議會通過了《整體安全法》,可在法國民眾看來,該法案的內容會對"法國民眾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據悉,按照該法案,如果法國民眾傳播法國警察的"可識別的面目或其他圖像",就有可能會被處以4.5萬歐元的罰款,甚至是一年監禁。

其次就是法國國內現如今的經濟情況,因新冠疫情的暴發已經變得不堪一擊。由於過度依賴金融行業、難民的大批量湧入以及左翼力量的爆發,使得法國中產階級變得越來越弱小。

第三個原因就是,法國從11月28日正式解封,這在一些法國人看來,馬克龍就是想要將整個法國推入火坑中。

不僅僅是法國,德國現如今的處境也同樣十分危急。數百名德國民眾於近日齊聚德國首都街頭,並表達了對默克爾的不滿。而此前德國也爆發過類似的抗議活動,當時抗議者更是高呼「默克爾必須下臺,民主必須留下」。

眾所周知,二戰過後,歐盟整體對外策略幾乎就是,"美國打哪裡歐洲就跟著打哪裡"。可如今歐盟已經越發清醒,他們一直信奉的老大哥,其實從來都沒有把自己當成盟友,而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川普也會毫不客氣地對歐盟揮舞制裁之棒。

免責聲明:本文由崛起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青年網、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法國和德國也開始亂了,兩國人民上街示威,兩國才明白自己的地位
    法國德國的兩位總統馬克龍和默克爾萬萬沒有想到,當印度成千上萬的農民佔領印度的首都新德裡之時,法德兩國的首都柏林和巴黎街道也將陷入混亂。不管是蘇格蘭政府一定要舉行獨立公投,還是黑人在華盛頓街頭示威遊行,還是德國群眾數以萬計的要求默克爾下臺,黃馬甲抗議再次在法國街頭上演。所有的現象都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的西方霸權主義正在被終結說法不非沒有依據。
  • 深夜維也納連發6場恐襲,維也納亂了!法國亂了!整個歐洲都亂了!
    在事件發生後,法國總理馬克龍立馬對當晚發生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襲擊事件表態稱,法國人民與奧地利人民一樣,對此次襲擊事件表示震驚。他表示,這是繼法國之後,歐洲國家再次遭遇襲擊,歐洲絕不會向敵人屈服。法國的雙標在這裡一覽無餘,在我國發生的襲擊就是不尊重民族意識,宗教意識的表現。在歐洲就是恐怖襲擊。而不僅僅是在維也納,法國近期也深陷到宗教的衝突和疫情的反撲中。
  • 我眼中的德國和法國
    德國我只去過幾次,只做短暫停留。了解得並不全面細緻。可能還停留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 以前總覺得德國人刻板,就像德文語法一樣,嚴謹但不夠靈動。後來到了德國,接觸到一些德國人,發現德國人的整體素質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比如早上上班高峰期人特別多,但滾動電梯的左側永遠都是空著的,留做緊急通道。大家都步履匆匆但井然有序,寂靜無聲。
  • 法國和德國,誰才是歐洲的核心?
    英國曾7次組織反法聯盟,為了就是阻止法國統一歐洲大陸;同樣為了阻止德國統一歐洲大陸,也組織過反德聯盟,現在的英國都要脫離歐盟,更不可能成為歐洲的核心。那麼,法國和德國,誰才是歐洲的核心?要成為歐洲的核心,當然得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首先是要有很強的經濟實力,所以北歐五國儘管人均GDP很高,但由於體量太小,而且地理位置太偏,根本不可能成為歐洲的核心。
  • 德國和法國吵起來了!
    依賴美國而就在近日,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和北約秘書長接連發出了歐洲需要依靠美國軍事保護的言論。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並沒有放棄自己日耳曼人的優秀傳統,承認過去的錯誤,並且重新起步,很快發展成為如今的歐洲大國。
  • 法國和德國也出現「甩鍋」中國言論
    法國和德國輿論也先後出現類似聲音。面對不時出現的抹黑式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多次表示,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同有關國家與國際組織及時分享疫情信息,保持密切溝通,積極開展合作。中方的所作所為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
  • F-35為什麼沒賣給德國和法國?
    說句實話,美國做夢都想向德國和法國推銷他們的F—35戰機,在美國人的心目中,要把F35打造成F16那樣的國際戰鬥機。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法國和德國這兩個小老弟不買美國人的帳!德國空軍司令在2018年離職,就是因為高層不願意引進F35戰鬥機,使得德國空軍錯過了擁有隱身戰鬥機的機會。但是從長遠看,法德兩國的選擇,絕對沒毛病。應該說,在整個歐洲範圍裡面,法國和德國是最看不上f35的國家。
  • 難道法國和德國教育差距如此大?
    【難道法國和德國教育差距如此大?】在德國的中國朋友說,他的德國同事很驚訝,中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大學,而要進入頂尖大學更是競爭激烈,而在德國不需要競爭考試,隨心讀大學,更沒有什麼家長學生有雄心要進入頂尖大學,是真的嗎?
  • 法國德國世仇,不也和解了?
    普魯士藉助工業革命和優越的軍事動員制度,在普法戰爭中擊敗強大的法國,法國被迫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省和支付整整50億的法郎賠款;在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損失了「整整一代法國年輕人」,整整120萬法國士兵犧牲,傾盡代價也只是把德軍攔住,自身也元氣大傷。
  • 德媒稱德國將關閉與法國、奧地利和瑞士的邊境
    據法新社報導,一名消息人士15日對該社記者說,由於冠狀病毒危機,德國將從當地時間16日早上起關閉與法國、奧地利和瑞士的邊境。  報導援引德國《圖片報》報導說,關閉措施將從當地時間16日早上8點(北京時間16日下午3點)開始生效,但貨物和跨境通勤者將不受限制。
  • 德國與法國,到底誰的實力最強?
    以汽車和精密工具機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2)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綜合國力在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是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
  • 法國和德國!誰才是歐盟的"領導者"?
    說到當今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組織——歐盟,我們不得不體其中的「三駕馬車」(英國、法國和德國)。無論是從國際政治影響力還是從國際經濟實力來看,歐盟「三足鼎立」的形式是支撐歐州各國走向繁榮的保障。但如今,英國跑了!剩下的法國和德國,誰才是歐盟真正上的「領導者」呢?
  • 德國軍隊佔領法國首都之後,為何留下了法國的一半江山?
    但德國並沒有這麼做,佔領波蘭之後,德國軍隊開始進行修整,隨後大規模進攻西歐地區。1940年春天,已經準備充分的德國開始進攻西歐地區。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被德軍佔領,法國當時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強的陸軍。但是德國軍隊進攻法國之後,法國僅僅堅持了40多天。與法國相比,我們的淞滬會戰打得非常精彩。
  • 義大利人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這背後有何淵源?
    ,其中義大利和法國甚至還是鄰居。但是義大利人卻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義大利人認為法國人太過傲慢,不好理喻。同時他們也覺得德國人總對他們有刻板印象,很不舒服。並且有些生活習慣,義大利和德法大相逕庭,互相不可理解。比如打電話,義大利人就喜歡熱情地與電話那端的人交流。而德國人與此相反,他們就像生怕被人聽見一樣。
  • 德國和法國,誰才是歐盟的扛把子,這些原因足以說明
    德國和法國,誰才是歐盟的扛把子,這些原因足以說明 目前的法國和德國相當於一體兩面,德國利用歐盟吸歐洲的血,同時也是利用歐元把法德兩國可能的經濟隱患轉嫁給整個歐元區。
  • 為表忠心,德國和法國「吵了一架」,毫不留情
    最近,法國國內局勢有點糟糕,先是疫情二次暴發導致第二次封城,隨後又接連發生"斬首事件",總統馬克龍發表不當言論,使法國受到全世界穆斯林群體的討伐,還掀起了一輪抵製法國貨的浪潮。而在土耳其的帶頭煽動之下,中東地區對法國的不滿情緒開始蔓延。
  • 亂港分子對德國人也使這招了
    據香港「東網」10月19日報導,一名被指控涉嫌暴動罪的香港女大學生14日獲德國政治庇護,成為首個因去年的「修例風波」而在德國獲庇護的亂港分子。報導稱,這名女生系香港中文大學學生,現年22歲,去年曾被香港警方拘捕,隨後畏罪潛逃至德國,在德國的難民營裡待了近11個月。10月14日,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局批准了此人的庇護申請,授予其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
  • 德國和法國為何至今水火難容呢?根本原因只有六個字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在亞洲還是在歐洲,還是其他的地方,其實鄰國之間的關係才是最穩定和和諧的,這也是大部分的兄弟國家,都是鄰國的主要原因了。但是這個 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德國和法國,德國和法國為何總是相互爭鬥,至今都是水火難容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六個字。德國和法國那是歐洲的大國,也是歐洲的最主要相互為鄰的國家。
  • 為何德國汽車品牌形勢好於法國和義大利?
    儘管大眾、寶馬和戴姆勒因為旗下位於中國的業務而比法國車企受到了更大的影響,但這種情況在第二季度會出現改變,因為歐洲市場的下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國市場的V型復甦所抵消。」今年4月,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汽車銷售轉為增長,而5月份則出現了小幅的同比上升,這使大眾汽車中國的銷量在當月該公司全球銷量中所佔的份額從去年的約40%增長到54%。
  • 自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為何法國再難是德國的對手?
    尤其在拿破崙時期,法國更是多次打敗反法同盟,一度建立以法國為中心的龐大帝國體系。而德國(德意志)卻是歐洲最晚統一的大國,但自從1870年普魯士於色當戰役擊敗了法國,確立了自己的歐陸霸權之後,法國就再難是德國的對手。而為了抗衡德國,法國與世仇英國徹底走到了一起,做起了英國的跟隨。而憑法國自身的實力,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法國都不是德國的對手。